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子非正常继位档案 > 第8章 第 8 章

皇子非正常继位档案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踩棉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2 03:32:16 来源:文学城

[小标题二:教]

[太子李承乾被废立后,魏王李泰曾向太宗李世民说,若自己继位,将会杀子传弟。即李泰成为皇帝后,他不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继续传位给李世民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延续李世民的支系。]

李世民看到这里,竟觉得很感动。他的儿子宁愿把自己的儿子杀掉也要延续自己这一脉支系,其心可鉴啊。

我的儿子太爱我了怎么办?

不过长孙无忌看到这却眉头一皱,他看李世民面容有些松动,提醒道:“陛下,这魏王既能做出杀子这等事,他又怎么可能乖乖传位给他的弟弟。将杀子这种话随意挂在嘴边,想必也不难做出弑父杀兄之事。”

一袭语毕,李世民听到自己内心咚的一声。

长孙无忌这是在提醒他玄武一事,自己太清楚皇位的诱惑有多大。玄武事变就是前车之鉴,他怎么可能让他的儿子们也来一次政变。

李世民微微领首:“爱卿所言有理。”

魏王李泰登时火大,他脸上的肉挤在一起,怒目圆睁:“这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会行弑父杀兄之事,长孙大人莫要污蔑我!”

他声音太大,有几个大臣停了抽泣去看他。

李世民蹙眉,有些不悦。今天天幕这一袭话,他已对魏王李泰心有芥蒂。

咋干不出来?杀子都能说的出来,弑父还为难你了?

“祠堂之上,岂容你喧闹?”

李世民怒了,祠堂又重新归于肃静。哭的人捂住嘴不敢出声,李泰也讪讪地不再张嘴。

[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先是在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面前拔剑欲自杀,称因夺嫡一事众皇子闹成这样实在揪心。长孙无忌出言相劝,遂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每每上朝,常令李治听政,让他观摩自己如何决断政务。李治的政治方能在这一时期得到提高,也受到了众大臣的称赞。]

李世民看到这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国之君,他怕的就是他的后继者无才无德,枉送了大唐的国运。

虽然李治生性温润,容易被强势的人拿捏了去,但他的政治才能既已得到公认,想必也能很好的把控朝廷。

小小的李治看了天幕上的话,知道这是夸自己的。他微微仰着头,小脑袋里满是自己既位后大有作为的画面。

太子承乾已经认命般瘫跪在蒲团上,他看着灵台上的香愣神。

那烟丝丝缕缕往上飘,太子感觉自己的心也被一缕一缕的拆解开了。

天幕继续往下滚动。

[小标题三:功]

[李治其人温润如玉,翩翩君子。从千古帝王的角度来说,他的确少了一些震慑力。但不可否认,他又的确是一名仁孝贤主。]

嘿嘿嘿,小李治的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看吧,人在做天在看,自己以后一定会更加励精图治,贤明待人的。冲呀,小李治。

长孙无忌此刻:欣慰,不愧是我看好的人。

[唐太宗在讨伐高句丽的时候,身上生了个大毒疮。李治用口吸之,吮毒脓,侍李世民左右。]

[除了仁孝,李治也勤政爱民。他还未登基前就曾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他执政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永徽之治的盛况。具体内容将从标题四继续论述。]

这段话看下来,李世民更加欣赏自己这个儿子。既孝又廉,大赞。

[小标题四:治]

治是对帝王朝政的最好评价,李世民望向“治”这个字,看到后朝依然欣欣向荣,心里觉得很是安慰。

[内政方面,李治承贞观遗风,改三日一朝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吏治清明。]

[外事方面,李治统治时期大唐疆域达到最大。西达西域,北至贝加尔湖,东延伸到了朝鲜半岛。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次与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

[法制方面,大唐编成了《唐律疏议》,礼法结合,成为了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对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同时也在当朝营造了一种宽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民治方面,李治体恤民情。永徽二年,他下令将官吏侵占土地归还百姓。他还常引刺史入阁,询问疾苦,训令崇俭。永徽年间,边防安定,人口数量大增。]

天幕把李治的功绩一一列出,黑墨的字在天幕发出的绿光下显得更加醒目。

李世民等人吸了口气,竟已经默认了李治继位的事实。

如此贤君,继位也是一件幸事。

李世民跪在最前面,从他的视角看不到李治。但他还是把头扭过去,往后看了看。

祠堂里淡淡幽香,李世民脸上挂了笑。

这盛世,如我所愿。

[近些年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化,一些人对唐高宗李治产生了刻板印象。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李治是一个性格软弱、怯懦无能的人,实际上这都是影视化带给人们的误解。]

[回望李治的一生,他的确像君子一般温文儒雅,但这并不等于软弱。李治敢于在李世民病重时与他的才人武则天**,敢于继位后摆脱长孙氏,打击关陇集团,足以见得他并不是一个没有主见,可以任人摆布的皇帝。]

看到这段话,长孙氏眼睛瞪直了。

什么什么什么?摆脱长孙氏?自己扶他上位,他这么对自己?

拉倒吧,心已死。

而李世民:嗯嗯嗯?什么才人?自己被绿了,还是被自己儿子绿的?

嘶,牙疼。

李治:所以影视化是什么,神仙吗?

天幕最后放出了一小段话:

[高宗李治,不信长生之术,不兴土木之工,不喜游猎之乐。他在政期间,外无藩镇,内无宦官,即便晚年因身体多病,政权多由武则天掌控,他也依然能够把持朝政。]

[档案附录完]

高宗……小李治在心里记下了自己的庙号。

天幕播放完,屏幕黑了下来,但李世民仍望着它沉思。

藩镇,宦官?天幕这意思是说,在未来他们会成为威胁吗?

李世民在心里暗暗度量。

其实他不是很理解藩镇这个词,但既然能够祸乱朝政,那自己就必须提早防范。

天幕停,众人静默。

大臣和皇子们向李世民行过礼,渐渐退出了祠堂。

李世民还长跪在那里,天幕上的话在他心里久久回荡。

李治跌跌撞撞跑出了祠堂,外面已有小吏准备好了轿子。

常跟在他身边的小侍一见李治过来,颠儿颠儿的迎上去:“晋王殿下,您上轿。”

李治看他一眼,不急着上轿,吩咐道:“你快叫人去寻猫儿,它刚刚是跑出来了。”

李治这猫没名,平日里就是猫儿、小猫的叫着,这小侍也懂他的意思。

小侍知道李治忧心,慰藉道:“已经找回来了,现下正在殿里等着殿下呢。”

李治一听,心下欢喜,忙上轿赶回去。

太极殿里。

李治拉开屏风,看到缩在角落里的猫儿,忙快步把它抱进怀里。

那猫似乎是受了惊吓,有几撮毛揪在了一起,一见到李治就“喵喵”的叫着。

“吓死孤了,还以为找不回来了。”李治边顺着那猫的毛,边冲小侍抱怨道。

小侍看着小李治笑。天幕的事现下已经传遍了,他一想到自己侍奉的主子将来是龙主,心里就觉得喜滋滋的。

李治见那小侍还在看自己,少年的声音问道:“还有事吗?”

那小侍晃着头,笑盈盈的:“无事无事,那小的就先退下了。”

李治点头应着。

天渐渐黑了下来,八岁的小李治此刻还逗着猫儿。

尽管天幕已道出了他的未来,他也还是如往日一般该做什么做什么,仿若做了一场梦,只是这梦,人人皆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