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赵嬷嬷再一次刷新在后殿。
浅绿与点绿刚提了午膳回来,赵嬷嬷就带着风刮进来,两人停下车忙着行礼。
屋里,深绿打了帘子出来,明媚紧着收拾榻上的丝线,下榻穿鞋。
赵嬷嬷诧异她们午膳时间晚,这时候宫中主子都已用膳结束了。
明媚也不多解释,扶着嬷嬷亲热地往榻上坐定,深绿过来上茶。
“嬷嬷也用上一口。”明媚邀请突然闪现的赵嬷嬷一起吃饭。
天大地大,也得吃饭,吃了再说别的。
赵嬷嬷也不着急打开话匣子,她是掐着点进宫,从贤妃娘娘那儿混了一顿午膳出来的,宫人都是六分饱的量,再吃一顿小意思。
宫中看大门的中班侍卫都对赵嬷嬷印象深刻,自打贤妃娘娘与长公主府联姻,赵嬷嬷入宫一次比一次早,从一般命妇入宫的下午提前到晌午,如今更是次次进来都对着饭点。大包小包进宫,大包小包出宫,长公主府与蓬莱殿两家好的跟一家似的。就连为嬷嬷赶车的,都是长公主府的谒者亲来,属实是大阵仗。
荀真送了嬷嬷进去,他不善言辞,就在侍卫值房等着,多少说上两句话。
赵嬷嬷来往之繁,已经是走亲戚都叫人嫌烦的频率了。宫中都知道郡主对贤妃娘娘实在是敬重,接连使人入宫问安,次次送来重礼。
皇帝陛下都吃味儿,连着召见了几次苏长史。听说是,点名要郡主外甥女把供应婆婆贤妃的秦州特产也送来给自己。
说到长公主府苏长史,个子真是高。
十七八岁尚未加冠的年纪,三品绯袍,走在一众白胡子老大人身边,鹤立鸡群似的。
见他与老大人们寒暄,处处妥帖周到,令人如沐春风,乍一看像个敬老尊贤的清瘦后辈文人。
入宫时,龙行虎步,坚实有力,又是武将气派。
苏长史出宫,十有**要碰上秦王殿下。
殿下脾气不算好,在桂宫敢摁着齐王殿下打,到了陛下跟前都不带认错的。
对着苏长史,他居然言听计从,不过是讲了秦州风俗,殿下就开始骑马出宫,再不坐车了。
后宫前朝从来相牵连,郡主嫁回母家这么大的喜事,随着长公主府主动热络,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安定了朝中不少老臣的担忧。
陛下与长公主姐弟情深,有长公主在秦州,上压东西凉王,下退北方胡虏,固若金汤,边疆永宁。
七年冬,长公主过世。
自此,秦州一直遭受非议,颇有一波大臣担心这龙兴之地尾大不掉。
龙兴之地,秦州故里,皇帝老家,对他们这些山东人而言,也不过得一句尾大不掉之评语。
偏僻蛮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山东膏脂丰腴之地,江南鱼米瓜果之乡,士人互相结党,只重乡土宗族。
若非尚有李氏、上官氏、崔氏、许氏等秦州氏族世代居住,若非上官氏等宗族拒绝内迁,若非天下军功多出关西,恐怕整个山西地区要被他们鼓噪唇舌,批判成蛮夷之辈所居。毕竟,没了这个时常给帝国放血的大口子,他们能分到更多民脂民膏。
自陛下定都洛伊,关西山东之争,江南河北之乱,贯穿了显德年间。
陛下因此,亲征数次。
“你这里的红焖羊肉,滋味更浓厚些。”赵嬷嬷尝了一口,诧异。
红枣、枸杞、白萝卜、胡萝卜,都是一样的配菜,赵嬷嬷仔细看,与正殿所用并无不同。
可惜少了土豆,明媚暗暗感叹。
“娘娘不爱辣味,这是提回来放了辣醢重新炒过了。”深绿解释道,浅绿打了炒锅,就为这一口儿辣。
“秦州辣醢?”辣椒自西域那边传入时间不长,尚且只在小范围流行,没想到宫中竟有爱这味道的。
“秦州贡入宫中的辣醢,分了不少给蓬莱殿与醴泉殿,因娘娘与公主都不爱,宋嬷嬷来了见我们娘子爱这个,便回了娘娘公主,都赏给我们娘子了。”深绿继续解释道。
娘娘那份儿,是宋嬷嬷给带的。公主那份儿,是公主爱惜碎绿,这才特特送来给她解馋的,其余人都是沾光。当然,其中内情不可分说。
明媚与遂安公主不能相见,碎绿却常常被叫过去醴泉殿,陪着小公主丈量房顶、水井、高台等,小公主想知道月亮的高度,目前还没能得手。
明媚估摸着是印度或西亚先得了辣椒,这才从丝路那边传了进来,这东西原产墨西哥及南美,不知外头是否已快进到大航海时代。
念及此处,突然生了忧患,羊肉都不香了。
一碗荠菜瘦肉汤泡饭,明媚陪着赵嬷嬷用了午膳。
在宫里尝到了老家口味儿,给赵嬷嬷吃顶了,站起来溜达消食。
赵嬷嬷打量着明媚这外间的布置,挂画、香具,插花,清爽有余,富贵不足。
将来王府西院可得多添置些摆件进去,不能叫人看轻了咱们长公主府。
深绿见嬷嬷打量周围,有些不好意思。屋里原该是置办些好物事的,毕竟娘子身份改了。结果三个绿都不同意,只她一个如何劝得动娘子。
挂画是娘娘赏赐的,宫乐图,是绢本墨笔画,少府所制。
香具也只有香宝子,存放的是遂安公主赏赐的梅香。平日里,博山炉内是不放香的。
插花,更是遂安公主使人送来的,连梅花带青花瓷瓶,摆放在屋内东西两处。粉红色的茶梅,花朵饱满,小巧玲珑,形态优雅,挺拔秀丽。搭配上松枝与菊花,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正是秋末冬初的氛围。
明媚却很自在,赵嬷嬷不明说,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寒酸的。
银子还得攒着干大事,花出去布置屋子,不值当。
一顿饭加上饭后消食,一个时辰过去了。
赵嬷嬷这才捧着大麦茶转回来,进入正题。
明媚以为是有回信了,还想着秦州到京中快马加鞭居然这么快嘛。
结果赵嬷嬷只是来说火炕使用效果的,专门进来就为了夸赞明媚而已,还答应她下次来给她带辣醢,秦州长公主府里最正宗那种。
若非明媚还问了些外头的事儿,赵嬷嬷就是纯进来唠嗑的。
赵嬷嬷的松弛感刷新了明媚的认知,她觉得秦州虽然气候不好,却一定是个世外桃源,不然养不出赵嬷嬷这么,嗯,这么好个性的女官。
她居然一点都没觉得长公主府自由出入宫禁的权力有多珍贵,就这么随便溜达进来,跟串门似的,来和明媚说两句没什么用的话,然后就走了。
贤妃娘娘会怎么想,其实明媚也不知道。但是宋嬷嬷一定不会往好处想,明天得加班了。
明媚都觉得她有点过于不尊重皇权了,后来觉得是自己可能被驯化了,居然还没赵嬷嬷想得开。她又开始期待郡主给画的大饼,秦州一定很好,想去。
虽然要为赵嬷嬷的出格行为承担一定的后果,但是明媚觉得还行,没那么心不甘情不愿。
看着另一个女性活得潇洒,明媚挺开心的。未来的她也能有机会,拿着长公主府的腰牌随意的进出皇宫。
虽然,她没什么进来看看的**也就是了。
赵嬷嬷随性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当邻居肯定错不了。
秦王府就修建在平阳长公主府的隔壁,共用一堵墙,皇帝是铁了心把儿子给已故的姐姐当上门女婿用。
明媚院子的西侧就是长公主府的东院,也就是赵嬷嬷等府内僚属的居所。赵嬷嬷与明媚交代,以后要在明媚的温室开一个小门,方便她老人家采摘。
因为火炕成功,明媚得到了信任。她所求的一切都将提格由苏长史亲自负责修建,以便继续新一轮实验。
听说苏长史对火墙也有些考量,对温室极为好奇。明媚只能回以受宠若惊的微笑,毕竟长公主府的长史是顶格定的三品。明媚这是从三品,论理是比不过长史品极高的,她也就占一个侧妃的皇室身份。不然,出门得给一票高官行礼。
秦王府与长公主府真是不分彼此,秦王就这么把西院都委托给苏长史处理了。
秦王挺松弛的。
虽然明媚没见过自家娘娘的大儿子,但也听说过这位,殿内总体评价是聪慧干练大度温和,爱文化人儿。
前几年,还没觉得秦王这么,嗯,这么豁达啊,那时候他缺钱,这两年大约是荷包鼓起来了,人也,人也敞亮了吧。
明媚一直以为这院子修缮应该是少府来,赵嬷嬷应了修,送秦州,然后请郡主审核,回来后也是当报秦王处置,秦王觉得不妥之处,还得改。
直接外包,太草率了。
“咱们苏长史与秦王有旧。”赵嬷嬷讲了一个八卦,明媚竖起耳朵。
有些八卦听了掉脑袋,有些八卦还是可以听来开心一下的。
趁着八卦的功夫,明媚打发装壁画的深绿出去,她的饭还在倒座房锅里热着。
多亏了浅绿力主打造的这口锅具,随时能吃上热乎的。
浅绿拎着水壶进来倒满茶,退到一边继续装壁画。
哦,苏长史英雄救美,救了当时的六皇子。两人一见如故,脾性相投,从此成为知己好友。
这套路,明媚震惊,这要是六公主,苏长史婚姻大事都解决了。
这苏长史,听嬷嬷说容颜俊美,要是个女子,送她当侧妃。咱不就能直接跟郡主去秦州了,哪里还需要去劳什子王府转一圈。
那么大一个构造图,郡主都不带管的,苏长史和赵嬷嬷就能做主,真是用人不疑啊,好郡主,明媚更加向往那张大饼了。
她决定帮郡主先把内宅事务理顺,等自己有机会离开时,王府六房基本能靠规则顺行即可。介时无论是郡主接手,还是安排旁人,都能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