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情衷钗黛 > 第33章 谈心事避至贾母寿

红楼之情衷钗黛 第33章 谈心事避至贾母寿

作者:蜗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8 08:20:57 来源:文学城

薛蟠归家后,一家人好生乐了几天,薛姨妈还提议为儿子初次行商归来办几桌,贺一贺。

宝钗觉得此举过于张扬,因劝道:“我们如今暂住姨父家里,倒不必以哥哥行商一事为名目,只说是团圆,请大家来赏桂花吃螃蟹宴,乐上一乐,岂不美哉?”

“还是我儿想得周到。”薛姨妈笑道:“你明年就要入宫选秀,听闻今上崇礼仁德又重孝道节俭,此时你我都该小心谨慎才是。”

宝钗当下最彷徨痛苦的就是入宫一事,当初还未明心意她便本能地排斥入宫,如今已明己心,哪怕无望,又如何愿意离开黛玉身边呢。

薛姨妈见她不作声,心知她不乐意,劝道:“你看你元春姐姐,现下封了妃,这是何等的荣耀,你姨父表哥哪个不是欢欣雀跃?”

“妈没本事,守不住你父亲留下来的家业。看见着你哥哥也是个不争气的,纵有金山银山也被他败空了,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你也听见他说的是如何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了。好好一个郎君,出门前乐不知事,整日在家逗你我开心,现在倒是稳重了,也不出门厮混,整日愁容满面躲在房间里喝酒。我倒宁愿他跟以前一样没心没肺四处惹是生非,好歹人是好好的。”

“妈是在怪我,我不该劝哥哥出门。”宝钗愣怔道。

“妈从来没怪过你,哪怕他在外面遭了不幸,这事妈也想过。”薛姨妈将小女儿搂进怀里,用绢子给她擦眼泪 “你年纪小不知外面凶险,妈却省得,横竖只当老天收了他这祸胎去管教。”

薛姨妈重重叹了一声:“你当妈与你说这些,为的是谁?我的宝钗,你是神仙赐给妈福气,再懂事贴心不过的孩儿,纵使家里生意如何不景气,妈也不会推你入火坑。世间女子哪个尊贵得过皇妃?再不济,你去宫里做伴读,不去想你叔公说的皇恩浩荡,身份倒要比今日要抬上一抬,哪怕王孙公子也未必不能挑一挑?你自幼就喜好诗书,平日还有将教习先生问倒的时刻,天下学问谁比得过宫里的大儒?”

宝钗靠在母亲身上,她已明白母亲之意。一字不说求,字字都在求。

家里的苦楚她向来清楚,今年她勉强养了一批忠心的底下人,才将底下铺子稍作整改,总算不至于入不敷出,对薛家这颗大树来说却无济于事。

树置轮上,虽不能动,滚滚而行。

宝钗闭上眼,她家原本盘踞金陵,先祖的勋荣已成飞灰,至京都已逾一载,除却私自出府,外间风光与她一概无关。

自母亲房里出来,宝钗浑浑噩噩坐在榻上,她此刻并不想去见黛玉,不愿承认自己将要违约。

离大选不到半年,细数着时日,宝钗心如刀割。

莺儿跟在宝钗身边多年,现下虽被派去薛姨妈指点家事,心里惦记着自家姑娘,仍在身边伺候着。

她候在门外也听着了母女两人的谈话,见宝钗苦恼不已,她犹豫再三,还是问道:“姑娘可是在为大选之事烦心?”

见宝钗不语,莺儿继续道:“我听人家说,宫里每年都会放出一批到年龄的姑姑。姑娘若是有意,莺儿便去寻一两个?”

宝钗略一思索,“此事你找个利落人去罢,不用吝惜银钱,先将人安置在紫鹃娘家里就是。”

莺儿应是,宝钗眉头稍稍疏解:“若真可解我之忧,当记你大功,只是你名义上既还是我的丫头,诸般待遇不可再出格,我只为你攒在嫁妆里。”

念及自己痴缠黛玉一事,宝钗露出半是甜蜜半是苦涩的神情,又找补道:“若是你不想嫁人,待你桃李年华,我便将嫁妆予你自己定夺。”

“姑娘厚恩,莺儿铭记于心。”莺儿告谢退出。

从前她不明白,自己姑娘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做,一门心思扑在盈利之事耗费心神做什么。

后来宝钗生意越大越好,竟快赶上薛老爷留下的商铺进益。她份内不再只是提灯端盘这等琐事,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要让那些男子揣度许久。

有时独自走过茫茫夜色,她也不再惶恐,对今后的描摹也不再是一个看不清面孔的小厮。过去她二两银子的月奉便惹得许多小丫鬟羡艳,如今她经手的银子不下百千两,却仍旧不为所动,归根究底是姑娘给了她底气。

偶尔闲下来,她也会大逆不道地想着,难怪姑娘不愿入宫。

宝钗松了口气,她已竭尽全力,仍要进宫便只求保全自身,念此,她的脚步又不由自主地往黛玉院子走去。

日子过一日少一日,她捧在心尖尖上的小姑娘啊,如此蛮横地惹人相思,又如此可恶的不明白我的心。

可是,思及一入宫门深似海,我又宁愿你与我不同,如此便不会如我这般痛入骨髓。

宝钗去时,时候不巧,三春姐妹与黛玉正聚在院子里刺绣,黛玉见宝钗来了,笑眼盈盈:“宝钗。”

探春笑道:“宝姐姐不过来,看来是嫌我们不该在此处了?”

“岂敢。”宝钗讨饶:“探春妹妹这话真是折煞我了。”

她笑着牵起黛玉的手指,“这么冰?”

一旁雪雁正悄悄将冰盘掩了,宝钗心知是怎么回事:“下次不可再贪凉了,大夫说你要少接触寒凉之物。”

黛玉心虚,不作声,只拉着宝钗坐下,捏她指节玩儿。

惜春落寞道:“宝姐姐眼里倒像看不见我们这些人一样。”

宝钗连忙道:“惜春妹妹哪里的话,只因黛玉向来任性,不遵医嘱,我叮嘱她两句罢了。”

黛玉听她抱怨自己,趁着衣袖将两人交缠的手指掩盖,狠狠捏了她一下,宝钗吃疼,只能认栽。

看向众姊妹,转移注意道:“诸位妹妹怎么想起聚在一处做针线?”

迎春回道:“过些日子便是老太太寿辰,我们这些孙女儿便想着给老太太做幅百福图聊表孝心。”

黛玉笑道:“不止百福,还有百禄、百寿图。”

“可否容我一观?”

众姐妹各自起身,命丫鬟移开凳椅。

宝钗一一看过,感叹道:“诸位妹妹这等心意、技法,想必织女都会为之动容。”

众人齐声谢过,又各自坐回绣架旁,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比照字形刺绣。

黛玉一旁也放了个绣花圈,宝钗自从明白己心,再不敢似往日与黛玉亲迷,偶尔亲近实为情不自禁。

眼下惊觉,一时既想顺势诱得黛玉之心与自己相同,一时又不忍诱她走上歧路,两下里纠葛,她心下甜蜜又苦涩,个中滋味,无以言表。

手里仍是她微凉的触感,宝钗神思恍惚,情动之下,忍不住用指腹摩挲了一下她的手指。

一股巨大的罪恶感席卷而来,宝钗身子一颤,抛开黛玉的手站起来,整个人如同一根绷紧了的竹子。

黛玉不解地看向宝钗,像是要她给个说法,薛宝钗却在那双依赖信任的明眸中看见了包含祸心的自己。

你说过把黛玉当作亲妹妹看待,如今你又是在肖想什么呢?

看见黛玉委屈地将头扭向一边,宝钗闭上眼睛,你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得不到她的倾心,就要让她伤心委屈吗?收起你那些惊世骇俗的遐想,薛宝钗,像一个最贴心的姐姐那样,去将黛玉哄好,你立誓要用一生去娇宠她的。

于是宝钗眼睁睁看着自己露出标准的笑容,温声慢语地引开黛玉的注意,两人和好如初地同姐妹们说起趣事来。

今日的日光甚是和煦,宝钗却觉得自己身体里有另一个人,面目可憎,她在顶着自己的假面哄骗黛玉。

等姊妹们各自散去,宝钗难得地拒绝了黛玉别扭的挽留,惹得那人尖声细气地吩咐紫鹃:“快把门掩上,这鹦哥儿整日想往外间飞,我倒要叫它飞不回来。”

宝钗暗暗发笑,辛苦鹦哥儿平白替她受这许多罪过。

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她的心好像空了一角,茫茫无所依。

这日起,宝钗不再往黛玉处跑,打发人去与黛玉告罪,听她差遣,只说自己忙于外间事务,无暇顾及她。

直至贾母大寿这日,两人才真正再见。

贾母当年跟随荣国公四处奔波劳累,才奠定今日供阖府上下挥霍的家业。如今贾代善早已入土,她这老太君备受敬重,又加之元春封妃,王公贵族、世家大族莫不遣人来贺,真是好一派奢华气象。

到贺寿之时,先是贾赦、贾珍两个儿子拜寿,所报贺礼亦是不凡。侄儿贾敬仍在城外修道未至,只遣人来报:愿在观里为婶婶长点祈福灯,祈祷老太君长命百岁。

接着依次又是嫡孙子辈贾珍、贾琏、贾宝玉齐唱贺寿词,三人退去又有庶孙贾环、贾琮立于庭前,又换重孙一辈补上,更有旁支若干,具体何人不作细表。

三春各自献上所绣百字图,她们生的一副花容月貌,站在一处又各有千秋,惹得宾客议论不已。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只因其年岁尚小,贾府只待来日挑选。

黛玉这位父母双亡的外孙女儿也是初次在人前露面,她献的贺礼的是如海留下的百孝图,鸿篇巨制的画卷之上绘满古孝义故事,言谈间落落大方,只说愿以此为鉴,在老祖宗膝下共享天伦之乐。

旁人只道,真是芝兰玉树,钟灵毓秀的人物全出在她贾家。

薛姨妈一家贺礼自不必言,宝钗在母亲暗示下也单独献了一只流光溢彩的八仙贺寿赏盘。

等贺寿闭,女眷们随着老太太在高台侍奉。不多时,又有宫里派来的黄门官来为贾母贺寿,天家荣宠实在惹人眼红。

黛玉趁着身边热闹,抓住宝钗的手不放,宝钗轻轻挣了下,没挣脱。

黛玉点点她的手背,这是稍后有话讲的意思,宝钗心知避无可避,只得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