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16章 第三十一章 风风火火急救人,吵吵嚷嚷是同门。

说着话大家来到山下,在路口处相互道别,一路是李老爷子、温庭筠及书生一家,随庄主向江边渡口去;一路赶着银车往汉阴驿。尹家父子自是陪着员外郎和义方,难分难舍要再送一程。几驾大车喔喔吁哨地开进驿站院子,本以为是高兴的凯旋,留守的人们会欢呼雀跃地迎出来,可院子里不见个人影,从屋子里传出悲切地哭泣声,“宋将军你醒醒,宋威!”

这是怎么啦?宋威出事了?瞬间在回来的众人脑海里呈现出可怕的结论。两个疾医模样的老头子由蒯驿长送出来,白胡子背着褡裢的老人叹着气,“蒯头,准备后事吧,病入膏肓了,身患肠癖怎么还吃鳊鱼呢?不要命啦?”

并肩而行的花白头发老者扯了下肩上的药箱,满是埋怨地嘟囔着,“作,不作不死。原本就有肠癖之症,导致长年血虚,又不知自律,胡吃海塞,病情恶化拉的全是脓血,现在已是深度昏迷了,这位将军挨不到天黑就得归西。”

驿长跟着长吁短叹地伤心不已,他突然抬头看见进院的车队,好似见到了主心骨,大声呼喊道:“员外郎啊!你们可回来了,宋将军快要不行啦。”他说着还流出了眼泪,“自打你们走后,他就没消停,又吐又拉,一晚上去了二十多趟茅湿,今天早上肚子痛得昏迷了。我请来本地最知名的胡疾医、费疾医,他们看了都说没救啦,你们快进去看看吧。”

走进客房,睡榻上躺着昏迷不醒的宋威,只见他面色灰白,口周青紫,肢端发冷,指趾甲苍白,哪儿还是之前那个生龙活虎的宋将军啦。

几声呼唤,几声哀叹,看来他真得是危险了,“驿长,这十里八村再没有良医可求啦?”张彦远焦急地询问着。

驿长痛苦地晃着脑袋,“没了,真没了,我们这是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方才那两个是这儿最好的疾医了,平常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能应付,对这种疑难杂症可只有干瞪眼的份啦。”屋子里几十号人情绪低落,无人言语静得出奇,都用目光来交流着内心的悲切。

“我倒是想起一个医生来,想必他有办法。”尹默试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驿长又晃了晃脑袋,“你是想说庞居士吧?我也想过,可惜从凤岭东岩到这儿,翻山越岭,渡江涉水的,他又那么大的年纪,怕是请来了黄瓜菜都凉了。”

“五寨主,你的意思宋威还有救?就是有一线希望尚存,我们也要争取。”员外郎像久旱逢甘露似的,向尹默充满希冀地注视着。

尹默好似早已下了决心,“我去,把老居士背来,我想庞蕴老居士向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有东土维摩诘之美誉,他不会见死不救的。”说走就走,不容迟缓,五寨主的轻功真是了得,转眼间人已无影无踪了。

张彦远审时度势,一面安慰下属,身体要紧,该吃吃该喝喝,暂作休息,沐浴洗涤,清理内务;一面又安排得力专人,轮流监护患者病情,静等尹寨主请来医生。眼见得上路是不可能了,便住下来再做打算。

两个时辰过去了,天近中午时分,猛听大门口人声骤起,“尹寨主回来了!”可不是,不光尹默回来了,他还背回个古稀年迈的老人家。寨主背上之人一身粗布素衣,额头宽阔饱满,鼻子丰窿,准头肥大,细长的眉毛尾端下垂,圆润的耳垂肥大成珠,海口下是几缕银须,随风飘散。尤其是他的眼睛,河目顾鬓,眼神清澈外漏真光。“这就是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的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呀。”张彦远早有耳闻,此次一见更生敬意,他立即带着众人出来迎接,上前搀扶着老人,“老人家,辛苦您啦,您就是庞蕴庞居士吧?”

“苍天,苍天。无妨,无妨,快带我去看看病人,说是肠癖吗?”心是焦急的,可步子是缓慢的,毕竟年事已高,行动不是随心所欲了。总算到了病榻跟前,老人家低头俯视望闻问切,“无妨,无妨,还有得救,若不是五寨主的脚力,再耽误一个时辰,这小伙子可就难说啦。”

他身上身下地摸索着,把自己都吓得毛发尽立,“不好,我的药箱忘在家里啦!”听到这话,在场的人们原本暖和过来的心儿又一下沉到冰窟窿里去了。

尹默却笑了,“庞居士,您又忘记了,药箱不是背在灵照姑娘的身上吗?出门时她怕你糊涂误事,便一起跟来了。”

庞蕴苦苦一笑,叹口气,颇为无奈地摇着头说:“她呀她,真是红土涂在牛身上。还是你跑得快,他们到现在还没影呢。”

“到了!可算到地方啦。”院子里又来人了。

员外郎示意义方他们去看一看,当几个人刚跨出屋子,就听到一声抱怨,“老姐姐,小官人,我们又见面了。来晚了!来晚了,可不能怪我,我的脚力是丁点不差。不是我夸口几丈高的大石碑,我抬起来就走,登山越岭如履平地。只是这丫头扛着实在是麻烦,一会儿这里硌疼了,一会儿那里抻伤了,走走停停,才落在后面的。”

“灵照,快把药箱拿进来。”屋里的老人心急地招呼着。

“来了!父亲。”尖声清脆地回答的是个四旬开外的女子,青涩的秀发上笼着块蓝底白花的绢帕,清澈透明的双眸周围泛着醉人的蓝色,脖颈下呈现出星星点点的红晕,一阵阵幽香不经意间飘漫到身边人的鼻息里。她迈着碎步步伐一致地走进屋去,不摇不颤轻盈得体。

“拿药丸来。”在父亲地吩咐下,女子打开药箱取出瓷瓶,倒出一粒棕色药丸。驿丁取来温水却被老人拦住,他撬开宋威的牙齿,拿起女儿递过来的小泥壶,用里面的汁液将药丸送下。真是世界万物相生相克,好比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不多时听那宋威的腹内骨碌碌直响,紧闭的眼睛慢慢睁开了。

“我到哪儿啦?这是阴曹地府吗?”他虚弱地开口问道。

“瞎说,瞎说,你刚才到了奈何桥头转了一圈,被我的阴阳轮回丸救回来了。”老人手捋银须慈祥地看着榻上之人,“缘分,缘分,你若不走这荆襄,恐怕也遇不见老夫,这肠癖之症是迟早会要了你的命。想当年,若是洛阳慧林寺的圆观法师和李源选了长安入蜀,而未走此地,今日也是徒劳,根源是只有李源留下的三生圣水才救得了你。”经由别人搀扶,宋威撑身坐了起来,身上感到清爽多了,他再三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

“善哉,善哉,不用谢我,你应该感谢尹寨主,是他及时把我背来的,再要耽搁就回天无术了。”老人笑盈盈地看着尹默,“五寨主来时我正在屋里与老婆子大谈禅悟之事,我说难,难、难,难得就像将十担芝麻油往树上摊。我夫人却说易、易、易,连花草树木都能表现出祖师的禅意。女儿,你当时在干什么呢?”

灵照噘起嘴回答他:“我在屋檐下编笊篱啊,你们的话我全听清了,两位老人家呀,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说出这种小孩子的话来呢?依我看禅修之事,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老人将小泥壶递给张彦远,叮嘱这三生圣水每日三次给病人服用。“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呀?”张彦远用鼻子嗅了嗅。

庞蕴先是只笑不答,待员外郎略有所悟时低声说出,“李源留下的偏方,泡了多年的大蒜汁。”

“噢~呜”院子里传来老虎的长啸。

“大老虎,快跑啊!”紧跟着是乒乒乓乓地碰撞打翻之声。

“有野兽闯进来了!”屋里的人们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拉开阵势欲于围歼。

众人定睛一看,院子中央现出一只大虫,棕黑色条纹的吊睛白额猛虎。这虎威风凛凛,长啸生风,利爪抓地,立目而视,不愧是百兽之王,不怒自威。

“阿弥陀佛,你们看见一个独臂人扛着块大石碑吗?”虎背上还骑着俩和尚。前头衣衫褴褛的出家人满脸是愤世嫉俗的样子,身上的破衲袄四处露着棉絮,脚上蹬着一双开了绽的僧鞋,脚指头几乎全部暴露在外,邋遢不雅不修边幅。还别说和尚还爱美,脖子上缠着色彩缤纷的花巾,突然那花巾又动了起来,原来是条胳膊粗细的蟒蛇。

他一眼看见后面跟出来的周世贵,“好啊!你在这儿呀,快把石碑交出来。”

“什么石碑?”

“当然是你从凤林寺偷出的石碑啦,萧子云的《襄州凤林寺碑》。”

“丟在路上啦。”独臂人把手一摊表示不在自己手上。

邋遢和尚向身后的同伴笑道:“志闲师侄,他说的你信吗?我是不信。”他转过身来怒视对方,“善哉,和尚不打诓语,更恨打诓语之人,因如来者乃实语也,故世人诓语轻者现世不顺坎坷多难,重者现生就会剥夺福寿。你少要蒙骗我们,仗着你有些功夫就欺负我那年迈的师兄,三番五次地来偷石碑,像走城门似的无所顾忌,欺人太甚啦!今天你如若不把石碑交出来,我可要替天行道了。”

周世贵不待他说完,早已按耐不住了,“和尚罗嗦,骑个破虎就以为自己是罗汉尊者了吗?十六罗汉应再加上你俩凑个吉利数。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是不败金身呢,还是有通天神功?先吃老夫一招。”他长袖舞动,卷起千沙百石,一柱寒气直扫和尚,这一袖子的威力就是秦始皇那十二金人也得打出千疮百孔。

独臂老人够狠,开场即使出杀手锏铁袖无痕。邋遢和尚急呼道:“志闲师侄,这个还得你来!替我痛打他一顿。”他身后的青年和尚飞身跃起,迎着铁袖不畏锋芒,运丹田之力大喝一声,这一喝如金刚王宝剑,这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这一喝如探竿影草,这一喝不作一喝用。以气制气,中间突破,眨眼间已到周世贵跟前。

铁掌帮的师叔、武林宗师被大喝震得两耳失聪,只感到立足不稳天旋地转,惊得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下意识地伸出唯一的手臂去抓和尚,哪知和尚向其肋下连击三拳,老头子旋即撒手,随着拳头劲力飞了出去。“善哉,师侄,真乃风雷激荡,拳喝交施的临济宗风啊。”

“禅师,莫动手!”尹寨主疾步上前拦阻,可是已经晚了,只望见周前辈的身子撞破窗子,飞进女宾客舍里去,“这位前辈是好人啊,他为了救人才将石碑丟掉的。”

“好人?好人三番五次地去凤林寺偷石碑。不是我们的老虎跑得快,就让他得逞啦。”邋遢师叔不满地指责道。

庞居士也跨前一步极力褒奖,“寨主说得千真万确,这老弟是个好人,若不是他及时出手相助,我们无法急时赶来,那位将军可就没命啦。”

邋遢师叔嗤之以鼻,“阿弥陀佛,没想到为他说话的还不少啊,偷东西还偷出理来了。我不听好与不好,我只想要回庙里的石碑。”

震飞的周世贵去得猛,回来的更快,他满脸通红,一瘸一拐,还不时回头去看,不住地摇头咋舌。当听到和尚的质问,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好功夫,我甘拜下风。我说过,为了扛那位丫头,把石碑扔在路上了。我全是实话,用我仅剩的右手保证,你们怎么不信呢?”独臂老人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没撒谎。

青年和尚丝毫不信,“又出诓语,我们是紧随其后,这一路追来怎么没有看到?它也不是小石子,还想骗人。”

庞居士看和尚还在相逼,诚恳地插言道:“善哉,他原本确实是扛着一块大石碑的,可后来在渡口遇上我们就抛弃了,为的是救人。你们是哪个庙上的?师父是谁呀?”

先是年轻的出家人报出师门,“我是镇州临济院的,师父是义玄禅师。”他又介绍虎背上的师叔,“这位是我师叔善信禅师,是个行脚僧,他的师父是大大有名,乃化行燕赵,弘扬佛法,德高望重的一方宗主从谂大师。”

提到自己的师父,善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就连老虎也兴奋地摇动着粗粗的尾巴。义方终于想起是几年前在泰山曾见过他们师徒三人,是这位和从谂大师、文远禅师。

这时,善信和尚得意洋洋地反问道:“阿弥陀佛,看你这老爷子屡诵佛号,一看就是位在家修行的居士,我们佛门的脉络想必你是了解的,不过老居士年事已高,不晓得知不知道我师父从谂大师的事迹呢?也难怪你不晓得,师父近年来一直在北方弘法,就连我这做弟子的也是头回南归。你看我骑着猛虎,像不像个阿罗汉尊者?”

庞居士平易近人地瞧着他说完话,慢声细语地指着他,“善哉,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你骑着猛虎倒是不像阿罗汉尊者,头发没有尊者的长,没罗汉的卷啊。老夫晓得你,你不就是从谂师侄的徒弟善信吗?我虽之前没有见过你,可你脖子上的蛇,□□骑的虎,不正是活招牌吗?你身上带没带着禅茶请我喝呀?”

老居士又面向另一位出家人,“善哉,这位我倒是不认得,可他的师祖希运却熟悉得很,我那师侄还是跟从前一样风风火火,吵吵嚷嚷的吗?”

闻听老人如此说话,两个和尚目瞪口呆,即刻毕恭毕敬起来,善信跳下虎背,认真端详,忽然眼光一亮,“您,您是庞蕴庞老居士吧?”见老人家笑着频频点头,二人急忙合掌施礼,“师公,徒孙们给您老人家见礼了。”这回老人说什么他们就剩下唯唯诺诺了。

“这老弟是好人。”

“是,是,师公看人还会有错?”

“你们返回去沿路去寻,仔细些,定会找到石碑的。”

“是,是,定会找到。”

“善信,把你的宠物牵出去吧,别让人害怕。”

“是,是,我们这就走。”两个和尚不敢怠慢,爬上虎背绝尘而去。

义方敬佩地赞道:“老人家真是名满湖湘,名士风范,得大成就者啊,几句话就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啦。”

“善哉,他们都是我的后辈,他们的师祖是我的师兄。那个邋遢的行脚僧是师兄南泉普愿的徒孙,那个年轻的是黄檗希运的徒孙,希运是我师兄百丈怀海的高徒。我们都是马祖道一的门人,只是在室和出家的区别。得大成就倒也谈不上,我一家四口安贫乐道,全心向佛,感禅悦之乐,觉法喜充满。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活。”

老少两人聊得正欢,一旁的周世贵打断他们,支支吾吾地问道:“老爷子,小官人,你们待会儿再谈。老爷子,我给摔糊涂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能告诉我,我们是在哪儿遇见的吗?”

“在渡口啊,我们正要上殷师傅的船啊?”庞居士诧异地看着独臂周世贵。

“坏了,我这脑袋在华山摔出毛病了,总是一段一段的,那两个和尚怕是找不到石碑啦。”

“善哉,应该可以,那些大的碑好找啊?”

“可是你不知道,我刚刚想起来了,那寨主背你是先上的船,我是后面扛的丫头,我把碑一抛,把丫头一扛,就这么一抛一扛,石碑就抛到江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