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天蒙蒙亮,麟子还没起床,郑道长在打拳,其他人还在做饭。
吕婶子一开门,看到门前停着两辆马车,还有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围在马车旁边,边上的奴仆个个凶神恶煞,但是手里提着用大红布裹着的礼品,显得非常喜庆。
朱雄英的脑袋从车窗里探出来,喊了一声:“吕婆婆,我和爷爷奶奶爹爹叔叔们来走亲戚了。”
这时候一个声音说:“爹,我就说来太早了,你还不信。”
然后是一个儒雅的声音:“老四,你少说两句。”
吕婶子赶紧让开,哆嗦着说:“请进,请进。”
奴仆们先进去,放下礼品就开始拆门槛,门槛拆了马车进来。
这时郑道长和蓝婆婆黄婆婆也出来了,几个青年扶着马皇后和朱元璋下车,奴仆又赶紧把朱雄英从车上抱下来。
郑道长在他们下车的时候说:“恭迎皇上,恭迎皇后娘娘。”
朱元璋颇有些草莽英雄的风格:“姨妈,咱都是亲戚,说这些就见外了,一大早咱和妹子都没吃饭,带着孩子来亲戚家吃了。”
马皇后笑着解释:“姨妈,过年了我们做晚辈的来看看您,前几天忙,今儿刚抽出空来。”
郑道长木着脸说:“亲戚来了是该招待,只是家贫,凑不出这些碗筷来。”
没吃的,赶紧走!
朱元璋不在意地说:“昨日荣国府送来的餐具先拿来用,够用了。”
荣国府送来的箱子里有什么大家都还不知道,主要是这青莲观老的老小的小,昨日送来的东西又不少,外面堆的都是家具,大家又都抬不动,里面的箱子自然没翻开看。
郑道长从这句话中就知道皇帝就是皇帝,他朱元璋还是朱元璋,除了抠门还有小心眼,各家各户少不了仪鸾司的眼线。
她接着木着脸说:“东西太重,贫道搬不动,还不知道在哪处箱子里呢。”说完就后悔了,该直接家贫没吃的!
朱元璋不在意:“您说的都是见外的话,这几个壮劳力不用白不用,老二呢?”
秦王朱樉立即说:“爹,您吩咐。”
“领着你几个弟弟去帮你姨婆干活去。”
燕王朱棣说:“爹,还没吃饭呢。”
朱元璋眼睛一瞪,朱棣立即改口:“帮姨婆干活什么时候都行。”
太子朱标温柔地说:“我和你们也去,要是不把餐具找出来,咱们大伙儿也没吃饭的家伙啊。”
朱元璋嘱咐了一句:“轻拿轻放,别粗手粗脚的,重活你们干,别让你大哥出力。”
几位藩王应答了一声,带着太监侍卫去后院了。
朱雄英立即问郑道长:“太姨婆,我妹妹呢,我要带妹妹去看叔叔们搬箱子。”
马皇后就说:“你跟着裹什么乱啊。”
朱雄英回答:“那是妹妹的东西,妹妹要知道里面有什么。”
黄婆婆回答:“麟子还没起来呢。”
朱雄英往后院跑:“我去喊妹妹起床。”
两个宫女赶紧跟着她跑远了,这一家子来都来了,郑道长跟帝后二人说:“先到三清殿坐吧,先喝杯茶。”
蓝婆婆和黄婆婆立即去沏茶,马皇后扶着郑道长,三人一起去了三清殿,在蒲团上坐下。
郑道长眉头紧锁,坐下后马皇后就问:“姨妈,还是为麟子的事儿发愁?”
郑道长点头:“我岁数大了,今年都六十六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她这小,将来我不在了,她跟着谁?”
马皇后叹气:“贾家也真是不像话!今年大年初一朝贺的时候我本来要说几句,但是人多,有些话也没来得及说就轮到下一家了。”
郑道长眉头紧锁:“唉,他们家的人认为麟子是个灾星,说太多也没用。我这两日也想了,万一他们把麟子接回去找个角落放着,也不作践她,也不教养,任其自生自灭,这也不是好事儿。算了,还是我养着吧。”
在郑道长看来,教养两个字要分开看,养孩子简单,吃饱穿暖就行了,重点在教,不教孩子,这孩子的一辈子稀里糊涂立不起来。
蓝婆婆端着茶水进来,朱元璋接了茶盘让她退下。朱元璋把一杯茶水先放在郑道长跟前,又递给了马皇后一杯,自己咕咚咕咚把最后一杯一口气喝了下去。
他跟郑道长说:“姨妈也别费心了,他家是不会接麟子的,说不定您不在了,他们家的人还会摁着麟子一辈子出不了青莲观的大门。”
郑道长问:“什么意思?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朱元璋知道很多,就捡着一些能说地讲:“这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女眷找人给算了算,大年初一出生的那个富贵无双,年三十出生的这个要偷她的运势。”
马皇后不理解:“这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朱元璋就说:“妹子,你不明白那群老娘们心里想的也正常。咱听着也觉得匪夷所思。咱还派人特意打听了一下,今儿也给你和姨妈讲一讲。”
用洪武皇帝的话说,早先贾家的两个丫头没生下来前都知道是双胎,但是外面传言双胎不吉利,而且老贾家那两年也真的走背运。
“……贾家的老兄弟两个一前一后病逝,原本如日中天的两府一下子晴天转阴。
这两府就开始接连死人,关键死的都是要紧人物。
他们大房,也就是宁国公贾演的儿子一死一病,这个病恹恹的儿子贾代化有两个嫡子,结果嫡长子贾敷夭折了,眼看着贾代化也命不久矣,这爵位八成要落到贾代化次子贾敬身上,可是贾敬还是个孩子呢,在京城权贵满地,大家争先恐后争夺好处的时候,别说一个孩子了,就是贾代化那病秧子都争不过人家。
虽然宁国府眼看着不行了,还能放心依靠荣国府。□□国府也没好到哪儿去,贾代善身体虽然看着好,也有本事,但是他的嫡长孙贾瑚也夭折了,死的都是将来的顶门杠子,这可不是小事儿。可偏偏贾敷和贾瑚这一对公认的顶门杠子都死在确认双胎后。”
两府的开创者双双殒命,未来的继承者双双夭折,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马皇后皱眉:“这是找不到怨恨的人把怨气撒在了还没出世的孩子身上。”
“妹子你这话说得对,但是这个过程就很可笑。他们两家子的男人和女人分别找了两拨人给这一对孩子算命。”
马皇后叹气:“这也太荒谬了,这害了麟子一辈子啊。”
郑道长问:“请皇上接着往下说,都是怎么算的?”
“他们家的爷们听一个算命的说这两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灾星,是天上神仙来历劫的,这孩子和富贵日子犯冲,在家里养着容易破家败富贵,养在外面好吃好喝供着就行,请神容易送神难,别亲近,也别得罪。
他们家的女人找了个算命的姑子,这说的就天花乱坠了,张嘴就说这是两个女孩其中一个命数富贵逼人,将来正位中宫,贵不可言。另外一个就是来讨债的,两个人要是养在一起,连带着另外一个孩子的富贵命格都要散了,将来必然是个红颜薄命的下场。”
郑道长连声说:“荒谬!荒谬!”
马皇后气笑了,正要说话,就听到朱雄英的说笑声,还有麟子哈哈大笑的声音。
马皇后就压低声音说:“外面那些走江湖讨生活的算命姑子不知道,难道他们两府的外命妇还不知道?宫中的皇子皇孙都是从小户之家选妻,要紧的是家风好,公侯门第还是太高了,雄英是不会从他们中择妻的。”
郑道长听了丝毫没给外甥女脸面,冷笑了一声说:“皇后这话说差了,自太子妃到诸位王妃,有几个是出身小户的?”
马皇后低头一想,这几个儿媳妇都是勋贵家的女儿,不是出身公府就是出身侯府,老二的媳妇观音奴还是前元齐王的妹妹,是个蒙古人,这身份当时也不低了。
朱元璋就岔开话题:“自从贾演贾源这老兄弟去了之后,贾家也知道自身不行了,这分明是想做外戚!”一群骨头软的东西,蒙古人还没走远呢,不想着去打仗争夺功勋,反而想靠着女人的裙带子巩固富贵,简直让人没脸看!
这时候小孩子说笑的声音到了门口,朱雄英抱着一个篮子走在前面,胖胖的麟子小跑着跟着,两个孩子十分鲜活,朝气蓬勃。
朱雄英高兴地喊了一声:“爷爷,您看这是什么?”
朱元璋丝毫没有架子,从蒲团上翻身起来大步走过去,高兴地咧嘴笑:“让咱看看是什么?”
麟子抬起头看朱元璋,头一次看到他,只觉得一股气扑面而来,仿佛像是飓风一样吹在了她的身上,这种铺天盖地的气转瞬即逝,她还没来得及体会是什么感觉就消失了,然后她的背就开始痒痒。
麟子顾不得看皇帝,赶紧扭了扭,觉得是衣服的原因导致整个背上都痒痒的。
她的胖胳膊又裹着厚重的棉袄,压根没法自己给自己抓痒痒,但是太痒了,她又忍不住,左右看了一下,直接靠在门上蹭。
朱雄英问:“妹妹,你怎么了?”
朱元璋哈哈笑起来,对朱雄英说:“她这是背上痒痒了,这叫狗熊蹭树。”
麟子鼓着脸瞪着他:你是狗熊,你全家是狗熊!
这时候朱雄英把篮子放下跑过去和麟子一起蹭,一边蹭一边说:“哇,好舒服呀!”
他这么一说,麟子觉得背上更痒了。
朱元璋看了也跟着一起蹭:“去去,你们两个让点地方,让爷爷也蹭痒痒。”
胖麟子就被他们祖孙给挤开了,朱雄英已经忘了小伙伴,仰头边蹭边看着爷爷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这么蹭舒服啊?”
朱元璋大笑:“爷爷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一身衣服穿一年,没得洗,洗了就没衣服穿了,时间长了生虱子,浑身痒痒,不止学着狗熊蹭树,还用高粱秆子挠痒,过几天爷爷教你啊!”
麟子一听,好家伙,他还长过虱子,立即跑到另一扇门那边蹭,力求和洪武皇帝拉开距离。
朱雄英反而很兴奋:“好啊好啊,爷爷,你还会什么,一起教我啊。”
“咱还认字,不行,认字读书有先生们教你,咱学问不好,别把你教坏了。咱们教你点不一样的,过几日带你出宫讨饭去。”
屋子里的马皇后不高兴:“重八!”
朱雄英撒娇:“祖母,我想去,让孙儿和爷爷去讨一次饭吧。”
马皇后气得火冒三丈,提高声音:“朱重八!”
朱元璋立即说:“不去了不去了,哎呀,带他出宫转一转,又不是真的拿个破碗去讨饭。那时候讨饭连个碗都没有,现在咱吃得面色红润,就是讨饭人家也不给啊。”
麟子好奇了,问道:“没碗怎么吃啊?”
“怎么吃?”朱元璋看到小奶狗从篮子里爬出来在地上乱嗅,就说:“运气好,能找到馊掉的窝头,运气不好,直接趴在地上吃残渣。还碗,你还想着人家倒一碗面条给你,你用碗接着慢慢吃?要饭了还讲究用碗端着?做梦吧!”
马皇后是真的生气了,板着脸出来跟朱元璋说:“大过年的,你跟小孩子说这些做什么?”
朱元璋笑着说:“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咱祖上就是百姓,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穷讲究什么?再说了,咱也确实在没吃的时候去讨过饭,天下百姓有一大半都讨过饭,有什么丢人的?”
马皇后确实生气了,朱雄英拉了拉朱元璋的衣服,朱元璋就说:“妹子,听你的,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咱不说了,你和姨妈说话吧,咱带着孩子玩儿。”
马皇后这才转身回去了。
朱雄英立即献宝一样跟朱元璋说:“爷爷,麟子妹妹有小狗,还有狸奴,可好看了。”
朱元璋已经看到了小狗,就问:“狸奴呢?”
“在篮子里呢。”朱雄英赶紧把篮子端起来给爷爷看。
麟子这时候才觉得背上不痒了,心里想着难不成是最近两三个月没洗澡了背上才痒痒,不是她不愿意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实在是郑道长不许她洗澡,这么冷的天气,洗澡很容易生病。
朱雄英已经来拉麟子的手,问她:“妹妹,你说你家小狗叫什么?”
“钱多。”
“狸奴呢?”
“彩花。”
朱元璋就说:“好好养,狗子能看家,狸奴能看仓,和牛马一样都是自家人。”
朱雄英提要求:“爷爷,我也想养小狗。”
“养,咱孙子想养就养。”
麟子和朱雄英说:“大狗狗,后院。”
朱雄英听了眼睛都亮了:“妹妹你说后院有大狗狗?”
麟子点点头。
朱雄英立即把钱多狗狗捡起来放进篮子里,说道:“咱们去后院。”
两个小孩子一起拉着手往后院跑,朱元璋跟着一起去了。
后院里鸡鸭鹅都有,朱雄英兴致起来就说:“妹妹,我家有进贡的咸鸭蛋,我下次给你带。妹妹,我家有草原上的羊,可好吃了,我下次也给你带。”
库房里面,把袍子掖在腰带里的老四朱棣跟老大朱标说:“大哥,听见了吧,雄英下次要带着吃喝来呢,咱爹省下的这顿早饭全让雄英送来了,咱们还要出力干活。你下回跟咱爹说别抠门了,他这扣扣搜搜的没省下什么,反而送出去的东西更多了。”
老五朱橚也说:“是啊,谁家走亲戚早饭都在亲戚家吃的,爹也是,老抠!”
门外的朱元璋默默把束在袍子外面的腰带解下来,推门进去对着老四老五劈头就抽,老四老五疼得直叫唤,还不敢还手,蹦跳着躲避,但是库房的空间太小了,两人压根躲不开,被结结实实地抽了几下。
老二老三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朱标赶紧去把朱元璋拉开:“爹,你打他们干吗?别打了,儿子等会儿说他们。”
朱元璋虽然抠门,也不至于早饭都不吃跑来蹭郑道长这个孤寡老人家的早饭。
这么早来这里也是有原因的,昨天荣国府的张太君的消息送到宫里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都还在伏案处理公务,看到这个消息,父子两个就开始打赌。朱标说贾代善会派人把孩子接回去,朱元璋说不会。所以一大早,父子两个带着全家来了,就是为了看看荣国府到底会不会派人来接麟子。
朱元璋把腰带扣在腰上:“他们懂什么,也不是谁家都值得咱大早上来的,这是为了你们娘。马家没亲戚了,郑家的人也各处漂零,你们娘就这一门亲戚在应天府,你们少摆脸子。”
几个儿子老实地应了一声。
朱元璋问:“碗筷找到了吗?不是真让你们来当苦力的,找到了吃饭。”
朱橚就说:“也不知道在哪个箱子里,找半天了。爹你别是记错了,贾家再不济也是国公府,给孩子的嫁妆不会弄点餐具糊弄吧?”
“有银碗银筷子银盘子,加起来几十斤白银呢,快点找。”朱元璋一边系着腰带一边说:“什么给孩子的嫁妆,这是他们库房收拾出来的边角料,不舍得扔也不想要才塞这里来了,他家老太君没说让给孩子送嫁妆来,只说让来看看孩子。要真是给孩子的嫁妆,那老太君难道没点值钱玩意?会送这些笨重用旧的家具?”
朱标就说:“虽然如此,怎么说也该让正主来看着点,咱们这么翻不合适。”
朱棣伸脑袋,看到麟子和朱雄英蹲在一只大狗前面说话,就立即说:“我把正主抱来。”说完就出去抱着麟子进门。
朱雄英看了赶紧跟着进来。
朱棣进门左右看了看,把麟子举着放在了叠放的椅子上,说道:“你坐着看着,也看看你有什么东西,先跟你说好啊,咱们是借你的餐具吃饭,没拿你的东西。”
朱雄英举着手跳着:“我也坐,爹,我也坐上去。”
朱棣都没等朱标吩咐,把大侄儿也举着放到了麟子身边。
两个小孩子就坐在高处看着他们翻箱倒柜。
两岁孩子的视力还没完全发育,远一点的东西麟子看不清楚,但是她能听明白,因为这几个人在翻看这些东西的时都会点评几句。
比如说一箱子丝绸,他们就说“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孩子才两岁,丝绸十几年之后还能用吗?”“也不给点实惠的东西,都是这些面上看着好的。”“翻半天了也没见到压箱底的银子和值钱物件,八成那套餐具是最值钱的了。”
朱标打开箱子,发现装满了书,拿起来一些看了看,纸很脆,处处泛黄,翻了几页发现是隋唐宋时候的一些大家族的藏书。往下轻手轻脚地翻看,发现是一些卷轴,卷轴没有打开,还有一本破旧卷边的《颜氏家训》在箱子最里面,朱标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翻开,发现果然是颜真卿的笔迹。
他忍不住说:“诶,别说不给好东西,好东西在这里呢。这书……爹,你看这书。”
朱元璋接过来看了看,就说:“当初打元大都的时候老贾他们也抢……捡了不少好东西。估计是他们家的人不识货,把精华都送给这小丫头了。看看这宝贝,也知道胡人里面也有识货的,那个什么‘千里车书一混同’是谁说的来着?”
老五朱橚立即接话:“爹,那是完颜亮说的,‘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对对对,咱年纪大了,没你们记性好,就是这意思,人家胡人读了书都知道万里车书一混同,可见还是读书好。但是读书人心眼多,好财货,就喜欢贪污,你们要多读书,也要提防着读书人呐。”
朱标带着弟弟们应了一声,连带着朱雄英也大声应是。
朱元璋把这书翻着看了几页,就说:“那群杀才和他们家眷都觉得金银权利是好东西,却不知道这才是传家的好物。”说完举着对麟子说:“丫头,这可是宝贝,千万别弄丢了。”
说完把书递给朱标说:“贾源也算是尽心尽力,既然看到了咱就好事儿做到底,标儿,等会吃了早饭你领着你弟弟把这箱子给这丫头收拾一下,免得将来这宝贝受潮被虫蛀了。”
麟子心里说:你人还怪好哩!
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