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 第12章 嘴脸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第12章 嘴脸

作者:枕梦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8 12:16:45 来源:文学城

从宫里回去,黛玉手上多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苗太后送给她的“杂书”。对谈间,苗太后知道她喜欢王摩诘的诗,便送了一本《王摩诘全集》给她。

还有一样,便是苗太后特赐的白米糕。

赵令仪送她回贾府,一边走一边道:“玉儿,过两日我带你去沁园看看。毕竟以后也是你的家,总该要熟悉熟悉的。”

黛玉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

她也有家了。

一开始她对永嘉长公主还有些抗拒,宣帝一道圣旨,她没有拒绝的余地。可她有爹娘,为什么要认别人当母亲?

永嘉长公主看出了她的抗拒,除了告诉她她永远是林家的姑娘外,还告诉她,她也是第一次当母亲,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好,如果哪里做得不妥,让自己告诉她。

可这几日相处下来,永嘉长公主……没有不妥。

刚才在苗太后面前,她时刻不忘回护自己。苗太后和她母女情深,如普通人家的母女一样,让她忍不住想到了贾敏。

若是母亲泉下有知,应该也会喜欢她这位义母吧。

“一会见了贾家老太太,我还有一事要和她说。玉儿,我打算让你搬进沁园,你可愿意?”

赵令仪不知黛玉心中所想,她已经迫不及待想接黛玉去沁园住了。算算日子,还有两日,小柳氏一家就要搬出去了。

她问了黛玉的意见,黛玉也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日,便点了点头。

等到进了贾府,见到贾母,赵令仪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贾母心中虽有不舍,但人家是母女,圣旨都坐实了,何况永嘉长公主颇为通情达理,因此她再不情愿,到底没说什么。

赵令仪又道:“母后怜惜玉儿,想让她吃胖些,特意赐了白米糕,老太太不若尝一尝?”

说话间黛玉已经奉上了那盘子白米糕。

贾母捻了一块,赞道:“宫中御厨厨艺精湛,这白米糕看似简单,做起来倒要费些功夫。”

她是吃惯了好东西的,自然知道这米来自南边,乃今年的新米。

赵令仪却道:“新米口味较之陈米更为软糯,母后也说这白米糕有股清香味,她老人家还让玉儿多吃几块,毕竟五谷杂粮,才为养生根本,不比那什么药啊丸啊的有用?”

贾母捻着白米糕的手一顿。

这话……

贾府诸位主子时常吃着什么药啊丸啊的,左不过是当个养生玩意。可永嘉长公主特意提及苗太后的话,想来苗太后对她们家的做派并不赞同。

黛玉进府这么多年,人参养荣丸没有断过,至于效果……那药似乎并无太大作用。荣国府绵延几代,人参燕窝自然吃得起,更何况林如海年年送银子来。因此她便只把这味药当个益气补血的玩意,由着黛玉日日吃着。

如今苗太后发了话,大概是因为忌讳“药”字吧。永嘉长公主收养了玉儿作义女,这义女自然不能是个药罐子。

这药怕是要停了。

电光火石间,贾母已经做了决定。

“太后娘娘说的对,人就该吃五谷杂粮,少吃些药啊丸啊的。”

又看向一边的王熙凤,佯装板着脸,道:“凤丫头,你们可听到了?从今往后,那些个药丸都停了吧。”

王熙凤闻弦歌而知雅意,应声附和:“老祖宗说的,凤儿都记下了,待会就交代下去。”

心中却不以为然。

贾府上上下下这么多张嘴,一盅补品,一枚药丸,养活了多少下人,就连她都跟着沾了不少油水。那些燕窝啊人参的,又是主子们吃惯了的,轻易停不了。

不过,想到老太太说的“药丸”二字,她心里有数了。人参养荣丸是药,可以停,但人参小米粥是饭,可以吃。

那些人参燕窝的,她不吃,也是便宜了宝玉。

想到送到宝玉屋里的那些好东西,王熙凤心里有些发酸,同样是二爷,自家的那位二爷和这位二爷的待遇却天差地别。

……

碧纱橱里,雪雁正缠着黛玉叽叽喳喳地问话。

“姑娘,宫里和贾府有什么不一样?太后娘娘也会笑吗?”

“姑娘,宫里是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每个人走路都很轻?”

“姑娘,你害怕吗?”

紫鹃拉了她一把,念叨道:“你这小蹄子,什么都想知道,姑娘刚从宫里回来,不说先让姑娘歇一歇,就知道一个劲问问问,赶明儿我拿个布条把你的嘴缠起来。”

雪雁忙捂住自己的嘴。

又半拿开,辩解道:“我早给姑娘沏好了茶。呀,不对!不是茶,我炖了一盏建莲红枣汤。”

“建莲红枣汤?”

紫鹃愣了一下。

忽然想起来,永嘉长公主昨日叫人送了一包建莲来,说是让厨房炖了给姑娘吃。

雪雁这蹄子动作倒是快。

“永嘉长公主说,姑娘应该少吃大补之物,多吃些温补之物,人参鹿茸少吃,燕窝可以吃。永嘉长公主还说,等到了沁园,叫厨房做些好吃的吃食,这样姑娘多吃两口饭,于身子有益。”

她滔滔不绝说了好些,一会一个永嘉长公主说。紫鹃倒也没打断她,好不容易等她住了嘴,才看了黛玉一眼,笑道:“姑娘你瞧,雪雁这蹄子胳膊肘已经朝沁园拐了。”

雪雁白了她一眼,“姑娘和永嘉长公主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沁园就是姑娘的家,我胳膊肘朝沁园拐,也是朝姑娘拐。”

“我说一句,你偏有十句。”

“我可有说错?”

“自然是没错的。”

两个丫鬟你一言我一语斗起了嘴,黛玉看了一眼春纤刚刚端上来的建莲红枣汤,抿着嘴笑了。

有点……期待起沁园的生活了。

正喝着汤,周瑞家的突然来了。

她是来送桂花糖新蒸栗粉糕的。

紫鹃笑道:“难为周妈妈特地跑一趟了。”

又招呼雪雁给她倒茶。

周瑞家的接了茶,笑道:“那边院子里忙的热火朝天,只我一个闲人,便顺路走一趟替姨太太送送东西了。”

她说的是梨香院。

王夫人带她去了梨香院,恰好薛蟠从外头奉了一碟子桂花糖新蒸栗粉糕进来,薛姨妈便交代她把这些粉糕送给姑娘们尝一尝。

她自然乐得如此,走这一趟,她能得好些赏。

紫鹃接过食盒,刚打开盖子,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盘子里只剩最后两块桂花糖新蒸栗粉糕。

也就是说,周瑞家的送了一圈,最后才送到自家姑娘这里。

黛玉将她一瞬间的迟疑看在眼里,不用猜她就知道,她又是最后一个拿到的。

“姨太太一番心意,林姑娘不尝一尝吗?”

周瑞家的问了一句。

雪雁年纪小,脸上挂不住,当下就冷了脸,“姑娘吃不吃的,与你何干?你还指使起姑娘来了?”

“我哪敢指使林姑娘。”

嘴上说着不敢,周瑞家的脸上却不以为然,一张嘴也不见停:“林姑娘如今身份尊贵,我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敢指使林姑娘?雪雁你莫要乱说,省的永嘉长公主以为我不知好歹,怠慢了林姑娘。”

“你!”

雪雁说不过她,又怕她回去在王夫人面前搬弄是非,只得讪讪闭了嘴。

紫鹃心中也有气,指了指桌上还没来得及用的白米糕,道:“太后娘娘刚赐了一盘新做的白米糕,姑娘哪里还吃得下别的糕啊点心的。”

周瑞家的果真朝桌上看了一眼。

她和王夫人一直在梨香院里,虽知道黛玉进了宫,却不知道苗太后还赐下了一盘白米糕。

心里又是酸又是气,自言自语道:“早知道我就不走这一趟了,反正姑娘也不稀罕。只可惜,姨太太一番心意,这栗粉糕送的不巧了。”

紫鹃忍不住又要回嘴,先不说那栗粉糕已经冷了,就说周瑞家的这几句话,有故意让姑娘落人口实之嫌。

“周妈妈这话,我倒是不懂了。我何时说过一个嫌字,怎的周妈妈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连我不曾说出口的话都知道?”

黛玉清泠泠的声音突然响起。

她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如竹修长挺拔,又如松清癯脱俗。声音虽轻,却如寒冬山间溪流里的水,让人忍不住一个激灵。

周瑞家的半垂了头,“姑娘自然是没说过。”

“既然没说过,周妈妈何苦无中生有?没得让姨妈以为我张狂,坏了我们亲戚的情分。”

周瑞家的心道,你还不张狂?宝二爷那样一个人物,成天在你面前伏低做小。亲戚,这话也说得出口。

林家和薛家算什么亲戚?贾家和薛家才是亲戚!

但她知道黛玉口舌厉害,不敢再和她争辩,又顾忌着苗太后赐下的那盘白米糕。动了动嘴,想说薛姨妈给大家送了栗粉糕,怎么姑娘不有样学样,最终还是咽下了这些话。

等她走了,雪雁迫不及待朝着门外啐了一口,就差新打一盆水洗地了。

紫鹃也道:“瞧她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后把白米糕赐给了她呢。姑娘一回府就问过了老太太,是老太太说不用分给各处,让姑娘自己留着,她还想做老太太的主了?”

“行了,别说了。”

黛玉不想听这些烦心事,刚开了口,外头却传来一个声音:“别说什么?”

下一瞬,宝玉从屋外走了进来。

周瑞家的,我劝你不要作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嘴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