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贵女生存法则 > 第13章 勋戚亲藩(2)

贵女生存法则 第13章 勋戚亲藩(2)

作者:因果定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0 22:27:48 来源:文学城

啪!

啪!啪!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蔡令仪高举木刀,一下一下地劈砍眼前的木桩,她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至少要劈砍一百下。

看着坐在树荫下喝茶的徐十三,再看着十娘满脸汗水,顶着日头练刀,阿池气鼓鼓的:“十娘练刀,你却在躲懒。”

诶哟,这话说的,徐十三瞥了阿池一眼。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也知道这对主仆的关系,阿池眼里只能看见十娘,别人在她眼里都是空气。

“你不也在躲懒吗?”徐十三也不放弃机会,故意气她:“怎么不去陪着你家主人练刀。”

阿池气结。

那两个人说话声音不低,蔡令仪听了个全场,最后差点笑岔气。

阿池能受累,能吃苦,却对练武这事完全不开窍—挥舞棍棒能打在自己脚面上,这也太吓人了。

蔡令仪只能严禁阿池舞刀弄棒。

收刀入鞘,一身透汗的蔡令仪拎着刀回到树荫下,那俩人还在说相声似的斗嘴玩。端起茶碗,她喝着温热的茶水,清风吹过,可真舒服啊。

这是东平侯府的东南角,紧挨着侯府花园的石舫,因为蔡令仪宣布要练武,来教她的也是女子,殷夫人就在这里为女儿重整了一片平地,摆上了木桩、草桩,箭靶等物。

徐十三第一次进来的时候啧啧称奇,这么短的时间能平整这么一块平地,准备好一应器物,可见这位夫人对女儿的事有多上心。

这世上到底有偏爱女儿的母亲,徐十三想想,挺为蔡令仪高兴,这世上像自己这样的倒霉蛋越少越好。

徐家的家传刀法有二十四路,招式朴实刚健,是上战场的杀人功夫。

徐十三先是教了蔡令仪二十四路套路,又一招一招的纠正她的动作,剩下的就是每日的练习了。

每日练习一个招式,不停的练,直到面对攻击,身体能自然的做出反应。

还要与人对打,练功练功,除了学习打人,更要学习怎么不挨打、不怕挨打。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枯燥,甚至很煎熬。

徐十三一度担心侯府千金坚持不下来,没想到蔡令仪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定的近乎执拗,她说每天劈砍一百下,就一定会劈砍一百下。现在她不担心十娘坚持不下来,反而担心会不会用功太过……

过去她的父亲教导她和哥哥练武,天天要亲自催逼吓唬,才能让他们兄妹不偷懒。

“练武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慢慢来。”徐十三为蔡令仪倒茶,看着水柱均匀的落在碗里,提醒道:“而且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你可以每日熟悉招式,但不用每天都给自己加码挥刀的次数,练习太过,身体容易受伤。”

蔡令仪点头,这些她都懂,只是:“我不是加码,今天劈了百五十下,明天我就不练了。明日我要跟着长辈出门做客,而且这段时间出门恐怕不会少。”

阿池在一旁点头,刚想炫耀一下,让徐十三涨涨见识,就听这人问道:“是谯王婚事吧?”

“你怎么知道!”

阿池大惊,徐十三笑道:“我家的新邻居,是监门卫的都尉,听他家下人说,为了庆贺谯王大婚,监门卫最近紧着忙活,他家主人几天没回家了。”

“这样的大事,以府上的门第,怎么也得参加。”

十三娘其实很聪明,蔡令仪竖起大拇指,夸她全部说中:“谯王这次婚姻,吴王主婚,我阿爹做婚使,而且陛下有意好好操办,能去的最好都去,添人气,凑热闹。”

皇帝还很接地气的表示,让爱卿们将家里孩子都带上,为谯王与新妇添喜气。

真能折腾啊。

但蔡令仪也能理解,抓住这个机会,尽量消弭谶言的影响,越热闹越好。上辈子蔡令仪找借口没参加这种活动,现在嘛,能去还是要去的。

“诶,十三娘想去看看吗?”

“啊?”

·

“你要随着蔡家小娘子去宋王府?”

常乐坊徐家,徐十三的母亲恨不能即刻病愈,手舞足蹈一番。太好了,果然时来运转,她家这个毛毛躁躁的丫头也能与侯府千金来往,将来她再借助侯府的势力寻门好亲事。

他们徐家的名字现在就能撤档,等大郎回来,十三娘的婆家还能帮扶大郎,她们家东山再起就在眼前!

“等阿娘为你寻件好衣裳。”

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当年不该把好衣裳都典当,应该留一些的。徐母有些懊恼,徐十三看着她忙活,眼神却很冷淡。

知母莫如女,徐母想什么,徐十三太清楚了,因为清楚,所以觉得很没意思。

“我穿的干净整齐就成,阿娘别犯糊涂,难道让我与宗室郡主、公侯贵女们一较高下?”

徐十三制止了母亲的瞎忙活。

蔡令仪要带徐十三去的并不是谯王婚礼,这事还在走流程,六礼未过。她们要去的是宋王府。

宋王是皇次子,等到谯王婚礼之后即将就藩,他的王妃夏氏,是蔡令仪长嫂的亲妹妹。

因为有这层关系,临走之前举办盛宴的宋王,自然给东平侯府送来了请柬。

这场宴会也很有意思,虽然在宋王府举办,但宋王夫妇并不是主角。夏夫人告诉小姑,这场宴会,有衢国公子女参加,并且得到了皇帝的明确指示,让京中诸藩王勋贵子弟都到场。

总之,务必要表达出前朝末帝在本朝得到了足够尊重的礼遇,要表达出敦睦友好、上下一心的气氛。

虽然场面人多眼杂,但也很容易浑水摸鱼,宋王府号称是京中最精致的府邸,蔡令仪希望徐十三与阿池都见识一下。

传言中,被吹捧的天花乱坠的盛景,怎么能不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

很快到了赴宴的日子,蔡令仪带着徐十三、阿池坐在自己车上。

她要带着徐十三的事也过了明路,她只说自己平素少出门,这会又要去王府赴宴,不带上十三心里害怕。

女儿这么说,殷夫人自然无有不允,甚至还把自己的武婢交给了女儿。她甚至很后悔,家里应该多养些武婢,何苦女儿没人用呢。

宋王府邸在京中正西边的丰义坊,因为紧挨着护城河,有活水,整个花园被建造成极有江南风韵的园林景观。

京中少见的白墙灰瓦,藏在层层绿意之后,引人趋近细看。走过湖中拱桥,穿过松柏林,即是王府设宴的地方。

她和夏夫人被直接迎入花园,宋王夫妇亲自等在花园外,宋王身量不高,长相只能算清秀,脸上带着些郁色。宋王妃长得很像夏夫人,一见姐姐的面就哭起来,宋王一脸无奈,示意蔡令仪不要多礼。

看王妃哭的伤心,宋王强笑道:“今日温国公、代国公、衢国公府上的郎君、娘子都到了,我令内侍带十娘前往。王妃与夫人,自去叙话吧。”

与长嫂打过招呼,蔡令仪就带人跟着内侍往花园深处去了。宋王自去招待贵客,留下夏夫人与妹妹相对无言。

夏夫人为妹妹擦干眼泪,语气带着苦涩和无奈:“当时父亲应下这桩婚事,就是想着宋王养在姑母膝下,三郎又过继,他不会早早离京。谁知道姑父打算让三郎归宗,宋王作为年纪最长的藩王,自然不好滞留京都。”

“我不是在意这个,阿爹还在南边修建海防工事,我这一走,此生都见不到阿爹了!”

这对姐妹母亲早逝,她们的父亲永嘉郡公没有再娶,膝下也只有这两个女儿。

宋王妃越哭越伤心,夏夫人只好劝道:“前朝有藩王妃回京的旧例,可以趁着进贡时,王妃带着世子入京。亦可就藩数年后,请旨回京问安。不管哪种办法,你总要好好的才行,快别哭了。”还得招待客人呢。

花园设宴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看来她们来的不算早,蔡令仪带着徐十三与阿池穿过树林,看着眼前的十几号人,她停住脚步,微微蹙眉。

这其中眼熟的人很多,只是记忆中,她已经有许多年没见过她们了,还得仔细辨认一番。

在场的很多人都是姻亲,现在被众星环绕的那位,就是蔡令仪的便宜表姐,代国公府的大娘,杨惠。

杨惠的母亲代公夫人殷氏,也出自平原侯府,是殷夫人的堂姐。这对堂姐妹的关系,不能说宛如仇人,只能说恨不能相逢陌路。

到了小一辈,蔡令仪看见杨惠就头疼,她们甚少见面,但每次见面都不太愉快,比如现在:

“十娘居然舍得从府里出来了。”

杨惠见到了蔡令仪,马上抛下她那群小姐妹,迈着仪态万方的淑女步拦在蔡令仪身前:“姐姐还以为,你总是舍不得离开姨母身边呢。”

镇日这么阴阳怪气,不知道的还以为蔡令仪欠了她的银钱不还,也不知道杨惠哪里来的怨气。

这个问题蔡令仪就没想明白过,现在她也不打算想了,过去她面对杨惠总是避让,大约让这位杨大娘子太得意。

蔡令仪笑了一下,不在意道:“难道表姐很想早早离开姨母?”

杨惠没想到她会还嘴,过去蔡令仪总是躲开,今天太阳从南边出来的?

大约是偶尔发脾气,杨惠不在意的想,小猫小狗还有点小脾气呢。她又道:“我们年纪日长,总要为母亲分担,像我最近就帮着母亲照看庄园,又陪她出门访客。你也将要及笄,不好总是做垂髫状了,你说呢?”

“所以,表姐出门访客,是有什么心得吗?”

蔡令仪盯着杨惠的眼睛,不耐烦的反问:“要不要我为表姐寻个高处,让姐姐在这王府里好好给大家上一课?要不然您多屈才啊。正好京中淑女都在此地,您好好上去一展才华,保准不到明天就名扬京华。”

杨惠气的说不出话,她身后跟着过来的女孩子轻轻拉着她的袖子:“大姐姐……”似乎想劝她,她却愤愤然的一甩手,扭头走了。

啧,原来她是这样一只纸老虎啊。

眼前诸人蔡令仪已经不太认得,她干脆找了个更衣的借口,带着徐十三和阿池先绕开这群人。

午后的阳光洒在湖面,静谧的水面如铜镜一般,徐十三忍不住感慨:“早知就藩,不知道主人家会不会后悔修这园子。”

蔡令仪暗笑,当然后悔,恐怕后悔的想吐血。

继续向前就是湖中假山,另外一侧就是给女宾准备的更衣之所,王府婢女站了一排,唯恐客人们瞧不见。

说来也巧,蔡令仪进房盥洗,出门时恰好听见了墙那边传来的说话声。

“……敢做不敢当,朱雀大街上所谓的南梁余孽到底是什么来头,你以为皇帝真的轻轻放过了吗?”

“你家为了保住太子,真是不管别人的死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