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海棠刺 > 第17章 蜀地

海棠刺 第17章 蜀地

作者:季花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3:17 来源:文学城

宇文滟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这个人,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那月光如水,温柔地洒落在他身上,却似乎无法驱散她内心的震惊与疑惑。

“怎么?难道事情败露后,你还能全身而退?”

宇文滟再次质问道。

“当然!”

穆容晟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又解释道:“呃……当然了,凭小爷的聪明才智是不会让事情败露的。”

“对了,我悄悄来找你是有话要说。”

宇文滟这些天被困在穆王府,他们又联络不上翠儿,有什么话都没办法传给她。

“上次主上来信不是说当年孙固忠是在江南立了大功吗?我查过了,当年在江南与孙固忠共事的两人是高林和苏剡。”

高林是高相的长子,也就是高茹的父亲,宇文滟名义上的舅舅。

苏剡是二十年前第一大家族苏家的嫡长子。

听到这个名字,宇文滟展露出欣慰的笑容,来了长安这么久,终于有些线索了。

也更加下定决心:

下江南。

“有人来了。”

察觉到逐渐接近的脚步声,慕容晟话音刚落,便迅速施展轻功,飞身跃出墙外。

宇文滟原本打算原路返回,却在即将出门时与来人不期而遇,她急忙后退,避免被发现她从席上离开后,悄悄溜进其他地方。

那人站在昏暗的角落,只能隐约辨认出轮廓,他轻声呼唤“滟儿”。

宇文滟似乎辨认出了声音,她向前凑近,试图看清楚对方,那人也向前移动,步入光亮之中。

原来是穆王。

看清楚面容后,宇文滟终于松了一口气。

穆王不懂宇文滟为何在此处,这个时候她不是应该在承恩殿吗?

穆王一脸担忧地望着她,问道:“滟儿,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会在这里?”

宇文滟心中一惊,随即镇定下来,编造了一个理由:“我……我就是坐不住,想出来逛逛,没想到这么巧,在这儿碰到殿下。”

宇文滟尴尬地笑了笑。

穆王似乎并没有完全相信她的话,但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嘱咐道:“一个人出来太不安全了,以后不能这样了。”

宇文滟点头应允,心中却想:这里是皇宫啊,应该比穆王府安全一些吧。

穆王站在那里,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那棵没有鲜花盛开的海棠树,心中涌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穆王的思绪飘向了远方,仿佛在透过那些枝叶看着什么。

宇文滟沿着穆王的眼神,难道殿下与这宫殿有什么往事?

她试探着问道:“殿下,滟儿发现,它同我们府上的那棵海棠树有些相似……”

穆王没有理会她说的这句话,“走吧。”

然后转身离去。

宇文滟也紧紧的跟着他离开了。

回到府中,宇文滟夜夜难以入睡。

若是往日,去一趟江南无非是有足够的钱财和路引便可以出发了。

而如今,她在众人面前露面,行动又受穆王的限制,便不能在贸然行动。

宇文滟在后宅因无法前往江南而感到焦虑不安,穆王在朝堂上也是步履艰难。

近来,不少朝臣私下议论,穆王的势力似乎正在减弱,而太子的影响力却日益增强,宛如旭日东升。

人们纷纷猜测,皇帝是否会为了加强太子作为储君的地位,而采取措施削弱穆王——这位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穆王深知,这些流言蜚语并非空穴来风。皇帝的心思深不可测,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每日上朝,穆王都需面对那些或明或暗的攻击与试探。

夜幕降临,穆王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今日朝上,殿下又遇到一难事,户部有人上奏,说是穆王殿下的封地蜀地上流寇横行,户部所查的税务和实际收上来的也有些出入。

百姓们纷纷请命要天家做主,还蜀地一片安宁。

陛下震怒,责令穆王年后去蜀地彻查。

挨了陛下一通骂,这年也没办法好好过了。

往年穆王府门庭若市,可今时不同往日,不过好在多了滟儿这个好动的,府里也算是多了些欢声笑语。

转眼到了除夕,长安的冬天很冷,无论是主子还是下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杨思道和方武这两个抗冻的除外。

庭院里积雪深厚,已达一寸之厚,宇文滟踏雪而行,鞋履深深没入雪中,从后方望去,其斗篷仿佛与洁白的雪地融为一体。

宇文滟缓步前行,手里还拿着暖炉。

雪花在空中飘舞,宛若冬日精灵,为这寂静的庭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生机。

她走到穆王的书房外,看见穆王还在为去蜀地的事情发愁。

轻敲了门然后进去,火炉烧的旺旺的,里面热烘烘的。

宇文滟蹲坐在穆王的桌前,说道:“殿下,今日就是除夕了,你怎么还是闷闷不乐的?”

穆王本还是很严肃,但看见滟儿,还是没有提及蜀地的事。

只是说因为到了年关,不少地方都要花钱,他正在为此事烦忧。

宇文滟安慰他道:“殿下别烦恼了,实在不行我先把我的小金库借给你用一下吧。大过年的可千万别愁眉苦脸的,这样不吉利的。”

穆王道:“本王才不要你的小金库,那还不都是本王给你的。”

说罢,穆王从袖口里拿出一个袋子,递给语宇文滟。

说道:“给,这是给你的压岁钱。”

宇文滟打开一看。

满满的一袋,金银各半,沉甸甸的。

宇文滟眼眶微红,她知道穆王的处境并不容易,穆王虽然不曾提及,但她也知道,蜀地之行关系重大。

而他却在这样的时刻还能想到她,这份心意,比任何礼物都要珍贵。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然后说道:“殿下,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这些压岁钱,待到您需要时,我定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

穆王静静的看着她演戏,说道:“行了,别装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就在惦记了。”

宇文滟尴尬一笑,坐在了穆王的旁边,十分讨好的帮他捶肩,“只要殿下想,滟儿随时可以为你演戏。”

穆王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雪景,缓缓说道:“滟儿,你看这雪,虽然暂时掩盖了大地,但春天总会到来。这雪总有一天会化个干净。”

穆王的声音开始有力。

宇文滟不禁思索。

难道他是要干什么事吗?

过年这几天,殿下在不停的进宫,和在大臣们之间周旋,可都无济于事。

陛下是铁了心的要他离开长安。

这天晚上,长庚来找到穆王。

义愤填膺的说:“这蜀地去不得啊?先不说你不在长安,给了太子那么好的机会结交党羽。蜀地地处偏远,要是有人对你动手,谁来阻止?”

长庚的冲动和穆王的淡漠形成对比。

穆王已经不将此事放在心上,这一趟他是不得不去了。

他缓缓地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能透过重重宫墙看到那片遥远的土地。

"蜀地虽远,但非去不可。" 他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却也带着几分决绝。

"我若不去,岂不是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看轻了?岂不是会让陛下生疑?"

长庚见穆王心意已决,心中虽有不甘,知道再多言也无益,只得默默退下他知道。

穆王则开始着手准备,他深知此行的危险与重要性。

待到二月初便可出发。

长萱告诉滟儿,长安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

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映照着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孩子们手持花灯,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温馨与喜悦。

滟儿求着殿下想要出去玩儿,穆王想着现在自己处境艰难,也不知还有多少次机会能够看看这长安的繁华。

便同宇文滟一同上街。

为了玩的尽兴,他没有让任何侍卫跟从。

穆王与滟儿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穿梭于各式各样的摊位之间,品尝着街头小吃,听着小贩们吆喝的声音,感受着节日的热闹非凡。

穆王心中暗自感慨,这平凡的市井生活,对于他来说,竟显得如此珍贵。

他们来到了一个卖面具的小摊前,滟儿被一个狐狸面具吸引,面具上绘着精致的花纹,眼睛处镶嵌着闪闪发光的珠子。

穆王见状,便买下这个面具,亲手为滟儿戴上。

滟儿转过头来,调皮地眨了眨眼,穆王不禁笑了起来,好像同这样没有烦恼的人在一起,她也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随着夜色渐深,灯会的气氛也达到了**。

人们纷纷放起了孔明灯,许下新年的愿望。

穆王和滟儿也将孔明灯放飞到夜空中。

滟儿轻声说道自己的愿望,愿世间美好得以长存。

穆王听见她的愿望,有些诧异。

难道世间真的有人,会祝福所有的人,哪怕与她毫无关系。

灯会的尾声,穆王和滟儿在一家茶馆小憩,品着热茶,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人群。

突然,宇文滟注意到,茶馆旁边的小桥上挂满了灯笼。奇怪的是灯笼下面不是穗子,而是铜钱。

这让宇文滟觉得很新奇。

他问店主这是有何蕴意?

店家说道:“是前几日有一个术士,路过这座小桥。说今年这座桥会给周围商铺带来财运。若是在灯会这几日谁往上面放铜钱,谁就能在这一年财运滚滚。”

宇文滟两眼放光,望向穆王,说道:“殿下,你不是说缺钱了吗?要不我们也放一个上去吧?不多,就一个。”

穆王拉扯不过她,别跟着他一同上了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