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官路大唐 > 第2章 第 2 章

官路大唐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夜雪湖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1:24 来源:文学城

郑业出了两道谜题,谜面云山雾罩,令人捉摸不透。

抱玉对着那纸《陈丰海县差科改良事状》琢磨了许久,始终没琢磨出哪里“不达物情”;随着时日推移,倒是庸调一事愈发明朗了。

这些天里,司仓佐骆六到西厅禀事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大多时候是抱玉遣人问话。唯二的两次主动过来,一次是在八月末,一次就是在今早,为的皆是同一件事:请薛县尉在牓文上署名钤印,好下发乡里。

牓文的内容是骆六自己拟好的,事先并未通禀。

第一道牓文大致是转述州符,将今岁庸调的数目和期限广而告之,虽文辞粗陋,倒也没什么大毛病,抱玉看过之后没说什么,画名落印。

今早这第二道牓文则是催缴,语气极为生硬,看得抱玉直皱眉头。牓文是这样写的:

“丰海县衙牓太平、金平、银平、慈惠四乡:

管内百姓,仰限九月十五日前完纳今岁庸调,若有贻误脱漏、以次充好者,着里正摄来,当与死棒。

其棉、绢、布、麻之数,各依户等附后,依期照数输纳。”

抱玉指着那句“当与死棒”问骆六:“道理讲清楚就是了,真有不能上缴者,自当按律处置,何必以死惧之?”

她才一开口,骆六脸上就堆起了假笑,此人本就是个油头粉面的长相,这么一挤眉弄眼,活似庙里的小鬼诈尸。

骆六道:“少府有所不知,百姓之中,解事者少,温言好语相劝,反倒会教刁民以为官府软弱可欺,不如加以威慑,早日将皇粮国税收齐,省却往后无数烦恼。”

抱玉想着郑业说过的话,勉强压住心中不快,冷声问:“现如今收上了几成?”

“应该是有五成了……呃……将近六成吧,不到七成,大差不差。”

“应该?”抱玉心里噌噌往上冒火。

骆六满不在乎道:“少府且将心放回肚子里,这往外掏钱的事,搁哪都痛快不了!卑职早就说过,乡民中顽嚣者甚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是不会老实听命的,等到这第二道牓文贴出去,他们知道了县上的意思,自然就老老实实过来纳布了。”

见抱玉还没有动印的意思,骆六眨巴着一对小圆眼睛,又笑呵呵地说道:“庸调是年年都要收的,县里也是年年都这么办,成例摆在这,卑职也是按规矩办事。少府不必过于忧心,郑明府素重庸调,每日都要过问的,他嘱咐的话,卑职句句都谨记着呢。”

骆六抬出郑业,不软不硬地顶了抱玉一句,拿上署名钤印的牓文,心满意足而去。

抱玉窝了一肚子的哑火,倒是将郑业那句话给参详透了。

“庸调事大,不容毫厘之失,你才来不久,未谙本县风土,宜着司户佐骆六专理其事。骆六素称练达,可堪驱使。”

什么叫“专理此事”?

数目、进展、明细簿,除骆六一人外,其他人概不得知,这就叫专理此事。

什么叫“可堪驱使”?

他办事,你只管署名钤印,明面上说得过去,这就叫可堪驱使。

“揽权用事的绿毛老乌龟!嘴让尿腌了?人言不会,打的甚么骚臭哑谜!姓骆的嚼蛆阿堵货,喝肾亏老鳖尿上头了,到你老祖娘这里耍威风,迟早料理了你个狗东西!……”

抱玉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照着榻上挟轼狠踹了一脚,卷轴公文滚了满地。

周泰一溜烟小跑进来,“少府有何吩咐?”

适才他正在西序整理文书,恍惚听见薛少府叽哩咕哝地说了一长串话,以为是在唤自己,屁股刚抬起来就听见“咣啷”一声,进来一看,只见满地狼籍,薛县尉正叉腰立在窗前,一张嫩脸儿白里透红,看着甚是鲜艳,幞头上的两翅还在上下颤着。

周泰赶紧垂下眼,蹲到地上,默默地捡地上的物什,一样样都摆放好了,又一语不发地退了出去。

“你回来。”抱玉叫住他,深深吁出一口气,“收拾收拾东西,午食后与我走一趟府仓。”

本朝的庸调之物照例是由乡民自行送到县衙府仓的,既然骆六遮遮掩掩,不肯吐露实情,那她便亲自去府仓察看,大略之数,一看便知。

郑县令的确有言在先,不教她插手庸调之事,可往来文书上钤画的却都是县尉之印,不亲眼看看,总归是心里不安。

“少府……”周泰有些迟疑,见抱玉脸色不善,又垂下眼,点头应诺。

·

这个时节的江南的确是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着淅沥了几日,最后一丝暑热也给浇没了,人就像是浸在一池冰水里,浑身上下三百六十个关节没一处不僵硬的。

周泰抱着肩膀艰难挪步,深悔今早出门时没有换上夹袍,再看头前的薛县尉,那年轻人身上仍是条浅青夏袍,走得虎虎生风,好似浑身上下都在腾腾地往外冒热气。

“到底是年轻,火气旺、火力也旺啊!”

周泰心中暗想,道一声“少府等等卑职!”脚下紧赶慢赶,这才勉强跟上。

府仓建在县衙西侧,门前对植两株参天乌桕,树冠蓬勃,经了几场寒雨,桕叶由黄转红,远看着像两柄艳丽的大红伞。

抱玉止步在伞后,红伞外头,骆六正领着两个仓督收庸调布。

过来交布的乡民只有零星几个,布帛麻线卷成捆,或肩背、或手扛,门口排成短队。

骆六岔腿坐在筌蹄上,一个仓督捧着壶,立在他身侧伺候茶水,另外一个手里掐着花名簿,站在阶上吆喝乡民上前验布。

“你叫什么?唔,何大……太平乡兴水村人……你家需纳绢四丈、绵五两,输布五丈五尺、麻六斤。”

名唤何大的乡民走上前来,局促着手脚,依样将庸调布摊放在月台的竹席上,起身望向仓督,满脸小心。

那仓督蹲下去,拿着尺子在绢布上比划了一阵,又用秤称麻线,末了懒洋洋道:“不行啊,数目不足。”

“咋会不足?”何大一听这话就有些急了,“布足匹、线足斤,出门前还量过好几遍,方才你量的时候我也一直看着呢,半分不短!”

“喊什么?”仓督瞪起眼睛,捻起绢布一角,指头搓了搓,“看见没?经纬稀疏,成色不行。”他故意找茬,再密实的布也禁不住这样抻拽。

“你说不行就不行?满太平乡打听,我们家的绢布也是数一数二的!去年就是这么织的,前年也是……”

何大忍不住与仓督理论起来,身后之人与他同村,见状急忙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耳语一阵,随后从荷包里掏出一串青钱塞到他手里,又将他往前推了一把。

何大犟头犟脑地与同村拉扯了一阵,到底还是认了倒霉。仓督接过青钱,掂了掂,瞥他一眼,轻哼一声:“这次就算了,下回仔细些。”转头扬声道:“下一个、下一个,都麻利点!”

骆六稳坐在筌蹄上,嘶嘶溜溜地喝茶,不时往地上喷一口茶叶沫子。

乌桕树后那抹浅青身影突然现出来时,他着实是吓了一跳,不过也只是一瞬,很快就恢复了镇定。骆六起身笑道:“天气不好,少府怎么过来了?”

抱玉冷盯了他一眼,直接问那仓督:“你说绢布成色不足,可有证据?”

仓督可没有骆六的底气,情知不妙,正慌里慌张地将青钱往何大手里塞,何大却不肯收,嘴里还一个劲地嚷嚷:“既给了官爷,小人可不敢再往回要。”手一松,那串钱掉到地上,摔出一声极清脆的“啪嗒”。

仓督咧着嘴苦笑:“这个……哎呀!少府明察,这愚民硬要贿赂卑职——”

不待他说完,一只乌皮**靴已当胸踹了上来,那靴比寻常男子的秀气了些,力道却一点不少,仓督不防,差点被踹了个倒仰,向后趔趄两步,慌忙跪了下去。

抱玉仍不解气,撩起袍子,照着他的脸又连踹了数脚,“狗仗人势的东西,哪里学的阳奉阴违!”

骆六的笑一下子僵在脸上,嘴角一点点沉下去,“少府息怒,底下人做事难免疏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抱玉一振衣袍,指着府仓门口,“州府既下发了样布,为何不悬于门前?成色足与不足,一目了然。”

“卑职一时忘记了,回头就教人张挂出来。”

“忘记?分明是故意!郑明府信重于你,你却堂而皇之地指使底下人索贿,骆六,你就是这么当差的?”

“诶呦,这罪过可太大了,少府有证据么?若是没有,可千万别这么说。”骆六语气不咸不淡,一对小圆眼睛直视过来。

抱玉咬紧了牙。

若他老实认罚,看在郑县令面上,此事也可小惩大诫;既然他蹬鼻子上脸,那就别怪她公事公办。

“来人!”

——“少府,借一步说话。”周泰赶紧在旁边拽她的袖子。

周泰是丰海本地人,十来岁起就端上了衙门饭,如今已服侍过五任县尉,不夸张地说,他其实比县尉更懂得如何做一个县尉。

莫论是租庸调还是地户税、官廨钱、差科派役,大凡是与“钱”字沾边,里头的事就干净不了。

上头的人吃肉,也得教底下的人喝汤,只要别太过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其中的分寸,聪明人应该懂得如何拿捏。

薛少府自然是个聪明人,上任几日就看得出来。是以,当她说要到府仓察看时,周泰虽有一肚子的话,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万没想到,这骆六胡作非为惯了,竟敢公开与上官叫板,薛少府也实在是年轻气盛,三句话不到就要动刑。

那句“来人”脱口而出,下一句定是要着人鞭笞骆六,真打了他,今日之事就难收场了。

“少府可千万莫与骆六一般见识,”周泰压低了声音,“骆家是前资寄庄户,阖族仕宦显达,关系盘错,是有名的地头蛇。远的不说,郑明府前些日子新娶的那房也是骆姓,其中利害,少府慎思。”

郑业纳妾一事在县衙传开之后,如夫人的出身就不再是秘密,现如今骆六得管郑业叫一声堂堂堂堂堂姑丈,抱玉自然知晓。

可那又如何,方才之事,是非黑白清楚分明,打他合规合矩,任谁来了都挑不出错;若是任由这等胥吏骑到头上,往后谁还会将她这个县尉放在眼里?

“薛某初来乍到,什么骆氏、蛇氏,一概不知。”

“少府莫要冲动呀!”周泰急得口干舌燥,终于将那句憋了许久的话吐了出来:“少府先前已得罪了郑明府一回,若是再打骆六,往后就断无寰转的余地了。郑明府为何将《改良状》发回来,少府还没想明白么?”

抱玉挑眉看他。

周泰道:“水至清则无鱼,差科也好、庸调也罢,总归是上官想放水养鱼,少府又何必趟这道浑水?”

他就差将“郑业贪污受贿”六个字直接道破了,回头朝骆六等人瞥了一眼,又道:

“头前为差科之事打那里正,可说是少府初来乍到,无心而为,郑明府心中虽不痛快,却也不至怪罪。千不该万不该,少府不该写那纸《改良状》,更不该将状文递到徐县丞手里,若非如此,郑县令也不会教骆六专理庸调之事。”

他这话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抱玉心里有根弦突地绷紧了,沉声道:“某乃县尉,状文自然要先递县丞、再呈县令,规矩如此,何错之有?”

她当然知道郑业徐为之间的微妙,正因如此,凡是涉及二位上官之事,莫不小心应对,不敢有丝毫逾矩。

若是绕过徐为,直接将文书递到郑业案头,那岂不与骆六成了一丘之貉?两位上官如何明争暗斗,那是他们的事,抱玉不想与任何一位结党,只想本分做官。

周泰摇头道:“少府这可就想岔了,府衙里从来只有两条道,要么往东、要么往西,绝无第三条出路。或许在郑明府看来,照规矩办事,本身就是做出了选择。”

[1]前资寄庄户:唐代中下级官员普遍有任期的规定,一任3到4年,异地任职,期满后须根据在任期间的考核结果等待重新分配官职,这个过程叫做守选。

守选时间不等,有的一两年,有的两三年,有的倒霉蛋一等就是一辈子,空窗期相当长。

空窗期间的官员叫做“前资官”,他们在任职地经营田宅庄园,离开后仍留下部分亲属继续经营,这就是“前资寄庄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