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90章 借桃心簪敲山震虎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90章 借桃心簪敲山震虎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13:20:39 来源:文学城

娇娇将那个顶簪拿过去给吴氏和桃姐儿看:“我就要这个啦。”吴氏拿起来一看,面露犹豫之色。

因为先前彩线络子的插曲,娉姐儿与婷姐儿对娇娇都产生了“娇纵”的看法,生怕她再为难桃姐儿,故而格外在意她的一举一动。娇娇挑首饰的时候,娉姐儿与婷姐儿也在留心着,见她挑中的是桃心金叶子顶簪,姊妹二人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众所周知,桃姐儿闺名中有一个“桃”字,殷太后向来看重这个侄女,每常有了什么与“桃”相关的东西,或是桃花形状的饰品,或是桃花纹样的布料,或是桃子口味的点心,总是想着她。今日送来的节礼中,唯有这一件是带着“桃”的,娉姐儿与婷姐儿都没有,显然是太后专门送给桃姐儿的。

吕家也不是头一次收到宫中的赏赐,吴氏和娇娇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专给桃姐儿的赏赐,娇娇这样的行为,也显然不是单纯看中了这个顶簪,而是一种**裸的挑衅了。

娉姐儿默不作声,冷眼看着吴氏,想看她如何反应。好在吴氏并没有一味顺着女儿,而是皱着眉头从她手里拿走了顶簪:“你还没留头呢,拿了顶簪也没处戴去,还是换一个罢。娘觉得这个金螟虫的发箍就很可爱,或者是这副金蝉的手钏也很不错,还十分应景呢。”

吕娇娇却作起来,躺到罗汉床上蹬腿,口中说着“就要就要”,一副“你不给我我就不起来”的架势。吴氏呵斥了她几句,见娇娇不为所动,只好露出为难的神色,看向桃姐儿。

桃姐儿会意,便上前笑道:“这有什么,妹妹既喜欢,拿去就是了,虽则如今戴不上,等过两年留了头发,就能戴了。不过近几年京中首饰花样翻新得很快,也不知道两年之后这花样会不会显得老气了……要不这样,嫂嫂替你觅个假髻儿,填进真发里,这样就戴得住了,今岁中秋领宫宴的时候刚好能戴到宫里去。”

吕娇娇比殷氏姊妹要小两岁,今年才刚八岁,最少也还有两年,才能佩戴繁复的首饰,听了桃姐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现在霸住了这个顶簪,也只能看不能戴,等到能戴了,京中早就不流行这个样式了,届时戴个两年前的东西出门,虽有“太后所赐”这样一层金光,也多半会被名媛们笑话老气横秋。

而吴氏则从桃姐儿的话中想到了另一层险些被忽视的问题:为了表示对太后的敬重,得到赏赐之后,理当尽快作出反馈。譬如赐下料子,就该裁了衣裳穿出来谢恩;赐下首饰,下回面见太后时就该佩戴;赐了吃食和玩器,陪同太后谈话时也要多加夸赞,体现喜爱感激之情。

倘若下一回宫宴的时候,太后娘娘瞧见自己给桃姐儿的赏赐不在桃姐儿的头上,却在娇娇的头上,心中会作何想?

念及此吴氏便有些不寒而栗,她咽了口唾沫,搜索枯肠想再搜罗些言辞将娇娇劝住,谁料娇娇居然乖乖听了桃姐儿的话:“那……那我还不是不要这个顶簪了,我要那个发箍吧……”

一旁的娉姐儿惊得目瞪口呆,心道:大姐姐真乃神人也,三言两语就让吴氏母女改了主意,又半点没得罪人。

出了望海轩的门,娉姐儿眼看四下无人,这才开口夸赞桃姐儿:“大姐姐真是厉害……”桃姐儿却笑着打断她的话:“你鬓角有些松了,回去姐姐替你抿一抿。”一面说着,一面替她抚了抚鬓发,借着伸手的动作使了个眼色,娉姐儿虽然不解,但也知道桃姐儿阻止她说话必有深意,于是心领神会,随口把方才的半句话圆了过去:“打得络子这样精巧,这手艺倒叫我想起从前大伯母送我娘的玉坠子了。”

婷姐儿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抄手游廊的柱子边上投下来一小片阴影,显然是有人藏身,根据露出柱身的半片衣角的颜色,似乎是吕娇娇身边的丫鬟。

吕娇娇倒也不是因为没拿到那副顶簪而怀恨在心,早在殷氏姊妹来作客之前,她就吩咐了自己的贴身丫鬟有意无意地留心殷氏姊妹的一举一动,想拿住她们行止不端的把柄,好在桃姐儿跟前抖威风。

回到听涛馆,算是进入了自家人的地盘,这下终于能够畅所欲言了。婷姐儿这才将方才发觉娇娇的丫鬟听壁脚的事情说给了两个姐姐听,娉姐儿咋舌道:“她也太……”

话说了一半,想到毕竟是在吕家,不好非议人家的小姐,便住了口,只同婷姐儿相视苦笑。桃姐儿有意活跃气氛,便提议道:“午间还要出去看龙舟的,趁着这会儿有空闲,不若我陪你们做花钿罢?”

桃姐儿手巧,寻常闺秀多用金箔做花钿,至多有那等手巧的会用茶油花饼制作,桃姐儿却能用蜻蜓翅膀、鱼鳃骨等更薄脆的材料,做出来的花钿样式也十分新颖。

细论起来,花钿原是旧朝流行的妆饰,在盟朝已不时兴,但桃姐儿手制的花钿一度在京中引得众人争相模仿。

彼时桃姐儿尚未出阁,仍在宫中陪伴安成公主读书,有一回春日里安成公主腮边作痒,犯了杏斑癣,虽有内造的蔷薇硝,却难以彻底遮掩。小姑娘正是爱俏的年纪,不由对镜长吁短叹,大为烦忧。幸而桃姐儿灵机一动,从古书上寻来一项巧宗儿,以茶油花饼制成面靥,点在安成公主面颊上,不仅掩盖了杏斑癣,还活色生香,平添了几分灵动与艳丽。文华殿内同窗的名媛淑女见状,欣羡不已,争相模仿,一时风靡。

有了这一段典故,京中丽人对桃姐儿的手艺格外推崇,桃姐儿趁势在余氏陪嫁的一家胭脂铺中售卖手制的花钿,大受好评,还向余氏提议,招募了一些栖流所的妇人做工,这样半工半赈,也算是行善积德的一桩善举。

娉姐儿与婷姐儿闻言,心中好生向往,当即答应,忙不迭预备了剪刀、金箔等物。桃姐儿陪着她们做了好几个花钿,先拿了罗纹纸用眉笔细细勾勒,设计好形状,再剪下来当成模板,才得了一半,吴氏那边忽地来人,叫桃姐儿过去打马吊。

桃姐儿叫住传话的丫鬟细问了几句,才知道是与吴氏交好的金家太太们来了,相约午间一道去看龙舟,见时辰尚早,便提议打牌。桃姐儿心领神会,冲两个妹妹歉仄一笑:“实在对不住,母亲喊我,不能不去,余下的等我得了闲儿,再替你们做罢。”说着吩咐黄榆开了钱匣子,拿出两吊钱来,便随那丫鬟往望海轩去了。

娉姐儿与婷姐儿送长姐出了院门,回到屋内,娉姐儿便摇头道:“这哪里是去打马吊,分明是送钱去了。”婷姐儿苦笑道:“牌桌上有输有赢,这也是常有的事。咱们从前不也听瑜表姐说过,她隔房的伯祖母好赌,时常叫媳妇们伺候牌局,两个伯母也时常拿出体己陪着。”

大姐姐出去了,两个小娘子意兴阑珊,见无事可做,只能在听涛馆内的小园子里踱步,且喜园中花木扶疏,倒是可堪赏玩,聊以解闷。

到了午间,桃姐儿迟迟不归,打发了丫鬟回来传话:“少夫人说要陪夫人和金太太用饭,就不回来与姑娘们同吃了。”又掖了手问话,“姑娘们是现在摆饭,还是再等半个时辰?”娉姐儿问过了婷姐儿的意思,便吩咐道:“现在传饭罢。”

等那丫鬟走了,婷姐儿笑着摇了摇头:“真不知道吕夫人是太不见外,还是不把我们当回事了。”金家的女眷是吕家的客人,殷家的女眷也不例外。虽然金、殷两家并不相熟,不宜放在一处招待,但也没有两位女主人一起招待一家,而冷落另一家的道理。

当然,吴氏若要强行解释,是同殷家亲厚,故而不当外客,才请她们自己用饭,亦无不可,毕竟娉姐儿与婷姐儿在吕家要住一些时日,若日日设宴待客,主家繁琐,客人惶恐,也是不相宜的。

用了午饭,又消了一会食,桃姐儿才回到听涛轩,因为吕铸也在正房,娉姐儿姊妹便没有过去打扰,问明了出发看龙舟的时辰,便回到厢房中歇晌。起来之后梳洗一番,便随桃姐儿一道出门看龙舟。

赛龙舟处好不热闹,高门大户自有视野极佳的小楼,不必和普通民众挤在一处。吕家身为良乡有头有脸的大户,自也不例外。娉姐儿与婷姐儿戴着幂篱下了马车,行至楼上才解下,饮着香茶吃着点心凭栏眺望。

龙舟上的健儿劈波斩浪,看台上的人群齐声欢呼,还有小有才情的书生提笔挥毫,作了竞渡诗互相传抄的。娉姐儿与婷姐儿在家的时候也曾随父母出去看过龙舟,甚至还有一回是受太后相邀在宫廷中看的,但良乡的竞渡又是一种别样的热闹,姊妹俩看得目不交睫,浑然忘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