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霍去病资料合集 > 第21章 “不至学古兵法”解读

来自一个古早论坛的讨论

%

霍去病,如此出色如此有特点的历史人物,虽然留下的记录少得令人发指,但他的种种特点,各个侧面,实在是太丰富了。

《史记·骠骑列传》: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解法1:霍去病是西汉文盲,不识字,因此他不读兵书。

解法2:霍去病狂妄自大,渺视军事理论,不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

解法3: 《书剑飘逸:中国的兵家与兵学》(宫玉振赵海军,解$放$军出版社中**事文化纵横丛书,1999年1月版)p109: 军事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双方都力图获得尽可能多的敌方情报,但由于双方都注重保密并采取“示形”手段制造假情报,摆在指挥员面前的往往是数量很少且真伪并存的零碎材料。这时,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进行决策便往往行不通,因此指挥员必须打破思维惯性,以非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才可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决断。兵学中的最高层次,孙子称为“战道”,孙膑称之为“道”。通晓“战道”或“道”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呢?孙子没有说,孙膑没有说,其他兵家也没有说。实际上,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一种具体、有效的办法,正如孙子所说的那样:“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关键是要靠指挥员在实践中去亲身感悟。西汉名将霍去病并没有学过兵书,却达到了用兵如神的境界,史书上说他“暗与孙、吴通“,即在用兵作战方面达到了与孙子、吴子同样的境界。霍去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靠的就是对战争、对军事的感悟,这是任何逻辑推理难以解释的。(”霍去病暗与孙、吴合“(李世民语),我读《唐李问对》,联系上下文感觉李世民是借这句话夸自己。。)

解法4: 《热血汉唐》(周三党$人$碑,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9月版)p162: 汉代将领多熟读兵书。据《后汉书 礼仪志》记载:\"立秋之日……兵官皆肄孙吴兵法,习六十四阵,名曰乘之。”可见但凡军官都要学习军事理论的。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学习孙吴兵法,为霍去病所拒否,他认为当代人用兵,不必拘泥古法,后来他以辉煌战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可见霍去病并不是真的不读理论书(他不满十八岁就带兵,如果没有读过军事书,连如何指挥军队都不懂,更不用说取胜了),而是批判性的读,有所取舍。

解法5:军事专家李克峰:汉武帝曾想让霍去病学习《六韬》等兵书,霍去病实际上看过这些兵书,否则他就不可能批驳汉武帝。他批驳说这些书已经过时了,那么他根本就不会按照兵书上所说的方法去作战。《六韬》对骑兵作战是有一些看法的,主要还是在汉以前骑兵作为辅助兵种的时候的一些经验,其中特别提到骑兵不适合在山林险阻、高山大谷的地形上运用,这也是很多人对骑兵的一个常识性看法,认为骑兵自然是在宽广的草原上作战非常的方便,一旦陷入险地,就很危险,但是霍去病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最想批驳的也就是这一条,等到了后来,霍去病亲自领兵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在河西之战中,就完全打破了这个规律。字面解读:顾:不单指看,还含有“留意”的意思。方略:译为方法和谋略似乎太现代了,而方似乎应该指“大”的意思。这个大应该不是指大小的大,可能是指战略性。何如:怎么样,如何。带有反问的意思。至:这个字的解释很重要,但我看其他译文里都没有说明,而“至学”这个词我查了一下,其它古文也有过,但没有具体解释,估计是作虚词用了,但我认为它有其义。应译作:极、尽。全文可译作:关注大体之方法如何(本意是就可以了),(其实)不必深学古代的兵法。以上浅见,请能者指正。

死读兵书这种事本来就不是天才做的。。。不过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没可能他没读过哪些书。。。

Share

Report

Save

level 1

robot301_01

1 point

·

2 months ago

作者: 大档头 - 2014-06-15 06:58:16

这和岳飞的兵法之妙,存乎一心有相似之处

Share

Report

Save

level 1

robot301_01

1 point

·

2 months ago

作者: 柏木由纪酱 - 2014-06-15 10:59:10

霍去病怎么可能完全没读过兵书,只不过深入匈奴腹地用骑兵进行机动作战在当时是新的作战形式,不能拘泥古法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