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黄金台 > 第3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黄金台 第36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作者:禾乃懿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9 23:57:10 来源:文学城

是时,嘉泰十六年十月廿五,叛军围城已逾三日,围而不攻,蓄势待发。

他们赶路太久,这三日既是休整,也是压迫。反正大魏皇城兵力空虚,他们不必紧张猎物的逃脱之路。

面对这一片黑压压的叛军,魏朝大臣们发疯一般狂敲着纳兰家的朱门,希冀万人之上的丞相赶快站出来想想办法——不然的话,城毁人亡,丞相先前窃取的权柄还有什么意义?匹夫有责啊!

纳兰家两扇装饰着九九八十一枚铜钉的朱漆大门,撑不下去,轰然倒塌,大臣们踩着门一齐哄将入去,正厅里却空空如也——纳兰家私全数捐给了国库,一整座府邸徒有四壁罢了。

众人穿堂入室,遍寻不获纳兰枚的身影,一片混乱中,只有负责洒扫的僮仆呆呆伫立,拿着扫帚,满脸茫然:“我家主人,一早就离开大魏了啊。”

绝望!

文武臣子闻风而动,纷纷逃散了。有人白天对元氏誓死效忠,夜晚携带一身金银细软,暗中翻过城墙,试图投靠叛军,结果下了城,来不及倾诉衷肠,黑夜里寒光一闪,马上被刀斧分离了身首。

那边的“公主”放出话来——“倘到朝阳初升,上都还不开城门迎降,杀戮便不可避免。”

于是,大家便明白,这条路走不通。

凤鸣朝阳,企图挟着滔天烈焰,烧尽这座曾经背弃她的朝廷。

千里之外,塞北。漠风凛凛。

项知归定了定神,拆开新信,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纳兰枚不顾昔日情面,就着骄兵必败之事,狠狠痛斥了他一番,随即道:“叛军如今发兵威胁上都,正是诱你回头救援,中途必有埋伏,万望二哥谨慎,切勿堕入公主计中。”

项知归羞惭之余,诧异于三弟的口吻尚且冷静如恒。

“请二哥驻留前线,无须多虑,三弟已定下解危之策,保障上都安然无恙……”

百万叛军全体催动起来,从各大重镇出发,分为八支对元军围追堵截,每支兵力都足以与元军单独抗衡。

这八支兵力具体分为三路,诸侯依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路线进行反扑。

第一路围困项军驻扎之山,诛杀项氏骑军,再水陆结合转至上都。

第二路快马弃械,迂回潜踪,绕行自雁门关破后警戒最严的幽州,似一支利箭直插上都。

第三路紧随第二路开辟的道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埋伏之地,希冀中途阻击,严防项知归回兵勤王。

——誓要将元军断成三截,疲于奔命,首尾难顾。

前面负责剿匪的二十万大军尚在疆域久滞,失去主帅的定夺,不知该进还是该退,至今卡在半途,束手无策。

上都。

浓雾茫茫,陷入了迷阵。

眼看穷途末路,魏朝群臣吓得魂魄俱无。

围城第四天,雾气更加凝滞,双方都感到非常闷窒。

及至日出,叛军的黑色方阵迈进一步,欲要逼近皇城——雾气被搅起,杀机立即迸发!

上都背后是神武门,门上有四座城楼,玄黑旗幡之处,金甲禁军现身城楼一字排开,口中喊道:“奉丞相之命,抗御外敌,死守京畿!”

当下朝着叛军架起弩机,发一声令,万矢钻破雾层,隆隆地直射下来。

叛军刚进一步,迎接了这一阵突如其来的箭雨,猝不及防,人仰马翻。射下的不是弓手发出的普通竹箭,而是弩机发出的特制铁箭。一张连弩机,配箭长达八寸,同时发射十箭,杀伤力极为恐怖,甚至能贯穿叛军所着的坚甲!

他们不禁惊慌,以为上都大意不备,方敢趁虚而入,孰料一息之间变故横生。

大魏禁军居高临下,完全控制了局势,叛军艰难地四处躲避,一次次发起猛攻,均被劈头盖脑的箭雨给射了回来。

浓雾似海水,愈来愈汹涌,寒意威吓着所有入侵者,只闻箭声,难见箭的形影。

红罗麾盖下的公主,略一蹙眉,仰头看向那座藏在雾中若隐若现的皇城。

她伸手一指,叛军随着她的指向分为二队,各自左右冲出,从皇城两边对东西门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果见东西两门,也有数量足够的弩箭发射下来。

叛军遭到箭雨的折挫,不甘地蹑步退开,瞪大双眼,向着那座城垒观望。

一员探马冒险上前,借着障碍的掩蔽,迅速掠视了一下情况。

只见雾霾蒸腾的城楼上,禁军排成三列横队,第一列队齐射完毕,迅速退至后方,重新装弩;第二列队顶上,再齐射,退后装弩;第三列队顶上,再齐射,退后装弩;又轮到装好弩的第一列队顶上,继续齐射。

如此更番的发射,有条不紊,弩箭便连绵不绝,似一片黑色骤雨,在呼啸间铺天盖地。

长久的对峙中,我不动,敌不动,我一动,箭雨断无稍减之势。

叛军为免遭受更大损失,不得已撤出了上都外围。

“公主,每个门都布置防御了!”探马愤愤地回报了他在前线见到的禁军轮番射弩的景象。

有将领急声问道:“你可数清了?他们大概有多少人?”

探马嗫嚅道:“箭雨太密了,我不能靠前,每个门四五万人,或者六七万人,我想是有的。”

众将倒抽一口冷气,却不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数目,在城楼之上,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人,都是在城下甚至隔着雾气难以看到的。真实情况恐怕更多。

有将领喃喃道:“我估计,十万人是有的。”

公主镇定地坐在那里,脸面被红罗伞盖映得一片红,四周将士看似与公主共同商量,实则眼观鼻鼻观心,不敢逼视,生怕冒渎于她。

公主绛唇轻轻开合:“不,消息是不会出错的,驻京禁军不可能这么多。”

她抚着下颌,“为什么呢?……箭材是每个门都布置好的,人却不是。神武门的弓弩队是演给我们看的,他们观察我们大军移动,同时分出少数人赶去各门支援,这上面未必个个是弩手,也有可能是自发的弩机。”

她上一句自问,下一句自答,几乎没有疑滞。

众将却是相顾失色。

无需人力发射的弩机,配着精铁打造的长箭,难道他们要用人命和血肉才能堆砌战功吗?

公主不慌不忙:“我之前让你们砍的竹子,取一枝过来给我。”

围城的三日,她并非分毫不动,而是派人去皇城附近一座遍植竹林的此君山上砍伐了大量竹材。叛军人众,铁器却不多,他们长途迁徙,自然轻装简便了,到了攻城这一步,却少不得武器。

兵卒恭敬地呈递上一根竹子。

公主掂了掂这根半青不黄的竹子,水分被烤得差不多了,分量很合适,她从身上摸出一把金缕小刀,非常利落地去了细枝末节,把头上削出锋尖来。众将眼睛一亮,对视间心照不宣:这样处理过的竹枝又轻巧又锋利,真是一种便宜的武器。

“让你们底下人都照我这样削尖竹子。”公主语气平稳,“正面对上的时候,这竹枝未必能穿透衣甲,不过禁军身子藏在城墙后面,一旦露头,绝对可以贯穿颅脑。”

弩机是新增的武器,架在墙体上,不是嵌在墙体里,禁军要为弩机投入相配的弩箭,就不得不站起来操作。

她把削好的竹枝交下去,兵卒依旧恭敬地双手接过。

他们这一支进攻上都的队伍,是奉瑾当时在雁门关亲自训练的,因他们掌握了奉瑾从一人而至千人合练的方法,经过项知归折损后,又不断替补,最终发展为一支整整有法的强大军队。

奉瑾最信任他们,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兵者,多多益善。”

公主隔着雾气,好似看见了少数禁军在城墙内来回赶跑的狼狈身影,缓缓抬起了一只瘦白伶仃的手。她披着火焰一般熠熠耀耀的大红斗篷,衬得整个人分外娇艳威风,广长的袖子从手腕滑至手肘,却露出浅浅一截黄色缘边。

“雕队去东,鹰队去西,鹏队去南,鸢队去北,所有的马匹都分配给你们,限你们一刻钟内削完竹枝,每人背负十二竹枝,遵从鼓令转战皇城周围。”

众将大声道:“是!”

“当时训练你们体能,如今正好派上用场,跑起来吧,不跑就没命了。那种弩箭,贯穿身体会痛不欲生的吧?”

公主垂眸看着一支射到她前面很远处的弩箭,那种弩箭力量虽大,射程不远,想必他们的弩机最大程度开发了自射功能,以便弥补人数不足,却无力考虑如何射得更远。

那支弩箭深深插入地面,离她这样远,却还清晰可见那骇人的长长铁杆。

第二回合,公主安排的四队策马纵横,根据编曲精密而蕴含信息巨大的鼓令,在战场中巧妙穿插,抡臂把竹枝飞掷出去,看着竹枝冲破距离渐近后越发稀薄透明的雾气,猛然贯穿金甲敌人的脸部,不禁扬眉吐气,心中的憋闷一扫而光。

他们策马在城外来回奔腾,不断创造战机,大量歼灭了城内控制弩机的敌人。

风渐渐大起来了,红罗麾盖却岿然不动,惟有边缘的金穗撞击出叮叮当当的清响。

公主耳边的长鬓被风带得一飘一飘,她扫视着场中数不胜数的死尸,无一例外都是黑甲红缨,眉眼间的哀戚一闪即逝。

他们靠人力投掷竹器,不得不策马接近城下,这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弩机带走了他们四分之一同袍。

她重又仰视着城上明显稀疏却依旧维持的箭雨,入主大魏真是好啊,粮食铁器都如无穷无尽一般。

背负的十二竹枝很快用完,余下的黑甲士卒皆归队。

公主稍加思索,嗓音柔柔沙沙带着威严:“我知道大家都累乏了,我们先歇息一晚上吧。”

她没有催促众兵,扩大战果,而是吩咐鸣金收军。

她知道她还有机会,她的毕生愿望,就是帮助主公,回到那座绚烂辉煌的大明宫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