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76章 尔惟盐梅(一)

何处问长安 第76章 尔惟盐梅(一)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0:12 来源:文学城

离开京城已经很久了。衰黄的枯草,被淹没的无人问津的石桥,两岸的枫桕,被点燃的天边的紫雾与红霜,还有入暝的风烟拨开水中的云影,洒下一片呖呖嘹嘹的雁声。桥上的薛青玄摇动杯中的浮红,“风云俱动色,非复旧江湖(注1)啊。”

蔡知秋走到他的身侧,“消长盈虚皆气化之自然,人生所值,则为吉凶祸福。天行不可强也。如今未逢危辱而能够全生远害,足可称是幸之又幸。”

“知秋所言,老夫何尝不知。只是当年歌钟沸天,鞍马照地,如今则门客离散,雀罗空悲(注2)……罢,罢,罢,”西风吹叶向樽前,被人掷入水中,泛泛漂泊远去。薛青玄低头,看见知秋手缝间的草屑,“占筮结果如何?”

“得《损》之《大畜》。”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此爻果然应景。”

《损》卦生于《泰》卦,本为阴阳相交而万物亨通之相,然而九三阳爻三往而上,竟至高而无位,极而不返。蔡知秋望向空荡荡的桥面,宽慰道,“好在《损》卦变爻而得《大畜》,‘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老爷……”

“老夫已是日薄西山,哪里还有日闲舆卫、知难守贞的机会?且尽此杯酒,停唱行路难吧。”

话音未落,秋风在他的耳边呜咽起来。两匹白马并辔行近,蹄下的荒草发出清脆的断裂之声。

抬眼细看处,江永翻身下马,向他款款一拜道,“别事在身,不曾远送,尚祈薛公海涵。”

薛青玄颔首回礼,又看向江永身后的青年,那人与江永的样貌有五分相似,翠蓝缀玉花飘巾,绿罗绉纱道袍,垂带与衣摆在风中翩飞飘荡,结成一股天然的儒雅风流。薛青玄心念一动,恍然发现江永原也是这副温柔和善的面相,那双青莲花目不仅可以悲悯苍生,亦有可能冁然含笑,“想必这位便是江二公子吧。”

江流拱手一揖,“晚辈江流拜见薛公。”

“江氏一门人杰,伯渊兄可含笑于泉台之下矣,”薛青玄感叹道,“恒之日理万机,竟抽暇亲迎兄弟进京,果真是昆仲情深。”

江永心下微沉。他是个多思多虑近乎多惧的人,方正皇恩泽被,家族鼎盛,心中便惦念起月盈而亏、花开而陨。古语曰“斛满人概之,人满神概之(注3)”,亢极穷高,岂无颠坠之虞?来日欲全身家,不知又是如何一番折损谦抑,“月初高公病逝,江永回浙吊祭。恰逢今上下旨命易之过阙觐见,便一道返京了。”

巡抚上任,先得天子召见,今上对江流的倚信可谓重也。

江永来到高府时,高邈已至弥留之际。他为大宣奉献一生,终究没能看到王师北定中原、克复乡土的那一天。“高公,江永来迟,”江永俯下身去,嘴唇贴到他的耳边,“更有以见嘱乎?”

奄奄一息的高邈强睁双目,喉管吹出的细风微弱而断续,“天下事……尚可为,恒之……勉之!”

“勉之”是条船,不断催江永往晦暗而浓厚的云雾里闯,然而无人告知这水下有鲸鲵还是恶蛟,云雾的背后是平湖还是悬崖。望着油尽灯枯的高邈,江永猛然又想起自己的父亲。他的喉咙和心头都堵得厉害,想哭叫,发不出声,想求救,寻不见人,想逃离,偏又动弹不得,最后只是平静地颔首,应下高邈的要求,“高公放心,江永死生以之。”

有些人的逝去是一瞬间,有些人则需要很多年。当摇天撼地的哭声在他的身后响起,江永觉得自己又死去了一些——然而也只是一些,剩下的他仍会在风雨的撕扯与恩怨的裹挟下继续坠落,无人援止,无人相伴,就这样消逝,消逝,消逝……

江永望向天边,灰白的云絮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一起,边缘被夕阳烫成暗金色,仿佛下一刻就要从天上剥落下来。“近来琐事冗繁,竟不知立轩谢世,”听闻高邈丧讯,薛青玄先是一怔,随即轻声叹道,“高邈此生为人臣,为人子,始终无愧。能底于是,可谓功德圆满。”

江永听他如是说,脸上微露讶异,“薛公能出此言,江永无限感佩。”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注4)。这一代一代的人啊,”天色渐渐沉暗下来,庞然的树影向他们扑来。又一名宿敌走了,曾经属于他们的时代正一点点消隐到黑暗中。薛青玄没有感到一丝欣慰,他只觉得悲凉,“曩昔共游一途、同宴一室者,如今已是大半凋零。今日一别,你我恐再无生聚之期——恒之,还有易之,随我到船上坐坐吧。”

上船后便是良久的沉默。江流不曾与薛青玄打过交道,自是无话可说。江永与薛青玄之间有太多的新仇旧恨与惺惺相惜,只有缄默才令他们感到充实。“世人皆视老夫与冯渊于一类,在恒之眼中却似有不同,”烛光倒满了酒杯,终是薛青玄牵起话头,“敢问江元辅,冯渊既已瘐毙,老夫又是何德何能,可以善其末路?”

江永饮下一口三白酒,没有回答。

蔡知秋安静凝视着江永半隐在灯影里的侧脸,苍白,单薄,如同观世音手中圣洁而易碎的瓷瓶。他应在年少时便懂得了言语的分量,知道每说一句话便是将一部分的自己交托出去,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伤害,就会有一部分自己因之而死。

“我有件礼物要送给薛公。”江永放下酒盏,对薛青玄笑道。

匣中是支短管燧发火铳,另配有药罐、铅弹、木棍与燧石。薛青玄手持铳柄把玩片刻,笑道,“莫不是此物未能装备三军,权且充作赏玩吧?”

“格物院改良燧发火铳,以燧石击发替代火绳引燃,本欲提高射速、用于雨天并夜间隐藏,然而燧石质量各异,点火效率有限,故无法全军列装,”江永坦然承认,“只请名匠不计工本亲制数柄,经多人试速,优中选优,专供京师皇亲勋贵游猎之用。此铳亦属其列,虽然铳管短小,射程有限,防身则绰绰有余。”

薛青玄扣动扳机,燧石撞击火镰,擦出耀目的火光。因为药池中没有填放火药,铳管中亦未压入铅弹,故而只是打火而已,“恒之不怕将此物赠予老夫,今晚登岸时遭遇不测?”

江永淡然摇头,“薛公与冯渊不同。”

“哈哈哈……”薛青玄仰天大笑,“江恒之,人人说你一生谨慎,孰知尔心比天高?江为尔姓,八风不翔之时固能漂飞云,运艅艎,纳水物丹金,养澄澹汪洸。然而若遇绝岸塞限、巨石积阻,便圆渊悬腾,湓流电激(注5),吞天沃日,如山耸倾。永为尔名,则一心孤往,之死靡它。今方耗尽血泪作茧自缚,又要打碎自己冲破樊笼——人生须臾,你这又是何苦!”

果然宿敌即知己,薛青玄言语如刀,剜得江永心口生疼。江流见兄长的眸中泛起一抹水色,随即被垂下的眼睑遮蔽,“奈何昔日未曾苦劝先父,将姓名改作‘江止’或‘江停’。”

不过是一声戏谑。江潮以“永”名长子,岂仅取川流不息之意,江山永固,华夏万年,方是其毕生所愿。然而这份责任于任何人而言都太过沉重,何须时时提点,用言语再逼胁三分?薛青玄等江永一口接一口饮尽酒水,又亲自为他斟满一盏,“恒之赠我名贵火铳,老夫一时无物相酬,便让知秋为君占上三卦,聊作分别前的消遣吧。”

人生无常,唯命运二字最难看透。蔡知秋早年挟技游于权门之下,一手占筮之术最为出名。然而精于此道者,未妨不会以此道害人,江流心中警铃大作,忙按住兄长的臂膀,“兄长三思!”

江永向他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从容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薛公、蔡兄厚意,江永却之不恭。”

接过铜钱的蔡知秋有些意外,“竟是永乐通宝,江公好雅兴。”

“乡中偶得此物,讨个彩头吧。”实则是颢儿近来热衷于收集钱币,江永回浙东时在古玩店寻得此物,特意买下搏小儿一笑。

大宣已历十六代君王,因避太(河蟹)祖林元乾的名讳,所著铜钱称“通宝”而非“元宝”。在历代通宝中,成祖永乐年间的钱币最为精整划一:既无折二(注6)以上的大钱,又无纪值或标记产地的背文,版别很少,差异细微。比之咸嘉年间文字、制作、大小、轻重、厚薄千变万化的货币,它们的流传更广,声誉更佳(注7)。郑和七下西洋时,还将永乐通宝带往东瀛西涯,成为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昔日作为财富象征而被东瀛人画在军旗、背旗、盔甲上的钱币转瞬变为咸嘉年间入水不沉、随手破碎的鹅眼劣钱,又如何不让人发出国势日衰,盛世不再的悲叹。

蔡知秋将三枚铜钱连抛六次,占出静卦《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注8)。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是《易》中罕有的纯全吉卦。兄长一向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此卦当之无愧。江流面色稍霁,松开了一直攥紧的双拳,看知秋继续占卦。

随之占出的是《蹇》卦。

“利西南,不利东北……”江永念着它的卦辞,雪中的林又汲复又在他耳边低语,“如若东南不保,务必保住西南……”

薛青玄轻笑,“莫非正中恒之所想?”

江永不置可否。

蹇者,难也,坎外艮内,山者为岩险,水者为阻难,水积山上,弥益危难,唯至上六才得一线济蹇涉难之机。蔡知秋在江流恚恨的目光中补充道,“江公此卦六二为动爻,当以该爻解之。”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江流接话道。

王臣处难劬劳,不为己身。无论凶吉,鞠躬尽瘁而已。江永颔首称谢,“多承贵言。”

当蹇难之时,居王臣之位,则心志愈苦,筋骨益劳,殊不知何谢之有。江流暂搁满心怜惜,屏息观知秋占算第三副卦。

三枚铜钱连续抛落,依次是三枚反面,三枚正面,三枚反面,三枚正面,三枚正面……不知不觉间江流的额上已冷汗涔涔,两副恰如其分的卦示在前,他对这场“消遣”逐渐当真。而第三卦中前五爻全是动爻,无疑又令这场关乎手足的推演更加难断。三枚通宝最后一次跌落几案,前两枚正面朝上,最后一枚则“骨碌碌”滚下桌,沉闷地砸在薛青玄脚边。青玄弯腰将它拾起,“此枚依然是正面向上。”

上坤下离,明夷之卦。

刹那间船舱黑夜漫灌,烛火漂浮,四人的眸光飞鱼一般跃起,透窗的江风鸟羽一样坠落。三枚紫红色的铜币沉没在阴影中,如将尽日火闪现出瑰丽的余晖。日入地中,光明殒伤,实乃大凶,大险,大难之象。得此卦者,世道昏暗不能泽济,君子困穷无法身免,纵能动心忍性、艰贞守正,仍有文王羑里之灾,箕子朝鲜之逐(注9)。江流的面色顷刻煞白,他惴惴看向兄长,却见江永的目光溶解在酒水中,没有慌张、愤怒或不甘,只从“原来如此”的涟漪中分出委命遂志的坦然、无奈与解脱,复又水落波平,累叠为幽深难测的重渊。

“多谢。”江永淡淡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注10)……”

清丽的歌声泻在江上,与星月的光晕交错着,远远隔开了江氏昆仲远去的背影。船舱之内,新添的灯烛从桌案一端燃至另外一端,凋零了黑夜,徒留浅淡的灰烬落入重斟的杯盏。丰盛的饭菜遮住干涸的酒痕,在扑鼻的肉香鱼鲜中唤回昨日的坠欢。若是还有空虚,便填补上乐伎的烟霭云鬟秋波妙、眉淡春山钿翠小,任莹莹玉指在琵琶弦上拢、捻、抹、挑,嘈嘈切切地托起园转的妙音……

薛青玄随意吃了几口便投下牙箸,“一向无味。”

下人们脸上皆是一白,唯蔡知秋明了“无味”究竟指的是何人。他从容笑道,“第三卦上爻本是阳爻,老爷指尖一翻,便给了江恒之一至凶之卦。,”

“事在人为,何况那枚铜钱落到老夫脚边,难道就不是天意?”

“此枚依然是正面向上。”

江永轻咳一声,杯盏在他指间转了半圈,悄然落在案上。

“多谢。”他说。

蔡知秋就着江永用过的酒杯抿下一口佳酿,顷刻被丝丝缕缕的咸腥扯住舌尖。他忙端起瓷盏,背光查看酒水的色泽,“江永早年受过严重肺伤,不时咳些鲜血,倒也平常。”薛青玄知晓他心中所惑,解释道。

料是伤在弘光元年的上元之后,被冯渊陷害入狱之时,蔡知秋的声音被心脏坠得发沉,“其实第三卦中已有五个变爻,纵使最后为阳爻,也当用变卦的静爻爻辞解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他逃不掉的。”

“可老夫偏要让他外卦全阴,”薛青玄推开面前的小割烧鹅,手指沾酒在案上画出卦象,“□□为寇,六五为虏,上六为君——”

“方今君非甚暗,何至于与奸寇强虏同列?老先生此言可有失偏颇。”

“凡为君者,无一不暗。待来日攘除奸凶,中原定有场地覆天翻,”薛青玄将指尖移向内卦,那是一团蛰伏在地下的心火,“被宋景迁孵育,从杨光中巢里飞出的凤凰,岂会永远垂翼低飞?”

明夷至危至难,于是变罔不吉。此卦六爻皆变,原是薛青玄刻意赠予的绝处逢生。知秋释然一笑,“明夷之时用大矣哉!恒之上上人物,变一爻而为《谦》,卑以自牧,用涉大川,艰贞是也,变二爻而为《泰》,用心弘大,无所遐弃,用拯是也,变三爻而为《复》,出入无疾,反复其道,南狩是也,变四爻而为日中之《丰》,变五爻而为事成之《既济》,变六爻而为修明之《贲》。君子居明夷之世,有责必有以塞之,无责必有以全身而不失其正。时世虽暗,大道未坠,唯需守正不移,定有日出东方,去蔽昭明的那天——”

不知是因说中家主的心思还是夸耀宿敌太过放肆,知秋见薛青玄的面色渐渐不豫,忙小心试探道,“只是……江恒之早岁甚艰,释褐后又东奔西走、昼夜兼劳,今夜观其面相,则气血兼病,似非能否极泰来的享寿之人。”

“过刚则易折,多病反寿长,”薛青玄冷哼一声,目光移往江永离去时的方向,“江湖为釜,且让他熬着呢。”

注1:引自司马光《送冯状元归鄂州》。

注2:引自岑参《感旧赋》。

注3:引自宋代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概,刮平、削平的意思。

注4:引自《增广贤文》。

注5:借鉴自汉代郭璞《江赋》。八风:来自各方向的风。翔:吹。飞云、艅艎:船名。圆渊:漩涡。悬腾:向空中腾涌。湓流:声响很大的急流。电激:如闪电般急猛。

注6:折二:指铜币的重量及价值,如小钱重一钱,折二重二钱,当三重三钱,当五重五钱,当十重一两。

注7:参考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校订版)》

注8:引自《周易·谦卦·彖传》。

注9:文王羑里之灾:指周文王被纣幽囚羑里之事,箕子朝鲜之逐:指周灭商后,身为殷商移民的箕子远渡朝鲜之事。

注10:引自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6章 尔惟盐梅(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