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10章 恒之夜奔(二)

何处问长安 第10章 恒之夜奔(二)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12:32:42 来源:文学城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注1)。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火。

赤日惨淡,悲风怒号。冲天火焰舔舐苍蓝的天空,滚滚黑烟向四方逸散。轰耳不绝的辟卜声隐没声声哀嚎,忽而被崩塌的殿梁廊柱打断,哽咽微许,忙又继续吟唱起来。

街道中塞满了百姓。男人肩上扛着孩子,女人手中搀着老人,皆瞠目张口,引颈朝皇宫的方向观望。他们枯黄的面庞被滚烫的空气灼烧,偶尔漏些细碎的话语,又很快消散在呼啸的热风中。未过多久,人群中突然钻出一声哀啼,立时便有三五道哭声相应。如同投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悲伤的情绪也渐次扩散,最后竟由呜咽而悲泣而恸哭了。

他们之中,未尝没有希望“与日偕亡”的平民,埋怨“赋税咸加”的贩夫,感叹“世风日下”的皂吏,可禁中的炽焰将人心之上丛生的棘刺焚烬,零落成灰处反而有同情的种子萌发,“这世道,连皇上的家里也着火啊……”

大火似乎烧去了“天渊”之间的藩篱,善良的百姓在这一刻意识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天潢贵胄,也会走投无路,也会万念俱灰,也会身死魂灭——正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他们。

然而那些宫中、府中、军中的老爷贵人们,那些动与物迕、心与口违的道学君子们,那些富甲一方、田连阡陌的地主乡绅们,却何曾不视黎庶为蠢蠢,侈然肆于其上(注2)?龙椅上坐上新的圣子龙孙,丹墀下跪下新的文禽武兽,在他们的眼中,芸芸众生不过是脚下的蝼蚁——它们称“我”、称“奴”,又岂能称“朕”、称“孤”?会“死”、会“殇”,又岂会“崩”、会“薨”?国史者,帝王家史也,本纪者,颂家主之功德也,列传者,叙忠仆之勤恳也。煌煌史册上千卷,“民”在其中不过是数行空话、几串数字,却还要蜷缩在帝王将相的传记下为这些人彰显功罪,他们何曾得到真正的看重?

这一隐秘在城破后的屠掠中得到了可悲的证实。

数十件铠甲撞上大门,三道木闩皆被折断,顶在门后的桌椅应声飞出,在击中影壁后溅起纷霏木屑。凶悍蛮横的乱兵与街上凄惨的哭喊一齐涌入会馆,槐树下枯坐的老翁还未聚神,屠刀已割开他的脖颈。一股股鲜血从伤口处喷涌,老翁张大了眼睛,惊恐的瞳仁最后一次映上锋利的刀刃。

“将军有令,鸡犬不留!”那名兵匪暴喝一声,提刀又向库房前的乞儿走去。孩子们立时乱作一团,如同无头苍蝇般嘶嚎着撞在一起,又头破血流地朝不同方向飞奔。受惊的栖鸟尖叫着扑上蓝天,将挂满槐叶的树枝扇得上下颠颤,几枚青碧翩然落下,落地时已是一片血红。

“咣——”

“咣——”

“咣——”

肉砸到铁门上的“咣”声是沉重的,刀劈在铁门上的“咣”声是清脆的,还有头碰、肘击、脚踢、风吹而发出的高低不一的“咣”声,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同败军之际城头擂起的破鼓,敲敲停停,铺陈出一片苍白的绝望。

老人和数十名孩子的血洋溢在江永身后,他不及调动艰难的视听去探索周遭,不及感到恐惧、愤怒与绝望,不及思考为何即将成为君父的人要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子民,他的世界只剩眼前的一堵后墙。

江永用手指紧紧抠住浮雕,伸脚在砖缝间试探,忽然脱力栽下,全身剧痛也不敢闷哼,只能迅速起身,屏息进行下一次尝试……如此屡败屡试,经验未令其愈发娴熟,疼痛反让他更加笨拙。会馆中乱打乱砸的动静提示他兵匪抄掠的进程,越发响亮的甲片摩擦声为他计算与死亡的距离:还有五间房没有搜完,四间,三间……

当弯刀反射的第一束寒光照进后院,江永终于翻过了后墙。

墙内与墙外,竟是两个世界。

墙内是白骨如山、血雨腥风,墙外是秩序井然、海晏河清;墙内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墙外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墙内是咸嘉朝的浙东会馆,墙外是德昌朝的全晋会馆。

这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汇聚天下富商,网罗四海奇珍,不在民贼盗匪的刀剑下首当其冲已是异事,他们究竟是如何逃脱了惨烈的屠城?

江永将满腔疑惑搁置一旁,他避开在场人的注意,悄然行至中厅,见确无警讯,正欲登堂求救,一道低语如利剑般穿耳而来,“大将军为救生民之困、解君父之危,一路攻城略地,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注3)。如今京师光复,全仰仗大将军运筹帷幄、折冲千里。区区万两薄礼,难以抒发我等景仰之情!”

“常老板客气啦,为民除害是我等的职责嘛!再说了,若非常老板将京中情报及时提供于我,我等也不会放弃缓进之策,顺利攻下京城!”厅内传来爽朗的大笑,间或夹杂金锭相撞的脆响,“放心,有我的亲兵在此,那些丘八不敢进来骚扰你们!”

“将军大德,小人永世不忘!”谄媚之声再次响起,“小人略备薄酒,还请将军赏脸……”

“我还有事,酒就不喝了,”锁子甲刮到交椅的月牙扶手,椅背“嘭”地一声砸向地面,“听说浙东会馆住了个名叫江永的人,你认识吗?”

“认识,认识!他是首恶杨光中的门生,攀附座师做到礼部侍郎。平日里气焰嚣张,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哩!如今皇上要拨乱反正,他岂能逃出大宣律法的制裁?……”

常老板说了许多诋毁的话,生怕让人以为他与江永有什么干系。见他如此张皇,大将军也哭笑不得,“皇上要把江永的脑袋砍了挂城墙,你慌张什么?你既然认识他,就带个路,跟我去隔壁辨认下尸首。”

“啊,是,是!……”

微风拂过身旁的长草,惊得江永连忙缩首。他汗如雨下,心如擂鼓,欲吼却喉紧声咽,欲哭而眼枯无泪。待厅前的脚步声消隐,他立刻蹑向后院,避开厢房的数名老妇,潜身穿至后室——成群的驼马将他急促的呼吸扰得大乱,江永只觉天有五色,地旋匪息,身后的脚步声又杂然而起,如今他已是进不得也退不得。江永将心一横,全身伏地,从驼马腹下匍匐前进。污秽之物与浑浊之气已非他所顾及,那些躁动不安的牲畜嘶叫着将蹄扬起又重重落下,许多次都砸在江永的身侧,最近一次离他不过几寸,险些就要将他踩成肉泥。

“皇上,若您在天有灵……”江永几乎失却全部力气,他的四肢依旧在挪动,眼前的驼马却越来越多。绝境之中,他将仅剩的希望寄托于未安的魂灵,“若您在天有灵,就请保佑微臣逃出生天!”

辇毂之下生灵涂炭,林又清生前难救,死后更是无能为力。然而发愿本身却赠予江永一份气力,他向光亮伸出手臂,竟幸运地摸到了门槛。江永爬出后室,又接连探寻数间房屋,皆不能找到逃离之路,发现一条通向后门的夹弄,弄门却被长锥钉死。他攥住长钉不断摇撼,木门丝毫未动,正欲另觅他途,一道尖利的女声劈头打来,“那里是什么人?”

心神离舍的江永再次扑向弄门,他双手死死扣住锥帽,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终于成功将它拔出。门栓久被雨水浸泡难以掣开,江永便直接将门框撞断,闷头朝后门奔去。

他拐过几道曲巷,确认身后无人追来,又急向通衢奔去。棋盘街上积尸如鳞,兵匪手中的锋刃钝了,依然挥向无辜的百姓;血流成渠,先前的已经凝固,新的赤泉又流淌其上。一名赤身**的少女从江永面前跑过,飞身跃入巷口的水井,却因水井堵塞不能就死,又被两名乱兵拖到屋中……

又一名孩子倒在江永脚下,血水顺着穿胸的箭矢连珠滴落。江永下意识俯身查看,忽有一箭破空而来,瞬间插进他的肩胛。他还未将箭拔出,一把长刀又朝他的面门砍去……

江永用十两银子躲过一轮追杀,捧着格挡时被砍伤的手臂冲进一间民居。此处腥气浓重,而厅中并无陈尸。他不敢再向前进,见里屋有一张架子床,立刻缘四角立柱而上,屈身躺上仰顶,面向里紧贴墙壁。他不愿见到光影的晃动,于是闭上双眼,又害怕听到任何风吹草动,索性把耳朵也捂起来。“混沌凿七窍而死,足见视听食息可杀人。”他开始歪解起《庄子》中的故事,觉得自己可笑,又暗中自嘲一番。

江永喘息方定,侧门再被打开。乱军将一名少妇挟持入内,不顾女子如何哀声乞怜,径直将她抛到床上……仰顶剧烈地摇晃起来,江永只觉伤口生疼,早前流的血已经凝固,深蓝直身被染出片片硬结的黑块。新的鲜血很快浸出,在他的身下汇成涓溪。所幸榻上二人担心被人发觉,很快另寻他处。待满室复归于寂,江永揩去额上冷汗,缓慢坐起身来。

既能有第一个人来,便还有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仰顶并非隐秘之处,若不是那匪兵被**壅蔽,或未再警惕一二,江永定难逃被发现的噩运。他四下寻找新的藏身之所,仰头看见上方竹席制成的仰屏。那本为遮挡梁枋,想来也可用于蔽人。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扳住桁条向上攀爬,当又一群乱兵破门而入,他刚好踩上驼梁。

竹席将他完全遮挡,梁上漆黑一片。江永坐在顶梁上,猛觉不远处还有一人,霎时心时大骇,身形也不由一晃。那人也同时发现了他,拔出短刀就要取他性命。黑暗中江永躲闪不及,但短刀出鞘的声音被房中匪兵捕捉,匪兵举矛上搠,直接将那人挑落房梁。

那人的包袱里塞满了金银首饰,乱兵如蝗虫过境般一哄而上,很快就将财宝瓜分殆尽。趁此乱局,江永隐藏到未完全坠落的竹席之后,不意又与榻上的女子四目相对——那名可怜的女子只是将头轻摇,轻轻阖上双目。

她最终在江永眼前咽了气。

太阳厌倦了死亡,终于跌回地面。马踏尸骨与刀剑相撞的声音渐渐稀疏了,四近只剩细碎的悲泣。曾经繁华喧嚣的街市如死灭一般荒寂,月光照彻,更显阴凄。江永顺梁而下,跪在床前向她叩首,又匆忙向屋外奔去。

人间地狱无非如是。

棋盘街上死者枕藉,几无活人落脚之地。江永从横陈的尸体上爬过,刚至路中,遥见街口出现数点火光,立即将包袱压在身下,头颅埋在尸堆中。战马踩着骨肉奔腾而过,一脚正踏在他的后背。江永只觉肝胆俱裂,痛得几乎要大声尖叫,但如今的他半点力气也无,莫说哭喊,就是呼吸也感疲乏。他枕在死人的手足间,碧赭黄黑的混合液体顺着衣襟丝缕渗入,眼前一黑,竟然昏死过去。

夜半时分,他被冻醒了。四下寂然,只有寒风涌入街道。一只鸱枭略过天际,张开铁钩似的短喙,发出凄厉的怪叫,如婴啼鬼哭,令人闻之悚然。江永不顾周身的剧痛,手脚并用爬过棋盘街,跌进一道小路。几名幸存者正偷偷收敛亲友的尸身,看到已无人形的江永,先是惊骇,继而漠然,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注4)

“恒之?”

江永循声望去,见一袭孝服半蹲在自己面前,他认出是景从周的长子景修儒,低声应道,“继贤兄,是我。”

“恒之怎会伤成这样?”景修儒扶住住摇摇欲坠的江永,孝服立时一片殷红,“此地非谈话之所,还请阁下随我小舍一叙。”

他向身后的小厮交代几句,架起江永向景府走去。

京中死者如山,景少卿是最体面的那个:一对告丧的蓝字灯笼悬在高大华丽的门楼下,从府门至内宅门扇扇大开,皆被糊上白纸。夜来晚风吹动灵幡,堂中的孝帘也随之晃动。江永向那副楠木棺材叩首致哀,景修儒也向他磕头回礼。棺底长明灯忽然一闪,孝子贤孙们大惊失色,齐齐围拢过来,生怕烛焰化烟,让他们的先人在黄泉路上迷了路。

“晋王手下的第一谋士黄俟曾是先父的学生,因着这层关系,景家上下才能在这场浩劫中保全,”景修儒将江永搀到后堂,低声向他解释,“若恒之不弃,不若在舍下调养数日,待晋王入主宫禁、下令封刀,继贤再送恒之出城?”

“景府治丧,本就忙乱。恒之一介外人,如何能这般打扰?”江永婉言推辞,一面简单处理伤口,一面出言询问,“继贤兄可知,晋王为何要大肆屠城?”

“君王心事向难揣测。或因京城反抗激烈,或因先帝拒不投降,或因手下不服约束,或因自身贪鄙成性,继贤也不得而知,”景修儒看到江永臂、肩、背上的伤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恒之受此严重之伤,不可再出门冒险!府上虽在治丧,可余出两三名侍女的能力还是有的。恒之完全可以……”

“贤兄好意,恒之心领。可恒之要事在身,务必赶紧离开京师,”江永打断景修儒的邀请,起身俯首作揖,“恳请继贤兄为愚弟寻一良法,让在下尽快出城!”

“谁!”

“是我,景修儒。”

在永定门周围巡逻的将军将倭刀收回剑鞘,脸上浮现恭敬的微笑,“啊,原来是景大爷!不知大爷为何要深夜出城?”

“家父驾鹤西去,府上一片忙乱,不意竟死了几个下人。家母一向仁慈,为了不让老人家忧心,只能带到郊外偷偷埋了。”

“令尊仙逝,干这些下人何事——难不成真有勾魂索命之说?”

“他们想在置办祭仪时吃些回扣,结果分赃不均,互相把对方打死了,”板车推着三五具路边的尸体,上面盖床崭新的白布,景修儒面不改色,“家丑外扬,让军爷笑话了。”

那名军爷掀开白布,用刀挨个戳下,果真见上面躺着的都是死人,“区区几名下人,还劳大爷亲自处理?”

“这几日城中兵荒马乱,劳军爷和黄先生挂念,景府上下未被侵扰,继贤铭感五内,”景修儒向那人一揖,顺势在他手心放上一枚十两银锭,“只是府上仆从众多,若在下不跟来,恐他们被认成乱党。家父尸骨未寒,弟实不想再添无妄杀孽。”

“既是如此,那大爷赶紧去忙吧,”将军心领神会,脸上笑容更甚,“需要小弟派两名亲兵随同保护吗?”

“愚弟也带了小厮,便不麻烦军爷了,”景修儒拱手道谢,向身后的推车人催促道,“阿恒,还不快跟上?”

江永推着板车,一声不响地离开了这座地狱。

原先平整的路面被炮弹砸出深浅不一的凹坑,挖的两道壕沟皆被尸体填平,发出刺鼻的腥秽。江永摇晃着将车推出三四十步,突然不再前进。毫无缘由的,他向城头望去。

昏黄的灯光下,座师杨光中一家五口的头颅在风中摆动。杨首辅的脸上鲜血淋漓,双目并未阖上,他的眼仁苍白,仍依依望向南方。

江永的眼眶干涸了十年,今日再次涌出泪水。

注1:引自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注2:引自许篈《朝天记》。

注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引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4:屠城的部分场景借鉴了明末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真实的历史更加惨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恒之夜奔(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