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绘仙 > 第3章 前尘若梦

绘仙 第3章 前尘若梦

作者:岸上丝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02:45:15 来源:文学城

朦胧白雾渐散,犹如遮面美人露出真容,又像蒙尘明珠重现光彩。

高耸的翠绿连接一线天际,天、山、川仿若一体。

川流中倒映着万物,随着清风吹过泛起波澜,偶有小鱼摇动着细尾路过,留下一个浅浅的涡旋。

清澈而通透。

渡口茶棚响起了如释重负的笑语,对居住在这沂山下的沐风镇百姓来说,这样的景色昭示着天晴。

正逢清明时节,连日来的阴雨下得人郁闷至极,所以更加期盼晴天的到来。

喧闹的茶棚挤满了附近渡口前来休息的船夫,兴致勃勃地唠着家长里短。

而在僻静的角落,一身黛蓝长衫的男子临窗而立,因这难得的雨停而眉目舒展。

他转身招来小二,后者扬着笑脸小跑而来。

“姜道长,好不容易雨停了,这下可见咱们没诓您吧!”

小二操着一口琅琊口音,笑容淳朴而憨厚。

姜季晏对他浅笑,点头应和:“不错,这里的山川之景确是一绝。”

“看来我得在此多留几日了。”

醇厚的声音如一坛陈酿,温和得带着笑意。

一听这话,小二脸上乐开了花,又见他起身,连声应着收了桌上的茶壶。

将人送至门外,小二甫一转身,一旁的船夫好奇地开口询问:“方才那人什么来头?瞧着不是本地人啊。”

“他啊!”小二卖了个关子,引得众人唏嘘。

“你们可不知道,那人可是个画修之士。我招待他的时候,还见过他身上带着块皇宫画院的牌子呢!”

已离开茶棚的姜季晏并不知身后的议论沸腾,他伸出手探了探,竟还有毛毛细雨飘落。

他不免有些庆幸今日出门备了一把伞。

紧挨着渡口的,是一条因为雨水略有些泥泞的泥土路,这是通往沐风镇的唯一官道。

沐风镇作为通往莱州省府,济阳城的必经之地,往日里这条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但今日却鲜少有人或车马经过。

他顺着这条路朝镇子的方向走去,抬眼却定睛于路边那一道带着帷帽的身影。

那道倩影亭亭玉立,许是因为衣裙沾染到了泥土,她浅浅弯腰,一只素手轻轻提起裙摆。

帷帽遮挡了她查看的视线,于是只好用另一只手掀开了朦胧的一角。

一阵微风适时吹过,顺着这一角吹起了她的遮挡,一双水色杏眼撞进了姜季晏的视线。

本来低垂的双眸在触及到对面之人的刹那,瞬间瞪大,白皙的脸颊染上一抹嫣红,如画般精致的五官因着小小的变动而更加生动。

她略有些惊讶无措的神情就这样落在了他的眼中。

胸腔传来异于往常的跳动,姜季晏有片刻的失神,再看向她的时候,帷帽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唯独绞紧的手指暴露了她此刻的内心。

他本该就此走开,这才是一个修道之人应有的礼貌之举。

可鬼使神差地,他竟然与理性背道而驰。

“姑娘,现下还有些微雨,这把伞...”姜季晏一翻手掌,油纸伞稳稳地躺在他的手心,递到她面前,“姑娘不要淋湿了。”

她透过薄纱注视着那把伞,却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她甚至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有些心虚地退了半步。

最终她还是收下了姜季晏递过来的油纸伞,怀中之物带着湿迹方干的冷意,自手心流淌,慢慢抚平了她紊乱的心绪。

“师妹!”

一道明亮的男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持。

姜季晏循声转头,一身月白长衫的青年朝他们的方向招了招手,背着行装快步走过来。

意识到他是在叫面前的姑娘,姜季晏收回手,转眼见少女规矩地朝青年行礼,却依然一言不发。

青年人高步阔,两三步就走到了他面前,“诶!你不是鹤清大师的弟子吗?”

姜季晏也有些意外,拱手回礼间,视线瞥到他衣袖处的灵芝银纹,了然于心。

“在下姜季晏,道友竟是天凌门的弟子。日前曾到贵道门拜见,不知道友师从哪位长老?”

青年咧嘴一笑,“在下是宋鹄长老的大弟子,贺决明。”他说完,拍了拍姜季晏的肩头,“姜道友,幸会!”

贺决明的视线在面前两人的身上来回飘忽,但不知发生何事,于是继续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小师妹溪照。没想到你们俩竟然在这里碰上了,真是巧啊!”

姜季晏点头应和,却依然没有听见身边少女的声音,倒让他心生好奇。

“姜道友在此是...”

“我周游四方,行至此处,见风景尚好,不免多留了几日。”

见两人热切地寒暄,溪照却有些焦急,伸手拽了拽贺决明的衣袖,后者立刻心领神会,拱手向他致歉,“师妹与我还有要事,近期我们也会在此停留,那便改日再拜访姜道友。”

姜季晏目送两人离开,那带着帷帽的芊芊身影有些行色匆匆,却在路口处微微顿步。

见那人的视线尚未离开,溪照的脸又有些微烫,怀中的伞又紧了紧,不敢再往那边瞧一眼。

她有些庆幸自己带着帷帽,能遮挡自己这样的失态。

但她全然没有忘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这也是她急匆匆地,大老远地将师兄叫来这里的原因。

溪照带着贺决明,熟练地在小巷中七拐八拐,很快来到了一处远离于百姓聚集处的小院。

贺决明眉头紧锁,全然没有方才和姜季晏寒暄时的轻松之态。

他大概环视了一下这座小院,说是院子,实际上却是一栋草屋,用竹篱笆在周围草草扎出了一圈空地,即使地上早已破败,却依然能看出来这里曾经栽种过不少草植。

草屋中走出来一个鹅黄襦裙,扎着双丫髻的少女,她带着面巾,见到两人时眉眼骤然一松。

“四姑娘!贺公子!你们终于来了!”

她的语气像是松了一口气,又隐隐有些不安,“他还是高烧不退,全身都是红斑。”

闻言,贺决明眉头狠狠一皱,语气也严肃起来,“又青,你且将此人发病前后的症状细细说来。”

说着,他快速换上一身纯白长袍,边向里走边带上面巾,俨然一副老练的大夫模样。

天凌门,医道中最为权威的道门,医修们人人向往的修行之地。

贺决明师从神医宋鹄,是同届弟子中的佼佼者,是师门中最有望成仙的人选之一。

溪照跟着师兄的脚步走了进去,眼见床榻上的人已病入膏肓,可惜她拜入师门的时间不长,用尽全力只堪堪吊着病人一口气,于是果断地传信给师兄。

贺决明察看那人的动作熟练而谨慎,溪照焦急地站在一旁,又青便悄声附在她耳边,“姑娘,别紧张。说不定...不是疫病呢。”

整个屋内一片肃静,寂静地落针可闻,溪照几乎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屋外水钟滴滴答答地流逝,落在她的心中,有些焦急又担忧。

不多时,贺决明起身,在溪照探究的目光中皱眉摇摇头。

“看样子...确是时疫。”

这是溪照最不想要得到的答案,此时心中是无比的沉重。

“看来这里马上必须隔离起来,镇子里还有人有类似的症状吗?”他弯下腰察看药渣,侧头问道。

又青看了一眼自家姑娘,才开口答道:“宅子里...宅子里有几个下人有了发热之迹,姑娘早早就让人将他们隔离起来了。”

贺决明颔首,末了猛地想起什么,“现下情况如此,得赶紧传信给师父,官府那边也要赶紧知会一声。”

“还有姜道友,既然他在此,也得叫他小心一些。”

贺决明补充说道,溪照垂下眼,又想起了那道朦胧挺拔的身影。

她抬手比划了几下,贺决明便沉声嘱咐,“那麻烦阿照你去一趟了。”

停顿片刻,似乎在顾及什么,“让又青陪你去罢。”

姜季晏方回到客栈,刚倒了杯茶,便听到有敲门声响起。

门外小二面带殷勤,看向他的眼神中隐含着若有若无的审视。

“公子,楼下有位姑娘在等你。”

姜季晏拧眉,似乎想不到会有何人来寻他,随即眉尾一挑。

莫非是她?

于是下楼的脚步都带着难得的轻快,看到楼下临窗雅阁中端坐着的那个带着帷帽的女子,眼神瞬间一亮。

这一次她的身边陪伴着一位侍女打扮的姑娘,看到他走来的时候下意识向她身边靠了靠。

“这位...这位道友。”他犹豫了下对她的称呼,拿不准该叫什么,引来又青“噗嗤”一笑。

“公子,我家姑娘并非修道之人。”溪照向她比划了下,“我叫又青,我家姑娘姓桓,旁人都称一声四姑娘。”

他点头称是,溪照的动作却落在他的眼中,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他在宫中随师父鹤清大师修习多年,不是没有听说过琅琊桓氏的名号。

琅琊桓氏,大郢朝清流世家之首,乃开国重臣。家族经数百年,依旧枝繁叶茂,毫无颓势,文臣武将之名更是数不胜数。

她是桓家的人?那么这样一来,他心底的疑问便有了答案。

比如,天凌门弟子为何不是修道之人。

这归结于约定俗成的禁制—凡是皇室贵族,或是朝廷政客,皆不能行修道之事,习修道之术。

这是开国之际便立下的规矩,也成了凡界与修仙界始终恪守的红线。

“桓姑娘来此可是有要事?”

又青立刻指了指雅阁角落的两框东西,“这是白芷和苍术。”她说话时刻意压低了声音,“近期镇子里有些不安宁,我家姑娘特来提醒公子注意些。”

姜季晏眸光闪了闪,他并非听不出又青言语中的意思,联想到白芷和苍术。

难道...镇子里出了疫病吗?

正想着,指尖触及到纸张的触感,猛地抬眼,注意到溪照小心翼翼递过来的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

他挑眉,有些意外地接过,上面的簪花小楷却有着凌厉的笔锋,柔中带刚,可见下笔之人的秉性。

“姑娘说,这上面都是些要注意的事。姑娘无意隐瞒公子,近期附近是有疫病流行,公子需得多留意些。”

姜季晏拱手谢过,见溪照起身欲离开,忙道:“桓姑娘,在下送送你罢。”

又青偷偷瞥了眼自家姑娘,见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没有多加阻拦。

两人不论是身形相貌,或是气质都鹤立鸡群,在这小小客栈中很难不吸引旁人的注意。

谁知她站起身,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缓步行至柜台。

掌柜的似乎早就认识了她,连忙向她问好。

姜季晏站在她身后,见她捏了捏又青的手,后者立刻心领神会,“王掌柜,这时节疫病多发,我家姑娘特地送过来一些用得上的药材。”

“劳姑娘费心了。”王掌柜连忙招呼着店里小二将那些药材搬了进来,溪照见此才转头离开。

“欸,你说这三楼天字阁的修士到底是什么来头?你看他身边那女子,可不像平常人啊!”

八卦是人的本性,不知情的人见此不免多问了两句,却被掌柜的一句话震住。

“这位客官,你是外地人罢!”

“何以见得?”

王掌柜朝那群将东西搬上楼的杂役扬扬下巴,煞有介事地道:“那些人可是桓家的人!”

“桓家!”众人一惊,“可是琅琊桓氏?”

得了掌柜的肯定,众人倒吸一口气。

“那位姑娘…可是宣城侯之女?”

“宣城侯桓翀?就是亲自护驾夺城的那位?”几个人好奇地议论。

王掌柜默默点头,煞有介事道:“就连这间客栈都是桓家的产业呢!”

那带着帷帽的纤弱女子竟是桓家之人!这下众人再无八卦之意,纷纷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

姜季晏长年修道,五感更是异于常人,对旁人的议论听了个全。

不由得垂眸看向并肩的溪照。

耳畔萦绕着方才听闻的八卦闲言。

桓翀此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少年时便战功赫赫,得尚吴国长公主后更是少年得志。正逢今上初登帝位,时局不稳,有乱臣贼子趁虚而入,正是桓翀一马当先,一举擒得贼首,平定帝都战乱。

只是自那之后,桓翀避居琅琊,渐渐退出了帝都的政治中央,但就算如此,桓氏一族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没想到她竟是桓氏家主桓翀的女儿。

只是她为何会只身在此?

桓家那样的世家大族又怎么会允许女儿与道门有这样紧密的联系?

客栈外的街道叫卖声此起彼伏,掺杂着孩童嬉戏打闹声,偶有车马路过,留下一道深深的辙印。

溪照见这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短暂地忘记了潜在的时疫的烦恼,不由得挂上了浅淡的笑容。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在她不注意间逼近。

她一回神,已来不及闪避,下意识紧闭双眼,却感觉自己被一股大力拽向一边。

帏帽因两人的动作飘然落下,她姣好的容颜完全展露于姜季晏眼前,他的鼻尖传来淡淡的苦涩的药味,不同于旁的姑娘家身上的香粉气味。

她睁开紧闭的双眼,慌张还未完全褪去,甚至一时忘记了他还拉着自己的手臂。

直到手臂传来的温度传进心窝,她才如惊弓之鸟猛地收回。

姜季晏眼眸闪烁,抿着唇并未说什么,耳尖却染上淡淡樱粉,弯腰捡起了她的帏帽。

不知是紧张还是羞涩,她的眼神躲闪,手指笼罩住他方才停留过的地方,咬着唇不知在想什么。

“真不好意思…”车夫道歉的声音虚弱无比,令溪照侧目,只这一眼,她却瞪大了双眼。

只见那车夫面色苍白,这清明时节额上却是满头汗水,双颊洋溢着异样的红晕,更重要的是…他的脖颈处竟然也有和草屋病人相似的红疹!

溪照脑中小女儿家的感情立刻烟消云散,连忙让又青去请那位车夫。

谁知下一秒,只见那人身形一晃,“啪嗒”一声倒地。

这下街上可炸开了锅,瞬间议论纷纷,来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

溪照清楚这下可麻烦了。

她正欲过去扶起车夫,一只有力的大手却拦在了她面前。

溪照皱着眉头看去,撞进了姜季晏暗色的眼眸,后者对她摇摇头。

“我来吧。”

她张了张口,却没发出一点声音,只好看着姜季晏和众仆役将那人扶上车。

又青不敢耽搁,连忙吩咐将人送去东郊桓宅。

看着运送病人的板车远去,溪照心里忽然有些后怕。

她只知道自家宅子里是有发病之人,她当时立刻将他们隔离起来,但她完全未曾预料到此次时疫的传播性,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强许多。

她跟随师父学习医术不过七年多,第一次实打实地遇上时疫这种大事,一时之间还是慌了心神。

回神过来,她的手心里满是冷汗。再看这吵嚷的闹市,犹如危机之前最后的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