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 第11章 太后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第11章 太后

作者:枕梦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8 12:16:45 来源:文学城

静安宫。

宫里宫外正如其名,除了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再无其他的声音。宫人们走路时步子极轻,黛玉走在里面,不知为何,忽然想到了梨香院。

贾府里有个梨香院,本是外祖父荣国公暮年养静之所。里头虽不如静安宫开阔疏朗,十余间屋舍倒也古朴雅卓。

自外祖父去后,梨香院便一直空着。后来薛姨妈一家来了,二舅母便将梨香院给她们住了。当时为着此事,大舅舅还闹了好一通。

大舅母邢夫人更道:“什么好的都往自己娘家扒拉,梨香院姓贾又不姓王更不姓薛。”

二舅母王夫人回道:“老太太已经同意了。”

只此一句,邢夫人便无话可说。

贾母偏爱二舅舅贾政,她都看在眼里,大舅舅心中不满,她也看在眼里。可这些事,哪里有她置喙的余地。作为小辈,她也不好指摘贾母的做法。

她到底是个外姓人。

既想到贾母,便又想到了苗太后。苗太后宠爱永嘉长公主,宫里宫外无人不知。前几日她听王熙凤说起,苗太后做梦梦到永嘉长公主想吃叫花鸡,醒来后便叫人送了一盘叫花鸡去沁园。

收到叫花鸡的永嘉长公主一脸茫然,疑惑道:吃……吃鸡?

苗太后为人颇为雷厉风行,今日进宫拜见她,也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黛玉的心思飘到了别处。

赵令仪走在她前面,心中却颇为“得意”。

有个娇俏的小姑娘乖巧地跟在她后面,她恨不得向全世界显摆。林家书香门第,黛玉的教养一流,小姑娘又谨言慎行惯了,行动之间让人挑不出差错。

虽是贵女,可要她说,黛玉同那位颇为得宠的二公主也是比的的,甚至黛玉方方面面还要更出挑些。

母女两个脚步不算快,刘嬷嬷走在后面,暗自点了点头。

这位林姑娘,虽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却并不畏手畏脚,哪怕是头一次进宫,也并没有东张西望。果然是那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闺秀,见过世面,不会见到点新鲜事就咋咋唬唬。

一行人又走了几步,便到了苗太后寝宫门口。

早有宫人殷勤地打了帘子,屋子中有股淡淡的佛手香,博山炉里烟雾袅袅,苗太后正在侍弄一盆花草。

“母后。”

赵令仪唤了一声,又笑道:“你的姑娘带她的姑娘来了。”

一句话逗乐了苗太后。

“林氏黛玉见过太后娘娘。”

苗太后微微皱了皱眉头。

赵令仪心里一个咯噔,心里又把皇帝骂了一通。

本来苗太后还在犹豫,可皇帝出于私心先下了圣旨,苗太后心中多少会有些不满。

那日刚从柳家老太太屋里出来,就见到了刘嬷嬷。跟着刘嬷嬷匆忙进宫,果然看到苗太后在训宣帝。

宣帝是个老滑头,跟条上了年纪的鱼一样,苗太后说他,他只是笑,一边笑一边又见缝插针诉苦,什么江南盐场太棘手,什么那群老家伙一万个心眼子。

苗太后果然心软了。

虽说心软了,她对于宣帝的圣旨依然有些不满。兜兜转转这么一个大圈子,结果姑娘有了,却还是林家的姑娘,不是赵家的姑娘。

赵令仪自然陪着笑脸,把那“自驸马去后,儿臣见多了人情冷暖,早已看开了”,“母后心疼儿臣,儿臣知道,还望母后爱屋及乌,也心疼心疼儿臣的姑娘”等等说辞说了一遍。

凑趣了一阵,倒也哄得苗太后心情舒畅。

这会苗太后皱了眉头,想来多少还是介意那句“林氏”。

她有些无奈。

有些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她扭转不了。但来日方长,何况黛玉如此讨人喜欢。她相信,假以时日,苗太后一定会喜欢上黛玉。

“林丫头,来哀家这里,叫哀家好生瞧瞧。”??苗太后浸润深宫数年,纵然心里有些不舒坦,但此事与黛玉无关,对面又是个小辈,她面上甚为和气,开口也如寻常人家的老祖宗一样温和。

但毕竟是太后,浑身上下自带一股威仪。

黛玉依言抬起了头。

苗太后虽已上了年纪,保养的却极好,她的头发依然黑得发亮,整个人神采奕奕的。永嘉长公主,面相与她有八分相似。

“黛玉,好名字,果真人如其名。”

苗太后赞了一声。

林家这姑娘委实生的不错,可谓是集了贾敏和林如海夫妻的优点,行走坐卧就像一幅画,赏心悦目极了。

只是,看着太瘦了些。

“哀家听刘嬷嬷说,你在贾府时常吃一味叫人参养荣丸的药?”

赵令仪眉头跳了一下。

之前,苗太后并未提起。

可不出宫,却纵览天下事,连黛玉服了什么药这种小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人参养荣丸是黛玉常吃的,对不对症倒不清楚,但对不对苗太后的喜好,倒是很明显。

“回太后娘娘的话,人参养荣丸的确是臣女常吃的。”

黛玉乖巧地应了一声。

心中却有些没底。

她的病,她自己知道。

自出生以来,她喝过的苦药渣子都记不清有多少了。这些年在贾府,因着老太太的怜惜,人参养荣丸就没断过。

可丸药吃着,旧疾未见好转,天气一冷,咳嗽又犯了。为着这味药,背地里她没少听贾家的人抱怨。

大舅母悭吝,既怪老太太偏心,又怪她吃了贾家的花了贾家的。毕竟,那人参可不是什么便宜货。

二舅母嘴上不说,但她心里清楚,二舅母对此也有不满。

可她们没有想过,在林府时,什么好东西不是先紧着她。贾府用的人参,她是能吃出来好赖的。再来,父亲还没离开前,每年给贾府奉上了上千两银钱,她一个姑娘家,怎么吃,一年都吃不完上千两。

明明花着自己的钱,却处处受制于人。桩桩件件,她懒得计较,可不代表她不知道。

苗太后问起人参养荣丸,她回了一句,更多的却不愿再说了。

她不说,赵令仪却都清楚。

她早想让黛玉停止吃这味药了。

是药三分毒,哪怕养生,也不该把燕窝当饭吃,人还是要吃五谷杂粮的,不然精气神怎么可能好?而且根据上辈子看的某些阴谋论,人参养荣丸就是一味毒药,她可不想让黛玉再吃。

遂紧接着黛玉的话,轻声道:“贾家老太太怜惜你,想让你养养气血,本意是好的,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些什么丸啊汤啊还是少吃少喝为妙。人参虽好,总归不是饭,也该少吃。”

苗太后点了点头,也道:“贾家老太太上了年纪,拿人参当饭吃,倒也能理解。可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还是少吃些补品为妙,没得年纪轻轻反而把身子补坏了。”

此时苗太后早忘了她对黛玉药丸不离身的不满,只以为是贾母自己养生,见小姑娘瘦弱,也顺势让小姑娘补身子。

她对贾母的做法有些不满。

时下不少高门望族的妇人都以少动、吃药、温补为金科玉律,可人想身体好,不得多吃饭多动动。就连她自己,都常在宫里各处走动。黛玉年纪小,正是该多吃多动的年纪,人参虽温补,却不宜贪多。

她既发了话,赵令仪便知,从宫里回去,这人参养荣丸便是过去式了。

瞅着机会,她指着苗太后手边案几,笑道:“母后可是在看书?”

苗太后嗔了她一眼,“明知故问。”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母后要是去科考,定然能考个状元回来。”

苗太后心头大乐,“又哄你母后开心。”

话音一转,“哀家倒是想问问你,昨天从哀家宫里骗回去的书,看到第几页了?”

昨日赵令仪出宫时,多看了她手边闲置的《归田录》一眼,她便将那本书送给了她。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哪知道赵令仪当真认真回答了。

“儿臣自然是……”

顿了顿,方道:“没看的。”

苗太后正要说她,她却又道:“那本书给儿臣也是浪费,母后知道的,儿臣不爱看书。可如今不同了,玉儿是个爱看书的,和母后一样。那本书其实是我要来给玉儿的,物尽其用,母后可千万别说儿臣。”

“哦?”

苗太后将那句“和母后一样”听在了耳里,她心里一动。

高门贵女,多读几本书多认几个字,并不稀奇。可仪儿特意说林家丫头和她一样,想来这林家丫头确实是个爱看书的。

“母后有所不知,玉儿读过的书比儿臣走过的路还多。儿臣虽不爱读书,可儿臣也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今得了个博览群书的姑娘,儿臣与有荣焉。”

“你啊。”

看着她得意的样子,苗太后摇了摇头,看向黛玉,似是随口问了一句:“林丫头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

黛玉忙道:“除了四书以外,只读了新旧唐书。”

犹豫了片刻,又道:“还另读了几本杂书。”

“杂书?”

苗太后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南华经》、王摩诘全集,还有李太白的诗。”

她随口说了几本,忍不住攥了攥衣袖。

苗太后却点了点头,面上颇不赞同。

“这算哪门子杂书?”

嗤笑了一声,又道:“合着只有《女诫》、《内训》才不是杂书?要哀家说,姑娘家还是该广读书,不拘什么书,都看一看。林丫头,你做的很好。”

……

眼看着苗太后就着杂书和黛玉聊得兴起,从她问黛玉读了王摩诘的哪些诗,到她把李商隐元稹批判了一顿,赵令仪嘴角忍不住地上扬。

她就知道,才华横溢的林妹妹一定会得到苗太后的喜欢。

这不,苗太后的语气比一开始好了很多,她抛书引太后这一招,走对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太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