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97章 关山难越(四)

何处问长安 第97章 关山难越(四)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8 13:21:05 来源:文学城

九月中旬,大宣使团正式启程,由保宁翻越米仓山脉,进入汉中与顺朝负责接伴的官员相遇后,继续穿过南褒北斜两座山谷,并于十月末抵达凤翔。一路跋山涉水,或辗转于崎岖古道,或蹒跚于石栈天梯,晓行夜宿,迎风冒雨,已是十分艰辛。而导引之官为免赵瞻等人沿途收集山川地理、民物风俗及政策国情等信息,特地绕远道、走僻路,更令行程大幅延长。好在行役虽苦,所到之处皆有当地官员和百姓的盛情迎接。他们游名胜,览古迹,观残阳似血,衰草连天青山暗;长河如怒,风没荒冢水流空。“关中形胜大开大合、气度恢张,如苏学士词,须西北大汉,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而江南山水雅致柔媚、气韵轻薄,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脚下山崖峭立,黄河翻滚,接伴使孙修看向赵哲,“赵公以为然否?”

大宣使团以礼部侍郎赵哲为主使,兵部职方员外郎马淳、翰林编修江颢为副使。顺朝右武,派遣的三位接伴使以扬武卫防御使、京山伯陈靖为首,礼政部主客司从事孙修、光禄寺少卿邱池副之。外交最重礼尚往来,孙修以副使之身询问他国主使,其意非仅试探,更在屈抑宣朝。江颢看穿了他的心思,代为答道,“关中几多风沙,塞上江南亦可栽花植柳,譬如豪迈之东坡,也写得‘小轩窗,正梳妆’;东南风轻水暖,石头城下亦有万丈波涛,譬如婉约之柳永,也吟出‘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他从容应道,“《道德经》中有言,‘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孙公意下如何?”

“岂不闻老子又云,‘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也,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之道也’?秦乃帝王之州,势则高屋而建瓴,民则尚朴而劲勇,一朝兵出,谁能直撄其锋!至于南人肤脆骨柔,其风不竞,偏安江左,只合效楚囚堕新亭之泪,便有一二豪壮之士,安能以东南之尾起中原之脊哉?”

对南朝的轻蔑已尽显于言中,江颢听罢眉头一皱,“好教孙公知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苻坚据三秦之地,平殄燕代,吞灭梁蜀,九州之地,克占其八。然而穷兵黩武,擅起伐晋之衅,终令宗社迁于他族,身首罄于贼臣。我朝太(河蟹)祖奋起淮右草野,荡涤群雄,戡定东南,乘胜而北,驱逐胡虏而收复诸夏——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太(河蟹)祖重光日月,再造河山,所用皆南人也,何谓之江南无人?”

“高皇帝之好子孙,当以东南驱虎豹,何与我君结盟为?”

“昔日犯我边境者,贵国之叛臣,修书乞助者,贵国之太子,遣使聘问者,贵国之君王。吾皇上念夏土未脱腥膻,下轸生民犹陷汤火,遂成其使,并令我等北上答之,”江颢努力压下心头的不快,“是故两朝歃盟,乃贵朝首倡之。我来报聘,非但为宣也,亦欲为顺也。孙公此番难我,于德于功,将何有利于贵朝乎?”

孙修不能答。他与同僚目目相觑,脸颊都染上一层夕照。

“今天降丧乱,胡虏承衅,宣顺同生华夏,理当勠力一心、共讨奸回。有道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孙公以大义相试,不知在下此番作答,尚合诸公心意否?”

“哈哈哈,好你个孙老鬼,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关键时刻咋不灵哩?”陈靖拊掌大笑。行伍之人尚质而不尚文,反倒有种直率的可爱,“既答不上来,还不赶紧服输?”

上官如此表示,孙修只好就坡下驴,“在下失言,恳请赵侍郎、马员外、江编修宽恕则个。”

赵哲等人也拱手回礼。天色已晚,陈靖引大家往馆舍走去。身后的黄河依旧奔腾,水汽渗着夜寒,颠簸进垂布的浓云之中。隆隆的雷声从远方传来,似乎将催下一场大雨。

若非钱文斌贪位恋栈、迟迟不愿悬车,凭赵哲三十余年主理外交事务的贡献,他早该晋升尚书、入值内阁。咸嘉年间,朝鲜、安南遣使朝贡,巍巍大国尚能粉饰出宾服四方的假象。其后寇虏内外交侵,朝廷焦头烂额,理藩者非乞师于海外,即求和于夷狄,及至九州幅裂,偏安江南,衰朝险难自立,哪里还作“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之想!数次同萨人媾和,赵哲皆参与其间,王朝之式微、国势之陵替,在与他朝的交涉中暴露无疑。“国犹人也,一旦走了下坡路,脚是收不住的,”江永曾对他说,“今日纳币,来日事大,最后身葬崖山,剩谁来做申包胥,何处又是秦庭呢?”

若能为国争取一尺一寸,他们都是甘愿屈身之轻的。可那时景朝大臣索取国书不得,刚在鸿胪寺大闹一通。心性坚韧如江永,也不免感到沮丧。“国势如此,非人力所能回挽。我等出使北朝,但尽职尽心而已。”年轻的赵哲安慰道。夜色撞击烛光,分剖出一层轻雾。轻雾在房中流淌、缠绕、交融、弥漫,锁住二十年风雨飘摇与光阴跌宕。迷雾之后,未见天晴月朗,依旧是新一轮的忍辱负重和满目凄凉。

赵哲与江永交好,待江颢更如自家子侄一般。他看着江颢长成、入仕、随己出使西北,也亲见他在顺朝异常的冷遇下消磨意气、焦躁不安——自使团抵达凤翔,车舆便未再进一步。入住馆舍后,仅陈靖率孙修、邱池探望过一次,既不见当地官员迎劳,也不闻顺廷有何关照,“阻截疏奏,幽禁宣使,尔顺将无他志?”见奏报出使情形的题本没有送往国中,反又被拿回使馆的案头,江颢再也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送信之人何在?若敢伤他性命,我大宣兵甲精锐,恐不易当耳!”

被骂的仆从缄默不语,转身走出房门。

“南北朝时卢昶使南,逢两国交兵。齐明帝萧鸾待之甚酷,每日只食以腐米臭蒸豆,” 赵略道,“而今之遇尚不至此,贤侄何必大动肝火?”

“衔命之礼,有死无辱。若彼有嫚侮之心,江颢绝不屈身苟活!”

“哎呀呀,不想长缨羁贼首,先虑舍生取清名。贤侄赤血丹心、视死如归,却叫大家如何向陛下与元辅交代呢?”

元辅独子,帝王爱婿,若一朝发生意外,同行之人便是再不想死也活不成了。江颢听出赵瞻揶揄下的劝告,脸涨得通红,半晌说不出话来。

“依我朝礼法,凡出使,皆以三月为期。如有别情,两朝俱当使人相告。今时限未至,贤侄无需过虑,”赵哲出声解围道,“何况顺使招待不周,曲在于彼。来日赴阙面君,当直陈其负义犯盟之过,且看他如何应对。”

江颢听罢,面色稍霁,“伯父所言甚是,”他顺着赵哲的目光,重又坐到棋盘对面,“是晚辈太过心急了。”

在一个可以用“荒诞”形容的时代,事态发展的乖谬程度是人所无法设想的。

凤翔节度使邀宴,地点却选在馆舍。宛若黑云压顶之时乍闻一道惊雷,闷热积压已久,合该为将至的暴雨感到庆幸。可是暴雨倾盆便一定好吗,赵哲又感到惴惴不安。

“事恐有变,”赵瞻对此不报有任何侥幸,“应作鸿门之宴观。”

便是鸿门宴,也当有卮酒、彘肩相酬。凤翔节度使纪晃在馆舍正厅南北开桌四席,备下茶果、小菜、案酒、下饭二十余道。筵宴上杯碟琳琅,冷热荤素杂然而前陈。若无连日冷遇之事在先,江颢恐真要从美酒佳肴中轻信了他的一片盛情。

众人叙过座次,分宾主相向安席。纪节镇起身,先举杯酬过天地、遥敬过两朝君王,又亲自把盏走到赵哲面前,“赵公鸿才硕德,幸辱来朝。秦人跂引,仰君保全。此敬一盏薄酒,愿公寿考无穷年。”

赵哲接过杯盏,谦逊道,“敢叨佳誉,愧赧之至!惟愿社稷安乂,生民乐业,华夏永续无断绝也。”

纪晃又领着执壶的孙修向马淳敬酒,同他酬酢一番,彼此拜毕,旋即走到江颢面前,“早闻江家之玉树,今日一见,乃知传言非虚,”他生得虎背熊腰,一行至桌前,庞然的黑影就如铁山般压倒过来,“近来百事牵扰,屡次捧教,未早修答。我等有失款待,尚祈公子海涵。”

说出嘉赞与谦敬话语的唇舌掩在繁密的胡须下,正如其主人阴怀着轻蔑心思。“纪公大驾,又兼盛仪,何谓之失礼?昔日归生伍举,班荆道旧,盖无佳肴美馔,唯心意相通耳,”江颢接杯在手,“宣顺修好,公有大德,江颢当先为敬贺!”

随即江颢便转敬了对方酒,纪晃不动声色地饮下,再次动步,奉酒至赵瞻面前,“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区区布衣,惭愧惭愧。”

他回身入席,其余接待的大顺官员也依次起身,与宣使一一奉酒相贺。敬语谦辞宛如钟箸轻击,嗡嗡响成一片。待厨役献完烧割,满厅归于沉寂。江颢在赵瞻的暗示下望向上首,正见赵哲趁无人察觉,向他投来埋怨的目光。

赵瞻也冲他一挑眉,笑着收回桌下被捏紧的衣袖,“大行不顾细谨,不必在意,”他低声宽慰道,“一巡酒毕,项庄该上场舞剑了。”

“我等奉命出使,于今已二月有余……”赵哲正要询问谒见顺帝的日期,被纪晃挥手打断。一众伶妓怀抱琵琶筝弦,花枝摇飐般来到堂前。一色的大红对衿袄、点翠缕金裙,齐声道了万福,自去席间承应。目横秋水,宝髻堆云,貌若桃李,声如流莺,拔剑起舞的哪里是欲杀沛公的项庄,分明是霸王帐中的虞姬!江颢正惊异地望向赵瞻,一女子已手执玉壶曳至赵哲席前,笑意盈盈地斟满杯盏,“相公千岁。”

那头牌嘴上噙着吴侬软语,周旋肆应间是说不出的体态风流。赵哲羞恼至极,将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古时每酒行一终,伶人必唱‘嗺酒’。今人所言‘千岁’,不过‘请嗺’之讹音,绝无僭越之意,”赵瞻出言劝道,“赵侍郎但请饮酒,毋多虑也。”

孙修也跟着打圆场,“有道是‘入乡随俗’。纪节镇一生不吃哑酒,还请赵公海涵则个。”

宦海沉浮半生,赵哲岂不知“千岁”何意。赵瞻借此缓和局面,正是提醒他要以国事为重,莫因一时冲动而坏两朝之盟。赵哲吞下不甘,将杯中酒一吸而尽。堂下伶妓当即转轴拨弦,款放娇声,“青山在,绿水在,冤家不在;风常来,雨常来,情书不来;灾不害,病再不害,相思常害。春去愁不去,花开闷未开!倚定着门儿,手托着腮儿。我想我的人儿。泪珠儿汪汪滴,满了东洋海,满了东洋海(注14)!”

两道目光在空中交接,随即不动声色地错开。赵瞻心下微动,见那女子继续往下席递酒,二牌放下乐器、执壶上前,再斟美酒应酬主宾。又一声“相公千岁”,第二曲《挂枝儿》穿云裂石而起,“露水荷叶珍珠儿现,是奴家痴心肠把线来穿谁知你水性儿多更变;这边分散了,又向那边圆!没真性的冤家也,随着风儿转(注15)……”

城里没有一丝风,狗叫得反常。

苍白如纸的围墙,群鸦投下的黑影一羽一羽漫过,背负的荆棘横斜交织,向馆舍缓缓靠近,只待用力一收,编成罗网将其完全吞噬。

野狗跑进荆棘丛中,被罗网捕获,很快没了声响。厅上的仙乐仍浮荡在空中,失去应和,忽而衬得街上静极了。静没的余音挑灭门灯,沾湿鲜血的硕大羽翼悄然压近。卫兵从倦怠中清醒过来,匆忙横戟喝问,“什么人?”

“凤翔附近乡民,有紧急匪情要报告节镇!”

“不许进,你们——”

数声金戈相撞,跟着几道闷响。黑影漫过朱门,扑啦啦向厅中涌去。倒地的卫兵捂住被割开的喉管,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注14:明代曲词《时尚急催玉》,引自郑振铎《词曲篇》。

注15:同上。

注16:引自明代冯梦龙收集民歌《挂枝儿·不希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关山难越(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