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35章 第十六章 娃子奇思夺天机,伯侄西行殊未已。

“你木是客甘州寻雪莲的?”姑娘开口问道。

“是呀!姑娘,是神医传递的消息吧?”高顺励像得到了宝贝赶忙回答,随后很是自信地对少年讲,“很清楚,是好心的医生派牙狗报的信,让这姑娘帮我们过河,这回不用绕远走冤枉路啦。”

“是别木。”姑娘肯定地对老头子点着头,“师父让阿木来寻找別木,帮助别木渡过大河。”

“金花,可渡口的木船早就烧咧,你让别木长翅膀飞过河么?阿让别木往南面会宁关渡猫一眼,也许兀里有船。”老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会宁关渡?叔老子,不中!”姑娘说完向刚刚下马的两人喊道,“你木客会州,没事了!一来,要耗费一天的工夫;二来,虽然会州已经被大唐收复,可走秦州路客甘州必然经过洪池岭,兀里有凉州吐蕃的重兵把守,是绝对过不客的。”

顺励急得瞪大了眼睛,“啊!请问姑娘,那怎么办呢?”

姑娘不慌不忙地微笑着,“大哥,不要着急,师父派阿木来,就是来帮你木的,先客村里做准备,阿木马上送你木过河。”

高顺励看看那张冷峻不苟的俏脸蛋,又望望川流不息的黄河水,心里没底地嘟囔着,“有船才是硬道理,老的死活往外推,小的满口没问题。丫头信口雌黄,我懂事的时候你还在你娘的肚子里转劲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姑娘杏眼圆睁,峨眉轻挑,“大哥,你是信不过阿木呢么?猫你兀个眼神,心里是不是在说黄毛丫头信口雌黄,是不是在想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是不是嘲笑自己懂事的时候小丫头还在娘的肚子里转劲呢。”

犀利地一番话说得高顺励尴尬地解释道:“哪儿能呢?妹子,我没有。”可心里扑腾扑腾地在跳,心想这姑娘是我的克星吗?怎么我心里想的她什么都知道?

两个人跟着人家往北走,离河不远在槐树绿荫间座落着一个小村庄,从那里不时飘来阵阵清馨甘甜的花香。进入村子,一院一户错落有致,篱笆土墙木柱草顶,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小鸡小鸭道中陇间优哉游哉,好不快活惬意。村子里槐树居多,此时正是繁花盛开之际,枝间叶下重叠悬垂着成簇的黄白色小花,弥漫的香气让人闻来心旷神怡。

村子里最大的院套是老爷子的家,三间正厅是这村子里唯一用砖石砌筑的。

天井里几个孩子小手勒着捡来的叶柄,憋足力气使劲拽着,扯断的不服气地嚷着再来,完好的像得胜的将军斗志昂扬,他们在玩打马。

“爷爷!”一个俊美的小男孩松开正拉扯的叶柄,带着孩子们跑过来,“慕容姑姑,你回来咧。”

“娃子,封爷爷在屋里么?”老头子慈爱地用手摘下孩子头上的草沫,“贪玩,也不陪陪客人。你木客玩吧,不许打捶嚷仗。”孩子吐了下舌头跑开了。

“金花,兀个牛格子还是阿的救命恩人咧,接吃亏遇上别,否则阿就没事了。”老人边走进堂屋,边与身旁的姑娘介绍着。

“高老哥,多亏遇上谁了?要不你今天就交待啦。”堂屋里坐着的客人接过话去。

见他身材细瘦、目散眼斜,相貌平常无奇,四平八稳地坐在正座上。他身后的板壁上挂着一付将军画像,画中的将军衣饰华美、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握横刀举目远瞩。

客人两只手掐着一只白鸽,方才在给鸽子喂茶水呢。他迈着短脚迎上来,“金花,找到他们啦?”

“找到咧!师父,不出您所料,是在渡口遇上的。”姑娘笑着回答。

“这就好!这我就放心了。”高顺励看他那几步走来,轻轻盈盈的,身上必是带着功夫。

“封老弟,来就来吆,还提的是点心,是干撒着呢么?不就太见外了么。”主人瞧见桌子上的纸包,埋怨着客人,“一会儿给你做槐花糕咥,龙鱼贼得很,跑掉咧,吃亏篓子里还有鸽子鱼。”老人摘下鱼篓递给下人。

唤作封老弟的客人高兴地嚷道:“好!高老哥,我就爱吃你们家的槐花糕和清蒸鸽子鱼,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的鸽子鱼。可我没拿点心来,太匆忙啦,纸包里装的是包裹纸。”

老头子尴尬地一笑,“哦,阿说来就来吆,怎么还捧来一坛酒?你猫你太客气咧。”

“老哥,你说它呀?”客人指着桌脚边的瓷坛子,“那也不是酒,里面是空的,人家让我捎来装雪莲哩。”

高老头请大家落座,让下人献上茶来,他低头泯着茶半晌不语,凝思犹豫后发问,“封老弟,哥哥有一事不明还望如实告之。就依你的性格,能劳烦你亲自跑来助人,还把慕容姑娘唤来相帮,兀个人是何须人也哩?”客人抿嘴笑而不答。

见他不说主人也不再为难,“老弟,金花丫头是越长越出息哦,心疼得很!你收丫头做徒弟的兀个时候,她才这么高呢么。”老人用手比量着,单皮小眼睛笑得眯起来,“接都成大姑娘了,哦,丫头的婚事还要抓紧咧,阿给你说,你和慕容族长说么,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连庆大哥,我怎么没说过,可金花是吐谷浑老族长的掌上明珠,顶在头顶怕晒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有个门当户对的出众小伙,他是不会把女娃嫁出去的。再则,我这徒弟眼眶高,一般人她是相不中的,她总说她的女婿还在他娘的肚子里转劲咧。”

两个老人是嘿嘿笑着,姑娘羞得满脸通红,说了声“叔老子,师父,猫你木又说兀个。”

“不说啦,不说啦,大哥,俊儿也越发的乖巧伶俐,像个小大人似的。”客人瞅着屋外夸奖道。

提到自己的孙子老头子神采飞扬起来,“连兴老弟啊,可不是,娃子贼得狠!阿给娃子说,丢啥也不敢丢阿木先人。”他抬头看着板壁上的画像,充满自豪地感叹着,“娃子长得酷似阿曾祖,莫笑胡人无名将,至今葱岭仍留痕,兴宗之事寄于娃的身上咧。阿木大悲村的高家后代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撒么?安西四镇固若金汤不是功?拓疆扩土威镇葱岭不是功?怛罗斯之战奋力一击抗衡大食也不是功?安禄山之乱阿木两家先人招市井之徒,抵挡虎狼之师,审时度势扼守潼关,稳住局面却有罪咧!朝廷偏信奸佞阉人边令诚的诬告,阿木曾祖枉死于皇帝老儿的屠刀之下。随后的常胜将军哥舒翰顶不住皇帝老儿的威逼催促,恸哭出关招致惨败,被俘投逆使晚节不保,昭昭曲直陈于世间,孰是孰非有目共睹。”

对方也是激愤难平,用拳头敲着桌面,“大哥说的极是!正如高老将军愤慨的那样‘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边令诚这个贼子,起初看似忠厚正直之人,能伸张正义为冤屈者鸣不平,结果却是个心胸狭窄、刚愎自用,明哲保身之徒。老将军未听信于他,身为监军为推卸责任取悦玄宗,便阴险毒辣地诬告高仙芝、封常清畏敌不前,减截兵粮,使二人招致杀身之祸,含恨九泉。这阉人后来大开长安城门,屈膝投敌也是性情所使,不奇怪啦。”

高连庆指着房梁解气地怒骂,“兀个人抛弃了情谊,丧心病狂,死有余辜!”

客人封连兴不失时机地话锋一转,“连庆大哥,我此次就是为了情谊而来的。”老人伸过来脖子盯着老弟的脸,两个人对视着分别点着头。

“是呀,大哥,你是晓得的,你我的曾祖那年冬天在潼关遇害后,我们家随安西幕府判官岑参东归至灵州落脚,岑老爷子还让义子岑鹘将白骆驼留给我们,之后他回朝勤王任右补阙,再后来罢嘉州(乐山)刺史之职客死成都。”

“哦,兀个阿知道,岑参也曾为阿曾祖幕府的掌书记,别入蜀为嘉州刺史前,特意安排其子岑佐公爷爷护着阿木一家来此安居。”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是呀,大哥,岑参老爷子对我们两家是恩重如山,我们理当没齿难忘。就像我们高、封两家是世代之交一样,我家与岑鹘爷爷一家也是三世通家,多有书信往来。岑鹘爷爷在京鸿胪寺做译官时有个好朋友,这朋友的大哥也是岑老爷子的好朋友,老爷子戍边时曾寄诗于朋友,是‘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他的孙子才华横溢,重情重义,去年夏天我随岑本人大哥从鄯善去长安,还专程去他府上相见,作陪的有他的弟弟和个监察御史姓许,再有就是他的干儿子叫庄义方,说是什么十方折冲府的将军,专管天下乞丐衣食住行的。这孩子仁义,有礼貌,对我们亲近得很,我们还结成了笛友。”

高老爷子认真地听他往下讲,“此次我就是为这孩子来的,今天早上我听说他在军中中毒啦,情形危急!朋友的干儿子有难,我这当老的不能袖手旁观嘛,当机立断求人去灵台,把黄甫先生请来。又说需要雪莲解毒,由庄义方的师兄和徒弟往天山去寻,我一想要渡河去甘州得要船只嘛,可威州的船只都给论恐热烧光咧,咋办?哎,小弟就想到了老哥哥你啦。”

“想起阿的革囊咧。”高连庆没等他说下去,抢着一语道破。

“封爷爷好,慕容姑姑好。”那个俊美的小男孩走进堂屋,非常有礼貌地行礼问好。

“快过来,明俊,到封爷爷这儿来嘛。”封连兴把孩子搂在怀里,摩挲着他的小手,并指着高顺励伯侄两人,“快叫叔叔好,哥哥好,都不是外人嘛。”

“封老弟,你这个不行哦,革囊运个人带个货还可以,运兀个马匹可不中,太重,还会动是么?一旦到河里受了惊,非淹死没事了么。”

“也是,也是哈,这马可怎么办呢?”看来封连兴没有想到这一层,屋里的大人们你出个法子,他说个主意,都是些纸上谈兵无法实现的浑招。

见大人们沉默不语了,怀里的俊儿乎扇着大眼睛提议道:“封爷爷,把几个革囊绑在木架子上,让马卧在上面不就运过去啦?”

“娃子的主意好!自张骞创出革囊,用牛皮缝合充气而成,人可携带泅渡过河。没想到阿木家的俊儿奇思妙想,将其排列成筏堪比渡船,妙,妙!快来人,阿木现在就动手捆扎筏子,拨耽误了寻雪莲的正事。”

大家当即在院子里忙活起来,能帮忙的都搭上手,用麻绳将木条捆成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个个牛皮囊顺次扎在木条下面,不大一会儿,一个皮筏子扎成了。

慕容姑娘让两个强壮的随从把筏子抬到河边,放入水中再牵马上去,未曾想那马见到河水抬蹄仰头,一个劲地萧萧嘶鸣。

“师父,还是不中,马怕水!”慕容姑娘紧紧勒住缰绳,大声对段连兴喊道。

“金花,勿慌!我来驯服它。”见他从袖子里抽出支笛子,放于唇边缓缓吹奏,指端一开一合,音调一扬一抑,祥和安逸之曲飘扬河上。说来神奇,欲挣脱束缚的战马渐渐恢复了平静,抖动了两下鬃毛“咴咴”地卧在木架之上。

“你客划桨。”闻声一个瘦小的手下提着木桨上了筏子,背着瓷坛子的少年走过来,老人牵着他的手难舍难离地告别道,“牛格子,一路当心,阿不子多伙才能再见。”

目送着救命恩人渡过河去,等筏子再返回来,该是拎着两个包裹的高顺励一人一马过河了。

封连兴招手作别,高老爷子却漠然视之,该着顺励不顺,划到河中央时突起风浪,筏子像一叶浮萍随波激荡,险象环生,似在高峰低谷间穿行。

“金花,快去帮忙!那些纸不敢打湿哩。”师父的一声呼喊唤醒了惊呆的徒弟,她骑上白骆驼涉水疾游。

这骆驼水性极好,毫不费力地靠近颠簸中的筏子,慕容姑娘双手牢牢地抓住木框,将其奋力拉向对岸。

“丫头的功夫又有长进咧。”高老头子盯着正在上岸的慕容金花,“撒么?丫头跟别木一达里客甘州咧。”

封连兴心情大好地回答他,“对,我让金花给他们引路。”望着对岸三个人旋风般地离去,封连兴像个刚打完胜仗的将军,隔河目视激动长吟,“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高老头子也感慨万千,“都是为了情谊呀,对咧,封老弟,你说京城里的朋友是什么官职,叫个撒么?别的爷爷和岑鹘爷爷是好朋友?”

封老头苦思冥想后回答道:“这位朋友做什么官,我还真没记住。他好像是个写诗的,那天姓许的监察御史跟他要什么杏花村、槐花村的诗嘛。他的爷爷我记得曾是个宰相,写了一部很了不起的著作《通典》,名字叫杜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