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41章 兵临城下(二)

何处问长安 第41章 兵临城下(二)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12:32:42 来源:文学城

暮色天光漏窗而入,树阴云影在江永的指尖闲闲游走。秋风拂去终日的忧劳,他忽的有些倦了,便支颐阖目小憩。待华安小心翼翼地将他唤醒,窗外已完全沉暗下去。

“是我惫懒疏神,竟让庆馀与伯贤在此久候,真是万分惭愧,”江永满怀歉意地坐正身体,“没有耽误什么事吧?”

华安拱手禀告,“适才传回消息,陈巡抚已入镇海县境,半个时辰内便将抵达西城门——届时汤师爷应率衙中属官至城门外迎接,可我却听说师爷已经离开衙门、去巡视海防了?”

“师爷不在衙中,迎候之事便交由你做,”江永又转头看向董齐,“伯贤,你那边情况如何?”

“于屋顶矫首而观,高公之船已入望远镜中,估计半个时辰内便将进港,”董齐颔首应道,“我正安排马车前往迎接,不知先生可有别的吩咐?”

“高公携子离京后一直寄栖僧寺,此刻定是衣衫单薄、囊中羞涩。我已让江泰备下三件披风,一会便劳伯贤为高公父子及幕僚带去,”江永吩咐道,“至于高公一路所遇兵官、衙吏,伯贤记得要代为打点一二。”

“先生放心,董齐立即去办。”

华安见董齐离去,自忖无有别事,也正要行礼告退,“恒之兄,华安亦……”

“庆馀兄,弟还有事相托,”江永打断了他的话,“弟拟于今晚为高公、陈兄一同接风洗尘。待你见到陈兄,请务必设法拖延,留弟与高公独处片刻。”

“恒之在浙推行新政,老夫隐居吴门观望良久,真是喜乐忧惧一皆系之,”三年的苦闷熬白了高邈的鬓发,他的形已枯瘦、身已佝偻,唯有那双眼眸还闪着灼灼精光,“既喜贤者得遇其时,存民族以一线生机,又忧恒之另存他志,置大宣于分崩离析。”

“永德浅才疏,蒙陛下不弃,乃有此身。自夺情起复以来,学生夙夜忧叹,唯恐托付不效,”江永起身为高邈添注新茶,“高公愿前来助我一臂之力,学生不胜荣幸感激之至。”

“却不知此行究竟是为虎添翼,还是为虎作伥?”高邈说话一针见血,丝毫不留情面,“恒之借推动变法之机一揽大权,凭开明务实之名广招贤良,于内外交困之际大行权变。组浙兵,拜浙将,用浙官,近来又借政绩考核之名,将外籍官员置于浙生耳目之下——如今恒之已总全省军政,不知来日是要做摄政之周公,还是篡位之王莽?”

“浙江距京甚近,旦则缇骑奉令出京,夕则江永人头落地(注11)。雷霆雨露,莫不迅至,岂有伊霍复见之忧?何况在下身副宪臣,曾受顾命(注12),浩荡皇恩未曾相报,又安敢别有二心?”江永谦和一笑,随即又正色道,“只是大宣已至穷途末路,非改弦易辙不可挽救。譬如一株大树,遇终朝飘风、终日暴雨,遭斧斤砍伐、牛羊侵啮,又逢虫豸集居、病害缠身,纵然曾经干霄蔽日,如今也已枝干枯瘦、寒叶凋零,再难摄护众生(注13)。为今之计,只有暂舍腐朽半枯之巨树,移孱弱幼苗于阴蔽之外,予其阳光、雨露、养分、惜护,再予其充分时日,待其耸立参天,方可免颠覆之祸,庇芸芸众生啊!”

“周室衰微,则礼乐征伐起于诸侯,”高邈的眸中透出寒光,“今恒之着鞭在先,将如郑伯寤生何?”

平王东迁之时,郑国以从王之功大受恩赏。庄公寤生借机攘外安内,首称小霸于诸侯。周桓王忌其势张,夺其王室卿士之位,而郑伯因此不朝。桓王以诸侯伐郑,却于繻葛苦尝败绩。郑臣祝聃射中王肩,废君臣尊卑之义,启群雄争霸之世。然而郑国霸业宛如朝露,寤生驾崩,诸子争王,国运由此一蹶不振。又因郑国地处交通要冲,后起之国俱以“服郑”为称霸跳板,晋秦争霸时,郑为晋秦所争,晋楚争霸时,又为晋楚所争。国金屡屡为战场,自襄公以来,几至年年有战事(注14)。为存喘息之机,郑国不得不频频反覆于强国之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注15),足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高邈以郑庄公暗讽江永,实有三分质疑,三分告诫,三分批驳,而激赏与赞同,不过只占那微不足道的一分罢。

“胡虏外夷谋我日深,夫即天子不幸失天下于诸侯,是犹以中国之人治中国之地,亦何至率禽兽而食人,为夷狄所寝覆乎!”江永坦然应道,“秦汉以降,华夏患于独夫之治久甚,其精神不用于礼乐征伐,而日用于疆场,不施以仁爱,而虑己安危。其为治出于苟且,使民力几于耗竭。夷狄趁其内乱,不过一战,而天下之郡县皆望风降附矣(注16)——永实无此独夫之心,犬子才智平庸,亦难荷国重任,推行行政,只为选贤任能,为中华搏一出路,尚祈高公勿疑为盼。”

“恒之所言,确乎振聋发聩,然行不副言者何其之多?”

“高老,吾从吾师。”

“宋景迁?”

江永不语,只是摇头。

“罢,罢,罢,”高邈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已成禁忌的名字,不禁喟然,“那老夫便姑且相信一次。”

“通移署署正总理远洋贸易及资金流通,经手之物甚多而交往之人甚繁,其中又涉宫禁、西夷、士绅、官吏,遍观江南,唯高老可以胜任,”江永得高邈体谅,只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神情不敢有丝毫放松,“相关内容学生已写于信中,然此署未曾设于中夏,永不过师夷长技,并无完全胜算,不知高公有何高见?”

高邈捋须道,“同文馆所印《佛郎机志》、《和兰志》、《谙厄利亚志》,老夫皆已读过。知晓恒之仿红毛番连财合股、集民间财富以通远洋之例。然华夏国情不与夷同,矿监税使滥索讹诈之状历历,豪族巨绅贪渎养交之事仍新,此政能否顺利实行,尚难预料啊。”

“非江永不愿蹈成例、求稳妥,实乃上暗政险、危在俄顷,非锐意兴革别无他途。如今海内虚耗,兵荒相仍,大宣财力有限而供费无穷。虽自隆庆开禁以来,海量白银入关,然物价亦随之腾踊:太(河蟹)祖年间,一金可换五银,而今竟需十五银相抵。日迈月征,则富者愈富,贫者愈穷,贫富交侵,纷争不休。以上种种,唯出海通商可以相济,”江永饮茶润喉,“海上夷寇麇集,非官府之名不能震慑异心、守卫疆土,彼人船坚炮利,非充足资金不能应对有方、一争高下。永劝捐于民间、筹资于缙绅,既可贷款富户以解急情,亦能笼络百姓以免浮言。通移署凭合财多少发放票据,年分利润而保其本金,十年后乃可赎回。若急需本金,合股人可于通移署买卖票据,由书吏备录在案。二十年内,民间不可效法设立署,一经查出,必有严惩,以保官府转啬为丰。”

“此法若欲长久,则需通消息、明账目。近来安庆崇文书局、常熟一心阁、岳阳草蠖居皆有商报试刻,通移署可与三者合作,互通商情。至于明晰账目、公开盈亏,则背靠官府概难实现,” 高邈不以为然,“以政令导之,以利润诱之,以严法戒之,士绅或能暂同其心,然内官自认有君威倚恃,讹索敲诈横无可制,若其强霸官署、掠占民产、私设关卡、肆意取夺,恒之将为之奈何?”

“官绅有党派之分,内监亦有门户之别,昔日北京沦陷、禁宫罹殃,万余内侍南逃,幸免者大多选入留都、侍奉今上。先前王侧已有旧奴,虽能导引歌舞、奉进优伶,于朝廷典章礼仪则远有不及,有南逃之宦久在先帝左右者,趁此阙漏,夤缘而进——旧监与新监互分敌我,互结党羽,此后遂有利害之争、南北之别,”江永压低声音,“今上贪顽暗弱而喜怒无常,太监倚靠冰山,常有祸福旦夕之忧。南监若来,则陈巡抚为薛公所重,必有以相衡,北监若来,则……以我名之不废,其不敢无恐。”

江永说罢,又去云淡风轻地品茶。高邈听其言,观其行,心头不由一震。此前他自以为了解江永甚深:先父之身教令其忠孝,汹涌之宦海使其周慎,荒诞之世道成其包容。他少时贫苦,久为家宅所累,学非上品,才非卓绝,但却品性坚韧,自强不息;及至进士及第,常与豺狼周旋,保身者多,谋国者少,然而性情淡泊,不争是非。却未想起江永少时遍历丧乱,日有颠坠之虞,及至通籍释褐(注17),则任职礼部,持节远夷。国衰望微,常需亲履战地、忍尤攘诟。俟一朝归朝,又见江山半坏,狂狡迭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前有杨光中搅弄风云言传身教,后有薛青玄争权夺势相用相防,他又如何会是全无心机手腕的磊落之人?

果然,他已将无数的亲友乡谊交通、利害关系相连,在超过浙江一省的广袤土地上织成密匝的丝网,铜山西崩则洛钟东应,蜂虿自投而脱身无门……经纬纵横欲笼罩天地,又避得几时风雨?高邈习惯于对一切事态的发展保持悲观,“今日有人代君之位,来日便将取君之命。恒之躲得过街头明枪,巷尾暗箭,躲得过山中豺狼、水底蛇蝎否?一朝人亡政息,百般槃筹烬冷烟飘,恒之家眷将如何保全?全浙士民又将走向何方?”

“江永区区书生,一身进退岂关大局?”江永谦抑道,“今之浙江非永之浙江,乃浙人之浙江,利害情谊环环相扣,京中浮言岂可撼动?我所虑者,乃仓廪空虚,民生饥馑,百姓不安于内而招兵于外。通移署坐镇海关,管理商贸,责任何其重大。江永以全浙存亡相托,还请高公莫要推辞。”

见高公态度松动,江永又将林新梓的捐助交到他手中,“此乃三万两会票,在浙江任何钱庄皆可兑换。高公便当它是通移署吸纳的首份合资,稍解官署草创、诸事待兴之急吧。”

江永此举意欲何为?为国广开利源,何能攀鸿附骥?交友以正以诚,岂能观势谋利?高邈盯着面前的会票,不悦道,“自古未有谋身先于谋国而能力挽天河者,不知恒之想以何名注籍?”

“此江永之财,实乃友人所赠,”江永不欲多说,只是澄清道,“至于注籍,便用‘木梓’二字吧。”

话音刚落,自房间紧靠的楼梯处传来一串急促的脚步声。高邈收下会票的动作方停,酒店的伙计便引陈珪走进了包厢。新到任的巡抚面露疲态,却在目光相触一瞬扬起标志性的讨好般的笑容。他快步走向江永和高邈,拱手行礼连声道歉,“家事繁琐,以致来迟,还请高老与恒之兄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是弟安排有失,有劳仁瑀兄风尘未扫便来赴约,尚祈兄台宽恕则个,”江永亦躬身回礼,“一会弟派些家丁前往尊府,叫他们帮忙一道料理吧。”

“如此甚好,多谢多谢!”三人揖让着依主客之序坐下。陈珪瞥见江高桌前半空的茶盏,知晓他们已交谈许久。他心下黯然,嘴角又牵起几分苦涩。他也尝十年寒窗思接古人,欲登车揽辔以澄清天下;勤勉庶务心忧家国,思生民疾苦而恫瘝在抱(注18),奈何一面是鸿图壮志,一面是家族姻亲,二者势同水火,绝难相容。多年以来,他谨慎游走于薛青玄与东林之间,却终究难逃被两方一齐摒弃的命运。陈珪自觉像是冒然闯入了江家宅院,周遭环境是陌生的,来往宾客是淡漠的,便是私心仰慕的家主也明里暗里地防备自己。一种混杂着尴尬、沮丧与委屈的复杂情感袭遍全身,陈珪如芒在背,坐立难安,口唇微张,欲言又止。

江永看出他的窘境,笑着解释道,“适才我们一直在谈论双屿设立通移署的事宜,谁曾想此事看似简易,具体实施却困难重重。我与高老皆一筹莫展,亏得仁瑀兄及时赶到,正可为我等出谋划策。”

陈珪心下微松,“学生德薄能鲜,何敢在两位前辈面前托大?高老与恒之兄但有所需,陈珪必竭诚襄助!”

高邈与江永对望一眼后又将目光默契地错开。“老夫官场沉浮既久,知棋局之难测,故计虑不敢疏忽,行止不敢越思,”高邈试探道,“如今老夫主持通移之事,欲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注19)。奈何皇上深居九重,目不见四方之颠连,耳不闻万口之怨言(注20),享江南各方之奉,尚犹患贫,恨不能嗜尽民脂民膏。民间豪强兼并、 赋役不均,官绅罔利造作,恃顽不纳田粮;小民营生无计,辗转投于沟壑。吾欲请贪财若命者助捐、取束手无如者囊箧,不知又能得银几何?纵使筹款顺利、经营得当,年末幸有盈余,更有天子下求金车,中官横出暴敛……万历之时,矿监税使四方采榷,以致城邑惨遭盘剥,化为丘墟,民氓生计断绝,铤而从乱——不知仁瑀可有耳闻?”

一番剖白辛辣刺耳,听得陈珪脑门发热。他用手揩去额上不存在的汗珠,僵着笑容不住点头,“高公所虑极是,学生亦觉此事棘手……不,学生的意思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存亡继绝,正在我辈。纵仅有尺寸之效,也当尽百倍之力……”

白脸唱罢当唱红脸,江永摆手打断陈珪的指天誓日,笑着宽解道,“浙东推行新政数年,境内安乂,民力稍苏,士绅富商恒存精忠,闻通移署之设立,皆踊跃捐资以纾国困——国步艰难,然民心尚为可用,诚以待之、静以抚之则春草自生,高公和仁瑀兄不必过于忧惧。”

陈珪立刻读出江永“诚以待之、静以抚之”背后的深意,“陈珪虽无远识,亦知用人不疑。今既将通移署全付高公,一切政令举措,学生绝无异议,”他信誓旦旦地保证道,随即又从袖中取出一沓会票,“这是二十万两会票,其中十万两为某私产,献于贵司,聊表学生寸心。另外十万两还请记在司礼监杜公公名下,杜公公急公好义,早有慷慨解囊之意,此番请学生代捐,恳请高公莫要拒却。”

杜聪此人悭吝刻薄,拔其一毛几于要其性命。陈珪自倾囊箧为其扬名,既可收买杜聪,令他顾及自身名利而不敢强加盘剥,又能震慑内官,让杜公公的干儿干孙们投鼠忌器。高邈暗自称奇,看来这位总以圆融度日的陈仁瑀也并非只会司马称好(注21)。他毫不犹豫地接过会票,语气却不曾缓和,“好教仁瑀知晓,通移署尚未建成,盈利遥遥无期,万两白银一朝投入,盈亏损益全无可测。假使朝中诸公未见速效,睢盱噂沓(注22)执意罢黜,翕翕訾訾(注23)严加谴咎,届时还请陈巡抚念我等枵腹从公、尽竭心力,在圣上及薛公面前缓颊一二。”

“躬履其地者进退因势,取舍由时,岂可由臆料遥度者妄揣是非?还请高老放心,学生既为浙江巡抚,对于新政毁誉自当首担其责,断不令老先生为此掣肘、横遭讥谤!”

“新政推行至今,朝中如何议论?”江永转着杯沿,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仁瑀兄话中之意,想来定已是谤议从生、弹章千尺了吧?”

“怎会如此?”陈珪正色道,“留都诸公听闻新政条目,一致赞不绝口。皆称若非居轴处中,定当来浙,与兄台共谋大事呢!”

注11:此系夸张之辞。南京距镇海所在的宁波府越434.8公里,而最快的急递约为每日300公里(三藩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3000公里的路程,清朝驿夫仅用9天完成快递),所以圣旨是无法一天抵达宁波的。

注12:引自杨涟《狱中血书》,宪臣:御史台又称宪台,江永现在的官职为右都御史,故称。

注13:本句参考自王火先生的《战争和人》,原句是:“我感到中国就像一棵大树,在风雨飘摇之中,更受着斧斤的砍伐,牛羊的侵啮,树叶飘零,枝柯摇动,其情况真是憔悴极了!”

注14:引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注15:引自《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意为:准备好贵重的财礼,等着大国的到来,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注16:引自、改编自黄宗羲《留书·封建》。

注17:皆指做官。

注18:恫瘝在抱:像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指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注19:引自《管子》。

注20:引自明万历朝户科都给事中田大益奏疏。

注21: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注22:噂沓:议论纷纷。

注23:翕翕訾訾:翕翕 :相互附和貌。訾訾:不让上级满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兵临城下(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