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门新贵(科举) > 第8章 全家庆贺

寒门新贵(科举) 第8章 全家庆贺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07:39:45 来源:文学城

对谢熠来说,这无疑是极好的条件。

谢熠原本计算一斤粗盐炼制的细盐有八十文利润,但董昌浩直接拿盐引去购买的粗盐,价格要比市面上购买的价格低得多,就算去掉车马人力等损耗,利润也远不止八十文。

按照每日炼制三十斤粗盐得到二十四斤细盐计算,利润对半分谢熠每日至少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啊!

一千文钱。

这是什么概念?

谢熠先前算出这里一文钱相当于前世一块五的购买力,也就是说他要日入一千五,“月薪”四五万了。

但是谢熠忍住激动,保持最大的镇定自若,回道:“伯伯开出的条件很好,我们先这么拟定,我回去之后仔细想想,明天再跟伯伯确定,到时咱们白纸黑字写下来。”

董昌浩一听便知谢熠是回去跟他背后的那位高人请示,自然无不应允。

谢熠又说:“我来伯伯这里,爹娘那边就要交代,我打算以当伯伯商行上的学徒为由跟二老去说,伯伯可否配合?”

董昌浩现在已经亲眼目睹谢熠的本事,哪有拒绝的?

“自然配合,先不管分成如何,明日我亲自登门帮你跟二老说话,巳时正到你家如何?”

谢熠道:“这样最好。”

董昌浩喜不自胜,说道:“那么我派人过来将这里整个打扫一遍,贤侄先到我家坐坐,吃过午饭再回去。”

和谢长坤约定见面的申时还有两三个时辰,谢熠便和董昌浩先回商行。

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这次检验,董昌浩已彻底将谢熠当成他的“摇钱树”,对他来说一天一两银子的收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以他生意人的目光不难看出,一天三十斤细盐只是谢熠一个人的产量,倘若有一天谢熠或者谢熠背后的高人肯打破这个限制,这里边就是蕴含无法估量的商机!

到时候别说青川镇和定边县,就是同州府城都得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稳稳拿住谢熠。

因此不消多说,回到商行董昌浩便将谢熠奉为上宾,先是跟谢熠要了钥匙,派店里三四个伙计过去将老仓库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接着让董墨言和董紫宁先招呼着谢熠,他自己到旁边的菜场选了上好的食材,回来亲自下厨,给谢熠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董墨言和董紫宁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们的记忆里,董昌浩已经很少下厨,只有他们母亲生辰或者他们生日的时候,董昌浩才会亲自下厨做饭,一时间,他们也纷纷对谢熠好奇起来。

都是差不多的年纪,谢熠和董墨言两兄妹便也很快熟悉了,两兄妹都按照这边的习俗称叫谢熠“熠哥儿”,谢熠则称呼他们为“墨言哥”和“紫宁姐”。

谢熠在董家这边真真感受到了什么是盛情难却,吃过饭之后,又在商行了解了许多生意经,特别是当学徒的一些规矩。

比如有账房学徒,专门跟着账房先生记账算账的,这类学徒要识字算数;有货郎学徒,专门在店里给顾客讲解售卖,这类学徒要能说会道;也有跑堂学徒,负责入库出库或者配送大单粮米等等,这类学徒则要求身强体壮;也有行商学徒,跟着董昌浩天南地北到处跑的,这类要聪明机灵……

而无论那种学徒,一般都是要签五年十年契约,有的甚至更长,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学徒学成,转眼就跑到别家去了,主家平白蒙受损失。

学徒是主家管饭,另外每个月还会发一些月钱,逢年过节会给额外的礼品,学成之后留在商行做活就有正式的工钱,难怪乡下人家都争着把孩子送上来,既省了喂养的粮米,又另得工钱,还找到了一条出路,何乐不为?

当然,谢熠不用真的当学徒,他只是借学徒之名,跟家里人做个交代罢了。

在商行逗留得差不多了,谢熠便先行告辞,董昌浩和他约好明天到黄泥村拜访他父母,双方如此说定,谢熠便离开商行,在去青川镇牌坊跟谢长坤还有乡亲们会合回村之前,谢熠可真要“消费”一番了!

炼盐之事初步获得成功,谢熠必须跟家里人庆祝一番!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他去到市场,先花十二文称一斤肥瘦相间的肉,十五文称一斤肥肉,分开装,再花二十一文买了三斤手擀面。

接着是配菜,豆腐、木耳、豆角、红萝卜、干辣椒林林总总加起来称了一斤,将他那个竹篮子装了个满满当当。

这一顿饭是“兑现他的承诺”,早上他吃臊子面时便想,今天如果顺利,得让家里人也常常那个味道。

谢熠如今便是说到做到,这让他心里生出了小小的成就感。

买好东西,申时正,他准时提着篮子准时到青川镇牌坊下和谢长坤还有乡亲们集合。

今日谢长坤早到了,远远看到谢熠来,便急不可耐打招呼,问道:“熠哥儿,董掌柜那边是怎么说的?”

谢熠笑道:“多得长坤叔跟董掌柜说话,他刚才已经答应我当商行当学徒,明天就到村里跟我爹娘说。”

谢长坤听到这个消息哈哈大笑,说道:“我就说你可以!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其他乡亲听闻谢熠要到董昌浩的商行当学徒,无比钦羡,谢家老三以后可找到了饭碗,可以在镇上做活吃饭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恭喜,谢熠也惯会做人,刚才他就多买了一斤肥肉分开装,这时便将肥肉取出来放到谢长坤的车上,说道:“长坤叔,一点心意。”

谢长坤果然拒绝:“熠哥儿,这是什么意思?叔是图你有出息还是图你送礼?”

谢熠笑言道:“不是这个意思,这次我能当学徒,叔是来来回回跑了两三趟的,这也不是回礼,而是跟叔贺一贺。”

其他乡亲纷纷劝说,说谢熠这孩子有心,谢长坤不该逆了谢熠的好意,谢熠又说:“我当学徒只是开始,以后能不能在镇上站稳跟脚,很多事还跟靠叔和乡亲们帮忙,这点心意叔先拿着。”

谢长坤这才收下。

一路上众人对谢熠多有溢美之词,这些都不在话下。

谢熠提着沉甸甸的篮子,归心似箭,这种感觉难以言说,就是想跟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回到家中,爹娘和两个大哥还没有从地里回来,他不慌忙,按照老规矩先把家里的鸡鸭喂了,再把水缸挑满,家里的杂活干完,便开始着手料理今天的晚饭来。

一斤肉洗净切成小片,肥肉分开,木耳泡发,豆腐、红萝卜全都切成丁子,姜葱剁成末子,备菜切好,找来前几日炼好的猪油,先放小半勺,起锅烧热,家里的鸡蛋打两个下去摊熟捞出,切成菱形小片。

洗锅再下小半勺荤油,将肥肉倒下去煸出油脂直至肉片有淡淡的焦黄,这时将葱姜末和干辣椒倒入,炸出香味,再把瘦肉倒进去,谢熠记得没错的话,这会就该下八角、桂皮等香料,再下料酒酱油调味增香,但他这里条件有限,只有醋,这也无妨,他倒入三勺陈醋,再加三碗热水,如此炖煮小半个时辰。

肥肉瘦肉炖得软烂,整锅倒出备用,洗锅后下葱姜末,将豆角、红萝卜和木耳炒至断生,捞起和鸡蛋皮装了满满一盘,盖在软烂的肥瘦肉上,再做炖煮,这时才开始调味。

谢熠就不用家里的粗盐了,粗盐会坏了他这一锅美味。

白日在镇上炼盐时,董昌浩大方将炼出来的细盐都给了他,他顺便带了回来。

白花花的细盐倒进去,为了调出合适的咸淡,谢熠先放两小勺,拌匀炖煮之后尝味,再小半勺小半勺逐次添加,确保只会太淡不会太咸。

最后,一过香喷喷热乎乎的臊子便熬好了。

谢熠再处理面条,三斤面条他全取出来,烧开水下锅里烫熟,再捞出放凉水里过一遍,这样能保证苗条最大限度的劲道!

后面的事情不消说了。

两个大哥和他爹娘收工归家,刚进家门便味道阵阵香味,比镇上面摊的香味还浓些!

谢熠冲他们笑道:“洗手吃饭吧。”

一家人围坐一桌,谢熠将一大盘臊子和更大盘面条端上来,碗筷一人一个分好。

“来,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一家人面面相觑,谢熠已经开始给他们盛面,一碗面盖一大勺臊子。

谢富问道:“三弟,你这是……你哪来的钱?”

谢明也道:“三弟,咱们有多大锅煮多少米,可不兴吃俏食。”

谢长福和陈氏虽不说什么,也盯着谢熠看,眼神都在索求答案。

谢熠才反应过来,笑道:“大哥二哥想多了,这是我正经花钱买的,董掌柜答应收我当学徒啦。”

谢熠一心只想着和家人分享美味,倒忘了第一时间跟他们说这件事,殊不知在家人心中这才要紧,他这么说,一家人先惊后喜,谢富问他:“当真?!”

谢熠道:“这还有假?”

他回来时便想好了应对之策,从怀里摸出三钱银子来交给陈氏,说道:“这就是董掌柜给我的见面礼,回来时我买了一斤肉送长坤叔,又买了其他吃食,想着做顿饭,咱们一家子贺一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