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吉梦含渊 > 第25章 封官陇西

吉梦含渊 第25章 封官陇西

作者:末世焚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5 21:00:39 来源:文学城

卫如恒听着宣帝的言下之意,心里千回百转,又听他半晌没有后半句,一颗心悬在半空,怎么也落不下来。

他还记得卫老夫人之前的担忧,对于纨儿的婚事,卫家不愿其成为宣帝掌控权力的棋子,要依着纨儿的喜好来才是。

从前卫纨痴迷于薛怀逸,卫家也随她去,终归也是多少人艳羡的好归宿。

可这打算,他现在又犹豫了。

第一层考虑,是婚约一事,总也不好从他这个女方长辈嘴里说出来,唯要薛怀逸主动提出才好。

第二层考虑,则是如今的卫纨……

卫如恒不由自主地向卫纨的看过去。

自从坠马后,曾经被卫家众星捧月养大的女儿好似变了个人。还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可那份骄傲里,掺杂了些许忧虑,些许牵挂,和些许,连他都看不明白的成算。

对着军中之事,朝堂之事,卫家之事,他大多心中有数,处事果决。

可对着自己这个女儿,他从不敢擅自决断,只恐一个不注意伤了女儿的心,委屈了她。

昨日薛怀逸来府上,不见她多么热络,也不似曾经那般,今日殿上提及婚事,她若是真对那薛怀逸有意思,总会在不经意间向他投去眼神。

可是她没有。

此刻的卫纨,只是静静立着,眉间竟有些怅惘之色,仿佛那阅尽千帆却略感疲惫的画中仙。

宣帝显然,也回过些味来。

卫家女,他之前从未了解过,仓促许婚,当是不妥。

今日看来,此女颇为大胆聪慧,可却未免有些聪慧得过了头。

瞒着父亲便将状告到御前来,告的还是那颇为有权有势的郑家,此举,非一般人可为。

这其中,到底是她胆识过人,还是对郑家有其他深刻的仇怨?

那状纸上,虽寥寥百字,但看行文规矩,措辞力度,以及语句的排布,无不透着饱经世事且修养练达的底蕴。

这不是卫纨一个寻常闺阁女子能写出来的东西。

宣帝的目光从卫纨移到状纸上,闪了闪。

“朕观你这状纸,写得颇为张弛有度,连书式用词也驾轻就熟。就连那在朝为官的,也难有几人成此气候。朕可不记得,朝中有何人能堪为此状。不知卫纨你,是如何习得?”

洛京权贵为女子请家学,均会从朝中文人老臣里面挑选,再不济也是国子监的大儒们。这些人宣帝都如数家珍,并未有人是如此的行文风格。

不对劲。

卫纨未想到宣帝思路转换得如此之快。

今日之事,卫纨心中满腔仇怨,又含着曾经那股自信和傲气,当时只觉万事俱在掌控。此刻,却未料想宣帝心细如发,一点小小的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如今若不能圆了这话,恐怕宣帝的怀疑,还是要落到卫家头上。

“回圣上,这是……”

卫纨今日本是步步为营,此刻还是头次这般无措,一时间竟然想不出如何解释。

殿中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来自殿上的压迫,虽是淡淡一问,却让人无法淡然以对。

洛京之中,也不乏有才学的默默无闻之辈,可这些人,往往性格脾气极为古怪,也有避世之态,很难请其出山为权贵女子教学。

宣帝可不是好糊弄之人,若是扯谎,会被他一眼识破不说,反而会令他更为谨慎和忌惮,有欲盖弥彰之嫌。

宣帝之皇权,不可侵犯。

就连赵渊,此刻也静静地等着卫纨的回答。

遇到卫纨之后,他渐渐发现这个少女身上有无数的秘密亟待解开,他想探究,但仍未能找到蛛丝马迹。

穆云栖所言借魂托生之语,他想信,但不会盲目去信。

一切的一切,还要看面前的少女如何解释,看她,是不是还留着曾经的记忆。

卫纨刚刚的半句话卡在喉咙间,就是无法发出声来。

万般踌躇之间,有一道淡薄温和的声音响起。

“是臣,教习卫姑娘的。”

安静的大殿里,这声音尤为清晰悦耳。

薛怀逸略略上前,尝试着解释:“臣应卫国公之邀,为卫小公子讲学,平日空闲时,卫姑娘偶尔也会在一旁听学。臣观其对辩讼一道兴趣盎然,便教习她如何行文。卫姑娘天资聪慧,领悟力极强,是以学成极快,连臣都要刮目相看了。”

边说着,他边看向卫纨。

不知为何,那日她虽拒绝了他,但他不在意。他便是喜欢,她那股不服输,不怕死的劲头。

宣帝像是信了,道:“原来如此。”

又颇为自豪地笑了笑:“能得子殊如此博学之师,是求学者之幸。朕觉着,卫家女也是有天赋的,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造化。”

卫如恒上前叩首谢过。他最是知晓卫纨的,曾经那样的贪玩放纵,又是何时与薛怀逸学得一手好的刀笔之道?

这问题,可能也只有回家再细细问过卫纨了。

卫纨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殿下众人交换了神色,均是若有所思之相。

观来,这信察府尹似是对卫家女格外看重,莫不是好事将近?

与此同时,赵渊却不明所以地看向薛怀逸。

那日与卫纨在云栖阁相谈,并未发觉其与薛怀逸有何亲近的关系,他又是何时成为了卫家子女的老师?

更何况,刚刚卫纨明显一副答不上来的样子,若真是薛怀逸所教,何不大大方方说来。

这里面,一定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只一会儿,众人心思各异,而宣帝又变换了神色,奇道:“方才没有留意,现在观子殊这额头上,怎得受了外伤?”

薛怀逸那日对卫纨“英雄救美”,额头上的伤是道明显的裂口,此时也只是不再渗血,但离着完全愈合还差得远。

况且在朝上,也不好顶着包扎之物,只得稍作修饰,可仔细一观仍然清晰可辨。

那日所发生之事,正是在新科状元的宴会上,殿下众人之中不乏参与宴饮的,皆是亲眼目睹,此刻听宣帝问起,有好管闲事的,也有些眼神飘忽,蠢蠢欲动起来。

宣帝又怎会遗漏殿下那一双双似有故事的眼睛。

“哦?莫不是有何我不曾听闻之事?何监丞,你来说说?”

少府监监丞何少为平日里最是爱凑热闹,平日里喜爱参加宴饮游会,对洛京中的大事小情很是知晓,故而宣帝最先问到了他。

何监丞刚过而立之年,似是因平日里玩乐之心仍盛,故而显得极为活泼年轻,此刻面带微笑,斜睨了眼薛怀逸,轻快道:“薛府尹之伤,大抵是那日救卫姑娘所得。”

接着,便在宣帝的一再追问下,将那日的事情倒了个十成十。

宣帝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眼神在二位主角身上来回辗转。

他此刻看出来,薛怀逸对卫纨,确实是有好感的。

可是信察府给了薛怀逸,便不能再给他兵权。他薛家可以和京中的任何世家贵族联姻,却不能与卫家。

当初重用薛怀逸,也是看在他和薛王那边关系疏远,愿意放弃亲缘,忠心于他。

而当初选择了成为自己的近臣,便该知晓,婚姻一事,他已做不得主。

想到此,宣帝若有所思地看向卫纨,问道:“子殊于你有救命之恩,你,心中可想好如何报答?”

卫纨看了看宣帝,知他不会无缘无故地问,却暂时猜不透他的目的。但她知道,宣帝绝不喜欢自己的亲近重臣与卫家关系走得近。

今日的郑家就是一个例子。

宣帝就是这样,可以宠着郑家,是因为他需要,若发现郑家有旁的心思,如今发落起来,也是瞬间翻脸。

如今,卫家,也不可以有旁的心思。

卫纨于是道:“回圣上,臣女家中长辈已为薛府尹备下厚礼,臣女也已为其抄经祈福。其他的,臣女目前力薄,尚不能报答。但得薛府尹教导,臣女定当尽心竭力,争取尽早出师,不辜负薛府尹传授之才学。”

宣帝似是对卫纨的回答很是满意,笑着点了点头。

“卫家之女心思良善,又颇有才学,杨理一事,是郑家为官无道,让你们受委屈了。朕,已发落郑家,但对杨理之妻和卫家女,也要赏赐一番,以作安抚才是。”

宣帝说着,用手点了点内侍监监正张韬的方向。

“张韬,传朕的旨意,对杨理厚葬,其妻赏黄金百两,以及洛京中一处清净良宅。至于卫纨……卫家不缺钱银,朕便许她入宫中书院,任其挑选十部古籍。”

卫纨与阿梅均下跪谢恩。

“还有,下个月便是皇太后六十生辰,朕想要大为操办。届时,卫家女也来吧。”

卫纨敛目弯腰,答应道:“臣女,谢过圣上。”

皇太后的寿辰,在皇宫内都算大事,宣帝请她参与,是在给她结识皇家的机会。

这是在抬举她了。

此时,宫女太监将原本被宣帝踢落的雕花御案重新归位,包括那磕破了郑谋额头的折子。

那折子上还残存着大理寺寺卿郑谋的血,此刻已经干涸,在褐绿色的封皮上尤为刺眼。

宣帝皱了皱眉,伸手抄过,揭开看了半晌,抬眼看向国子监祭酒王文忠:“若不是王卿提醒,朕都要忘了,今年的新科进士,还未曾封官?”

又向屈安的方向转过头道:“朕怎么记得,这进士之师是屈安,但这封官的奏折,怎是王卿写就的?屈安可在?”

屈安上前道:“臣在。”

宣帝道:“你为何不为韦进士求官?可是有何想法?”

“禀圣上,臣与韦进士先前早已了却师徒缘分,故而,不再举荐其封官之事。”

“哦?可是有何缘由?”

“这……”

屈安心中犹豫,不知是否要如实说来。若是和盘托出,这韦进士的名声是彻底坏掉了。又见王文忠不断向自己使眼色,话在口中,又吞吞吐吐。

王文忠本也不愿意再和韦玄容有何纠葛,可耐不住王珂妍以死相逼,在祠堂挂了白绫要上吊,若不是被前去送吃食的侍女及时发现,不知又要闹出多大的后果。不但如此,还日日跪在他书房前哭诉,又拿出自己的嫁妆的三分之一给韦玄容还了债,一副若不能嫁给韦玄容便要不死不休的架势。

王文忠这几日家宅不宁,又实在是没有了办法,才不得不答应,帮韦玄容谋官。

那齐王刚刚遇刺,京兆府中群龙无首,想来,在其中为韦玄容谋个不上不下的官职,应是不难。

其他的,便看他的造化了。

王文忠就这样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下来。

此时屈安已开口:“臣,仅是韦进士之入门之师,只能算半个引路人,今后其如何,都是他自己选的路,臣,爱莫能助。”

宣帝挑了挑眉,隐隐觉得这其中有故事,又不好点破。

何少为刚刚因为宣帝提供薛怀逸的八卦上了瘾,此时内心仍然跃跃欲试,直言道:“圣上,那韦进士乃是一风流人物,大抵,是和屈安并非通路之人罢了。”

接着,就将他从坊间听来的韦玄容的风流韵事娓娓道来,独独隐去了王珂妍也在其中的内情。

何少为也是在朝为官多年的老油条了,也知道万事留一线的到底,可看向王文忠的眼神,便多了些耐人寻味。

王文忠此时已老脸通红,头低低的,听得何少为并未将家丑托出,心中略略松了口气。

殿下众人均听得津津有味,连宣帝都不免有些诧异。

半晌听罢,宣帝道:“与妓子玩乐,倒也算文人之间的雅事,但这韦进士刚刚高中,便如此狂妄自傲,性子确实还需磨练。”

沉吟半晌,宣帝扬了扬嘴角,要笑不笑地看向王文忠:“虽说是结亲的人家,但王祭酒也莫要太过偏私了,朕看那陇西节度使刚没了,不如就令韦进士封官陇西,去历练一番,磨磨他的性子!王祭酒,可莫要舍不得吧?”

这话是圣旨,又怎容他人置喙。

王文忠一个小小文官又哪敢反驳,心中虽明白这是个下下等的差事,也只得谢恩应了。

只是回去,又要花费一番功夫与王珂妍相说了。

万事毕了。

今天这好一番折腾,宣帝也累了,忙招呼众人散了。

临了还不忘让太子去送送卫纨。

卫纨心中疑惑,面上却不露,笑着与宣帝谢恩告别,拉着阿梅往出宫的方向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