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69章 第十七章 蚍蜉合力撼大树,可笑无知不自量。

这丫头侃侃而谈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刮目相看,励儿如获至宝地向她请求,“姑娘,你对风水这么有研究?能不能给这贾家楼看一看呢?”

“我丘姐姐最拿手的就是观风水啦!”杨筠松自豪地称赞道。

小神仙诡秘地翻了翻眼睛问贾和:“大叔,饿看你这儿好像找人看过吧?”

“看过,我做这行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风水对于买卖人可是至关重要啊。”他悠然自得地把胖胖的身子往后靠去,眯缝起鼓泡眼环顾四周,随处指点讲解着,“我是请街口看相的欧阳先生给瞧的,大门方向没得选,这楼高、围墙、灶台、水井、茅房、过道,我都精心布置了。你们看那大门上挂着的青铜八卦镜,这窗口的盆景,墙上的山水图,还有拐角处的鱼缸,尤其是还特意在后院西北角种了棵松树,该做的我都做了。”

丫头也按他的所述依次看去,“这几处寺庙煞、角煞、孤风煞、路冲煞、割脚煞泥都一一化解了,可是如今看来是百密一疏,前功尽弃了,因为有个最大的错误,致使这里的风水尽数外泻,福气财气不能聚拢。泥都不要小看了这气,《黄帝内经》曰‘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饿前几日去了趟小有清虚之天、十大洞天之首的王屋山,到华盖峰贞一先生司马承桢的阳台宫勘查,收获颇丰,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二十四治,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处处是神仙清修之地,风水绝佳之所。大到天下龙脉尽出的昆仑,小到平民百姓起居的瓦舍,哪个都离不开得水藏风,聚气纳气。”

贾和半信半疑地问:“丫头,你看出我这儿的症结了?快给大叔说一说,也让我这酒楼转转运。”

丫头扑哧笑出声来,耷拉着小薄眼皮,眼珠一转说:“小三子,看这几天饿教泥的领悟没,泥给讲讲这短板在哪里?”

杨筠松倒是听话,低头站起来,伸手从大褡裢里掏出个罗盘,立于大堂正中太极点上,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端放在胸腹之间,使其与大门平行,用双手的大拇指拨动内盘。

“如何?”丫头以师长的口吻相问。

少年心情愉悦地摆弄着罗盘,左转动,右回旋,不时还抬眼辨别着前后上下,“爽!”他用一个字给出了结论。

“泥看出毛病在哪儿了吗?快讲讲!”丫头不耐烦地催促着。

小伙子收了盘子,皱着眉头走到窗边,轻抚着枯槁的枝叶,自言自语地说:“不讲,不讲。”

大家都盼着他说出下文呢,可他却说不讲啦。逍遥不高兴地丢下筷子,“小小年纪还故弄玄虚呢。”

德儿在桌下暗暗捅她,让她不要多嘴。

杨筠松还在那儿左顾右盼地,还在那儿念念叨叨,“这枝叶怎么就不讲呢?”

他猛然间瞅到楼门外的石马屁股,豁然开朗地呼喊道:“丘姐姐,我知道了!风水财气都是从这里泻出去的。”

大力士高顺励扑打着身上的尘土回到桌旁,“还挺沉!把那水晶肘子端给我,我得补补。”

贾达发笑逐颜开地端起酒杯,由衷地赞叹道:“真是相见恨晚啊!丘姑娘、杨高士,你们若是早来时日,我这贾家楼也不至于如此惨淡。这回好了,骏马石雕被横放过来了,我这屋子里顿时就感到蓬荜生辉、春意盎然了。”

丫头眉梢高挑欣喜地对贾和嚷着,“大叔,生气啦!”

贾和上下嘴唇向前一努,“哦!你这丫头净瞎说,我怎么会生气呢?高兴还来不及呢。”

“大叔,不是您的生气。”丘莺莺极力解释着。

“哪是谁生气了?这时候还会有谁生气吗?”他四下观看众人。

杨筠松帮着说明,“丘姐姐说的是风水,生气。”

“怎么风水还能生气?”贾达发更听不明白了。

“得了,说不清楚了,生气快到门前了。”丫头不再坚持,向外面望去。

“让开!闪开!”然后是明锣开道的吵闹,鸡飞狗跳的杂乱,酒楼门外不知来的是什么人,听这响动就非等闲之辈。

伙计慌慌张张地从门外跑进来,结结巴巴地喊着:“老爷,老,老爷,快出去看看吧,来了贵客啦!”

贾和故作稳重地教训他,“没出息,来了什么样的贵客吗?把你惊得连滚带爬的,我去还不成,连我家老爷子还得喊上,他都过世二十年啦。”

说教着已来到楼外,一左一右两个伍佰手中掂着棒子吆喝着,后面的依仗已放下旗牌家什肃立两厢,道路中央“咯吱咯吱”慢悠悠地颠来两顶绛紫色八抬大轿,平平稳稳地落在贾家酒楼前。

从打头的轿子里钻出来一位五十岁开外的老官人,他面如朗月,气宇轩昂,三缕长髯飘于前胸,两目之间悬针纹深刻。身穿鸾衔长绶紫色绫罗袍衫,腰束金玉带,悬以十三銙,挂金鱼袋。

随后的轿子中出来的是位四旬开外的便装男子,他黑衣得体,双睛明亮,鼻直口阔,大耳方额,总是乐呵呵的一张脸。

两人携手揽腕,亲亲热热地走了过来,长者看见步履匆匆迎出来的贾店主,笑容可掬地询问道:“你是这酒楼的掌柜呀?我且问你,那原来在崇仁坊卖貊炙的药师傅可在你店里?”

贾和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呢,激动、忐忑、卑微的心态交织得拧成了麻花,只剩下诚惶诚恐地哈腰称诺了。

“走,敏中,咱们进去尝尝。我和这药师傅可是老相识啦,他是回纥贵族后裔流亡到大唐,原来是姓药罗葛的。老夫每次外放回来都离不开他的烤肉馕子,做得就是好吃,可这么长时间不见了人影,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他,原来被聘请进了这酒楼啦。你一尝保你上瘾,吃一次还想吃下次。”说完老爷子发出爽朗地笑声。

走到楼门前,借着灯笼、星辰忽明忽暗,摇摆不定的光亮,老官人一眼瞧见了酒店门额的朱漆牌匾,不满意地摇着头,指着它问贾和:“掌柜的,你这个字是谁写的呀?”

贾和不敢怠慢,恭敬地躬身回答:“回老官人,这个牌匾是我找街口看相的欧阳先生随便写的。”

“我说嘛,这字写得松松侉侉的。一会儿你求这位中书舍人给题个字吧,他的字可是闻名遐迩呀。”

身后的男子紧忙摆动两只手,谦卑地推脱着,“哪里,哪里,还是相爷的字刚劲有力,独树一帜,有上古雄风,是当今书法泰斗呀。”

这位相爷手捻长髯仰头大笑,“敏中啊,咱们就不要在这里自吹自擂啦。要说当今书法泰斗,还得是人家柳公权柳老爷子,那字写得锋棱明显,遒媚劲健,‘颜筋柳骨’可不是浪得虚名呦。可人家是养在宫里的金丝雀,历代皇上的大红人,想得到他的字似比登天还难。”

贾和在前面殷勤地撑开门扇,两位达官贵人一前一后步入大堂,门内两侧恭候着店里所有的伙计、厨子,“官爷,请上二楼雅间,那里肃静。”贾和几步赶上,拉开架势准备头前带路。

“不必了,就在那边窗口的散桌吧,通风凉快。”老相爷自个选了座位,抬腿拐向那里。

当走过义方所在的饭桌时,他下意识地撇了一眼,身子为之一震,“小鬼头!”

“老鬼头。”丘莺莺同样回敬了他一句。

老官人再没有多说什么,无奈地摇摇头,微笑着走过去。

“相爷,您认识那女孩?”刚一落座,白敏中忍不住低声问。

“何止认识,还领教过她的厉害。说来话长了,五年前裴休还在京里为官,未出镇洪州时,他来我府上拜望,就带了这孩子一同来的,说是世交堪舆大师丘延翰的姑娘。那时她才七八岁的样子,小嘴叭叭的,口若悬河,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明阴阳,懂八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恰是一个小神仙。起初我见她满屋子地给我看风水,古灵精怪甚是喜爱,还有意和裴休说要收她为义女。可唠着唠着,她就下道了,开始抨击时事章法,说些不入耳的蠢话。”

“她小小年纪能说些什么呀?”敏中不以为然地问。

“别的记不得了,印象深刻的是诽谤李唐皇室扯虎皮作大旗,硬把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说成祖先,这是子虚乌有的。”

“说这话可是要灭九族的呀!”白敏中感到自己的心脏都扑腾扑腾惊恐不已。

“这算什么?还有更刺激的。她又说了,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便有黑衣人登位理国’的谶语是千真万确的,用风后所作太乙神数推演即得。”

白敏中插话道:“这小姑娘还有推演太乙神算的能耐?”

“哎呀,太乙神算对她来说是九牛一毛。接着是先赞扬我文治武功,英明果敢,补缀乾坤。可话锋突转,是让我最不能容忍的,说我迫害僧侣,拆毁庙宇是助纣为虐,急功近利,逆阴阳五行之理,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并引用董仲舒的话来教训我,‘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她竟如此胆大无礼,真是缺乏教养,目无尊长,早晚得捅了马蜂窝。”敏中看着愠怒的相爷,很是看不惯这姑娘的做派。

“可不是,我做为长辈就指出了她的口无遮拦,胆大妄为的危害,说重了几句,她就气冲冲地跑了。这个小鬼头,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不懂事,跑了就跑了呗,害得裴休赔着不是,在后面紧追。可谁曾想,一碗茶的工夫,府里的管家慌慌张张地进来禀告,说那丫头自己回来了,有话和我说!话音未落她就自个闯了进来,绷着脸故意不看我,问后院的花楼由谁住?还说那儿犯孤峰煞,住在里面的主人将得不到朋友的扶持帮助,还要移居边疆,客死他乡。”

敏中眨巴着眼睛紧张地问:“真的假的?听得好吓人啊!”

老官人向那边的丘莺莺扫了一眼,不以为然轻蔑地说:“一个小孩子,你还当真啦?听听罢了,什么孤峰煞,多峰煞的,小小年纪故弄玄虚。我没好气地告诉她是老夫住,我的朋友遍天下,各个都是交情深厚、荣辱与共,倒是要看看是谁把老夫发配到海角天涯去的。”

敏中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忘劝解道:“相爷息怒,后来她给你化解了吗?”

“我还能和个孩子置气嘛!有什么可化解的?见我爱搭不理的样子,气得她扭头又跑了,只抛下一句话,说是老夫最亲近最信任所提拔的人害惨我的。我堂堂宰相能相信个孩子胡言乱语吗?若是传出去不是让别人笑掉大牙。”

白敏中是频频点头称是这码事。

那回鹘药师傅熟识地过来请安道:“李相爷,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还是老规矩,一盘烤肉,一张馕,一杯茶吗?”

“哎呀,是药师傅啊!你可让老夫好找呀。对,老样子,不过两个人要两份,另一份给我这位最亲近的朋友。我正有些饿了,敏中你看你还要些什么?来杯醪醴尝尝?”

“好,就依相爷。”

菜肴不多时呈上来,白敏中毕恭毕敬地站起身,双手举杯感谢道:“相爷,我白敏中少小孤苦,跟着堂兄生活,知道过日子的不易,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我能有今日的前程全为相爷的器重栽培,先头是知制诰、翰林学士,如今又是中书舍人,没有老相爷的鼎力美言,皇上哪能垂爱于我?人们都说食人一饭当永生相报,晚生以此杯中酒聊表寸心。”

相爷是满面的春风,满眼的喜爱,“敏中啊,坐下说,你这杯酒我心领了。你一路走来确实是我向皇上大力保举的,今天咱哥俩就敞开心扉,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许藏着掖着。”

敏中领命坐下,为相爷倒满茶水,李德裕用二指轻敲桌沿,以示谢意。“小老弟,你知道我李德裕为什么喝茶,不饮酒吗?因为我是国家重臣,时刻要保持清醒。不虚夸地说,千秋社稷、天下百姓都系于我一人身上。辅相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得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推贤荐能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实话实说,起初皇上是要重新启用你堂兄白乐天的,被我拦住了。为什么呢?一则,他已过古稀之年,体弱多病,行走都不灵光,还谈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二来,你也是过五旬的人了,年富力强,阅历丰厚,论人品,比才干,评文采,你哪个方面也不比你堂兄逊色,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你这诗写得多好!故此我力排众议,委你重任。”

敏中做谦虚谨慎状,李德裕把手一挥,“哎,谦虚什么?我喜欢不遗余力,奋勇当先的真汉子、石敢当!你看,从我手中入仕发达的俊杰英才,哪一个不是勇立潮头,敢担日月的铮铮铁汉?远的不说,就拿这眼皮子底下的京兆尹来说吧,京城的大管家怎么能选个像那胡言乱语、懦弱无能的张仲方呢?你看老夫推荐的无论是前任薛元赏,还是现任的柳仲郢,那个不是刚正不阿,尽职尽责的为官典范?”

“哼,哼,说的比唱的好听呐!什么体弱多病啦,就是嫉贤妒能,怕人家抢了你的风头;什么懦弱无能啊,就是打击报复,怨人家说了几句大实话,贬低了你老爸的清誉。真虚伪!”从邻桌传来丘丫头尖刻的讥讽之声,这一声不要紧,吓得周围伺立的人们一身冷汗。

可老相爷处事不惊地干笑了笑,“小孩子还记仇呢!大人说话一旁玩去。”

“相爷真是好气度呀!”贾和满是真诚地赞叹不已。

“嗤,我还能和个孩子置气嘛!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众人讨好地陪笑着。

为缓和气氛敏中转移话题,竖起大拇指夸赞道:“相爷,晚生真是由衷地佩服您呀!不仅是力振军威,收复幽燕,平定回鹘,消灭昭义叛乱,把朝廷内外治理的井井有条,还闲暇之余创造出象棋,您乃旷世奇才呀!”

“三尺男儿就得顶天立地,干一番事业出来,怀才避世,长吁短叹,那不是空来人间走一遭吗?这里就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所在,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我这首诗就是写当今万岁英明,正是我辈大展宏图的的好时机。”

“相爷乃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真男人啊!让人敬佩的五体投地。”敏中眉飞色舞地恭维着。

相爷按着思路继续说:“敏中呀,你说那相棋是我始创的,这个我可不敢当。战国时就有了,棋子上写的是互相争斗的八个国家的名字,周、秦、齐、楚、燕、赵、韩、魏。我只不过为了方便与皇上商量军情,改成车、将、士、马、卒、像罢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还在民间流传开了,弄得到处是杀声一片。”

李德裕歇了口气,持起茶碗润了润喉咙,“人生如下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稍一放松轻者半途而废,重者会满盘皆输。朝廷当务之急是增加财政收入,扭转入不敷出的窘迫,其中迫僧还俗,充没寺产就是立竿见影的好法子。佛教势力日益膨胀,私度之钱归于地方和寺庙所有,和尚们唯利是图滥度僧尼。人们为逃避赋役争相出家为僧,导致恶行循环僧人越来越多。而寺庙土地又不用纳税,僧人靠农民供养,不劳而获,使得天怒人怨,积愤难平。虽说起初是道士赵归真他们提出来的,但本相也是认同的,更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先是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尽皆还俗;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命其僧尼全部还俗,寺院财产充公;再于今年三月间下令不许寺院建置庄园;上个月规定西京长安只能保留四座寺庙,每寺留僧十人,东京洛阳留两寺,节度使的治州只留一寺,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庙全部摧毁,僧尼皆令还俗,所有废寺铜铸佛像、钟磬全部销熔铸钱,铁铸的交本州销铸为农具。严令各州府必须雷厉风行,从速从快。”

“哼,哼,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丫头在那边不冷不热地吟诵道。

老相爷这回可是再也忍不住了,火冒三丈地猛然起身训斥道:“小鬼头,你不要指桑骂槐,谁是蚍蜉,怎么就不自量力啦?”

丘莺莺头都没回嘲笑着,“老鬼头,我只是想起韩愈的一首诗,才念了几句你怎么就受不住啦?我是说人不能逆天,更不能昧心,多为别人考虑考虑,别把事做绝了,会遭报应的!”

只气得李德裕脑袋抖动,一屁股坐下去,“我不和你个小孩子一般见识,你爱说啥说啥。”

“相爷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贾和愈加真诚地赞叹不已。

李德裕深呼了一口气,付之一笑道:“哼,我这么大人啦,还能和个孩子置气嘛!呵呵。”

“啊,啊,呵呵!”众人交换着眼色,不自然地陪笑着。

白敏中又是劝解一番,突然他猛拍大腿,“相爷啊!看我这记性。我前几日得了样东西,听说您是古玩字画的鉴别高手,想让您给鉴别鉴别。”

“什么东西呀?”听说是古玩字画,李德裕顿时没了火气,两眼放出异彩。

中书舍人吩咐下去,随从捧上个锦匣子,敏中打开来取出一轴纸绢画。待他逐渐展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画着五头毛色不同的牛,这五头牛在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风貌,姿态各异。

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五牛目光炯炯,神气磊落,活灵活现,甚至牛口鼻处的绒毛都画得细致入微,似乎触手可及。

老官人俯身上前,整张脸几乎要贴到画上,眯缝着双眼看了又看,“好,好!《五牛图》,韩滉的《五牛图》,这是真迹呀!我在洛阳平泉山庄也有一幅,不过是临摹的。”

“相爷,不亏是高手啊!这确实是韩滉的《五牛图》。”敏中把画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到匣子里系好,双手敬献给李德裕。

李德裕慌忙推辞道:“敏中,这是干什么?我怎好夺人所爱呢,这可不行。”

“怎么不行?想当年我刚进京当翰林学士时,不是您慷慨相赠十万钱,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你就是我的引路人,我的亲人!这区区一幅画算得了什么?我都想将我的赤诚敬慕之心献给您。”说着说着他还激动地落泪了。

“好吧,那我就不客套啦,暂且将它放于我这儿。”老官人也颇受感动,紧拉住白敏中那温暖的手重新坐下,“看到这画,我就想起韩滉,那也是个性情耿直、清正廉洁的能臣啊!在这一点上柳仲郢很像他太姥爷和他父亲柳公绰,没有他叔叔柳公权的随和圆滑。”

敏中欲言又止,一瞬间的表情却被相爷观察个仔细,“你有话就说,咱们之间还有什么顾忌的呢?”

“我是想说柳仲郢,他可是牛党的人啊,之前一直追随牛僧孺的,牛僧孺曾赞叹他‘非积习名教,安能及此’。他不会吃里扒外,对相爷不利吧?”敏中好意提醒着。

“不会,不会,看人我还是有把握的。他虽没有你这么善解人意,义气为先;却也深明大义,公而忘私。他担任京兆尹没几天,政令严明,以法治市,对不法污吏绝不手软,管理东、西两市井然有序。他就是个直肠子,记得我刚推荐他为京兆尹时,他登门拜谢,说出的话你是想不到的。”

中书舍人不解地问:“他说些什么?”

相爷无可奈何地晃着脑袋,“他说他一定会像在奇章公幕府时那样去努力,以报答我的厚德。”

“奇章公不是牛僧孺吗?”白敏中插了一句。

李德裕没有回应,沿着自己的话题说下去,“再则,不知道人家是不是有派,我李德裕根本也没有什么派。只要是能为朝廷出力,务实办事的,我就会大力推荐保举,哪怕是像柳仲郢这样常常与我意见相左的,也不会因此打压埋没。如前一阵子的吴湘案,官员贪污就当死罪,没有什么质疑的。御史崔元藻在复查案件时掺杂了个人感情,被贬职外迁,柳仲郢、敬晦多次上奏为其申理,矛头直截指向我,说我偏袒不公,也就是我了解他,这要是换做别人能有他好果子吃?”

“太耿直了,这容易闯出乱子来呀,像之前的薛元赏不是胆大得杖杀左神策军大将,差一点被仇士良问罪了吗?”

相爷点点头略有同感,指着白敏中玩笑着说:“要不,我怎么瞧不上你们这些进士出身的痴书生呢,读书都读愚,读傻了,就会没事写些玄怪小说糊弄人,是有古远之的和神国呀?还是有舟山古墓的不劳而获呢?寒士庶民就不如世家子弟见过世面,视野开阔。”

这时贾店主见他们饭也吃好了,忙在一旁的桌子上铺设好纸笔,恭请贵客给酒楼题字,屈尊留下墨宝。当然是官大的为先了,见李相爷挽起袖子,提笔正要挥毫。

“哼,哼,让他写财气来得快,走的也急,你这酒楼还是趁早关张吧,以免受到牵连。门荫入仕的纨绔子弟有几个真才实学的,在大雁塔下题过名了吗?要写也得那个进士出身、得过状元的写。”

“啊!你这丫头片子,欺人太甚。今天我非替你父母管教管教你。”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几句风凉话只气得老相爷吹胡子瞪眼,就要上前拉扯教训。

众人强力将双方分开,逍遥把丘莺莺拽进了里间,老官人也被拦着坐下。

“敏中,这字还是你写吧,我这手都被气得直哆嗦。”他还在运劲,生着闷气,突然指着后屋嚷道,“小鬼头,去年底我就出于防范树党背公,朋比勾结的危害,面奏皇上,请旨下令进士及第后只允许一次参见有司,以后不得聚集参谒,不许去私第设宴,并罢去浮华虚荣的曲江大会,只留下这雁塔留名一丝念想。今天我就让你看看,因为你的一句话,雁塔留名是怎么绝根的!”

他大声吩咐听差的,“立即去升平里柳仲郢的宅子,把他给我喊来,让他别抄那些史书了,马上把以往所有进士的名字从雁塔石碑上抹掉,今后不许及第的进士们招摇过市啦!”

手下不敢怠慢,一溜烟地跑出去。气得相爷直哼哼,吓得众人直机灵,“嗯,太气人啦,没这样的孩子,处处跟你抬杠。”此时只有白敏中还敢上前相劝。

“禀告相爷,出大事了!”派出去的差人气喘吁吁地回来报告。

“出什么事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相爷很是不满意。

“柳仲郢,柳府尹被叫进大明宫去了。”差人心情平稳了些。

“蠢啊,皇上召见京兆尹准是有事要问,很正常啊,用这样大惊小怪的吗?”李德裕满不在乎地训斥道。

“可是,据说未时有一个神策军小将,在市场里纵马横冲直撞,被柳府尹令手下人当众杖杀了。”

“你说什么?他又杀了个神策军将军,好啊,又是个硬茬子,他娘给他吃的那些豹子胆没白吃。”老相爷倒是没有惊慌失措,眼中射出渴望战斗的光芒。

白敏中紧皱双眉提醒道:“相爷,北衙的人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不是不好办啦?”

李德裕拍了拍晚辈的肩,胸有成竹地说:“放心,柳仲郢自己会处理好的,他是石敢当嘛。再说现在不是仇士良一手遮天的年代了,他的尸骨恐怕已经烂成泥啦。”

相爷拿起白敏中写的店名,“贾家楼,好名字,字写得真好!是比我写的强,真是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啊。”敏中自是又谦虚自检了一番。

送走了两位贵人,众人回转屋里,紧张的心情可以放一放了,尤其是贾和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当他看见桌子上的题字时,浑身的毛孔全舒张开了,心里暖融融的,“这字写得太好了,让人看了亲切无比,和姓白的潇洒亲切的仪表正相宜。丘丫头,这股灵气就是你说的生气吧?”

莺莺撇了两眼那字,话里带话地回应,“但愿吧,字如其人,人似其字。”

说话间,从楼外走进来位落落大方的妇人,“少奶奶,你的新衣服做好了,我给你们送过来啦。”

逍遥亲热地招呼道:“姜八八,谢谢您啦!又让您辛苦跑一趟,我和德哥正要到店里去取呢。”

那妇人满眼的慈爱看着逍遥,又和在座的众人点头示意,捧着衣盒随他们两口子进里间去了。

“贾店主,这位夫人是小姐的阿姨吗?”丘莺莺快人快语。

“不是呀,是邻居裁缝,我们的一位湖州老乡。丫头,你这话从何说起呀?”

丘丫头往里间方向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像,太像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事,难道你老眼昏花看不出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