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家女相 > 第10章 第一桶金

红楼之林家女相 第10章 第一桶金

作者:霜雪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14:47 来源:文学城

黄河发了桃花汛。

按理说,桃花汛是冬尽春来之时,上游的冰化冻而致,一般也造不成多大的洪灾,偏生今年气候异常,连下了几场暴雨,汇合了本就泛滥的融冰,淹没良田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天下震动。

“朝廷应当不日便会派员赈灾修堤。”林如海道,“但无论如何,黄河一带都正乱着,贤侄此时回去,要是和灾民们撞到了一起,岂不麻烦?”

这确实是不可抗力,任谁也无可奈何了,贾琏只好对林如海行了一礼:“既如此,小侄只好多叨扰姑父几日。”

林如海自然是要客气的:“哪里。”

林如海所料不错,朝廷确实很快就收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也确实火速召集了几个要紧的大臣廷议此事。

就是廷议的结果,不甚美妙。

没钱。

确实,自林如海到江南任巡盐御史以来,为朝廷送了得有六七百万白银,为朝廷解了燃眉之急,但要弥补整个国库的亏空,确实还差亿点意思。

这个事儿实在没法说,因为根源在太上皇——太上皇在位时挥霍无度,又默认朝廷官员可以从户部借款,自然掏空了国库,如今骤逢大灾,元嘉帝责成户部尚书赶紧算账上还有多少现银,户部尚书险些没去上吊,在元嘉帝如刀的目光之下,瑟瑟发抖地答了一个现银五六十余万,但应收账款高达上千万两。

元嘉帝恨得把茶杯一摔,王公大臣噼里啪啦跪了一地。

跪是跪不出钱来的,太上皇这会儿还活着,元嘉帝又没办法去追缴户部欠银逼死太上皇信重的老臣们,简直浑身不痛快。

龙威之下,太上皇的八皇子,如今封廉亲王的抬了头,沉肃端凝地回道:“皇兄,臣弟有话说。”

元嘉帝颔首。

廉亲王便道:“黄河自古多忧患,本不足为奇,皇兄是圣君,难免常怀忧民之心,但也不必过分忧虑,既出了灾祸,治理便是,既国库如今暂时艰难,算一算此次治河赈灾最少要多少银子,咱们再议一议从哪里省出一抿子来,也就过去了。”

廉亲王嘛,从来以温文尔雅的人设闻名朝野,几句政治绝对正确的话一说,和风细雨的态度一摆,不像元嘉帝已当家做主,倒像他在主持工作。

元嘉帝当然也不甚舒服,只是廉亲王把调子定得那么好听,他要是亲自下场死磕,反而失了姿态。

不过太上皇的三皇子,如今的诚亲王向来这个政治站位是可以的:“八弟说的轻巧,如今国计民生无不艰难,却不知从哪里去省这一抿子?”

廉亲王微微一笑,反问道:“江南赋税半天下,扬州盐商富可敌国,江南织造亦是富得流油,哪里还弄不出这笔钱来?”

主打一个反正我是在野党,只负责提馊主意,采不采用是你的事。

元嘉帝烦死了这条鲶鱼,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工作,冷笑了一声:“三个地方,三个在江南,看来这笔钱,江南是掏也得掏,不掏也得掏了。”

廉亲王保持着微笑:“皇兄圣明。”

但定地方容易,反正地方官们又不参会,回头不是只有奉诏的份儿,难的在谁做这个钦差,谁去干这个“拿人钱财如杀人父母”的脏活儿?

不出元嘉帝所料,他还没抛出那个“诸爱卿何人愿往”的问题,已经感受到了下首一干王公大臣那浓浓的推拒之心。

元嘉帝坐在皇位上,头疼。

他在想,什么三个地方,太上皇亲自定的“永不加赋”的调子,这会子我怎么给江南加赋税?江南织造素来只管内库的事儿,什么时候还需为国库负责了?这不就只剩下盐商了?

而就你们这帮废物点心,实在是没人出头,就只能让林如海办了。

至于林如海已经死了妻子和儿子,会不会把女儿和自己也撂在江南……国事当前,确实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只是林如海究竟是元嘉帝最近才改了感观,准备好好使用的干臣,还没走到“好好使用”那步呢,这会子就要献祭了,元嘉帝还是有些开不了口。

正纠结着,班中到底是跪出来一个人。

是怡亲王:“皇兄,臣弟愿往。”

元嘉帝心头一跳,却又生出“果然如此”的心情来。

——怡亲王亦是太上皇之子,行十三,和行四的元嘉帝不是一母同胞,胜似一母同胞,这些年来从夺嫡到登基,也不知为元嘉帝分了多少忧,到如今,这种苦差事,别人缩头缩脑,倒只有他愿意挑这份重担。

“十三弟……”元嘉帝其实是不乐意的,人有亲疏远近,与其让怡亲王去趟这趟浑水,现在元嘉帝就觉得牺牲林如海还可以接受了起来。

怡亲王却阻止了元嘉帝接下来的话,只道:“皇兄,犹豫不得,百万灾民还在仰首企盼钦差呢!”

钦差这两个字是重读,疯狂暗示你别指望让区区五品的林如海干钦差了!一方面林如海的分量不够,另一方面虽然官场上“好用就往死里用”是常态,虽然林如海逼急了可能还真的筹得出这笔钱,但真把林如海用死了,你如何收士人之心?

元嘉帝闭了闭眼睛,也不得不承认怡亲王的暗示在理,只能叹息:“也罢,你且去,朕赐你王命旗牌,但有胆敢阻挠者,尽管便宜行事,一切由朕担着。”

怡亲王都快成常务副皇帝了,他出行有王命旗牌是意料中事,也没客气,沉着地一个头磕了下去:“是。”

就是元嘉帝又眸光阴沉地看一眼刚才还侃侃而谈,这会子却眼观鼻鼻观心犹如一个花瓶的廉亲王。

他在江南有人脉,当年夺嫡时不知收了多少来自江南的孝敬,朝廷上下何人不知,他去江南,元嘉帝怀疑都不用做什么,只要振臂一呼,都能筹个百十万两的钱出来赈灾。

可他硬是屁都不放一个。

元嘉帝磨了磨牙,又摸了摸手里的佛珠,告诉自己太上皇还活着,杀兄弟这事儿得往后再拖拖。

灾情如火,怡亲王以不比八百里加急慢多少的速度到了扬州。

形象自然是有些狼狈,到林府门口时候,好悬门房都要拒绝往来,得亏黛玉确实管家有方,哪怕就是个乞丐也得给口水喝再礼貌请走,才未失礼于人。

彼时,林如海不在家,贾琏是外人,唯有黛玉出面接待,因怕麻烦,黛玉到外院向来是穿男装,以“林如海养在姑苏老家,最近才接回来的子侄”自居。

怡亲王呢,没露皇族身份,只拿了钦差的文牒给黛玉晃了晃,因黛玉那么小,自然不好和小孩子聊朝局上的事,怡亲王又没什么心情天南海北的寒暄,便打听起江南盐商的情况。

黛玉接触林如海那一摊子事的时间并不长,但她本就好学又颖悟,把林府家事理顺之后,没事便在林如海书房里用功,竟能答出些实在的东西来,颇让怡亲王惊奇。

可再惊奇,再想多问两句,林如海那边已经是得了消息快马回来了。

黛玉不认识怡亲王,林如海认识呀,所以看到怡亲王的时候简直魂都要飞了,万幸怡亲王并未怪罪失礼,黛玉也没有露怯,对两人行礼告退时甚至有心情对林如海挤一挤眼睛。

——阿爹不要惊慌嘛,我出来陪客不失礼呢,让贵客自己待着才失礼呢。

林如海想瞪女儿,没找到机会,灾情如火,还是直接了当提起了此次水灾筹款的事情。

却未曾想怡亲王并未接招,只笑:“本王出发前,皇兄与本王单独谈过,言及林大人是个能臣。”

“臣不敢。”官场惯有规矩,调子定的越高回头责任越重,林如海哪里敢应声。

怡亲王也不觉得老于官场的林如海会接这么浅显的招,只笑了笑,温和道:“皇兄还说,倘若朝中无人肯到江南来揽这一摊子筹款的事,他舍了老脸给林大人去一封信,林大人便是砸锅卖铁,也会把此次黄河水患出缺的银两凑齐的。”

这话……皇帝要真这么要求了林如海也确实只能这么干,但干可以干,这么重的话林如海还是承受不起,赶紧给怡亲王跪下了:“殿下如此说,臣无地自容。”

“这是实话。”怡亲王仍旧是个贤王模样,亲自去扶林如海,“林大人近年掌着盐政,纵使弹劾不断,但谁不知道林大人这位置如履薄冰,又居功至伟,因而,本王也向皇兄保证了,倘若本王能自己筹到钱,必不让林大人为难。”

这话实在是推心置腹,但过于推心置腹了,林如海都不知自己要不要接那个“这两年的盐政委实不好管”的招,只好忽略前半段,回后半截的话:“殿下说笑了,上谕臣已经收到了,可近年来臣整肃盐税,凡有丝毫获利,无不解送朝廷,如今陡然又要凑出这许多银钱来,臣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一切听殿下安排罢了。”

相比起爱猜疑还小心眼的元嘉帝,怡亲王是真的厚道得多,夸林如海的话是出自肺腑,林如海不敢应声他也能体谅,微微笑了笑:“大人的难处本王都明白,也不瞒大人,本王轻车简从而来,让仪仗在后头赫赫扬扬地跟着,只为避开耳目先见大人一面,问大人要个人。”

“什么人?”林如海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熟悉江南盐务,又不在御史衙门上值的人。”怡亲王也收了那份贤王姿态,眸中精光闪现,竟有兵戈之气,“当然也要可信,不显眼最好。”

我只有明白了江南各大盐商的底细,才好想法子各个击破,从他们身上再压榨些钱。

当然,这事儿也可以由你林大人办,但考虑到林大人你已经为国家牺牲了很多了,再由你办,皇兄和我怕累死你啊。

怡亲王所思所虑,林如海自然也明白。

但要人这个事……林如海眉目还是沉了一下。

“没有么?”林如海这么一沉默,倒让怡亲王有些拿不准了。

林如海抿了抿唇,看怡亲王一片真诚,林如海自己其实不是很在乎自己做不做恶人,但黛玉倒是可以借此有个机会,终于是下了决心:“臣斗胆,当然有。”

“既然有。”怡亲王道,“大人为何为难呢?又何谈斗胆?”

林如海故意苦涩地叹了一口气,还是没有说话。

怡亲王赶紧补了一记:“大人但说无妨。”

林如海这才道:“殿下觉得,刚才陪殿下喝了两杯茶的孩子,如何?”

因为0点之前我要满3万字,所以把明天的更新稍微提前一下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一桶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