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馆陶 > 第7章 第 7 章

馆陶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渲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8 00:38:44 来源:文学城

母亲患的是眼疾,这是她从代国来到长安后不久便染上的病[1]。在我婚后,她眼疾加重。父亲想尽办法为她寻医问药,依旧不能使她恢复如初。

我赶回长安看望她时,她曾经清亮锐利的双瞳只剩空茫。我扑过去握住她的手,而她迟疑了许久,才“看”向前方,问:“阿嫖,是你么?”

我伏在她怀中泣不成声。

我的母亲过去对我严厉,但同时她也极其爱护我,从我很小的时候我便清楚,这世上,母亲是与我最为亲密的人,即便是父亲或是阿启都不能与她相比。她失去光明,我如何能不痛心?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我衣不解带的照料母亲,并且对陈午的怨恨又增添了几分。我总在想,如果我没有出嫁,如果我没有跟随陈午去到堂邑,那么我或许还能侍奉在母亲的身边,多陪她一段时间。

母亲倒是常催促我回堂邑。我不愿意,她便握住我的手,反复追问我原因。

我告诉母亲,我与陈午关系不睦。

母亲倒是显得格外平静,“天底下夫妇千万对,琴瑟和鸣的不过了了。阿嫖,你当学会忍耐。”

我自小是张扬的性子,即便是身为储君的阿启,在我面前也时常做小伏低。母亲口中的“忍耐”,在我的意识中是与我全无半点关系的词语。因此我并不将她的劝诫放在心上。

我只是在想——母亲既然说到了忍耐,那么她与我父亲的相处之时,也是满怀“忍耐”吗?

这天底下的女子,当真大多得靠着“忍耐”与自己的丈夫熬过漫漫岁月么?

不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并没有深思,因为它是荒诞的。母亲怎么会需要“忍耐”父亲呢?我的父亲是高皇帝的血裔,是天下至高的存在。所有人都当以环绕在我父亲身边为荣,我母亲想必也是如此。

我将脸埋在母亲的袖子里撒娇,嗅着她身上好闻的杜若香味。母亲缓慢的抚摸着我的头发,终究还是叹了口气:“罢了,阿嫖,你与我不同。你比这世上大部分的女子都要幸运。只不过——”

“不过什么?”

“你最好还是回到堂邑去。”

我所有的情绪都在那瞬间被掐灭,面对着神色戚然的母亲,我无话可说。

而她还在试图劝我:“堂邑不是个坏去处,相较长安,那里要平稳许多……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吗?阿嫖。”

我明白的。

我那时已能隐约感受到长安金粉云烟之下的暗流涌动,也逐渐明白了为何我的父亲要给我安排陈午那样一个夫婿。

这是保全,亦是防备。

皇后是什么?皇后是月亮,与太阳比肩,辉照万物。

我的母亲是汉家的皇后。

而她当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后,不止是因为代王后及其四子接连早逝,更是因为她出生寒微。朝中大臣恐惧吕后,同时也恐惧新的皇后有朝一日会如吕后一般危及汉家社稷,所以他们挑中了母族势力单薄的我父亲做皇帝,又选中了无家族依靠的我母亲做皇后。

而我,作为皇后的女儿,被嫁给远离权力中心的堂邑侯之子,亦是因为这些人对皇后的防范——防范皇后的人中,也包括了我的父亲。

我也说不清楚我是什么时候想明白这些事情的,也许是我见到我那两个舅父的时候。

就在我回长安不久之前,有官员为我母亲找来了她的亲族。

说来这也是件传奇事,我母少时家贫,不得已与亲生手足分离。如今她飞黄腾达,于是便涌出了许许多多的人自称为是我母亲的弟弟。

然而,在这群人中,母亲竟真的找到了她失散的亲人。于是我在这世上便多出了两个舅舅,一名建,字长君,一名广国,字少君。

我与他们并无感情,只是认为他们既然是我母亲的兄弟,那便享有外戚之尊,理应扶摇青云。

然而群臣却在我父亲意图授予他们官职的时候出面阻拦——而我父亲竟也认为群臣谏言有理,最终只是将我两位舅父封侯,而未予他们半分实权,且召来了年长的学士,命他们教授我两位舅父道德操行,唯恐他们滋生了野心与贪欲。

这不算什么大事,但就是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了,朝野上下,没有人希望再见到一个吕氏家族。大臣的目光死死地锁住我母亲,只盼望她就此安静,成为椒房殿里无声的人偶——而我的父亲亦是如此。

至于这一猜测是否正确,我并不知道。因为身在堂邑时,没有人会和我说起那些复杂的、朝政上的事务。只是我越是远离长安,便越是挂念长安。唯有在打探朝堂风云之时,我心里才会稍稍宽慰,感觉自己仿佛还处在长安。

总之,借着母亲患病的机会再次踏入长安时,我的心境已与最初来到这里时大为不同。

母亲劝我回堂邑,我对她的劝告充耳不闻。只想尽办法长时间的驻留在未央宫中。其实世间繁华的所在并不止长安一处,富丽堂皇的宫阙在堂邑也并非不能修成,可我就是留恋长安,仿佛这座城池底下埋着我前世的骨。

更何况那时候若让我回堂邑,我也实在放心不下我的母亲。

一个没有眼睛的皇后,如何能够打理内闱的诸多事务?并且自她失明之后,父亲对她也逐渐冷淡。很快我在他的身边看见了新宠。

我父不好享乐,在成为天子之后并不曾肆意征召美人入宫,可掖庭中总有美貌的女子,她们鲜妍的容貌将我母亲衬托得愈发苍白黯淡,我不喜欢她们,母亲却大度的包容了她们的得意张狂。

“尹姬、慎夫人,这些如今围绕在你父面前讨他欢心的女人,都是我亲自挑选好,送到宣室殿的。”母亲说:“她们能得到天子垂幸,我亦为之而欢喜。皇帝日理万机,身边能有人使他稍稍展颜,我这个做皇后的,欣慰都来不及,又怎会嫉妒呢?”

我不知道她这番话是否言不由衷,我只觉得母亲越来越像死去的代王后。她身上有了一种沉稳平和的气度,只是比起从前的王后,她更为疏离冷淡,像极了祭坛之上垂眸不语的神像。

我在长安停留了很久很久,这段时间我总爱去长陵。朔风呼啸过天地间,卷起长陵萧瑟的草叶,林木瑟瑟作响。听人说吕家权势最鼎盛的时候,整个家族就有如一株参天巨木,遮蔽了日与月。

可是现在长安城内三公九卿、天下诸王列侯,可有吕姓之上尚存?我日日夜夜思考着吕氏骤然覆灭的原因,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因为那个临朝称制的女人死了。

也许吕氏并不是巨木,高皇后吕雉才是。

而我,馆陶长公主刘嫖,若是做不来乔木的话,又该依附谁人?

在我还没有想通这一问题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

绛候下狱。

这位曾追随我大父打下江山社稷,又斩灭诸吕扶持我父登基的老臣犯了什么事,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出嫁不到两年的昌平,因为他再度回到了长安。

她并没有长高多少,看起来反倒比从前更为瘦削,站在宣室殿前,远远望去她像极了一个干瘪的苍老妇人,我险些没有认出她。

“昌平怎么回来了?”

有宫人回答我说:“为其夫家求情。”

阿启曾向我隐晦的透露过,父亲与绛侯一直在明争暗斗。我不知道父亲都做了些什么,但现在绛侯下狱无疑宣告了父亲的胜利。

我该高兴才是。

然而这是昌平看到了我,她凄厉了唤了我一声:“阿姊——”

之后她再没有说什么,目光从远处遥遥落在我身上,我看不清楚她的神情,但我猜得到她的眼神。

我看着昌平,想象着自己跪在宣室殿前的狼狈模样,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噤。

父亲想必早已下定了扳倒权臣的决心,嫁入周家的公主是他推出去的牺牲品,用以暂时安抚绛侯一家,到了不需要对绛侯隐忍的时候,做了周家妇的女儿他不会顾惜。父亲的一念之差使我与昌平有了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本该为此而感到喜悦或者得意,可我笑不出来,我只觉得脊背都在发冷。唇亡齿寒、兔死狐悲,今日之昌平,焉知不是明日之我?

我怜悯昌平,可我帮不了她,只能硬着心肠扭头转身。

从宣室殿离开之后我见到了阿启,同他说起了昌平的事。阿启脸上的表情淡淡的,并不十分关心。他毕竟不是女子,无法如我一般对昌平的境遇感同身受,反倒对我说:“理会她做什么,我才是你同产的弟弟,你该关心我才是。”

我含笑摇头,说:“不一样。”

阿启别过头去,不愿意看我。我也懒得哄他,只静静的等着,果然没过多久他便又自己凑了上来。

“阿姊你何需为她担心,她是天子之女,总不至于真落魄成罪妇。纵然——纵然周勃眼下身在狱中,可那毕竟有功于父亲的人。”

“有功之人又如何?”我反驳:“纵然我不像你一般日日跟随父亲过问朝政之事,我也知道父亲对绛侯忌惮已久。他有杀死绛侯的机会,才不会轻易放过。”

“兔死狗烹固然无可避免,可也要看看时机。”阿启轻声细语的说道:“若某人家中豢养了一大群猎犬,某天忽然将其中最凶猛、最有号召力的一只捉出来烹了,犬群难免不为之惶惶。”

我想笑阿启竟将衮衮诸公比作狗,一转念却又意识到了他是在暗示我一些事情,于是将笑声咽下,苦思冥想了起来。

“这样的道理,你懂,阿父难道就不懂么?”我满是疑虑的斜睨了他一眼。

“他是皇帝。”阿启不以为然的往天上指了指,“皇帝所处的位子比我们要高,在高处,所见到的风景是不同的。”

阿启离开之后,我继续发呆。至夕阳西下之时,我再次去往宣室殿。

昌平还在那里,茫然无措似是误入长安的外来客。我一步步朝她走过去,越是靠近她,胸腔中的心跳便越是急促。当我来到她面前时,昌平仰头看我,布满血丝的眼中有尚未消散的希冀。我略微俯身,压低嗓子说了一个词:“长乐宫。”

这声音轻到我自己都听不大清楚,我甚至怀疑我其实什么也没说出口。

但是昌平微微睁大了眼睛,欲言又止。

长乐宫早年是皇帝居所,后来成为了太后的宫殿。如今我们的祖母正在那里颐养天年。

不久后,我听闻绛侯命人向轵侯薄昭献上了厚礼。薄昭是太后的弟弟,天子的舅舅,我的舅公。他应允为绛侯之后来到了长乐宫,向太后求情。我的祖母听闻父亲有意杀死绛侯,将头巾掷在我父身上,大声叱骂他,说周勃当年平诸吕之乱时,手握玉玺、统领北军,都没有谋反,如今龟缩于封地,更不可能有作乱之心。[2]

父亲一向孝顺,且在治国之时极力推行孝道,他自然不会忤逆祖母。很快,绛侯被释放出狱。

我在得到消息之后感到欣喜,兴奋使我浑身都在战栗。而我喜悦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我帮到了昌平,更是因为我通过这件事第一次尝到了“借势”的用处。

我生平头一次意识到了:即便我本身并无实权,手握大权之人复杂的心思,却也可以为我所用。这是何等有趣呵,权力是那样重要,而操控拥有权力的人,也能让我尝到权力的滋味——它是甜的,有让人迷醉的香气。少年时的我,就这样种下了野心的种子。

【1】根据史书记载,窦皇后是个瞎子,并且是后天瞎的,她瞎了之后就逐渐失宠了,但是她为什么会瞎,原因不明

【2】周勃失去相位之后回封地养老,不久后被人诬告谋反因此下狱,狱吏让嫁给了周胜之的绛公主出面为公公作证,周勃也托人找关系请薄昭求情的事情,都是史书上有的,薄太后也真的亲自出面拿头巾往汉文帝身上砸,大骂汉文帝忘恩负义,这也是史记里有的内容。不过这些事情——和馆陶公主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我这既然是小说,给本作女主加点戏份,也不是不可以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