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还君 > 第9章 心结

还君 第9章 心结

作者:不知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8 14:34:19 来源:文学城

半个月后,岑母递了帖子,进到宫来。

岑容的母亲赵夫人是个寡言之人,曾经向岑容解释过自己如此的原因:“言多必失,行胜于言。我之心意,只需以行动传达便好。在意我的人,自然能体会到我行动之中的心意;于我有偏见的人,无论我说多少都是徒劳。”

然而这次进到昭阳殿,一见岑容,母亲却是马上握住她的手,一连问道:“阿容,这些日子可曾好好用膳?夜里睡得好么?现在还有些春寒,没有着凉吧?”

这样细细地询问起居吃食的一应事宜,仿佛她还是个需要长辈操持日常的小姑娘一般。

岑容知道,这是母亲担忧她在宫中的处境。此间情形,是母亲力所不能及,心中煎熬才会如此。

她摒退左右,挽着母亲的手臂,像小时候那样靠在她肩上,一一回应着她的问题,心中也不由酸涩。

都是她不好。当年她一意孤行,嫁入宫中,已让父母忧心;如今遭遇的种种,本都是她该承担的结果,却还是要累得家人为她担忧。

“母亲不必忧心,您看我这不是还好好的么,什么事也没有。”她安慰道。

赵夫人微微摇了摇头,目光里含着忧切,细细地看过女儿的面庞。岑容一向生得好,肤若凝脂,唇如丹霞,见到她便犹如看见最明媚的春光。然而这春光如今停驻殿中,却寂寂落索,无声黯然。

她还记得始光十一年的旧事,记得那些来往于皇宫与永嘉公府之间的书信,以及立后典礼前的一夜,岑容坐在窗边,仔细而郑重地在皇后大婚的袆衣内侧,绣下一枚小小的花形。

民间风俗,大婚前夜新娘于吉服之上亲手绣下花样,可得吉兆。

她聪慧而骄傲的女儿,曾经那样坚决、笃定,即使知晓前路险境丛生,困难重重,也仍旧怀着一颗心,踏入这座宫阙之中。

然而如今,一切竟已面目全非。

她只怕岑容伤心。

“我不会伤心了。”岑容却摇头道。

她的视线微微偏了偏,移到敞开的殿门上,似是在看那里投下的一寸天光,又似是静静地出了神:“过去如何,我皆已不在意。母亲,我只看以后——以后,岑家绝不会再落入他的算计之中。”

赵夫人看着她,微微叹一口气,点了点头。

她说:“我与你父亲寻了一名医女,对宫中秘药都颇有研究,这次我入宫把她也带进来了。你将她留在身边,让她为你调理身体吧。”

岑容早早便察觉了天子对世家的忌惮,然而岑家却直到现在才真正将此事重视起来,实在是因为无人想到,宋继昭的手腕竟能如此冷酷狠辣。

他为了麻痹岑家,立后四年来再没有纳过后妃,又为了将来能斩草除根,可以按捺得了膝下迟迟未有皇嗣的现状,狠心除去岑容腹中的骨肉。

这样的人,这样手段,他们不敢赌他在岑容身上下的是什么药。

“阿容,”赵夫人低声道,“宫中的太医是不可信了,有她来照看你,我和你父亲也安心一些……”

岑容看着母亲含着担忧的眼睛,微微笑了笑:“好,待会儿便让她来见我吧。”

调理身体这件事,其实岑容并不如何在意。前世的她被暗中下了药,也并未影响日常的行动,一样活到了去瑶光寺。如今距离她去世的时候更是还有许多年,足够她做完所有该做的事了。

但父亲母亲为她担忧,把医女留在身边,也好让他们宽心一些。

赵夫人点了点头,眉间的忧心却并未消却多少,犹豫半晌,还是道:“我听说最近,天子又回到昭阳殿就寝了——”

岑容方才经受了一场小产的磨难,就是因为宋继昭不能容许流着岑氏血脉的皇子出生。如今他们还要维持表面的平静,岑容仍是皇后,便不能拒绝天子的要求——若再出现有孕的情况,难道要她再受一次苦楚吗?

她心情沉重,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岑容道:“无事,母亲不必担忧,我不会再与他发生什么了。”

无论在她面前如何温和,岑容都知道,宋继昭始终有着出身皇室的自矜。他和她一样骄傲,不屑于强迫得来的东西,只要她不同意,他便不会动她,只会等待她解开心结。

而她的“心结”,是永远也不会解开了的。

.

同一时刻,数道宫墙之外,岑重山也正与宋继昭在太极殿叙话。

政事处理告一段落,上首的天子搁下御笔,再一抬眼,眉间的端肃便随之消散。他微微抬了抬手,便有早已候在一旁的近侍上来添茶,又呈上几碟精致的点心放在君臣两人的案前。

“尚食局新制的小食,阿容近日很爱吃,永嘉公也尝尝吧。”宋继昭笑道。

岑重山一袭官袍在身,神色冲淡,闻言微微笑了笑:“那臣便一饱口福了。”

他以筷箸夹起点心尝了一口,宋继昭亦垂首抿茶。一来一回间,殿中肃穆庄重的氛围也逐渐褪去,带上了闲话家常的轻松之感。

“今日伯母也进宫来看阿容了,现在还在昭阳殿吧。”宋继昭说。

“是,”岑重山道,“九郎的婚事定下了,她进宫来看望娘娘,顺便也告诉她九郎的婚期。”

岑怀将与崔氏女郎结亲之事,宋继昭已从岑容处听闻,此刻只是含笑道:“是么,那要恭喜九郎好事将近了。不知婚期定在何时?”

“劳陛下挂念,我们与崔家商议,将亲事定在了五月。”岑重山答道。

五月。岑崔两家对结亲之事早有共识,婚期定在五月,从现在开始筹备,也不算仓促。宋继昭指尖轻轻敲了敲扶手,笑道:“正好,五月成了家,六月走马上任,也算是新婚一道出门游玩了。”

岑重山适时地露出疑惑的神色:“陛下的意思是……”

“皇后与朕商议,欲以九郎领检校御史之职,巡察西部诸州,永嘉公以为呢?”宋继昭道。

岑重山听到这个职位安排,便知是岑容之意,微微倾身行了个半礼:“臣代犬子谢陛下信重。”

宋继昭含笑摆了摆手:“不必多礼。九郎处事稳重,朕也早盼着他入朝为朕分忧了。”

岑重山笑着摇摇头,轻叹一口气:“是臣总觉着他年纪尚轻,还需历练,便一直不曾举荐他入朝。还是内子劝臣,说宦海浮沉,岂能事事尽先习得?不若让他亲身试练,也好过纸上谈兵。现下想来,还是内子说得对,是臣顾虑太多,束手束脚了。”

宋继昭笑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论何种选择皆有取舍,永嘉公也只是为九郎担忧罢了。”

“是,无论子女长到多大,为人父母的,总忍不住为她烦忧。”岑重山敛眉应道,话锋一转,“臣也要向陛下告罪,今日内子入宫,还带了一位略通药理的侍女,想要送去娘娘身边,为她照看身体。”

“臣知宫中杏林圣手如云,娘娘在宫里自然能得到最好的医治。只是上回归家,见她形容消瘦,料想娘娘性情倔强固执,太医不在跟前,她未必会遵循医嘱,便想遣一位通晓医道的侍女留在她身边,也好时时规劝,调养身体。臣自作主张,还望陛下见谅。”

“阿容身体康健也是朕所祈盼,永嘉公一片爱女之心,朕又岂会怪罪?”宋继昭笑道,“正好今日政事已毕,永嘉公也去看看阿容吧,她一向十分挂念家中。”

“谢陛下恩典,那臣便先告退了。”岑重山答道,再行了一礼,便垂眼退出殿外,在宫中黄门的指引下向昭阳殿而去。

岑氏百年世家之族,承袭永嘉公爵位的岑重山,自然更是仪礼齐全,没有一丝错漏。

岑重山离去后,宋继昭独坐在御座之上,慢慢旋转着指上冰凉的玉质戒指,长久沉默下去。

岑家的态度已经向他表明,岑容与他之间的嫌隙不会成为岑家与天子之间的嫌隙,岑家仍会为他驱驰,在朝堂上全力对抗朱太后一系的势力。

他确认了这一点,却不知为何,心中仍有一分空荡,没有落到实处。

日光从窗外投射下来,遍洒在宽大的御案之上。这个时辰,岑容应当还在昭阳殿中,与父母叙话。

她的眉眼会柔和下来,虽仍有着身为皇后的端方华贵,却不再遥不可及,冷淡地拒人于千里之外。

——像面对他时那样的冷淡。

自冬日的那一场大病之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如从前那般说过话了。

他知道岑容的心结是那个逝去的孩子,是自己与她处事的分歧,也知道即便如此,岑容心中也仍然有他——不然,她不会忍下失子之痛,对朱瑶轻轻放下,只为缓和太极殿与宣光殿之间紧张的关系。

她对他仍然有情,岑家也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冷淡而改变立场,似乎维持现状也不会有所妨碍。如此,他还需要做什么?

日光推移,御案之后的天子仍然沉默地坐在原处,半边如玉面庞没入阴影之中,竟似幽沉暗影,叫人不敢直视。

近侍不敢打扰,只是见案上茶水已凉,便轻声上前,准备撤换上新的一盏。他已放轻动作,却好似仍然惊动了案前的人,那一双狭长眼眸随之望来,其中情绪淡淡,却叫人触之生寒。

他慌忙跪下,伏地叩首道:“奴才鲁莽,惊扰了陛下。”

身前一时没有动静,半晌,天子的声音才响起来:“无事,你起来,去昭阳殿一趟,看永嘉公夫妇是否离宫了。”

近侍叩首应下,从地上站起来,恭敬地退出殿外。

这个时辰,陛下询问昭阳殿的情况,是准备摆驾过去,要与皇后共进晚膳了。成婚四年仍然同寝同食、后宫虚置,天家夫妻做到如此,也无怪民间闻之称颂羡艳。

近侍退出后,宋继昭也站起身来,走入后殿用以休憩的暖阁,由宫人服侍着换下会见朝臣的冕服,等待帝辇备齐。

岑家如今仍然全心支持他,但也不过是一时局面。若岑容长久与他如此隔阂下去,不说岑家是否会转变态度,便是朱太后也将察觉端倪。

他们要回到从前,回到那样亲密无间的日子中去,这是未雨绸缪,是他应当做的。

他微微阖上双眼,不再言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