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门新贵(科举) > 第7章 确定合作

寒门新贵(科举) 第7章 确定合作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6 07:39:45 来源:文学城

“你爹?”

谢熠反问了一句,旋即想起那日董昌浩说他有一个儿子,只是喜好读书,却不善与人交际,向来鲜言寡语。

谢熠反应过来,说道:“董世兄好,我是黄泥村的谢熠,前几日跟令尊约好了见面,有事相商。”

谢熠想着既然对方是读书人,那么他的措辞便文雅一点。

算账小哥听他这样说,回道:“我叫董墨言,谢贤弟稍待,我去后堂叫我爹来。”

话毕,他又冲另一边的铺子喊道:“紫宁,过来帮我看一下。”

谢熠顺势看去,便看见一个灵气十足的小姑娘利索走来,约莫十三四岁,穿一身淡紫衫裙,扎了双髻,杏子眼小圆脸,朝气蓬勃,甚是灵动可爱。

她翻了翻董墨言的账本,说道:“你去吧,我看着。”

董墨言向谢熠笑笑,自去后堂找董昌浩,留下这个叫紫宁的女孩和谢熠相对。

谢熠也讲礼节,主动说道:“我是黄泥村的谢熠。”

紫宁点了点头,不笑不怯,望着谢熠回道:“我叫紫宁,刚才那是我二哥。”

谢熠恍然,原来这是董昌浩的千金,她叫董墨言二哥,那就说明她们上面还有一个大哥。

董紫宁回了谢熠的话,竟然开始提笔沾墨,接手董墨言的活计,开始在账册上认真书写起来。

谢熠瞟了一眼,发现董紫宁写得一手极好的簪花小楷,这令谢熠刮目相看又自愧不如。

要知道这时代无论男孩女孩,读书识字已是难得,像董紫宁还能写会算的,实属罕见。

这让谢熠生出极大的佩服来。

偏偏董紫宁又是性格开朗活泼的,写着写着便抬头问谢熠:“你名字是哪个字?交易的易还是学艺的艺?”

谢熠回道:“是熠熠生辉的熠,应该是光亮华彩的意思。”

董紫宁了然,说道:“挺好听的,你爹娘真会起名。”

谢熠笑道:“我爹娘倒不曾读书识字,这名字是他们请私塾先生帮起的。”

董紫宁道:“那也好听。”

谢熠笑笑,说道:“我徒有虚名,你才是真才实学。”

他指了指账册上写的簪花小楷。

董紫宁道:“我是从小想帮爹娘做些事,重活我做不了,只能抄抄写写啦。”

谢熠惊奇道:“你是自学识字?”

董紫宁:“不,我爹娘和我哥他们都教我,后来我喜欢这种楷字,便学着写了几年。”

谢熠微不可见点点头,光从这点便可判断,这也是极好且极开明的一家人,寻常人家只会教女孩针线刺绣,哪里会教女孩读书识字,还让上柜台记账算数的?

谢熠如此想时,董昌浩和董墨言父子便从后堂进来了。

见果然是谢熠,董昌浩进门便笑道:“谢世侄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来来,咱们进来说话。”

他招呼谢熠到后面的厅堂去,那才是他们商行接待客人的地方。

谢熠随他们来到后堂,这是一处宽敞的客厅,桌椅屏风,字画横幅,颇有大户人家的味道。

董昌浩亲自给谢熠斟茶,谢熠赶忙起身接过,喝了一口。

两人喝过茶,董昌浩也不忙着直入主题,而是跟谢熠聊了他家中的情况。

他妻子许氏,也是青川镇上的人,他们夫妻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董墨程,次子董墨言,董紫宁是他们的小女儿。

董墨程今年十八,已经成家,前日恰好陪着妻子到县城上探亲,许氏也跟着探望亲家去了。

董墨言则是十六,向来在镇上的青川书院读书,偶尔帮着家中料理账册,也算是学有所用。

董紫宁年芳十四,尚未及笄。

这三兄妹恰好比谢熠三兄弟“大一轮”,谢明是十六,谢富是十四,谢熠则才十二岁。

谢熠对此有了大概了解,但他志不在此,喝过一轮茶,便主动提及正事。

“董伯伯,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不知去哪里给你演示一遍。”

董昌浩道:“都安排好了,贤侄过去便能使用,只是这倒不忙,你吃过没有?伯伯总不能让你饿着肚子去。”

谢熠道:“刚才吃过了,由于我这个法子需要些时间,我们还是抓紧些好,免得耽误了。”

“可行,我领贤侄过去,需要我准备些什么?”

谢熠:“伯伯给我半斤粗盐便好。”

董昌浩了然,亲自去前边称了半斤粗矿盐,随后嘱咐董墨言和董紫宁看好店铺,他便领着谢熠到他提前安排的地方来。

这是他先前囤放货物的院子,比较偏僻,后来闲置不用,他也不愿便宜卖了,正在寻租,谢熠先前说找一个偏僻的、可以蒸煮的地方,这里再合适不过。

董昌浩找钥匙开了门,谢熠便进入一个砌了高围墙的大院子,由于长久无人打理,院中地板上的砖缝都已有了些小杂草,不过无关紧要,前边和左右两边的房屋都完整。

董昌浩道:“这是我先前建的仓房,和官道太远来往不便,闲置了好几年。”

说着,他指了指右边一排房子,说道:“这边以前是我们生火做饭的地方,我已命人收拾出来,备好柴火清水,你随意使用,你先看看,若有其他需要,伯伯即刻帮你备妥。”

谢熠随他进厨房看了,果然是收拾得井井有条,万事俱备,只欠他使用了。

谢熠道:“这样可以了,我这边开始生火炼盐,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个时辰,伯伯得等一等。”

根据上次炼盐的时间来算,一两个时辰也差不多了。

董昌浩道:“不碍事,伯伯等你。”

要是谢熠的炼盐之法可行,别说一两个时辰,一两天他都等得起。

而按照先前的约定,后续就是谢熠独自操作,董昌浩要回避了。

谢熠取了半斤粗矿盐,带着他的竹篮进去。

董昌浩也遵守约定,在厨房对面的房子搬出桌椅,取了一个小炉,寻出一套茶具,独自烹茶等待起来。

里边的谢熠则是深呼吸一口气,成败在此一举。

他将工具逐一取出,一丝不苟按照先前的流程处理,将粗盐放在水中溶解,架起过滤的竹筒,将溶液倒进去过滤,得到祛除了杂质的相对纯粹的食盐溶液,当然这一步需要耗费些时间,等待的时候,他还跑出去跟董昌浩喝了杯茶。

最后就是生火蒸煮了。

这一步最耗费时间,要一边添柴烧火一边搅拌,中间不得离开,否则很容易糊锅粘底。

不过半斤盐分量也不大,水很快烧开,谢熠减小火力,不断搅拌,等待水分蒸发。

整个过程花了不到半个时辰,锅底便出现了白花花的细盐。

谢熠灭掉火,用剩余的温度等待最后的水分完全蒸发,耐心等待冷却。

“呼——”

谢熠长长呼了一口气,悬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整个过程不知花了多长时间,但根据最后的成色来看,效果与想象的大差不差。

谢熠检查了下出来的细盐,连锅带盐捧出去给董昌浩看。

董昌浩等了这么久,心里其实也有些焦急,看到谢熠出来,忙起身相问。

“谢贤侄,一切可还顺利?”

“伯伯请看。”

谢熠将锅里的细盐递过来,董昌浩伸手捻起细品,果然和上次谢熠给他的细盐一般无二,他心中大喜。

谢熠又说:“伯伯称一下,看看细盐有多少。”

董昌浩才反应过来:“对对,贤侄稍等。”

他急匆匆跑回房中,找到一杆称出来,将盐倒在秤盘上,称得足足六两!

董昌浩一算,半斤盐八两,八两粗盐出六两细盐,他是生意人,比任何人都知道这里边意味着泼天富贵!

饶是他经商数十年,这次也未免激动起来。

“哈哈!谢贤侄,你当真是天赐福将,我董某人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他都有些语无伦次了,谢熠只是笑言道:“我和董伯伯是各取所需,若是董伯伯有心合作,后面就劳伯伯多多担待了。”

董昌浩连连道:“有心合作有心合作!马上合作!”

他拊掌相问:“贤侄有些什么条件,伯伯都满足你!”

“只要每日给我三十斤粗盐,另外给我这个院子便好,其他东西我自己置办。”

“晓得晓得,那么贤侄是否需要帮手?要几个伙计你尽管说。”

“我自己便好,伯伯只要保证这个地方安全隐秘,毕竟我们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董昌浩略想了想,从腰间解下钥匙交给谢熠,说道:“这钥匙仅此一份,往后这院子只有贤侄可以进出,就是连我都不能进来了。”

为了敲定谢熠,他给足了诚意。

谢熠也知这种事事关重大,便不讲客套话,直接收了钥匙。

后面就是约定如何分成了。

在商言商,利益上的事情要先谈好。

“伯伯,我们之间的合作算是定下来了?”

“自然定了。”

“我先前说过每日可以炼三十斤盐,按照今日算应该出二十二三斤细盐,这里边的利润伯伯以为该如何分配?”

董昌浩收了笑脸,他经营商场多年,在这方面比谢熠成熟得多,他仔细思索。

“购买盐引、运送粗盐、售卖细盐都由我这边负责,贤侄只管炼盐,咱们按月结算,所得利润五五分成,具体的耗损、花费和收益,我立一本账册,逐条纪录明细,一册两份,由你我共同保管,绝不会对贤侄弄虚作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