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77章 第二十六章 路见不平有人采,不合常理出浑招。

“无上天尊,贫道道号处洪。处洪,身处混沌蒙昧,似洪荒之世于人指点迷津,我乃武当山道士也。圣贤曾云‘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两位善信是北疆契丹人吧,有话好好说,何必伤了和气呢?”道士看不过去起身上前规劝。

憨小子扭头去看很是诧异,“老道,你咋知道往们是契丹人呢?”

还没等道士说明,那被掐住脖子的小个子抢白道:“你朝不朝!咋二虎巴唧的?瞅你那头型和左掩的衣襟,人家就猜个**不离十啦。”

小身板不耐烦地叱责道人,“老道!少管闲事,像只乌鸦呱呱乱叫讨人嫌。往们耶律家的事别跟着瞎白乎,没你的事,一边呆着去。”

“怎么说话呢?出言不逊,处洪道长好心解劝,却把好心当成驴肝肺。谁是乌鸦?你们才是野驴呢,草原上没有教养的大叫驴。”老道没吱声同伴已是看不下去啦。

两个契丹汉子听那人管他们叫野驴,顿时恼羞成怒,不再互相纠缠,同时转向壮汉挥拳相加。这两位是打小吃生牛羊肉长大的,凿实有一膀子力气,就是那个小身板也是浑身的腱子肉。

可未等他们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既没见道士抡拳,又没看他抬脚,只是用双手借势一推一带,他们兄弟两人一个向左,一个往右,被击倒在地,摔得是结实结实。

“巍哥,你的伏虎拳真是臻微入妙,刚柔相济呀。”大汉看朋友的招式不禁赞叹道。

“哈么央儿地咋摔了呢?来个四仰八叉。”憨小子揉着胳膊从地上坐起来,不服气地看着道士。

嘴啃泥的小身板抹了把脸上的尘土,气急败坏地叫嚣道:“乌鸦老道,你使的是啥鬼把戏?让你得色,等我起来给你个大脖儿搂。”两个契丹兄弟爬将起来意欲再次扑来。

“噶哈!哈么央儿地你们两个小子闹妖儿呢?喝了几口大高粱就干仗,我在门口卖呆儿,隔着门都能听见你们幺呼,还合起伙来欺负出家人,也知不道棵碜!”

“父亲。”

“二大爷,是二哥先动的手。”

训斥年轻人的,正是门外戴平顶毡帽的中年人,他身后跟着那个喝冒了、腰间系着褡膊的青年。

“道长别勒他们,我做为长辈管教不严啊,替两个小子给您赔礼啦。”他又瞪了两个后生一眼怒容道,“你们两个毛头楞小子,稳当点昂!啥啥不懂,一说还劲劲的,不稀得车车你们了。我再跟你们叨咕叨咕,知不道南下干啥来了吗?逮人!酋长派往们来,是逮住私贩奴隶的内贼。怎么着,还没喝好?甭在寨疙瘩整没用的了,算账走人吧。”中年人身后的青年连忙伸手入怀去掏饭钱。

“大哥,付钱不急!”小身板一把按住蒲古只的手,“跑堂滴,你要啥钱?”

“当然是饭菜钱啦。”馒头店的伙计满面带笑地答复着,“客官,一共四十文。”

“你扯犊子吧?欺负往们外地人不识数啊!啥就四十文呢?吃啥了?高粱酒,往们自个带滴。往们点的是包子,可你瞅瞅,你给上的是啥?”他指着桌上几个空空如也的笼屉。

伙计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是馒头啊!”

“对呀,往们从来也没要馒头啊,啥时候说要馒头了?没有吧,别整天扬了二正的。”

店伙计早没了笑容辩解着,“馒头就是包子呀,我们这是馒头铺子,从来都是这么叫的。”

小身板摆出一付一本正经的样子,“那可不中,点啥就得上啥,往们进门时明明白白要的是包子,你却上来这玩应,往们越吃越不是味,不是鸭肉的,就是鹅肉的,最后还来了一屉蟹黄的,一问你才说是馒头,原来你们寨嘎哒馒头里掺些乱七八糟吾的。但话儿说回来了,你寨馒头蒸的真不赖,松松软软的,下回往们专门来吃馒头。”

说着他推着同伴往外就走。伙计情急之下张开双臂挡在门口,“你们没付钱怎么能走?我们这儿是小本生意,你们不能吃白食呀!”

憨小子一听火了,撸胳膊挽袖子地辱骂道:“小子,说谁吃白食呢?老子在幽州下馆子从来不花钱,吃遍整条该,都没人敢说个不字,要搁过去,我坐窝就撸你个半死,别给脸不要脸。”

“耶律罨古只,别吵吵,这前儿治不滴干仗。跑堂滴,明睁眼漏的是你的不是,我二哥的脾气可驴了,你知不道他是嘎哈地?是往们那嘎哒的百夫长,杀人如麻,你不大离儿就中了。”不给饭钱的家伙还充起好人来。

伙计无助地哀求着,“行欧,就算我上错了馒头,可还有菜呢。”

“你可别说那菜啦,提起来我就想吐,来!你过来,自个瞅瞅。”小身板扯着伙计的衣服将他带到桌边,“自个瞅瞅,寨是叨菜时发现的,没扒瞎吧,寨是个啥?正了八经的小咬!”

伙计一脸无辜地看着那只死蚊子,“蚊子,我们店里的厨子做事情向来板扎,不会让它混到菜里的。”

“嗯哪,不是炒菜时候混进去的,指不定是你端菜时候飞进去的。知道我拥护啥不给钱了吧?你呀,闲着没事把店里头整干精儿地,别总整得屋里屋外埋了估汰,皮儿片儿的,墙上也魂儿化的。”店伙计明知道他是讹人,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哭丧着脸自认倒霉吧。

“让我看看,这蚊子正不正经。”一直在旁边观看的汉子伸出两个指头将死蚊子捏起来,冲着光亮细致观看,“这是只小母蚊子,还是干净的,未湿身。”

“张爷,你说它没掉进菜汤里。”伙计像是遇到了救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汉子将蚊子直接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肯定道:“没有咸淡,你们冤枉这只守身如玉的蚊子啦,诋毁了它的清白。”

小身板翻脸道:“大个子,你啥意思?成是说我扒瞎呗。”

“慈悲,你就是在说谎!我们明明看见你刚刚拍死它的,怎么会飞到菜里去呢?就是在菜里也是你自己放的。”道士不留情面地揭穿了他。

那小身板气急败坏地大喊道:“真不赖呀,你们扬州人合伙欺负外地人啊。”

“耶律辖底,别丢人现眼了!往们契丹人向来是草原上的野马、苍穹中的雄鹰,光明磊落,心怀坦荡。瞅你那小店儿样,歇菜吧你,一顿饭吃不起吗?跑堂滴,这是饭钱。”系着褡膊的青年看不下去了,掏出铜钱塞给店伙计。

“大哥,别以为我熊他,不是我小店儿,我是讲个道理。年纪轻的呢,静引儿地给他个教训,干啥事不能习了马哈儿。”

“辖底,你没个正形儿。”中年契丹人招呼着,“蒲古只、罨古只,你们哥俩也消停儿的。走喽,还有老三交待的正事呢,往们分成两伙走。”四个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店门。

小伙计抑制不住内心的郁闷,小声骂了一句,“真是好佬,你带我死远滴个。”

“无上天尊,小伙子,我们先走啦,回襄阳一定来我那武当山五龙祠啊。”道士和壮汉告辞要走,天赐恭敬地施礼相送,更有那小伙计殷勤地掀起门帘说着感激话。

人都走光了,天赐见热水已经放凉,便接过伙计递来的生鸡蛋,将蛋液打进碗里用水搅匀,掐住青蛇的嘴把汤汁灌进去。小姑娘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婷婷,你饿了吗?”天赐关心地问她。

薛婷婷笑迷迷的摇着头,“不饿,看着你就饱了。”

“伙计,拿一屉馒头我们带走。”天赐心想李番长被官府抓走后,晚饭还没有人张罗呢,小姑娘怎能不饿?

“客官,你是要馒头吗?我们这里有鸭肉、鹅肉馅的,还有蟹黄馅的。北方人称没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我们这儿称有馅的为馒头,你确定是要我们扬州的馒头吗?”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是你们扬州皮薄馅大,汁浓汤稠的蟹黄小馒头呀!”

见客人认定后,那小伙计不好意思地笑着,意志坚定地随口说了句,“玩的。我还得去跟店主说,不能再叫馒头铺啦,改称汤包铺吧。”他进后厨端馒头去了。

天赐和小姑娘相视一笑,“好,它吃饱了,我们也有吃的啦,可以去铁匠坊了。”

离了铺子,向西行不多时便看见那架旱石桥,桥的那端高高竖起一座大牌坊,上面清晰地雕着“铁匠坊”三个大字,边柱上阴刻着“风动一炉火,锤击万点金”的对联。

坊的后面炉火熊熊,风箱呼呼,几十个作坊铺子一字排开,生意兴隆,大锤小锤叮当作响,师傅带着徒弟干得热火朝天。

两个人往里走着,身上被火光映射得暖烘烘的,本想找个人打听这坊主张明琛,可眼见那些师傅徒弟们忙乎得不可开交,哪有工夫插上嘴呀?

还好,前面风箱旁蹲着个人,头戴斗笠,身穿皮衣,撅着屁股在琢磨着什么。

“大哥,你知道坊主在哪儿吗?”

那人可能是太专注了,还是埋头细看着匣子和推杆,天赐加重声调又问了一遍。

“噶哈?小老弟,你找谁?”那青年长得黑瘦黑瘦的,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双明亮坚毅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它使人相信这是个百折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汉子。

“我们找这坊里的坊主张明琛。”

“咋地,寨疙瘩还有头领?应该!搁个人管着出活。”他又冥思苦想起来沉默不语啦。

“哧”铁匠师傅正把锤过的菜刀钳进一旁的水瓮里,一股青烟瞬间腾起,“哎咦喂,我们坊主啊。有道理,既说得,又做得,又来得,远近这一带呀大有名声,不得哪一个不竖大拇指头的。你们找他,他和朋友走得了,去子城外的蜀岗中峰大明寺活泉水哩。”

听说坊主不在,天赐又想起义士辛谠,“这扬州城里可有位叫辛谠的义士?请问怎么能找到他?”

“辛先生啊,那是我们坊主的好友。好像是也不在城里,前几日被李延枢叫走,我们坛主偶感风寒没一同去。”他们一言一语说得热闹,可那个黑瘦青年无动于衷地又去看炉子。

“撒拉的,你逮那淆习吗?又琢磨啥呢?”

听到叫自己的名字,那青年直起身子笑着回答,“二大爷,是你们呀,赶紧过来瞅瞅。我自寻思淘澄个匣子炉子拉哄的,运回部落去自个用用吾的,打把农具刀枪啥的,再不受幽州节度使张允伸的压制啦。”

来的两位是馒头铺子里遇到的契丹人,中年人和他的大儿子,“四侄子,你寨想法真不赖呀,咋纵么有心呢?人们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爹开拓领地,囤积奴隶,致力农耕;你又推广冶炼,使得部落兵强马壮,刃利粮足,我估目着要是再传到下一代,不得统一契丹,雄居北方啊。”

原来是一个,现在是三个,契丹人围着火炉、风箱团团转,问东问西,恨不得马上把锻造的手艺学会了。

天赐两人救人心切不敢耽搁,听说辛谠指望不上,唯有坊主去了蜀岗中峰便寻过去。

出了坊门,跨过石桥,路对面就是那伙计所说的扬州第一大**之所,七秀坊了。本该是喧嚣热闹、迎来送往的欢场,此时却冷冷清清,大门紧闭,像是散伙歇业了。

也别说,楼外倒是有两个青年“啪啪”地拍着门板,还大声喊叫道:“屋里有人吗?紧斯溜地开门,往们是来撸腰子的。”憨小子啪了半天见没人回应,便埋怨起旁边的小身板,“咋整的啊?小弟,瞅瞅你,撸个腰子还把人家的买卖给方黄了。”

“吱扭”大木门突然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来,前面开门的是个消瘦清秀的长者,后面紧跟的是位白发如雪的老翁。

“关门了,不招待客人啦,请到别人家去吧。”长者面如死水地回绝说。

“往们来撸腰子的!人家都说你寨疙瘩有味,撸两个乐呵乐呵就走。”

长者把眼睛一瞪怒喝道:“你个怂!哪里有窑子?这里是七秀坊,不是妓楼,我看你死远些哦。”

“瞅你,老爷子还是个大先生,急眼了,撸个腰子至于吗?没有就拉倒呗,往们那疙瘩腰子可劲造。”小身板斜眼瞧见那白头老翁手里握着把长剑,不以为然地嗤嗤笑着。

老翁脾气更大,吹胡子瞪眼睛,摆出说一不二的架势,他挥舞着利刃驱赶走两个后生,“滚哦!回你们自己的窑子可劲造去。”

然后回身把楼门关得严丝合缝,对着长者急三火四地叮嘱道,“涯儿啊,把袖刀带上,以防不测。”

“好哎,袖刀在袖子里呢。老丈人,小婿听铁匠们说,我师父来了客人,带着去大明寺喝泉水哩。我们兵分两路,您去城东竹西寺接老冬瓜,我去蜀岗中峰找我师父。”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这两个人是翁婿关系。

还未等他们分头离去,路西翩翩抬来一顶小轿,行至楼前跹跹下来一位娘子,她的肤色虽不是玉洁白嫩,可衣饰精美华丽,气质典雅高贵,一双秀腿亭亭玉立,别有一种风情。

“端端,你怎么来了?”长者微笑着迎过去问。

“三郎、雍老爷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能不闻不问吗?那帮畜生什么时候来收房子?”

被唤作三郎的长者收起笑容,“说是晚上,天黑前让梅阿头搬出七秀坊。”

“李阿头,你先进楼里陪陪梅阿头,我和涯儿去请人助阵。”老翁推开楼门让女子进去。

天赐和薛婷婷出了扬州子城的西门,心里一味地想着那殿宇重重、驰名天下的古刹大明寺,拾着石阶快步奔向蜀冈中峰。

置身山间,满目苍翠,梅林古树姿态万千,茶园梯田延绵不绝。跨残垣,越断壁,寻遍了整个山顶,哪里有恢宏大寺呀?连个游人香客都未遇见,到处是蒿草和瓦砾。

还好,寻来寻去终在一片石基的西侧看见几个人,三四个汉子不像是游山的百姓,衣着一致,眼神犀利,不言不语,小心翼翼地站立一旁。

离着不远有两位老人平和安详地坐在一口井边,正闭起眼睛懒洋洋地晒着日头,往脸上看仪表堂堂器宇不凡。他们身边支着一堆火,架子上悬吊着一个铁釜,**熊熊燃烧,此时釜口还未上气。

石桌中央的托盘里摆放着釉下彩的茶碗,右边的胖老头将金鱼眼慢慢睁开一条缝,不经意地撇了一眼跟前经过的年轻人。

“小哥哥,这里哪儿有古寺呀?是不是走错地方啦。”小姑娘跳上个大石墩往四下望着。

“我们再向后山找找,人家说这里是中峰啊。”他们又向山后寻去了。

胖老头一阵坏笑,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渐渐远去,对身旁的瘦老头有感而发。“贤弟,还是年轻好啊,充满活力,跑来荒郊野外捅捅咕咕不知搞些嘛?不像喃们只能坐在这里晒太阳。不服老不行啊,像喃亡妻的姑父白乐天所写的《鹅赠鹤》,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鹅就是不自量力,总是感到不差啥,小伙子比老头子多的是火力。可喃也得劝你两句,为官你高风亮节心无杂念,生活上可不能将就凑合抑郁寡欢,弟妹都过世这么多年啦,也不能一个人耗着,该再续一房了,老伴老伴老来伴,不干别的,勾勾手指心里也得劲嘛。”

“是呀,张仁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想当年我们在京时你任刑部郎中,我是户部侍郎,均是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转眼间十几年就过去了,极尽坎坷,颠沛流离,曾经生死悬于一线。你看我这头发全白了,不是当今皇上的恩泽,我还在昭州那蛮荒之地苟延残喘呢。所以身为臣子应竭尽所能,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保一方平安是我的当务之急。不是你来扬州看望我,说这大明寺的下院井水好,水味醇厚,煎茶极佳,茶圣陆羽评为第十二泉,我是不会忙里抽闲跟你来的。”

瘦老头看那铁釜仍然不见蒸汽升腾,便有些急躁起来,“我说仁兄,你煎的茶啥时候能喝呀?”

“等不得了,浅的是一种美德。”胖老头不紧不慢地安慰他,闭起眼睛面向阳光,待听得釜中有鱼目气泡微响时他才悠悠起身,除去浮在水面上的浮膜,“陆老爷子是说这大明寺的水列十二位,然依刘伯刍看,这大明寺的井水应该往前排,号称天下第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