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151章 第 151 章

皇城有好事 第151章 第 151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7 00:15:24 来源:文学城

第一百五十一章

原以为总要有些参加太平观法事的章程与她说说,庄和初却只轻描淡写地说,让她安心去梅宅学武就是,待他这里准备好了,自会去梅宅与她细说。

只有一样,庄和初额外嘱咐道:“梅宅之外的这些是非,尽量不要对梅先生多言,免他忧心。”

梅宅的墙并不算高,就连她在宫里那番周公之礼的胡话都跃过宫墙飘了进去,怀远驿这天大的动静,生生折腾了一天一夜,昨日在街上都有零星耳闻了,又经这一夜,难保已有多少钻进了梅宅里。

庄和初自然不会不知这些,他嘱咐的是另一回事。

千钟会意道:“大人放心吧,兄长问起来,我保管对答周全。”

千钟这面才收拾着起身,庄府已递话去了梅宅,着银柳早做准备。

这桩差事,银柳昨日自宫里回来,便已着手准备了。

殿里那至尊之人问她,如何看谢司公对庄和初审查的那些话时,她才第一次知晓,这些年坐在皇城探事司头一把交椅上的,竟就是这位慈眉善目的谢老太医。

“谢司公所言庄大人与梅县主之行迹,确有其事,但个中因果,卑职不敢妄言。”银柳当时如此答,“不过,还有一件事,适才未听谢司公提及,不知他先前是否与陛下禀奏过。”

“何事?”

“年前,谢司公曾对卑职下过一道密令,命卑职去杀梅县主。”

萧承泽诧异,诧异的却不是这道密令的内容,“谢司公下令?”

此事在第九监的差事里,照之前给她的旨意,是不必专程向宫中密报的,但见萧承泽这般反应,俨然是此事呈上御案时,已与她当日所见所闻有些微妙的出入了。

银柳当即想将那日情形复述一遍,萧承泽却似未卜先知地问:“密令出自谢司公之手这件事,是不是庄和初特意当着你与梅县主的面揭开的?”

这一问的关要不在庄和初,也不在她与梅县主,而在那个“特意”。

特意,便是说,本无必要,却有意为之。

“是。”银柳如实答。

“在探事司的记档里,你说的这道密令,是庄和初下的。庄和初亲述,他为的是表演一场英雄救美,使梅县主死心塌地,为他所用。”萧承泽问,“你所见,有没有这种可能?”

探事司的记档是怎么回事,银柳不知,但当日情形,若做这番解释,确实不无可能。

毕竟,这种计俩,在行间一行里也算不得什么新鲜手段。

“有。”银柳还是如实答,但答得心慌,答得胆寒。

若当日是这么一回事,那后来庄和初因此将她打发来梅宅掌事,以及,专门点派她来教梅县主武功,都无法排除另一种用意。

庄和初已看破了她在御前的这一桩差事,却又不欲开罪天子,所以借故把她遣远,但又推给她一个梅县主,作为继续获取有关他一应消息的通道,以在坐稳司公之位之前,安天子疑心。

庄和初是否真有此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御座上掌握生杀之权的人,可以如此推想。

何况,从皇城探事司,到暗中受命于天子,她已见过太多白皮黑里、黑面白心之人,每一个都出人意表,日子长了,见得多了,也见怪不怪了。

莫说是庄和初勾结裕王,便是说大皇子勾结裕王,她也不会断然否却这种可能。

是非、善恶、黑白,不由她来断公道。

她的差事,她的价值,只在耳目之间。

功过存亡俱在一念,银柳应罢,毫不迟疑便道:“陛下所问梅重九一事,卑职有比谢司公更多见闻。”

“你说。”

“正月初八,梅先生奉旨去庄府过顺星节,卑职随行,席间发觉,庄府姜管家与梅先生似是旧识。”

“旧识?”萧承泽不以为意,“那梅重九在皇城说书,名声大噪,姜浓在庄府内外操持大小事务,常在街面行走,与他相识,也不算什么奇事吧。”

“卑职随姜管家当差多年,知她从未去过广泰楼听书,广泰楼关门前,梅先生也从未去过庄府,但不知为何,姜管家对梅先生甚为用心,照拂细致入微,非比寻常。”

银柳细细报了那日做水仙花灯祈愿的情形,又说起那日自庄府拿回的小猫玩具,“那些针线绳结上的手艺,卑职认得出,皆是姜管家亲手所制。以姜管家往日在年节里的劳碌,要亲手做出这些,该是在梅先生住来庄府那时便开始动手了。是以卑职斗胆揣测,梅宅里那只小猫,也是经姜管家安排送来梅先生身边的。”

许是这二人的瓜葛终究非是当下正题,萧承泽只略略蹙眉听着,一言未发。

银柳便又道:“再便是,有一件事,关乎梅县主,谢司公言语之间或有矫饰。”

“哪一件?”萧承泽果然问。

“那只碗。”

这只碗的事上,她还缺些确凿的见闻,但已足够天子发话,让她尽快摸查清楚。那些突然为习武一事赐下的鼓励,便是要在这件事上推促一把,尽快给她个合宜的时机。

是以细细筹备一日,千钟来时,银柳这处已万事俱备了。

千钟刚换上一身短打时,还颇有些紧张,依着银柳的话做了一轮扎马站桩、攀爬跳跃的尝试后,出了一重薄汗,整个人反倒松泛了下来。

“这可比在街上逃命的时候轻省多了!”

那次在这园子里被她砸了一伞柿子时,银柳就已发觉了。

这身形瘦小的人,虽称不上强健,但因常年奔逃求生,敏捷柔韧,且下盘扎实,虽无套路章法,但在这些基础功夫上,已远超过寻常初涉武功之人。

初学尝些甜头,才不易一下子就撂了挑子。

“县主真是天赋异禀!”银柳夸赞几声,正要往下一项走,忽听千钟按捺不住地问。

“银柳姑姑看,我使个什么兵刃好呀?”

兵刃?

习武一向是先夯基础,再习套路身法,最后才是配以适宜的兵刃。

头一堂课,银柳倒还真没往这么远处计划,但显然这求学的人已经思量过了,“县主有什么心仪的兵刃吗?”

“我想学用伞。”千钟毫不迟疑道,“从前我想都没想过,伞也能当兵刃。一把伞随身带着,一点儿也不惹眼,遇着个日晒雨雪天,还能做两用,可太方便了。”

“随身带着?”银柳思量着她这话,“县主为何想要随身带把兵刃?是遇着什么麻烦了?”

“没有没有!”千钟忙摇头,摇得额上星星点点的汗珠直晃,整个人在明亮的天光下仿佛是块一眼便能看透的晶石。

“我就是想着,我能有命遇上庄大人,全靠皇城里好心的贵人们给我赏饭。大人说,我是被善念养大的,可我现在日子过好了,却不知道这些恩该向谁去报。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贵人们多半都是住在皇城里的,要是我有武艺,随身带着兵刃,只要在街上见着不平事,帮上一把,迟早能帮到这些贵人身上,就能报上这些贵人的恩了。”

庄和初两度问她为何习武,她都咽了这一截没提。

非是不想与庄和初坦白,只是这些恩她已想到了回报的法子,但庄和初予她的恩,她要怎么报,实在是想不好。

甚至……

她有生以来第一次隐隐觉着,自己不是没主意,而是压根就不想报尽了这段恩,更怕与庄和初说了这话,他也将自己算进这些贵人里,一笔与她消了这账。

始终有些未算尽的账,这样,哪怕是做不了一辈子的夫妻,那也一辈子都能有个理直气壮与他相见的由头。

见他做什么?她也不知道。

可就是想见。

心里念着那个刚分开不过个把时辰的人,千钟一时失神,忽被银柳的话音拽了回来。

“伞为兵刃,先是保护,而后才是攻击,正合县主习武本意。县主选得很好,奴婢就按用伞的路数来教县主。”

千钟连声道了谢,银柳说去取些学习用伞的工具,千钟只当她是去拿把伞来,没承想银柳再转回来,手里拿的是一叠碗,一壶水。

银柳拿过一只碗,倒了多半碗水,稳着手放上了千钟的头顶。

“用伞最难之处,在于平衡。若平衡练不扎实,伞面一撑一合间,极易带偏身法,失了准头。奴婢陪县主头顶水碗在这园子里转一圈,碗不倾,水不洒,便是功成。”

眼见着千钟紧张得一丝也不敢动,银柳又与她宽心道:“县主不必太过紧张,初学砸上百十个碗都是常事,园子里的人已尽数遣开了,县主大胆尝试便是。”

百十个碗,一个碗算一文钱,那也是不小的一笔开销。

早知学伞这么破费,就挑个更便宜些的开始了……

碗已上顶,千钟只得紧着嗓子应了一声,到底定定心神,小心地迈起步子。

银柳随在她身旁,几乎一步一声地夸赞鼓励着,千钟渐渐摸着了门路,浑身绷得再不似那么紧了,嘴上也腾出了空,边走边与银柳闲话。

“银柳姑姑常日照拂梅宅里里外外的事,又要教我练武,实在辛苦了。不知大人怎么与你算的工钱,教我习武这份,我定会再另算一笔给你。”

银柳笑笑,“多谢县主美意。奴婢上无老下无小,也没有兄弟姐妹要接济,一个人过活使不着那么多银钱。县主若有心关照奴婢,便再不要做那日偷跑的事了。奴婢委实吓得不轻,又担心梅先生身子不好,好歹是瞒下来了,县主千万记着,在梅先生面前莫走了嘴。”

偷跑去谢府的事,千钟来时路上便已斟酌好了说辞,可还是被银柳这话听得一怔,险些错了步子。

好歹稳住头顶的水碗,千钟才腾出神来问:“兄长的身子怎么了?”

“奴婢是说,梅先生的眼睛。县主不曾见过梅先生的眼睛吗?”

千钟略一迟疑,小心迈过两步,不答反问:“他的眼睛,又生了什么变化吗?”

“县主莫急,”银柳边伴她走着,边不急不忙道,“只是,近身伺候梅先生的人说,偶见着他双眼之中蒙有白翳,像被冰雪覆着一样。奴婢少小时在杂耍班子里讨生活,见过许多伤了眼的人,梅先生这眼睛不像是外伤所致,兴许是什么病邪。但梅先生忌讳得紧,从不延医问药,只怕纵是有法子医治,也要耽搁了。”

千钟目不斜视地走着,“我倒是从没听兄长说过,他的眼睛有什么不舒服。”

“讳疾忌医,也是人之常情。县主不必心急,也不必去梅先生面前提起,惹他不快,此事上,奴婢会寻着时机慢慢劝着些。”

“还是银柳姑姑心细。”千钟谢过,便一心顶着碗走路,不再追问什么。

银柳出声提醒了千钟前面的两层石阶,照护着她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又不着痕迹地接回了最开始的话茬。

“县主那日悄悄去谢府,是为着谢老太医在梅宅伤着的事吗?谢府那边若还因此事有什么为难的话,只管知会奴婢或姜管家就是,县主切莫去受委屈。”

兜转一圈,到底还是问到这来了。

千钟稳了稳步子,掏出来时路上斟酌好的话来,“是我之前没让谢老太医给我摸脉,害得他没能办好皇上交派的差事,为这就得罪了谢老太医。他老人家怪罪我不识抬举,送个讨饭的碗去庄府敲打我,我只怕要给庄府招惹祸事,才偷跑去谢府向他请罪,还好谢老太医宽仁,已不同我计较啦。”

银柳轻点点头,又漫不经心似地问:“谢老太医为何偏是送去个讨饭的碗呢?是不是他知道,县主有半个——”

银柳话还没说完,忽见身边人影一晃,随着“哎呀”一声大叫,不偏不倚直朝她歪来。

“县主当心!”银柳忙伸手把人扶住,已来不及去接那水碗了。

碗倾水洒,正正洒了她满头满脸。

瓷碗坠地,“哗啦”一声大响,粉身碎骨。

“对不起对不起——”千钟站稳脚立起身,连声道歉。

“不妨事……”

“这是怎么了?”园中回廊尽头忽传来的沉静又诧异的话音。

“姜姑姑……”不待人走到近前,千钟已扬声道,“是我不好!银柳姑姑教我习武,我笨手笨脚的,还不专心,只顾着说闲话了,一不留神洒了她一身水。”

“是奴婢照拂县主不周。”银柳只得道。

“银柳姑姑,你快去收拾收拾吧,别叫风扑着,要受寒了!”

“不妨事——”银柳匆匆擦着水渍,却耐不住一碗水终究不少,统统淋到头面上,寒风一掠,不由得掩口打了个喷嚏。

姜浓向随在自己身后的庄府仆婢抬抬手,“我与县主送来些换洗衣物,劳你带他们去安顿下吧。”

差事在前,无可推脱,银柳只好应了一声,带人去了。

“县主可好?”目送银柳带人走远些,姜浓才关切问。

“我不妨事。”千钟一双眼睛也追着那些拿着东西的庄府仆婢,“姜姑姑,怎么送了这么多衣裳来?”

“是大人念着天寒往来不便,请县主今日就歇在梅宅,不要挪动了。他明日一早来与县主和梅先生一同用早饭。”

梅先生这称呼从姜浓口中说出来,总别有几分婉转。

千钟思量着,四下看看,见的确无人,才向姜浓凑近些,轻声问:“姜姑姑,你见过我兄长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吗?”

姜浓微怔,“奴婢不曾见过。”

说罢,目光触及脚下那一滩显眼的狼藉,姜浓忽有所悟,微一惊,略压低声问:“有人向县主探问梅先生?”

千钟不置可否,“还劳请姜姑姑一定与大人说,习武不难,我都受得住,倒是他,万事都要小心。”

“县主放心,奴婢一定带到。”

千钟宝贝:体育课怎么还要动脑!QAQ

——————

外出几天,26号回来更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1章 第 15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