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馆陶 > 第23章 第 23 章

馆陶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渲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8 00:38:44 来源:文学城

王娡几度来长门园向我问策,说实话,我被她搅得颇有些不耐烦。

阿启除非是疯了或是被窦氏外戚架空成傀儡了,否则绝不可能真的立阿武做皇储。但王娡犹是惴惴不安,对我说:“我朝重孝道,万一太后强令陛下更改主意,那你我该如何是好?”

这我还真没想过。

“不管怎么说,这天下如今还是陛下说了算。”我淡淡回答。心里却终究因王娡的几番追问而蒙上了阴霾。

王娡倒也不是在杞人忧天,她久居宫内,许多事情比我更清楚。阿启的身体目前并不算糟糕,但也不算好。他像我的父亲,都是多思虑的性格。我父亲驾崩的时候还未年满五十,而阿启……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能否长寿。

可我们的母亲倒是身康体健,窦氏家族人丁兴旺,有才干者辈出。要是真到了皇帝病弱的时候,谁能保证玉玺与虎符不是我母亲的掌中之物?

“去为我修书一封,送与袁相。”沉吟之后,我吩咐身边人。

“袁相?”王娡疑惑。

“你不认识他,他姓袁名盎,是我母亲昔日的恩人。”

袁盎是个忠臣,我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曾经帮过我的母亲。

对,就是昔年慎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僭越礼法,而袁盎挺身而出直谏的那一次。慎夫人那时正当盛宠,我父亲爱她怜她,袁盎却敢于站出来维护我母亲的尊严,自那之后我便记住了他。母亲虽然面上不表露什么,但我知道她心里其实也是感激袁盎的。

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首先提议杀死晁错的便是袁盎,叛乱平定之后,袁盎被阿启任命为了楚相。但我听说前段时日他病了,如今已卸职归家养病。

我暗中命人带去黄金前往拜访袁盎。此人虽不在庙堂,可我听说阿启有空之时仍会向他询问治国之策。我希望此人能出面,断绝我母亲立阿武的妄想。

我派去的家臣告诉我,袁盎在看到我写的书信之后只是沉默,然后摆手辞谢了我送上的黄金。

“他真的什么也没说?”

“没有。”家臣摇头,“他还将长公主您写的信当着我的面抛入了火中。”

“……如此一来,我倒是放心了。”

袁盎焚毁书信,证明了他无意与外戚和藩王为伍。而我相信,他终究会选择一条有利于维护皇权的道路。

若要问我为何这般笃定……凭他是袁盎。曾经我叔父淮南王飞扬恣睢的时候,他敢于弹劾;我父亲近宦官赵谈,他敢于将赵谈逐下我父亲的马车;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他一言害死了晁错,可他本人却也敢于只身前往吴国议和,几乎死在刘濞帐下。他这一生都颇为传奇,如今纵然是老病之身,可我相信,一个人骨子里的忠勇,是不会轻易被时光抹去的。

果然,没过多久,我听闻袁盎拖着病体离家,去长乐宫求见了我的母亲。

我安插在长乐宫的侍从告诉我,袁盎与我母亲进行了一场相当精彩的辩论,从殷商与周时的旧法度入手,争论是否该立梁王为储,若立梁王为储,梁王百年之后,国家的继承者又该是谁。

最终我母亲被他辩得哑口无言,当着阿启的面承诺不再提立梁王为储之事。

又过了不久,阿武离开了长安。

我没有去送我这个弟弟。

不送他的原因有很多,一来是因为阿武走时甚是狼狈,相比起他在长安时的出尽风头,离开京城的他只乘一架轻车,带着数百随从便悄无声息的走了。我并没有提前得知他离开的消息,他也未曾向我辞别——除了皇帝与母亲,他走之前谁也没有见。

不送阿武的原因之二便是——我在忙着将王娡母子推上尊位。

王娡的出生是有些低的。她自称流着燕国旧贵的血脉,是秦末燕王臧荼的重孙,我也懒得去考究其中真假。但不管她是燕王还是那个秦末诸侯的血裔——即便是周天子的后代,到了这个时代,都与寻常庶民无异。

好在我朝立后,并不过分注重出身与家世。想当年我母亲在遇见我父亲之前,也不过只是清河一贫寒女子罢了。终于,在我的辛苦推动下,王娡得以封后,在她成为椒房殿主人之后不过几日,她所生的胶东王成了新的太子。

最初,王娡的后位坐得并不算稳。

相比起她,母亲更喜欢前任皇后薄氏。在王娡做了皇后的当天,母亲便声称她怜悯薄氏被废的遭遇,将其接到了长乐宫中。[1]

我去长乐宫拜见母亲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这个女人,她还是和过去一样既不讨人喜欢也不惹人厌烦,穿着不合身的襜褕,头埋得很低,仿佛是被颅顶的发髻压折了脖颈。我走近她跟前她也不理会,像是一尊沉默的石像。

母亲一见面便不住地和我说薄氏有多么好,遭阿启废弃是有多么可怜。我听得有些烦了,忍不住半开玩笑的同母亲抱怨:“薄氏若真这么好,她被废的时候,阿母为何不拦着?”

母亲沉默了一瞬,冷笑:“你那阿弟贵为天子,他想要做什么,我难道还拦得住么?”

我如过去那样,以半是撒娇半是哄的语气劝道:“阿母,陛下做无论什么,都自有其考量。他废薄氏,想来是因为薄氏寡德无能,不足以母仪天下,他立王氏,那也想必是因为王氏有过人之处。”

“过人之处?”母亲冷笑:“你指的是善于钻营么?我听闻她还未正式坐上皇后的位子,就开始为她的兄长王信求官职与爵位——好个大胆的女人,她难道不知,我汉家有旧法度,非军功不得封侯么?”[2]

我赔笑,王娡的那点心思我自然也是清楚的。

可我不认为她有什么不对。

非军功不得封侯,这是我大父还活着的时候定下的规矩。如今距他死去已有很多年,他的尸骨都已经化成灰了,凭什么生前留下的话还要继续束缚我们?我有两个儿子,长子季须能城西其父的堂邑侯之爵,而次子……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给他挣个爵位,保他一世富贵。

有这样想法的人想必不止是我。王娡为她的兄长求爵,我是乐见其成的。虽然她没有成功,但要是哪天真打破了白马之盟的规矩,我也是要来凑个热闹的。

“阿嫖——”正当我心里想着这些的时候,母亲忽然冷不丁“望”向了我:“你是如何看待王氏的?我听闻……你近些年与她私交甚密。”

我时常会觉得,母亲纵然目盲,可心却明亮如镜。那一刹那我不敢答话,因为我总觉得母亲似乎已经看穿了我和王娡的图谋。

于是我和她之间的氛围陷入了僵持,没有谁开口,就连拂过的风都仿佛凝滞。

好在母亲还是放过了我,她没有再追问什么,而是轻声说:“薄氏的姑祖母——你的大母,昔年于我有恩。”

是,的确有恩。我还记得当年母亲之所以能够封后,不仅仅是因为代王后与我那几位嫡出兄弟先后病逝,更是因为有我大母最后劝说我父亲:“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3]

当时我父亲还活着的儿子都是我母亲所出,大母的话一锤定音,将我母亲由推向了皇后的至高宝座。

“儿知道阿母您记挂着薄氏一族,他们如今已经落寞,薄氏女养在你身边也挺好。”我真情实意道:“一个既没有多少长处,又没有争抢之心的女人,在后位上是坐不稳的。您这长乐宫很好,可以庇护她安度余生。”

人这一生如漫漫旅途,走怎样的路是天生注定的,能走到哪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薄氏女没有做皇后的能力,那么她就该换条路。我想,她大概能在我母亲这里过的很好,毕竟我母亲是个重恩重诺、爱憎分明的人。别的不说,昔年袁盎于她有恩,所以袁盎劝她不要在执著于立储之事的时候,她才能将袁盎的话听进去。若是别人敢这样劝她,只怕早就被她杀了。

……

……

……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因此,在胶东王被立为太子之后,我便放松了下来。

可我漏算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母亲重恩,可阿武不一定。

或者说,袁盎对我母亲有恩,可他和阿武却并太深的交情。慎夫人得宠的时候,阿武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不久之后,我得到消息,袁盎死了。

阿武杀的。

我难以用言语来表述我听闻此事时的心情,震惊、愤怒与懊悔都有。

袁盎的妻眷找我哭诉,我听着他们的哀泣,恍恍惚惚如堕雾中。

“这怎么可能?”我那时满心的质疑,既是不敢相信那样一位正直的老臣竟死于非命,也是不敢相信我那昔年聪慧懂事的弟弟竟能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

袁盎之妻含泪答道:“不敢欺瞒长公主,我夫之死,确确实实与梁王殿下脱不开干系。自今年四月起,他便数次莫名遇险。后来有一壮士拜访,声称乃是梁王所遣刺客。他慕我夫高义,不忍下手,特来警告,说是在他之后,梁王还会派刺客来杀我夫。不久之后,我夫果然暴亡!除却梁王,凶手又会是谁?请长公主为我夫主持公道!”

我没有应声,不敢对眼前痛哭流涕的老妇人做出任何承诺。

袁盎这样的人物死了,自然惊动到了阿启。在我记忆里总含着戏谑浅笑、仿佛为人淡漠至极的弟弟,这一次为了袁盎动了怒。

在他的催促下,廷尉以雷霆般的速度查明了袁盎之死的真相——幕后主使,竟真的是阿武。

确切的说,是阿武所依仗的臣子,公孙诡、羊胜。

阿启命人前往梁国缉拿此二人。当长安的使者出发东行的时候,我仍认为事情尚有转机。只要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阿武杀死了袁盎,那么我的两个弟弟也不至于闹到要不死不休的地步。

……倒也不是我有多么顾惜兄弟之情,而是这件事情不好处理。诸侯王无故杀死朝臣,此举简直是可以被视作谋逆。弟弟死了我最多哭上一场,可阿武是如今汉朝势力最强的诸侯王,逼急了他他会做出什么我不敢去猜。

还有母亲……要是母亲知道了这件事情,要是母亲执意要插手此事,要是皇帝与太后因此生隙,那么,这个国家只怕都要乱了。

因此我一面将黄金珠玉赠与袁盎家人,希望能够安抚他们;一面暗中派人去追长安派去梁国的使臣,想要叮嘱他们“聪明”些,最好能让公孙诡与羊胜悄无声息的死在押送长安的路上。死人才能够背下一切的罪责。

然而,让我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睢阳传来消息,说梁王拒不交出公孙诡与羊胜二人。

【1】薄皇后被废之后史书记载她退居别宫,这里为了小说的戏剧性,改成她被窦太后接到了长乐宫

【2】王娡的哥哥王信在历史上后来被封为了盖侯。而且还是窦太后主动提议的。这里为了戏剧性。安排前期窦太后与王娡不和,看不惯她为她哥哥求爵位的情节。不过历史上王信的封侯之路并不顺畅,周亚夫就曾出面阻拦,理由正是汉高祖生前的白马之盟:非军功者不得封侯

【3】《史记》原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