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吉光 > 第41章 章四十一 风声鹤唳

吉光 第41章 章四十一 风声鹤唳

作者:未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8 22:14:50 来源:文学城

*

中年人一路絮叨着“家常话”,将他们领到流天澈地最高处。他

在门口叩了三声,还未得里面人的许可,便恭恭敬敬地将巨大的紫檀朱门推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高雅别致的半开放穹顶厅堂,月光从上方流泻而下,落在低处的造景水池中,随着碎银般的泉水喷涌而出。

顺着独木往内室行去,只见宽大的梨花木长桌上面铺着最时新的云锦刺绣,一二簇海棠点缀着几个不起眼的乌木折桂瓶。整间屋子沉静幽森,唯一游动的只有地上有一只吞云吐雾的鎏金饕餮。

吉光和魏迟四处寻不见人影,视线落在一方梨花木床上。昏暗的烛光下,软烟罗的丝帛垂下来,她模模糊糊能看见床榻上有两人交叠缠绵,一室旖旎。

吉光隐约看清那双交叠的人影,立马羞红了脸,严肃地转过身来,踮起脚捂住魏迟的双眼:“别看!”

“唔……?”魏迟莫名其妙被捂住眼睛,正想询问为什么,忽然听见一个女声娇娆妩媚地吐出叹声,他从脸颊红到了耳根,耳根红到了脖颈。

可是,吉光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在做那事!?

吉光不知他想了那么多,只是看见魏迟偏着头,蹙着眉。烛光映衬之下,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唇畔难抑地微微颤抖着。

谁知那领路的中年人旁若无人地走上前,一边擦着虚汗一边朝里面恭恭敬敬道:“主子,客人来了。”

床榻上无人回应。

软烟罗的帷幔依然有序的飘摇荡漾,时而似夜风徐来,时而似强风鼓吹,如风暴一般摇曳晃动。

梨花木床不住微晃着,中年人锲而不舍地开口道:“爷,再迟可就不礼貌了。”

晃动的人影霎时顿住。

吉光尴尬地的视线落在墙上的奔腾的良驹图,只见那澎湃疾驰的骏马戛然收住步伐,帷幕中,也终于传来一阵男子低沉的长吁。

早知道裘三爷有这样的癖好,她还不如换个时间拜访。

魏迟似是能听见她的心声一般,“像他这么变态的人,就算白日来说不定也能看见。”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裘三爷潦草地裹了一件金线织成的寝衣出来。一个浓妆艳抹的俏丽女人手里拿着一支烟斗,薄汗沾湿了她的额发。

女人朝裘三爷抛了个媚眼,裹了件外袍便往门外走。

经过吉光和魏迟时,那女人抬眼看了魏迟两眼,眼中恍然一惊,而后眉目带情,在魏迟那宽肩窄腰上缠绵流连片刻,她自顾自地揉捏着手腕娇笑道:“多好的身体……有机会真想试试手。”

魏迟:“?!”

说着,又对上吉光的视线,用半是艳羡的语气道:“看好你男人,可别被人家抢走了。”

说完,也不顾二人赧颜汗下的模样,娇笑两声走了。

裘三对着女人的后背大声道:“踩背的力道不错。”

女人头也未回,摆了摆手:“那爷若再乏了,记得找奴家推拿哟。”

推拿?

吉光耳朵发烫,听见裘三爷那边传来动静,施施然道:“原来裘三爷方才是在推拿,打扰了。”

“不是推拿……那你以为我在做什么?”

裘三的脸沉在阴影里,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吉光:“……”

只能看见他眯起一双玩味的眼睛,盯着吉光看了半晌:“哦,夫人以为我裘某有那种癖好啊?虽然裘某沉迷声色,却也不大喜欢被人盯着看。”

吉光转开脸,魏迟将她拉到身后,正色道:“我们来找裘老板是谈正经生意的。”

只见裘三爷身上裹着一件黑金貂裘,敞着怀。修长且骨节分明的手持着一个烟袋,一双丹凤眼沉着,颇有兴致地打量着二人。

“哦?难道阁下觉得裘某以前做的都是不正经的生意?”

吉光瞬间无言。

开赌坊、拉皮条、勾结达官显贵做的黑市买卖,这哪一件是正经的生意?

魏迟拍案而起:“你别得寸进尺。”

打量久了,从鼻腔里嗤出一个笑来,念道:“我道是谁如此暴怒的,原来是平南公府的大公子和少夫人,真是稀客啊。”

吉光浑身一抖,似是被他看穿了一般冒着冷汗。

“爷,您吓着二位客人了。”中年男人不满地看了裘三一眼,替他们沏了茶,给他们二人各倒了一杯茶,便退下了。

魏迟让吉光坐在离裘三爷稍远的位子上,自己则一掀衣袍,坐在离他最近的位子上。

一阵吞云吐雾,裘三爷舒服得眯起眼来,声音轻慢而又带着些许残忍:“两位既然是堂堂国公府的贵客,为何要砸我这贱商的场子?”

吉光肩头一抖,直起背来:

“久闻裘三爷大名,我们今日并非是来砸场子来的。若是裘三爷不高兴,我们尽可将今日的赌资退回。”

“哦?”裘三爷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眼神放肆地上下扫着:“那么您有何贵干?”

吉光看见魏迟攥着茶杯的指节忽然收紧,赶忙道:“眼下有一桩好买卖需要裘三爷帮忙。我们希望您能替我们散出消息,京中粮食价格即将飞涨,有权宦人家准备大肆购置粮食。”

裘三爷深深吸了一口烟,闭上眼睛良久,慢慢将烟雾吐出来,脸上蔓延出一个狡黠的微笑:“二位单凭这一则消息就想让裘某卖力,听起来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京中粮价将要飞涨的消息只是第一重礼,该怎么利用全凭裘三爷自己衡量。”吉光强行抑制自己声音中的颤抖,“只要这桩生意成了,日后我会持续放给您更多的消息。”

“夫人,”裘三爷半仰在椅子上,“我裘三是开赌坊的,顺带拉皮条。我不是情报商人,更不是活佛,您可能误会我的身份了。”

吉光喉头发哽,脑中还在迅速商议对策时,却见魏迟忽然从怀中摸出一把匕首,不轻不重地放到梨花木桌上。

她刚想阻拦,谁知裘三爷半分也不急,直起身来将烟袋一丢,脖子伸长,他的脸出现在月光之下,黝黑的发丝间露出一张极白的脸。

犀颅玉颊,鹤骨松姿。

传闻中人如玉一般的裘三爷,美姿仪。

可吉光看见他,只看见他那双贪慕的眼睛来回在匕首上面打转。她那一瞬间只想起四个字——

魑魅魍魉。

裘三爷对那匕首的喜爱毫不掩饰,低哑的声音询问道:“骠骑将军的狩夷猎刀,千金难求……不,万金难求,倾城难求。这一把刀葬在将军墓里,我搜罗了夏天的摸金校尉,没人能挖得出这把刀。”

吉光:“……”

魏迟神色平静:“裘三爷想要的东西,我倒也略有耳闻。只不过墓中那把刀,是假的。父亲早就将真品留给了我。”

裘三爷爱不释手,一双眸中流露出真实的倾慕:“有这把刀,这苦力,我帮你们做。”

吉光蹭地站起身来,裘三爷和魏迟的视线齐齐落在她身上。

她冷言道:“既然裘三爷认下这桩生意,那么契约就此达成。”

裘三爷目光闪烁,脸上逐渐露出笑容:“契约是契约,礼物是礼物。”

魏迟脸色一凛,吉光低声道:“裘三爷不是说话不算话的人。”

裘三爷看了她良久,修长的手再一次摩挲着刀鞘,唇角抿出一个笑:“今后夫人若有了信报,也要第一时间告诉裘某。否则,合约作废。”

*

不久之后,吉光怒然冲出流天澈地。

远处的天边蒙蒙亮,魏迟追上她的脚步,擒住她的手腕:“别离我太远,鼓楼街凌晨不太平。”

吉光忿忿道:“奸商。”

“他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魏迟安慰道,“既然你决定和他合作,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极致。否则若是开罪了他,日后我们少不得被掣肘。”

吉光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歉意地看着他:“你父亲的匕首……”

“千金散去还复来!”魏迟笑道,“我看到他房中悬挂的百骏图,那正是宫中的画师亲眼见过征南军的巨阵所画。所以便猜想他或许钟爱这一类的东西。”

正说着,魏迟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眼睛一亮,指着远处正在出摊的小商贩道:“清晨头道阳春面,你一定要尝一尝。”

说着,拉着吉光的手腕便要往前走。

不知不觉中,他们二人的身影走得越来越近。

走到卖阳春面的小摊跟前,卖面的婆婆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是来吃面的吗?快坐下,先喝点面汤热热身子。”

“阿婆,来两碗阳春面。”魏迟熟练地吆喝着。

婆婆笑着应了,转身忙着去烫菜煮面。

吉光神色恹恹,垂着头不说话。

魏迟侧目:“你在担心裘三不守规矩?”

吉光不置可否,魏迟轻哼一声:“即便他江湖威望重又如何,若是真的不信守承诺,我便让他这流天澈地开不下去。”

“以官欺商?”吉光皱起眉来,“这鼓楼街可都是裘三爷的地盘。”

“那又如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便让他连这鼓楼街也开不下去。”

话音刚落,那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便捧着两碗热腾腾的面过来,放到他们面前。

或许是这头碗阳春面的香气太盛,不知不觉吸引了不少清晨来去匆匆的路人们。

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吉光和魏迟身后,倒也不像其他人一样吆喝自己要吃的面,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忽然叩着桌子招呼道:“阳春面。”

说罢,还不等老婆婆回应,便从袖中掏出六个铜板,丁零当啷地丢在老榆木桌子上,转身离去。

吉光有些好奇地看着老婆婆收走那些铜板,问道:“方才那位客人,点了面怎么走了?”

老婆婆捻着手里的铜板数了数,有些忧虑地看着那中年人离去的背影,道:“这是裘三爷在给我们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提醒呢。”

魏迟和吉光对视了一眼,开口道:“提什么醒?”

“我家这阳春面离不开灏京之地的小麦,售价便十分依赖粮价。这位裘三爷可是个大好人,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粮价将涨,叫我们小心储备着粮食。年轻人啊,你们回去也买些粮食吧,万一一下子涨起来可吃不消。”

魏迟看了吉光一眼,道:“老婆婆,朝中的户部尚书大人才刚刚说过,今年是个丰年呢。”

老婆婆摇了摇头:“我们可不信什么大人说的话,我们只信裘三爷。这么多年了,要不是裘三爷将钟楼街经营得井井有条,我们也不能存活下来。”

吉光垂下头,吃了两口阳春面,鲜美的清汤瞬间涌入口腔,爽滑无比的面条十分劲道,懂行的人稍微一品便知道,这是出自灏京城远郊的冬小麦。

“你怎么看?”魏迟道。

“裘三爷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吉光擦了擦唇角,“粮价将涨的消息会如同这样蔓延开来,不出几日,大约整个灏京城便会知晓此事。”

*

“你说什么?”

孟玉枝原本正坐在书房里拿着算盘亲自对账,此时听见孟家商铺主事的大掌柜所言,不由地拍案而起。

“回东家,外面几乎所有的粮行都开始抢粮了。”掌柜的一边禀报,一边不停地擦着汗,“不仅是同行,灏京城似乎刮起一阵囤粮热潮,从世家到平民,全都在竭尽所能地囤粮啊……我们从前的采购计划,怕不是要落空了。”

“这怎么行……”孟玉枝心焦地来回走动着,“父亲叮嘱我收好秘密,可如今收粮计划还未尽,偏偏走漏了风声……会不会是李吉光透露出去的?”

“这倒未见得吧……”掌柜的小心翼翼地说。

“你怎么断定的?”

“因为如今魏家粮行和太尉府的几家囤粮的铺面,却是逆流而行,在不断兜售粮食呢,似乎是怕了。”

“追高杀跌。”孟玉枝忽然就不急了,她缓缓坐在椅子上,脸上绽开一个笑容:“我当李吉光是什么不出世的经商天才呢,原来也不过如此。”

“你且回去,告诉所有的掌柜们,李吉光卖多少粮食,我们便收多少。”孟玉枝吩咐道。

大掌柜也意识到这是难遇的好时机,立刻便领命去了。

孟玉枝挥手将孟府可以活动的现银全都拿出来买粮,她这样还嫌不够,早早便叫人备了车,准备前往平南公府,向姑母孟挽涟回报。

“姑母,李吉光拿不住手里的存粮,如今粮价还未涨她便大肆出售,魏家粮行势必要赔钱了。”

孟挽涟悠闲地啜着青茶,冷笑道:“让她来协理内务看来是有些仓促了。”

“姑母不如趁此机会,借着掌柜们声讨的声势将她手中的管家权重新要回来。”孟玉枝恭恭敬敬地福身,“若是姑母不愿意操劳,侄女愿意协助姑母处理家务。”

孟挽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来由地叹道:“玉枝,你一向出落得比寻常世家的姑娘们更好,我和你爹爹也对你寄予厚望。我孟家早年便是簪缨世家,祖上官拜宰辅。虽然如今落魄,居人之下,却也始终希望能振兴家业。”

玉枝低着头:“姑母说的这些,玉枝知道。”

“魏迟虽是平南公长孙,可毕竟非嫡,他一个庶子,又无实权,学业、人脉竟是样样也不成。将来,又怎么可能成器?你又如何能托付给他?”

孟玉枝倔强地偏过头去:“我偏就要这样。论家世,我不比李吉光差,论治家才能,我远胜于她。姑母若是真心为我好,便不应当轻易允诺她进门。至少……让我争取一个机会……”

“冥顽不灵!”孟挽涟怒道。

“罢了,我也懒得管你。只一句,不得做出辱门败户的事!”

孟玉枝偏过头去生闷气,也不知是听进去了没有。

*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或许是雨丝太过细密且绵长,似乎无人察觉到它有可能酿成灾祸。

就是这样绵密的雨从六月下旬一直下到七月中,等到沉迷于争抢低价粮食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对劲时,大水已经漫过兖州的山河,向灏京城的灏川奔涌而来。

一连七日,水位告急。

终于在第七日,洪水蔓延过灏京城城外每一处田地,浸润过无数农民辛苦劳作的庄稼,洪水蔓延至脚腕处。

兖州洪灾失守,中原将危。

这一席话如同惊雷一般炸响朝堂,瞬时间,御史台二十四谏臣那犀利的目光纷纷刺向户部尚书秦理。

秦理吓得发抖,跪下连呼冤枉。

无人注意到他投向孟启珩的那双怨怼的目光,也不会有人知晓他们二人当中的纠葛。

天下人如今都盯着一件事——

这场雨究竟会下多久。

直到兖州的流民像这泼天的洪水一般涌入灏京城,这些饥饿可怜的流民皮包骨头,手脚被洪水泡的发白,带来了无数张吃饭的嘴和瘟疫的种子。

圣上谢珣正打算大开国库赈济灾民,却发觉原本能购买百石粮食的银钱,如今却只能买下不到二十石。

而灏京城连续三年丰盈的粮食储备,竟然大多数都进入了世家手中。

谢珣当朝雷霆震怒,即刻下令向储量最多的人们征收重税。

重税之下,要么交钱,要么开仓放粮。

在朝上刚刚得到赞誉的孟启珩心中一滞,额间不自觉地渗出汗珠。

怎么回事,他明明叮嘱了女儿和妹妹要死守兖州灾情蔓延的秘密,为何灏京城的世家会集体得到消息?

身后的同僚们不断地议论着,他心里越来越慌张。

可是孟启珩无法阻挡住谢珣的圣命以极快的速度离开宫中,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嗖地飞出宫去,照亮灏京城乌云密布的阴雨天。

吉光看着头顶上雷声滚滚,忍不住念叨着:“大雨将至,谁还能独善其身呢?”

ooc小剧场:

裘三爷:?

裘三爷:你们脑子里都是什么yhsq思想?

吉光:嗯……

魏迟:呵呵

中年男人【擦着汗】:爷,说不定咱们在外面的名声就是这样。

裘三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章四十一 风声鹤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