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吉梦含渊 > 第26章 英雄救美

吉梦含渊 第26章 英雄救美

作者:末世焚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8 02:46:20 来源:文学城

阿梅与卫纨相携向宫外走去的时候,还不忘暗暗向卫纨使眼色,捏着她的手掌默默深吸气,显然还没有从刚才殿上的惊险中回过神来。

但碍于太子李荣在旁边奉皇命来相送,阿梅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面上的紧张还未褪,但卫纨在她眼底,总算是看着些许讨回公道的充盈和安稳。

卫纨笑了笑,用手一个劲儿轻轻拍着阿梅的后背,以作安慰,两人于是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宫道上止不住的静。

太子李荣平日待人是一派温和的性格,但为人并不热络,相反有些冷淡。即使是出于礼貌,也只是在出皇宫大殿时和卫纨二人客套了几句,后续又是一路无言。

走着走着,周遭越来越静,若是一直无话,三人难免尴尬,对太子也是不甚礼貌。

是以卫纨想了想,转过身停住脚步,屈身一礼:“多谢太子殿下相送。接下来的路,还请殿下留步,不敢劳烦过盛,卫纨与阿梅一同走完便是。”

李荣疏离一笑:“卫姑娘不必客气,既然是圣上的命令,孤,定不能怠慢。”

面前的卫纨脸上瞬间闪过的一丝犹豫,李荣看到了,却装作无事发生,抬手示意她们继续向前。

今日在殿上,连他都捏了一把冷汗。

宣帝是什么想法,他作为皇子,最是了解得透彻。

如今这卫纨崭露头角,又和郑家不睦,宣帝许是正在考虑他与卫家之婚事。

可他心里,早已有了别人。

那从小便表面温婉贤淑,却满肚子算计的表妹郑惜,他看透了,也看懂了,却越看越是喜欢。

他知她本不应是如此的性子,却被家族利益牵绊着,变成了如今的模样。那郑家是如何培养女眷的,他看自己的母亲是何模样,便都明白了十成十。

母亲心里想什么,他从来不明确。但母亲眼中,极少有由内而外的愉悦和满足。

总是那步步为营的,探究深沉的,或是强迫自己坚强狠辣的决绝之色。

郑家要母亲做一个贤后,一个无可替代的后宫女人,一个郑家的话事人,一个利益驱使的马前卒。

身为郑家女,郑惜自然也被这样教导长大。

万事皆可利用,无人不可驾驭。

虽是锦衣玉食长大,却心里永远亏了个洞,怎么也填不满似的。

李荣怜惜她,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要忍受一切摆布与煎熬。

是以,便待她格外宽厚了些。

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第一个送去给郑惜。若是她有所求,也是尽其所能去满足。

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她在身边,有个重要的位置。

自他少时,母后便说,郑惜会嫁与他做太子妃,他听了,心里竟莫名地开心和期待。

但他知道,这并非宣帝所愿。

太子之婚事,决定权从来都不在自己手中,而郑惜心中的良人,也并非是他李荣。

对他来说,娶到想要娶的人,很难。但若是去拒绝不想娶的人,却并非难事。

卫纨如今入了宣帝的眼,只要让她再出了宣帝的眼,或是先许了别人,再或是坏了她的名声,无论怎样,都可以绝了宣帝的念头。

李荣生性虽良善,但于非常之时,手腕也是颇深。不过,眼前的卫纨,清风般爽朗英气,他便不忍用不堪的手段去玷污了她。

于是便心平气和道:“孤性格较为木讷,不甚健谈,平日里也总是被人言无趣,倒是让卫姑娘见笑了。”

言下之意,和我同路已是十足无趣了,若真是结亲了,那便是日日无趣的。

卫纨怔忡他有此一言,下意识地礼貌微笑,摇摇头不在意的样子。

谁知才往前走了没两步,却听他又道:“刚在殿上看姑娘十分不惜命的样子,此刻却甚为文静内敛,想来,许是孤为人太过枯燥之故?在孤面前,姑娘也不必刻意拘束,随意些便好。”

太子这是在告诉她,不必装作乖巧的模样,去讨好他。

言下之意,便是无需做些无用的肖想,总之,他是不会对她有何企图的。

卫纨侧眸看了他一眼,微微拧了眉,总觉得他自说自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就连神色也颇为避嫌。

皇宫虽大,但也有尽头,好过难过也就是这点路了,他李荣不会说话,便忍过去便是,本就不必多言,为何总似这般,话中有话的样子,让人莫名其妙?

而且所说之言,没得让人生出些不耐和反感。

卫纨笑容僵在脸上一瞬,没忍住道:“太子言自己不甚健谈,但臣女见着,却并非如此。太子句句言自己的不是,怎听着,却像是句句在暗示臣女,要牢牢记住殿下的不是,切莫记得殿下半点好处似的?”

这话带着调侃的语气,却故意挑破了李荣的用心。

李荣闻言一顿,随机便开怀笑了。

这卫纨甚是有趣,眼里似揉不得一点沙子般心直口快,却言语幽默,并不冒犯他人。

这样的人,对人情之事最不会强求,理应行君子之交,直言道来便是,倒也无需拐弯抹角了。

“姑娘有所不知,刚刚在殿上,圣上可能起了乱点鸳鸯谱的心思。姑娘若是未存那入宫的心思,便留个心眼,早些与家人相商,与心上人定亲为好。”

卫纨被他点醒,才方回过味来。

她本还担心宣帝莫名其妙将她指给了薛怀逸,现在看来,宣帝属意的竟是李荣。

此前记忆中那些参不透的话倒是都清晰了,卫纨无奈地笑笑摇头,对李荣道:“太子放心,臣女心中有数。”

又故意提醒道:“也请太子早日择了那太子妃的人选才是,莫要误了这大好年华。”

李荣暗道她真是嘴上半点都不饶人,心里却并未恼,依旧步履悠然。

周遭的气氛倒是比刚刚松弛了血多。

只听李荣道:“据说姑娘和孤之表妹,似是结怨颇深?”

卫纨知他说的是郑惜。

太子与郑惜乃表兄妹,除血缘关系外,他们的亲疏远近,卫纨并不清楚。但其此刻问起,却让卫纨觉得后颈凉飕飕的,斟酌着不好开口。

阿梅从头到尾低垂着眼没作言语,闻言抬头望了望二人。

李荣一副清风霁月的平和,卫纨呢,仍是一袭玄紫衣衫,冷静自持,听了李荣的话,眉间皱了皱,平白填了一抹深沉。

卫纨脑中思绪飞快。

郑惜对她,确实是处处刁难,且从前,也确实与卫纨结怨颇深。

可重生以来,卫纨一直在避其锋芒,不愿招惹前尘旧怨。

以前的卫纨,若是做了令郑惜倒霉的事情,她也不记得,更不情愿算到自己头上。

怎么答都不好。

若是说谎,倒是显得过于虚伪,若是承认,她又不愿去背上旧怨扯出的麻烦。

只得似是而非道:“皆是年少不经事之时的一些琐碎罢了,时日多了,也便都忘了,实在是不值得再行回味。”

翻过这一页,今后各自安好。

未成想李荣却诚恳道:“姑娘是个仁善的。”

“若是表妹有些许对不住卫姑娘的地方,姑娘切莫过于记恨,尽可以来找孤,孤可以试着,弥补一二。郑惜她……自小便被管束极严,又被教导了郑家的为人之道,性格有些偏执自私。平日里表面众星捧月,却暗中结下不少仇怨,孤不愿见她将路走窄了,树敌太多,以至于今后只能活在郑家为她谋划的面具里,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这是在为郑惜化解仇怨了。

卫纨此时才明白,这太子,是真心疼爱郑惜这个表妹的。

她原本是想回些场面上的客套话的,这下反倒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有感而发一句:“有太子这样的表兄,是郑惜之福。”

李荣则暗暗松了口气。

今日卫纨鸣登闻鼓,让郑家栽了好大一个跟头,显然不是个善茬。大理寺一事,也是郑惜在从中给卫纨下绊子。

他不愿郑惜结上如此强大的仇家,便想试着化解。

好在,卫纨并不是个过分记仇的。

卫纨的眼底却漫上些许方才没有的忧心之色,想起郑惜与曾经的卫纨对于薛怀逸的争夺,又记起今日殿上薛怀逸英雄救美之举已是传播甚广,不知郑惜听了,是否又要琢磨着如何磋磨她了。

她有心想未雨绸缪一番,又见李荣对郑惜之事放了话,便更加想多言几句。

卫纨转脸问李荣:“郑惜姑娘此前是否与太子言说,是因何与臣女结怨?”

李荣既知晓她二人不合,必是听说了什么。

李荣见她一副认真的模样,倒也不觉得是明知故问,坦然道:“可是因,表妹属意子殊,姑娘也属意子殊?”

卫纨听罢便又道:“那臣女此刻便向太子明言。臣女,并不属意薛大人。至少从今往后,臣女对薛大人,并无钟情之意。”

“不知太子下次见到郑惜时,可否在其面前为臣女言说一二,道明臣女并不想继续结怨之意?”

李荣诧异道:“哦?姑娘竟如此说?孤方才可听闻,子殊还对姑娘舍命相救,怎得姑娘非但没有更为倾心,还要与其划清界限?”

卫纨知道,这话,任谁也是不会轻易去信的。

可这便是事实。

此刻三人已眼见着便要行至宫门口,卫纨停下脚步,平静但笃定:“臣女所言,句句属实。薛大人救命之恩,臣女不会忘。但许是臣女经历了事,成长了些许,爱慕之意早已不复存在,也再无心思,与郑姑娘相争了。”

李荣不知卫纨真心所想为何,但她此刻形容不似作假,并且,若非真心,确实也无需多此一举。

许是她真的长大了,懂得为卫家着想,不愿再多生事端罢。

不知他的表妹,又何时能长大呢?

他默默叹了口气,没有再多问,只是从心底,对面前的女子暗暗升起些钦佩之意。

静了片刻,便也坦然答应了她的请求。

如此甚好,想来郑惜,也会少做些糊涂事罢。

眼见到了宫门,卫纨二人终于与李荣道别。

李荣一面言语温和,一面还嘱咐近处的宫人对卫纨定要恭敬有礼,今后见到便要照顾一二。

卫纨看着眼前的太子,顿觉他确实是个仁善之人,今后若为帝,也能是靖昌之幸事吧。

告别了李荣,阿梅倒是重重松了口气,连忙拉过卫纨,想说些体己话,却见卫纨回过头去,站立不动,半晌没有言语。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今日在殿上打过照面的信察府尹正不远不近地立着,微风吹起他红色的朝服一角,其面上,还挂着淡淡的笑。

阿梅赶忙远远对其见礼。

卫纨却没有动,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薛怀逸出宫,走的是另一条与李荣三人平行的小道,走得极慢,就是要等着李荣告辞后,好与卫纨在某处相遇。

他二人就这样静静地对望着。

直到阿梅在耳边提醒道:“卫姑娘,咱们是否要上去打个招呼?”

对薛怀逸,卫纨今日确实有许多疑惑,但心中只是在殿上波澜了一小会儿,便不想再问了。很多事情,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再相问,得到的,大多不过是他人修饰过后的谎言罢了。

既是谎言,不听也罢。

但人既然来了,卫纨断也没有落荒而逃的道理,只对阿梅道:“今日事了,也算是心里石头落了地。咱们二人,择一日好好相叙,并小心安葬杨理。此刻我还有些其他事要处理,请阿梅先走一步罢。”

阿梅心中还有些话未说,略感遗憾,但也点点头应了,轻声道了别。

卫纨目送阿梅走远后径自转身,直接向薛怀逸去了。

薛怀逸见阿梅离去,倒也迈步向她的方向走来。

四周偶尔有零零散散的宫人经过,皆不经意地向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卫纨躬身一拜,抬起头来莞尔道:“薛大人事务繁忙,怎得还在这里?”

这话听在薛怀逸耳中,却着实有些刺人了,于是本是温和笑着的表情便暗了暗:“沈姑娘这是,在怪我?”

卫纨蓦然心中反感。

每次他二人独处,他都要故意点出沈吉,似是在刻意拉近与自己的距离。但曾经的他们也并未有多么熟稔,他如此做法,一次两次,或许能让她动容,但次数多了,便徒增不耐了。

况且他话里话外,还是要将话头引到今日之事上。

卫纨已是不想谈论。

“大人这是说得哪里话。您于臣女有救命之恩,臣女怎会责怪大人?”

薛怀逸单手背在身后,手指间轻轻摩梭着。

面前的女子笑着,笑意不达眼底。

他的一颗心,便也悬了起来。

“你之前从未叫我大人,此刻怎得如此生疏了?其实你可以叫我,子殊。”

卫纨并未动容,仍是客套疏离:“谢大人好意。”

“大人于臣女有恩,但臣于大人,并非旧友,也非亲故,若是过于熟稔,岂不成了上赶着巴结大人?且不说臣女不想落下此等名声,卫家,也断然受不起的。”

薛怀逸觉得她实在是说得过了:“怎是巴结?我的心意,难道你还不清楚么?你若愿意……又有谁敢说卫家半个不字。”

卫纨被他逼得退后一步,语气仍是疏离:“沈家之事,今后臣女会一力承担,不敢再劳烦大人!他人之闲话,大人可以不在意,但臣女,在意。”

薛怀逸知她定是对齐王一事耿耿于怀,于是道:“今日之事……”

话刚开口,便被卫纨打断,半点余地都不留:“大人不必解释,臣女心中有数。”

他编好用来解释说辞,终是没有说出口。

正午的艳阳刚过,宫中的地砖上升起些许灼热。

薛怀逸头一次觉得如此束手无策。

顿了顿,又耐心着探寻道:“你方才说,并不属意于我。曾经你与韦进士谈论过婚嫁,但那早已是过眼烟云,他又伤你颇深。你可是,心中冷了,不愿再信任他人?”

不愿给他人机会,自是,也不会给他机会?

卫纨知道他话中之意,但她不愿令他如此作想。

她不愿令他,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可言。

于是便摇摇头,展颜道:“卫纨尚未及笄,可沈吉已是十九,说句经历世事也不为过。又怎会不明确自己对他人是否属意?若是属意,便无需多番思量。”

“可若是并非属意,便当下可知。”

薛怀逸心中冷了半截。

他仍不愿相信,自己这般示好呵护,她却不愿做哪怕一丝丝考量。

更何况于卫家来说,他是个很好的靠山。

斟酌了语句,又小心翼翼地问出口,那个盘旋在心中的问题。

“那么你可是,已有了属意之人?”

说出口声音有些不稳,连他自己都未曾料到。

春日的午后已有些闷热,地面都被水气蒸腾得凹凸不平。

也蒸得卫纨有些躁得慌。

再加上今日已是应对了太多的你来我往,耐心即将耗尽,已是不愿再做纠缠。

便冷冷道:“正是。”

说着,又背着身往后退了一步,却未料想,脚跟抵在了一块突起的地砖上,一时失了平衡,失去控制般向后倒去。

薛怀逸下意识伸手,却将将停在半空。

有另一个人稳稳地接住了她。

卫纨感觉自己的后脑轻轻磕在了他人下巴尖上,那人从后面托起她的手肘,用了点力,向前支撑着。

她甚至能闻到其人身上轻轻淡淡的味道。

不是任何熏香的味道,只是衣衫浆洗了很多遍,带着皂香,被阳光一烘,便生出些绵软清新的气味。

她还未回头,脸却觉得有些烧,兴许是阳光太盛,又或是刚刚的磕碰短暂的接触,让她不太适应。

待她站稳,那人便立刻退了几步,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便听一道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愿回的话,不回便是了。当心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