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呼叫中心 > 第62章 野薄

呼叫中心 第62章 野薄

作者:刻不容缓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21 22:22:24 来源:文学城

20xx.6.1

(一张双方签字的凭证)

自从收容了牙买加草蜥、细嘴杓鹬、长江白鲟等410多种生物,并且与玛丽基金会的生物基因保存基地对比交流后,地质浪漫团确定地球已经步入生物灭绝的初阶段。

本日过后,所有地球生物将以濒危程度排序,依次被玛丽基金会收容基因,以保证种族留存。

民间组织地质浪漫团在地球的濒危生物收容活动从即日起停止。重心转向地质勘探和化石发掘。

大地不会遗忘任何生物。

(一个倒置地质锤的标志,周围绕着一圈锯齿状草叶的植物)

签名人:彭达斯·铃铛

签名人:槲园星莱姆海岸的安宁

20xx.6.15

坐标:地球北美洲胡安德富卡海峡

(一张海蚀作用素描图,海蚀凹槽做出了标记)

(一张地质剖面的素描)

(一张1:1000的胡安德富卡海峡地貌素描图)

(玄武岩状态记录)

(小瓶盐酸滴验结果:不起泡,不含有碳酸钙)

本地玄武岩呈枕状,石表面玻璃壳风化为黄褐色,断口新鲜,新鲜面灰色,有白色斑点和黄色蚀变晕,表面玻璃质外壳发育,厚度在4~6 mm左右。斑状构造,气孔发育,斑晶为斜长石,少量橄榄石,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硫化物样品收集记录)

(一些书信草稿夹在中间)

“……团员们通过钻进飞机,偷偷潜入宠物航空箱等方式转到了亚洲,西藏和云南等地的团员们发了讯传,那里的地质剖面很有趣,我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玛莉甚至想在西藏用精细仪器做重力勘探。

想想看吧,几千年后,地球的人们终于踏上环游群星的旅程,而我们早已把属于地球的矿产摸得一清二楚,甚至能送上一张矿产分布图。野心勃勃、试图征服宇宙的人们脸上浮现出错愕的表情,光是幻想都令我忍俊不禁。这一切,都是地质浪漫团的功劳!

感谢巴克兰从大学寄回的书,等我结束了地球的勘探就会回家阅读。

代我向约瑟夫哥哥和妈妈问好。”

(大量揉皱和过度使用的痕迹,应该有人在这一页夹书签,并且长时间没有拿出来)

20xx.4.26

(一张墨卡托投影地图和一张斯皮豪斯投影地图,斯皮豪斯投影地图上用一种表意文字做出了标注)

(一张未寄出的信件)

“祝好,妈妈!

很抱歉,跳格子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太大,为了防止信息流失,我们全团只能用最原始的沟通方法:写信,都兰联合每振统一寄一次信。想必你有一天早上起床,会看到门缝里塞满了信纸。

在地球最有趣的一点是收集地图。我们购买了不同地区的地图,虽然出于政治、宣传和历史等问题,每个地区的地图都有所不同,但制图方法大多是横轴圆角割圆柱投影。我们知道,将球面上的世界投影到平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形是不可能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投影方法还是变形太严重了。

我最喜欢的地图是斯皮豪斯投影法创造的那张,你可能不明白,这是以海洋为中心的地图,使海洋连成一体,摒弃了陆地动物中心视角,真正做到了从海洋生物的角度出发,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干得好啊,地球的智人!

为了这张地图,我决心深入海洋,在海底度过我在地球上的第一个两年假期。伊丽莎白和我约好在俄罗斯碰面,然后再以宠物的名义飞去亚洲。最好能找到失踪的鼹鼠姐妹。

变形怪的特质在这时尤其方便。我吃掉了一头死去的蓝鲸幼崽(感谢她的贡献),模仿它的身体结构进行体态的改变,然后深入海底。

我们从太平洋下水,根据天机磕磕绊绊的翻译得知,这里被鲸鱼叫做巨大海域,再往北方被它们称为未探索之地,听说那里的水下有一条密道,但是谁也没有真正穿过那里。我游过去看了看,发现是巴拿马运河的船闸,成年鲸类告诉我下面有密道,但我不准备从这里过去,风险太高了。

我远离洄游的族群,孤身一鲸靠近珊瑚浅海,搭乘鲸鱼们称为伟大航道的洋流,直奔大鱼海(北海道渔场)。许多深潜鲸的幼崽初次洄游会经过这里,我们在海底大吃大喝,非鳕鱼和鲑鱼不吃,但是往后就没有这种好日子了。提前适应一口磷虾半吨水的日子也是独立生活的一环。

在这里的鲸鱼们告诉我们,不能再向北前进了,那里是熟成大陆,人们的皮肤以黄色为主,有一个恐怖的岛上住着无数的食鲸人,到达那边的鲸鱼和海豚总是遭到杀害,千万不要靠近。

本来我的目的地也不是那里。我最想去探索的是鲸鱼们口中的上古传说之地。那遥远的海岸承载着无数奇幻的传说,幼崽们听着远古的奇遇入睡,却没有一头鲸能再次回到那里。

为了用最快的速度到达那里,我必须经过大量浅滩、峡谷和岛屿组成的危险海域,直达孟加拉湾。和我一起分过鲑鱼的好姐妹听说我的志向,在洄游前,她让她的家长为我介绍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虎鲸嬢嬢。

虎鲸嬢嬢是红海绵家族的领袖,整个家族以公正仁义而著名。她今年正好打算带小辈挑战传说之地,她也毫不介意携带一头蓝鲸。

她的孩子们兴奋地围绕着我游动,出于一种本能,她们线条优美的胸鳍不断撞击我的身躯。我在这种试探性的好奇里感受到了某种危机,刚想委婉地拒绝,虎鲸嬢嬢却看出了我的窘迫,立刻用声波喝退了小辈们。

‘sorry啦。伊偶尔会耍蓝鲸玩的啦。但侬是客人,勿要客气,我们肯定勿会介对侬。’她沉稳地摆动背鳍,流线型的身躯上吸附着大量藤壶,让人不禁担心她的身体情况,‘侬吃过了伐,鱿鱼吃勿吃哇?’

我吃了一顿鱿鱼大餐,在她的庇护下,提心吊胆地出发了。

下面的事你一定不会相信的。你还记得我们在扒飞机的途中不愿意潜入行李箱,非要展示自己非凡的咬肌,结果在升空过程中咬肌背叛了他,从此落入海中失踪不见的潘戈耳:爵士吗?他居然也在这片海湾中。

这一长串定语已经可见他的不靠谱。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相聚,他说:‘一位鳗鱼朋友从蓝鲸的嘴里拯救了我哒,我必须要报答她,亲自护送她安然无恙地到达绿油油海哒!’

鳗鱼的脑容量不允许它们发展出语言,我怀疑这是他逃班的借口。其实放他在地球也没什么,作为一头雄性潘戈耳,他属于锯爪动物,地球动物与他有生殖隔离,完全不会造成种族入侵。但他再三保证会再俄罗斯跟我们碰头,我将信将疑,最后还是悄悄带着他和他的小伙伴上路了。

虎鲸嬢嬢用她丰富的经验和胆识,带领她的家族穿越了凶险的危险海域,成功规避一切可能搁浅的浅滩。途中我们碰见了许多船只,大型船经过头顶时,大量的鱼群会下潜,水底会形成一种具有吸附力的漩涡。小型船只只会悄无声息地经过,如果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它们在水下的一片影子。虎鲸们将人类的船只统称为浮地。

在珊瑚礁海,虎鲸嬢嬢的一位女儿(她的名字是用一种高音尖叫来表达的,我完全读不出来)被海洋浮标缠住了尾鳍。虎鲸是哺乳动物,没有水下呼吸的腮,每隔一段时间必须上浮换气,当时她已经呼吸不畅,几近溺亡。虎鲸嬢嬢在水中悬浮良久,然后对她的另外几个孩子说:‘去找浮地。’

孩子们和她都向四周散去,我留在原地没有动弹。我怀疑她们很难找到智人的船只,就算找到了,对方听懂她们求助的可能性也很低。我决定在这里,当场为她解开浮漂。

爵士和他的小伙伴从我的口腔里游出来,躲了这么久,可把他憋坏了。我让他割开浮漂,但他的爪子只是长得像锯齿,而不是真正的锯齿,没法对浮漂造成任何伤害。

他问我打算怎么办,我说,我可是变形怪!

我尽力调动全身的细胞,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腔。血肉和钙质在那里快速堆积,很快,我的口腔内就堆出一排小小的、尖锐的骨刺。这里的骨刺我模仿着锯齿刀的形状,但外形上其实更像瓜子磕多了的牙。这一点你要原谅我,没有深入接触的模仿是很不容易的。

被困的虎鲸已经奄奄一息,身体向海底沉去,将海洋浮漂的绳子拉得很直。我让爵士和他的鳗鱼朋友把绳子绕两圈,然后用骨刺慢慢摩擦,很快,这条工业制作的绳子就从中间断开了。

虎鲸沉入海底,我冲过去将她扶起,坚持到红海绵家族的成员们归来。她们带回了两艘小艇,但此时她们的家人已经获救。我谎称是潜水的人类出手相助,虎鲸嬢嬢投来意味深长的眼神,没有过多追究。

浮地上的人类临走前,帮助我们去除了藤壶和鲸虱。虎鲸嬢嬢说,我们要对这些人类保持敬畏和警惕,但当你被折磨到宁愿用生命去换取解脱时,可以去寻找浮地上的人类,至于获得的是解脱还是帮助,这就要交给海底暗流般的命运了。毕竟人类的想法,比贝壳的内里更令鲸捉摸不透。

到达时令肉海时,大量抱卵的鲥鱼为了产卵,正大批洄游向伊洛瓦底江的支流、淡水湖等地,我们堵在路口,只需张大嘴就能吃下大量鲜嫩清甜的鱼肉。爵士的鳗鱼朋友不需要进食,他本人只能吃鱼籽和小鱼苗,真可怜,哈哈!

在孟加拉湾,我们看到了鲸鱼们口口相传的传说之地:印度洋板块。鲸鱼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迈入海底。但是在鲸鱼的传说中,没有生物演化的概念,她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深入海底,反而觉得她们获得了非凡的能力,甚至曾经踏上过陆地。

虎鲸嬢嬢和她的红海绵家族远远眺望着海平线尽头的那片陆地。海鸟在天空中盘旋,飞鱼跃出海绵,光线照在它们的身躯上,海鸟羽翼洁白,飞鱼躯体如银箔般光滑,像无数晶莹的雪片从天空落到海面上。红海绵家族就这么静静凝望着她们不曾知晓的故土,脉冲信号里传唱起关于陆地的趣闻。

我和红海绵家族在这里分别了。妈妈,地球的智人在海洋生物的语言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太少了,当陆地和海底的生物可以交流的那一天,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下面的任务就是陪伴爵士的小伙伴去绿油油海。这个任务简单多了,经过炭烤大陆和小型渔场构成的零食海域,我们到达了极长海域,这里是被称之为大西洋的地方。鳗鱼的目的地就在这附近。

绿油油海没有海岸线,边界由四股洋流形成。洋流是不断移动的,所以这片海域的面积一直在改变。我能看见它格外清澈的墨蓝色海水和岛屿植物般茂盛的海藻。

爵士的鳗鱼朋友是一条银鳗,鳗鱼的一生有四个阶段,直到最后一个阶段银鳗,它们才会显示出性征。鳗鱼可以活得很久,五十年不成问题。但是大多数鳗鱼会在十五到三十岁左右忽然蜕变,从黄鳗转变成银鳗,离开自己生存的淡水家园,回到海中诞下子嗣,然后奔赴死亡。

人类还没有真正找到欧洲鳗鱼共同的繁育地。虽然根据推论,鳗鱼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大概率是在平静无风的马尾藻海(其实就是绿油油海),却没有人从这里捕捞过任何一颗鳗鱼卵。我很想跟劝说爵士和他的朋友等待我变形,我们一起下去,但他拒绝了。

‘我们应该给自然留下一点秘密。给鳗鱼留下一点**,哒。’他说。

他和鳗鱼朋友一起深潜,潜入了五千米以下的海底。我在绿油油海附近游荡了许久,久到我以为爵士再次神秘失踪,他却出现在我面前,而他的鳗鱼朋友已经永远留在了海底。

‘走吧哒哒。’他对我说。

话是这么说,如何到达俄罗斯又是个问题。这次爵士发挥了作用,他说鲸鱼之间有一条密道,曾经有一条叫莫比迪克的鲸鱼看他能听懂鲸话,觉得他是可塑之才,专门教给他的。此路凶险异常,非勇者不可过也。我说什么鲸鱼叫莫比迪克啊听起来真怪,他说潜水员起的名你别管。

总之,跟随他的指引,我们前往鲸鱼一族的密道。从大西洋北上到另一座食鲸族岛屿,沿俄罗斯北部到达寒冷的北冰洋。在这里,我无视蓝鲸的身体结构,为自己填充了几层脂肪——太冷了!从北冰洋穿过白令海峡,我们回到了初始之地,巨大海域!鲸鱼在发展出成熟的世界观之前,却掌握了全球航行的方法……妈妈,你说,鲸鱼们会不会一直知道地球是圆的呢?

伊丽莎白带着托雷在堪察加半岛等我,我跃出水面,用声波大叫:‘伊丽莎白,你看我把谁带回来了!’

爵士从我的嘴里闪亮登场。

我花了许久才把身体调整回人类的模样。托雷迫不及待地用小脑袋拱我,我知道他很想念我,我也很想他软软的耳朵和发动机引擎一样的呼噜声。我要好好摸摸他!

下面,我们就要去亚洲了。希望我们顺利!

你的女儿,安宁。”

20xx.5.6

坐标:地球亚洲 28°21′18″N 85°46′44″E 西藏希夏邦马峰北坡那克拉河剖面

(多张蜓类化石素描图、特征记录、年代鉴定)

(多张珊瑚化石的横切面和纵切面素描图)

(一张奇特的植物化石照片,似乎补全了地质浪漫团对地球三叠纪晚期植物进化认知的缺口,旁边绘制了许多其他植物的素描)

(一枚鲨鱼牙齿化石的照片)

(异形菊石单独占据一整面的素描)

20xx5.15

坐标:地球亚洲 36°55′36″N 116°75′19″E 馒头山张夏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

(盾壳虫化石素描)

(三叶虫化石素描)

(三叶虫化石素描)

(好多三叶虫化石素描,真的有这么多三叶虫吗)

此处墨迹滞留,旁边批注“暂停科考,托雷发现疑似谷神及其姐妹的踪迹,率先搜救地质浪漫团成员”。

(本子被合上了,夹在某人腋下。她拍拍梗犬的脑袋,朝气勃勃地向南方扬起下巴:“走吧,托雷!去接我们的团员!”)

作者并非地质学出身,文中相关内容来自各大搜索软件。

鲸鱼世界地图参考b站视频,原作者未知。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安宁的原型就是玛丽·安宁,但我进行了大量魔改。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玛丽安宁的生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野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