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42章 攀高枝主母耀威武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142章 攀高枝主母耀威武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3:47:29 来源:文学城

姚氏这么一场大病,似是病得灵醒了些。从前她是再不肯吃亏的,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被一个丫鬟这么算计,非要大吵大闹一番,让秋阳一家都没脸,非要发卖到外省去才能了事。可如今似是知道了“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又或者是她对好哥儿名声的看重逾越了求一时爽快的冲动。此番秋阳一家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西府,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错非娉姐儿与婷姐儿有心向春山打听,几乎没有途径听闻,秋阳一家是被发落到姚氏陪嫁的庄子上干农活去了。

对外只宣称秋阳手脚不干净,吃里扒外拿少爷房里的东西典当银子花销。这个由头再自然不过。又过了一两日,东府也有风闻,不过觑着金箔的脸色,只有鄙夷,没有愤怒,也足见真相被姚氏好好地捂住了。

秋阳一家事败,与金箔一家的儿女亲家自然做不成了。如若金箔得知秋阳是嫌弃自己的哥哥结巴,不惜冒着大不韪挑唆少爷也不肯下嫁,必然会觉得受到侮辱。她又贴身服侍花老太太,见到前来请安的好哥儿身边的“秋”字辈丫鬟,触景生情,难保七情上面。

可若金箔一家相信了姚氏放出来的风声,误以为秋阳是手脚不干净才被发落,那他们家的情绪就不会太尖锐,可能会有对秋阳一家的鄙夷,会有避开怨偶的庆幸……

姚氏此番的手法,不可谓不老练了。娉姐儿欣慰佩服之余,也不免有几分幽怨。倘若当初有关自己姊妹的大事小情,姚氏也能处理得这么细致圆融,或许今日姐妹二人的名声,也不至于这么尴尬了。

虽然心中不无幽怨,但看到姚氏遇强则强,遇到这样的麻烦,反而鼓起了斗志,聚合了精神,一扫前些时日萎靡不振的状态,她又为母亲感到高兴。发落了秋阳之后,等风声过去,姚氏自然也不会瞒着自己的一双女儿,同她们说清来龙去脉之后,痛骂了秋阳的无耻,又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秋阳虽然百宝出尽,从好哥儿口中挤出了一个稚嫩的承诺,但好哥儿毕竟年幼,除了接唇偎脸一亲芳泽,也做不出别的事来。倘若真的被秋阳骗走了元阳,落得肾精亏损、体弱多病、妨碍子息的下场,那真是将一万个秋阳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弥补了。

经此一事后,姚氏恢复了精神头,也就如常开始理事。从前她坐小月子的时候,西府的诸多琐事,都是归总到艾妈妈手中分派。如今姚氏又回到回事处,艾妈妈的权柄虽然全线收缩,但身为忠仆,其欢喜之情,较之一月以前大权独揽更甚。

至于请安之事,姚氏也不再别扭,倒是没有再冲花老太太摆脸色,恢复理事之后,也恢复了日常的请安。在花老太太跟前,虽不似往日多话,却也恭敬慎重,没什么不妥当的。至此,婆媳二人之间,除了一出明公正道的“将相和”,也算是大戏唱完,落幕收场,彼此都将旧事揭过,只奔来日了。

大房的四位主子,余氏和殷苈沅早就习惯了姚氏的作风,若事事往心里去,早就被这个弟媳妇活活气死,如今见她自己过去了,他们也不会去揭她伤疤。松哥儿和柳氏又是小辈,小夫妻二人都是宽厚之人,再加上大房的利益没有受到实际的损伤,当然没有二话。

至此,因为纳妾产生的风波,连带着一连串的余波,才算全部过去,只是表面的平静之下,又潜藏着多少秘而不宣的创伤,也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炎夏渐至,京中溽暑难消,四九城的高门大户,多有去京郊别业纳凉消暑的。便是留在城中,也减少了往来宴请,免得中了暑气。诸如夏至、天贶等种种节令,就连皇宫之中也办得有一搭没一搭,不过是看几个高位的主子的兴致。豪门勋贵之间,就更不拘束这些小节了。

一直到夏末秋初,各位身娇肉贵的夫人太太、姑娘郎君们才次第回到京中,贵妇圈子里的人情往来也渐渐恢复。一时是桃姐儿领着昇哥儿再回娘家小住,一时是安成公主领着一双儿女回外祖家做客,倒也渐渐热闹起来。

姚氏也恢复了对未来女婿的相看,此番她所面临的压力,倒是比往昔小了许多。她小产的事,虽没放在明面上引得亲故们前来看望、道恼,但这种隐隐绰绰的事情,余氏作为主母,也不会刻意瞒着宫里,只不晓得姚氏和花老太太吵的那一架她有没有如实汇报。总之,殷太后得知弟妹小产,也颇觉得可惜,今岁夏至日的节礼,二房收到的那一份,便更见丰厚了。

姚氏收着礼,得知太后对她的怜惜,出门走亲访友,替两个女儿相看的脚步,便也迈得更为理直气壮了。即使表现得过分热络、有失大族媳妇的矜持,太后看在那个没有机会降生的小侄儿的份上,也不会太和她计较。

如此,经由姚氏的热心,加上娉姐儿、婷姐儿本人的才具,局面也为之打开,已经陆陆续续有几家的贵妇人,开始与殷家来往,着意打听起了几位小娘子的婚事。

这几日,许是因着一双女儿身价见涨,姚氏脸上也是笑口常开,到春晖堂请安时,脸上也挂着甜甜的笑容。花老太太亦很关心一双孙女的亲事,便笑着问道:“老二媳妇瞧着欢欢喜喜的,可是替两个姐儿寻到了可心的人家?”

花老太太这一问,恰是搔到了姚氏心底的痒处,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张扬了几分,她瞟了余氏一眼,这才笑道:“娘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昨日接着了金太太的帖子,说他们家的几个女儿与我们娉姐儿、婷姐儿相投,请我们到府上做客呢。”

高门大户有意结亲,自不好大剌剌地说,“我看中了你的女儿做我儿媳妇,请你家上门细看”,非但是对女家的不尊重,也显得男家轻狂。故而总爱托个由头,或是称夫人之间投缘,或是说女儿家之间相契。故而金太太这话的意思,就是有意与殷家结亲了。

花老太太便问道:“这金家,如今做的是什么营生?”姚氏神秘一笑,清了清嗓子,脸微微冲着余氏所在的方向,大声答道:“金家的老爷,正是工部尚书。”

尚书之尊,乃一部之首,若在仕途上能更上层楼,则有望入阁拜相,可谓富贵已极,娉姐儿或者婷姐儿若是有望嫁入金家,这门亲事较之桃姐儿下嫁的吕家,不知煊赫了多少。

姚氏此言一出,便留心观察众人神色。如今时风并不古板严苛,小娘子听见旁人谈及自己的亲事,不必起身回避。故而娉姐儿与婷姐儿都只是羞涩地望着自己的脚尖,一时看不出情绪。至于炫耀的重点对象,花老太太和余氏,都是满面惊讶,不过较之花老太太纯粹的吃惊,余氏脸上还多了几分忧心忡忡。

花老太太便回过神,冲身边的金箔低声说了几句话,金箔脸上一片茫然,微微摇了摇头。底下小丫鬟忙把金玉喊来把金箔替下去,金玉附在花老太太耳边说了两句,花老太太这才点头,又向姚氏道:“我隐约听说,金太太嫡出的大公子,是已经说了亲的?”

原来方才那番动作,是老人家在向管着人情往来的丫鬟打听金家的消息。金箔虽然是大丫鬟,但管的不是这个差,是以一问三不知。说起来,从前贴身随侍,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花老太太身边的,一直是金桔,大到勋贵人家的亲戚关系、身份官职,小到一件首饰一件衣裳收在哪个箱笼,她都是信手拈来,哪里会有需要搬救兵的窘境。只是自从金桔顶撞了姚氏,请安的时候,就再也没见到她的身影了。

姚氏蓦地觉得痛快,先时在娉姐儿的恳求下答应放金桔一马,允她到庄子上配人时那股子憋屈,似乎得到了宣泄。

她翘了翘嘴角,笑道:“嫡长子虽有了媳妇,但总还有嫡次子、嫡三子不是?”说着,笑着推了推娉姐儿的脊背,“我们家娉丫头、婷丫头的草料,也不敢贸贸然入主尚书人家去当宗妇,可配个小儿子,却也尽够了。”

口中虽然喊了两个女儿的名字,手里推的、眼中瞧的,却都只有一个娉姐儿。娉姐儿本人没有任何异样,估计还是天真地以为,姚氏之所以拍她,纯粹是因为她坐得更近吧?

婷姐儿虽然依旧垂着头不说话,心中却不无讽意。讽意底下,还有一阵阵的心寒:工部尚书之子,即使不是嫡长,却也算是良配了。果然,这样好的人家,娘心里想的唯有姐姐一个。

她咽下淡淡的失落酸涩之意,余光瞥见余氏裙裾微动,想来是身子微微前倾,预备说话了。婷姐儿忙收敛心神,近乎虔诚地预备聆听——在这个家中,最有希望改变自己的处境,给自己带来一些优势的,也就是大伯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