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68章 第十七章 无奈一声天外绝,惹得江山换容颜。

“恁们听,有人在后舱掀锅盖呢。”于濆警觉地竖起耳朵。

众人正要细听,真是凑巧得很,岸上传来阵阵锣鼓唢呐之声,大家举头遥望那边,灯火通明处是座古戏台,想是乡间的草台班子在上演俚歌土戏。

在热闹的鼓点声中只能听到紧邻路过的船只划水的桨声,“是水声吧?你们听,好嗓子呀!穿云破雾一般,高手在民间啊。”曹邺兴奋地向戏台方向观望,“还有这乐声,清脆响亮,其间似有商音哀咽,内含苍凉的古意,这是筚篥奏出来的。”

李频细品着悲凉的曲声肯定道:“是呀,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想当年有安万善、尉迟青、董庭兰、李龟年、张野狐高手如云,玄宗追封的天下梨园都总管、戏神、老相公雷海青吹的也好,眼下会这管子的人可不多啦。没说错的话,此曲是玄宗皇帝西逃入蜀时所作的《雨霖铃》吧。”

“额听是,是思念自缢而亡贵妃杨玉环的,好像有两个人同时在吹。额这耳力不会错,刚才的确有动静。”于濆肯定地坚持自己没听错。

刘驾打趣地说:“你没听错?莫不是小猫小狗跑上船寻食了,再就是河蚌姑娘来为我们烧菜啦。于濆,你小子还惦记后舱呢,是啊,年纪也不小啦,还未娶妻嘛,快去看看后舱里的盼兮中不中意?”

李船主伸出手臂阻拦道:“不得说项,后厨的食材都用完了,就剩些鱼渣子了。怕猫叼走的腊肠腊肉我吊到桅杆上啦,小猫小狗还会爬上去偷吃不成?”他一指舱顶还未放倒的桅杆。

“李权老弟真是聪明,放在那里是高枕无忧啦。”刁金斗看着众人夸奖着。

老商人也跟风道:“真额聪明的来!”

“哪里有你们做大买卖的聪明啊,这位老哥原来是做茶叶生意的?”李权为三位客人的杯中斟满酒。

刘一抚摸着拐杖,颇为骄傲地回答:“是的呀,唔是到浮梁买茶运回京城卖,日进斗金,生意好的咯。”

“买卖如此好,那怎么还改行做水运了呢?”李船主不解地问,可那老头子只是连打咳声似有难言之隐。

白头刘沧对茶叶生意略知一二,便替他道出其中缘由,“有好的行当谁能不做?而且还是经营多年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正因为茶叶是块让人垂涎三尺的肥肉,朝廷自德宗皇帝起,设立茶漆竹木赋税并累年递增,到了王播为盐铁使时茶税最重,后来换成见利忘义、两面三刀的王涯,大改茶法推行榷茶法,移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禁止商人与茶农自相交易,官府专卖哄抬茶价,使得茶商苦不堪言。武宗时各地又置邸收塌地钱,稍有不满便掠夺舟车,犹如强盗一般。而私茶却越禁越盛,有胆大妄为者火中取栗,使得正经商人亏本歇业。老兄,是这样吧?”那商人还是低头不语,刁金斗暗自向刘沧使着眼色,阻止他再要询问。

可是刘沧的精力都放在刘一身上,对精细男子的挤眉弄眼全未察觉,还是一再地追问欲讨个究竟。

“不是苦于重税?那就是遭遇到了坎坷。是劫匪抢夺,还是货物损失?八成是被合伙人给坑了吧!”见刘老头仍是缄默不言,只是摇头否定,还伤心地落了泪。

“钱财乃身外之物,那就是说因为一个情字。”刘沧察言观色有了定论,半开玩笑地扫视着众人,“这老兄,还是去浮梁贩茶,不会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那位吧?叫江州司马诓走媳妇,人财两空的倒霉蛋啊。”大家都知道刘沧性情豪爽,口无遮拦,以为一个玩笑逗趣而已。

可没有想到闻听此言,老商人是放声大哭,像要把多年埋藏淤积的羞辱和懊恼一股脑地倾泻出来,眼望窗外的夜幕伤心欲绝地反复喊道:“作孽!兴奴,伊对勿起唔。假使岗老天爷拎的清,侬来洗刷这罪过吧。”

真是邪门了!都说正一派的道士有作法求风求雨的本事,披头跣足,提剑叩牙,念动咒语,烧柱香就齐活啦。可今儿个老商人这么一哭一喊,不知感动了何方神仙地煞?惹得是河上狂风大作,船身剧摇,舱里坐着的人们都被晃得东倒西歪。

“咚咚咚”舱顶是连续的蹦跳之声,还有个娃娃在大呼小叫着,“二弟,抓住啦!掉下来会摔死的。”

还有一个稚嫩的声音颤颤巍巍地回答道:“大哥,俺下不去啦!要抓不住了。”

是哪个孩子爬上桅杆去了?万一掉下来可不得了,大家不敢怠慢一拥而出。

可不是!在舱顶高高的桅杆上面悬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他死死地抱住杆子,生怕被风刮下来。在舱顶站着个敦实的男孩,听话音是当哥哥的,他七八岁的模样,长得淳朴憨厚,正翘着脚、仰着头冲上面的弟弟喊叫着。

大家担心孩子的安全,也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向上面南腔北调地高声安慰着。

风势太大,呼呼地刮着,把桅杆下的喊声吹到河那面去了,岸上走来了三个人,其中貌似有一对夫妻。

那男的读书人打扮,头上扎着大方巾,身后背着个大包裹,还搀扶着个一瘸一拐的中年乡绅。

绅士用手掐着腰,长吁短叹地感谢着,“五经先生,多亏今天遇到恁们两口子,要不,俺刘崇就被人踩死哩,这就是缘份。恁不是想家了,辞了私塾,回宋州砀山午沟里老家,俺们哪儿能遇上?若不是毛贼抢夺茶商,人多混杂把俺撞倒了,几脚就踩昏过去啦,恁哪儿能救了俺?俺们是老乡,人都说远亲不如一个近老乡啊,俺真的体会到啦。”他从怀里掏出串铜钱要表示谢意。

读书人立马回绝他,把钱串子重新揣到他怀里并安慰说:“俺类乖乖儿来,白!弄啥勒?也!刘庄主,俺有铺滴,有盖滴,有花滴。腐上佛圣人云,缘,人常以熟之,其实不然,殊不知大小远近无内外焉,是以冥冥之好感从之;另缘有深浅者也,深者,一生不解,浅者,擦肩而过;始之谓缘份也。恁命中注定该有此劫,俺们冥冥之中缘份不浅哩。”

身边的女人猛得扯住他的胳膊,“他哒,孩得!小二在那桅杆顶上。”

“胡吊扯!存儿咋上桅杆啦?”男人开始不信,可看清桅杆上下又喊又叫的两个男孩子时,他真急了,“俺类乖乖儿来!那个兔孙儿天天真能蛋。”他也顾不得平日里的仪表斯文,领着媳妇连跑带爬地跳上船来。

这一男一女,你一声她一句地扯着嗓子在喊,

“老大!老二!”

“昱儿!存儿!”

此时船上的学者雅士同样是揪着心,吊着胆,出着各种主意。大声呼叫怕吓了孩子,小声又被风压制住听不到,刘驾把手拢在嘴边成喇叭状,“抹子!别怕,把眼闭上,一撒手滑下来。”

“哼哼,一撒手就摔成肉饼啦。”方干神情紧张地阻止道,“伢儿!别听他的,把手抓紧啦。”

于濆又有了新想法,提高嗓门命令道:“快把桅杆放倒!碎娃,搂住杆子哩。”

“瞎糗!不能放桅杆,你要把小匣子弄死呀?”李船主大声喝斥着,“风这么大,桅杆一斜他能抓牢吗?”

大家无计可施之际,孩子的父母气吁吁地赶到了,“老大!咋啦?恁是咋看着弟来?”父亲质问着大儿子。

孩子见到亲人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哒、娘,弟佛尿抛,尿抛后佛饿,俺们闻着鱼香味就来这儿类。”

“俺类乖乖儿来,做起小偷了,哒经常佛人穷不能志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俺家书香门第,世代饱学圣贤经典,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教书育人,咋个鱼香把恁们馋成这样的?恁弟咋又到桅杆顶上的?”

大儿子抹着眼泪抽泣着,“听他们佛杆子上绑着腊肠腊肉,够不卓,俺弟就爬上去类,俺佛白上,他不听。”

当父亲的仰头怒骂道:“朱存,能蛋类狠!为个腊肉送死,值不当类。快下来,看俺咋摆治恁。”

上面缩成一团的孩子五六岁光景,见是父母到了,倒是镇静了许多,他奶声奶气地高声回答,“哒!风大,杆的摇,俺怕。”

父亲还要高声训斥,身边的母亲劝阻道:“他哒,白叫唤嘿唬孩得,风越来越大,快想办法吧。”

父亲也感到事态的严峻,皱眉思索有了办法,“小儿,跳到菲里!白怕,恁会菲,白怕。”

“哼哼,什么馊主意!你想把伢儿摔死吗?风这么大,不定吹到哪里去呢?”方干瞪起眼睛咆哮了,“伢儿!别听你阿爸的,把手抓紧啦。”下面的人真得黔驴技穷,一筹莫展啦。

“咦!啾!喔去话伊!”天空中飞卷来一面大平鼓,在狂风中翻滚旋转着,准确地说是一个身穿红色布斗篷的孩子,背着面牛皮鼓,伸展四肢任风驰骋,忘其所以地呼啸着。

“这是谁家的孩子?被风刮到天上去啦!”这可能是所有人的心声,教书先生看到这场面,心里不禁暗自庆幸。

突然之间,空中那孩子改口叫起了二叔,同时两臂裹紧斗篷,一把抓住桅杆和朱存说起话来,“二叔,你爬到桅杆上做什么?”

杆子下的人们这才看清,这孩子年龄不大,超不过十岁。人长得精瘦精瘦的,大大的眼睛贼精八怪,模样还算周正,就是太瘦,一架皮包骨头,别人是肉长在外面,他却好似往里面钻,皮肤上泛着熠熠的油光。

“大侄子!俺下不去啦,俺怕。”杆子上的小孩看起来认得他。

“周冰!快把恁叔抱下来。”教书先生也认出了来人。

一股强风又席卷而来,叫周冰的孩子试了几次都无法得手,杆子摇晃得太剧烈了,风吹得自己都把持不住。

“二叔!你等着我,我去叫人。”他转回身张开斗篷,借助旋风向岸上滑翔而去。不多时,他又飞回来了,重新裹紧斗篷一手抓着杆子,一手扶住孩子。

那边河堤上风风火火地赶来三个人,前面是两个中年人,一个着黑衣,一个穿黄衣。一个是皮肤白皙、鼻梁高挺、胡须浓密的西域人,一个是身材匀称,气质飘逸的汉家儒生。他们腰间均插着九孔竹管子,两个人拖拉着个背负玉石琵琶、须发皆白风度翩翩的老翁。

西域人在前面督促道:“呀!呀!相公,就在前面!看到那桅杆了,上面的孩子摇摇欲坠呀。”

“尉迟长史,莫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冰那孩子不是扶着他吗?”

老翁喘着气在后面紧跟着,三个人不敢耽搁来到船边,“神童子,帮我把琵琶取下来。”老翁请黄衣儒生搭把手。见他将玉石琵琶揽入怀中,苍老枯槁、布满青筋的双手先是轻描淡写地拨弄出几个虚音,接着左右齐动,弹、挑、滚、抚、剔、飞、勾、分,关键处上下轮指行云流水,展示出超凡脱俗的指法技巧。

一曲清新流畅的《阳春古曲》飘扬在整个河面之上,更激荡在听者懦弱消沉的心底,使人听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平添出咄咄锐气,这种奇效是一般琴师望尘莫及的。

奇效也见证在小朱存身上,他勇气倍增一抖小身板,挣脱开周冰的手,“俺行!”哧溜一下滑落杆底。

父亲是又气又爱,一把把他接住抱在怀中,左看看,右瞧瞧,见没有损伤,这才揪住孩子的耳朵教训道:“小儿,恁咋恁能?能蛋类狠!看俺回家摆治恁。掉下来就没命哩,恁早晚吃亏在这爬高上。”孩子咧着嘴喊着疼。

“爷爷!”随着朱家老二的后面,滑下来的周冰亲热地喊着。

“冰儿,恁是和恁哒来的吗?咋就记呀,周陌在哪儿呢?”

“爷爷,我是和师父来的,他在岸上呢。”瘦干儿指着岸上的三个人。

“放倒桅杆!”船主高声吩咐着,“风大,危险。”

这边爷俩唠着家常,“小儿,恁有师父啦?去年和恁哒来看俺还没呢,是塞呀?”

“我师父是薛阳陶。”孩子骄傲地大声回复。

“知不道。”教书先生一脸的茫然。

“哪个?神童子薛阳陶啊!我知道。葛个老倌,桂花吃傅吗?神童子都不晓得?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呢。”豁嘴子惊诧之余仍不忘贬低别人,“李德裕做浙西观察史时,府中的乐童,乐坛神童子呀!张祜有诗赞他,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白乐天、元稹、刘禹锡都聆听过他的筚篥技艺,均有和作。”

朱五经是个本分人,见方干其貌不扬、举止不羁,怕惹是生非,只得强压心头怒火。

“爷爷,那右侧穿黑衣的是尉迟璋老师。”

听周冰的介绍,朱五经是闻所未闻,他下意思地问道:“小儿,尉迟璋是塞呀?像是西域人嘛。”

豁嘴子又是大惊小叫地耻笑道:“尉迟璋,尉迟老吃,我知道!你都不晓得吗?孤陋寡闻,他是文宗皇帝破格提拔的光州长史,和他叔叔尉迟青都是于阗来的演奏高手,吹筚篥是冠绝古今啊。”

孩子还在指着中间正背起琵琶的老翁说:“爷爷,那中间的是宫中教坊总管相公雷大洪,他老人家是邀我们一同去江南采风的。”

这宫中之事教书郎更是摸不着头脑,只能微微摇头说是知不道。

“哼哼,就这么教书育人吗?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一问三不知。记好啦,这位相公的爷爷我知道!是戏神雷海青,雷老吃。出身泉州畲民,铮铮铁骨,忠心耿耿,在凝碧池以琵琶击安禄山之头,痛骂忤逆,舍身取义,光耀大唐。王维折服而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朱五经已是忍无可忍,埋怨地抛去一句“恁呱啦,恁是个能啥家使类?咋恁能!”说完背过身去不再理他。

教书先生提高嗓音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像是对方干说,“听哒佛,古时有个圣人叫庄子,擅长说寓言。他曾经佛,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有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知了得和小小虫懂得什么?靠着肚子里的一丝拉子墨水,整天知道知道,叽叽哇哇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爷爷,我先走啦。”周冰背着平鼓即刻要离去,“看好大叔、二叔。”

“是小叔!小儿,咋咋类?佛过的记不住?”朱五一本正经地纠正他。

周冰回身笑道:“万一奶奶再生个三叔、四叔呢?对了,爷爷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啥?”教书先生不知孩子要求什么。

“我和弟弟一个叫周冰,一个叫周凌,寒气逼人,太冷啦!爷爷,你要是再有个儿子,就叫朱温好吗?看在我今天的功劳上,你一定得答应我。”说完不容辩解地转身而去。

五经颇为为难,在后面直言道:“小儿,朱温,猪瘟,这名字听起来不雅呀,能不能改一改?”

见周冰几起几落,早已尾随着乐师们走远了,教书郎无可奈何地对媳妇讲,“叫朱温?小儿头回张嘴也只好这样吧。”

“先生,先生。”背后有人在招呼他,五经回身看是李船主。

见他双手递来个油纸包,“啥家化?”朱五经接在手里询问道。

船主诚心诚意地相赠,“先生,把这包腊肠腊肉拿去给孩子吃。”两人再□□让后,教书先生这才收下。千恩万谢地告辞后,朱家四口随着老乡下船去了。

大家见天色已晚,岸上的人声消沉,灯火稀疏无几,便也拜别散了,各自回船去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