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孤筠出岫 > 第9章 白羽摘雕弓

孤筠出岫 第9章 白羽摘雕弓

作者:近古遥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08 19:51:46 来源:文学城

孟修竹日日在漳州港的码头徘徊,见温叔有时候在视察来往船只,有时候进城去,并未再度显露武功。到第三天上,这一路的护卫共二十三人才到达码头。温叔早就备好了一条大船,货舱里塞满炸/药、刀剑、食物和淡水,准备乘船出海。

一旦离了岸边,自己如何才能不被发现?孟修竹犹豫着,不知接下来还要不要继续跟踪了。

这日是个大晴天,众人正准备登船,忽听人群中一阵哗然。有人叫道:“温叔怎么了?”

“是不是又犯病了?”

“挤什么?还不赶紧去找大夫?”

孟修竹远远看着,虽然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却料到应是温叔突发急病。她不敢立即奔上前去,只是沿着海岸,慢慢走近一段距离,正待停步观察,原本周围正在抓鱼、拖网的渔民,却忽然抽出寒光闪闪的刀剑,指在她身上要害部位,将她团团围在中间。

此时孟修竹和温叔众护卫之间,尚还隔着不近的一段路,没成想在此即遭暗算。温叔从地上站起来,拨开人群,大笑着走上前来,道:“孟姑娘,你跟了我这么长时间,其实十分谨慎聪明了。想不到我老温一条贱命,值得你这么关心,哈哈哈!”

孟修竹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这些渔民,明白了过来——他们其实都是温叔早就布置好的暗线,平时在港口,确是以打渔、卸货为生,多年来操作熟练,自己才始终没能看出他们的伪装。

虽然这些人武功没什么了不起,但他们所结的这个阵,讲究同时出手、配合有序,几把刀剑分别指在她咽喉、胸膛、小腹、虎口、膝盖等处,一个人便只盯住一个部位,只要身体某一处稍稍一动,刀剑立即相加,极难脱困。

孟修竹便保持不动的姿势,只听温叔啧啧道:“其实你挺厉害的了。若不是来到这陌生的漳州港,周围众多耳目发现了你的行踪,我还真不知你是一路跟着我过来的。如此说来,真是惭愧至极,原来当时我们那么多人在杉树林中集会,竟也没留神放过了你。”

他又冲着一众护卫笑道:“这里面有没有老良手底下的人啊?老良眼拙,又久不在江湖,后起之秀,分得就不那么明白了——竟将朝阳派的孟修竹认成早已被杀的云蒙派叶长青,叫兄弟们也跟着吓了一大跳,以为是鬼出来晃荡了,哈哈哈!”

护卫中一阵骚动,有人往孟修竹身上反复打量,一副“原来就是她啊”的眼神。

温叔朝结成剑阵的众人使了个眼色,对孟修竹道:“既然我们的计划都被你听了去,如今我们正要乘船出海,可万万不能走漏风声,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前功尽弃?不如就委屈姑娘跟着咱们一同上船——到了地方,我们去救我们的人,你是名门正派的高徒,自然不屑管咱们小虾米的闲事。你我双方既没什么仇怨冲突,只是请你一道同行,怎样?”

他问得客气,可当前的情形,孟修竹若要反抗,自己势必受伤,甚是划不来,只好举起手中的剑,一步步地向大船慢慢挪动,指在她身上要害的七八柄刀剑也缓缓地随着她轻移,直到全数人手集结完毕,船开了出去,温叔才命令撤掉剑阵。

先前围住她的那些人立刻散到船中各处,有的当了做饭的厨子,有的做了拉帆的水手,温叔却没吩咐人对她严加看管、限制行动。孟修竹走到大船宽阔的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岸已经无可回返,依稀能辨出这船大概是往东南方行驶,速度很快。

船上的艄公舵工很有经验,海上虽起了雾,仍能稳稳地控制船向。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海上时有风浪,但船只构造精巧,看来凶险不大。

众护卫里青年人居多,温叔不许过量饮酒,他们为了打发时光,便在船舱中聚众赌博,吆五喝六。孟修竹不胜其扰,只得整日蹲在甲板上,看着掌舵的人操控船只,遇不明处,便发问几句。那些舵工也是温叔手下的人,见温叔出来观察航向时,对她一个年轻姑娘客客气气的,不禁暗暗称奇,因此对她所提疑问,都知无不言,耐心解答。

到了饭时,温叔和二十三名护卫分坐三个圆桌,每桌八菜一汤,有鸡有鱼,对于海上航行的人来说,是极难得的待遇了,可见舱中食货丰足,温叔对这些人也甚是倚仗。孟修竹提了板凳,径直走到其中一个饭桌前,那本来挨在一起的两个护卫停下吃饭,抬头看她,愣了好一会儿,才把自己的凳子往旁边挪了挪,给她闪出一个位置。

她也不避什么男女之嫌,拿起筷子,便和他们一起夹同一个餐盘中的菜。众护卫虽知她是行事谨慎,为了避免单独供给的饭菜下毒,却哪有和姑娘同桌吃饭的经历?原本吵吵闹闹的汉子一个个都噤了声,或是偷看温叔的反应,或是悄悄打量她吃饭的神态和动作,或是干脆不敢抬头,只默默扒饭。

孟修竹吃得最快,起身离开船舱时,听里面人先是小声议论,后来声音渐响,她不用刻意去听,也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回想这些护卫在客栈、在官道旁的茶房、在杉树林中,都是沉默无言地执行命令,一副训练得井然有序的架势。队伍中偶有反对的人,立刻就被管事毫不留情地解决掉,像是一群僵硬地服从号令的杀手,哪知他们私下相处,温叔对他们却算不上严苛,倒似是一个大家长带着一群小辈出来游历一般。

到了晚间,众护卫在大通铺上歇下,孟修竹在船舱中走来逛去,终于在远离众人居处的地方,找到了一间布置雅洁的舱室,刚想推门而入,却被温叔拦下。

孟修竹忽然想到,这或许是“少爷”的房间,正要走开,不料温叔开口道:“自你在客栈中见我使了那一招‘横开天堑’,便上了心,一路跟着我来,却一句话都没问我,很能沉得住气啊。”

孟修竹耸耸肩:“我若主动问你,难道你就能一五一十地跟我说了吗?你抓我上船却留我一命,自然有你的算计。”

温叔朝她打量了几眼,笑得甚是和蔼:“你这个丫头果然聪明,怪不得羊掌门如此看重你。”

“你……你也是出自华山的,是不是?为什么离开?”

温叔看了她一会儿,微笑道:“别瞎琢磨啦,朝阳派这一代有你和吴谓这样的人才,可比之前强得多了。”说完转身便走,轻飘飘地扔下一句:“你愿意住那间便先住着,少爷回来之前整理好,别被他知道就成。”

孟修竹立在门口愣了一会儿,才走进舱室。床铺整齐洁净,还有淡淡的熏香味,桌上是一套透白的冰裂纹瓷器的茶具,月白色釉面上,大片的裂纹扶疏伸展,如同雪地上的柳枝梅影般婆娑潇洒。想起掌门师祖一生简朴,唯独偶然得了一把粉青的冰裂纹茶壶,便十分珍爱、轻易不用,眼前这套茶具显然更贵重多了。

船舱壁上挂了一具华美的雕弓,纹饰繁丽,中间把手处磨得能些微看出光泽,应该也用过了许多次。下面是一个乌金木架,最上层摆了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精致盆景,山石草树却一应俱全,暗处应该还有机括,推动一汩细细的溪水潺潺而流,不知造成这件宝贝,又要耗费能工巧匠多少的心力。

孟修竹托起盆景查看底部,发现了一枚刻于其上的小小篆印,笔画缠连,字形甚是不规整,除了能看出其中一个“方”字,其余连到底几个字也数不清楚,更遑论辨认了。

木架下层是笔墨纸砚和一排书,孟修竹随手抽了一本,封面上又是篆体的三个字,有些气闷,只得放回去了。又拿了一部《东山词》,扉页上题了“笑方”二字,孟修竹一奇:这是少爷的名字,还是前朝哪个收藏过这部书的文人?捧着翻了翻,借着窗前淡淡的月光,见其中还有密密麻麻的批注,以墨色而推,似乎写了有些年头了。

她本不爱读书,硬着头皮看了几行,也大多不懂,只是记了其中较为简单的几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咀嚼了几遍,思来这几句说的,倒和聂兴怀有些相像。

孟修竹寻思,这少爷就算被救出来,也不过只在这条船上待个几天,居然还要给他准备这么多精致的玩意儿,看来应该挺难伺候的。坐在床边,打量房中的这些物事,不禁在脑海中勾绘主人的轮廓,一时竟有些恍惚。

次日,孟修竹又在甲板上和掌舵的闲话,忽觉口渴,回舱找水喝时,听见里面众护卫围在一团,有人嘀咕道:“你说她整天神气些什么?一副爱答不理人的样子,一个年轻姑娘,能有什么本事?多半是吹出来的吧!”

旁边一人接口道:“是啊,我也没听过她在江湖上赢过了谁,这一次,还不是被温叔几个不成材的伙计手到擒来?”几个人七嘴八舌开始议论,大意是说孟修竹就是个纸老虎,只是借着朝阳派的名头,出来吓唬人罢了。

孟修竹在窗外听着,又好气又好笑,世人都道女子爱背后嚼舌根,谁料一帮混江湖的汉子聚在一起,最喜欢的也是瞎谈论旁人。

这时,一直倚在窗边沉默着的一人,把手中的骰子一扔,讥讽道:“怪道良叔认错了人,你们跟着他的,见识也短浅了。河洛七豪是何等的人物,也配你们来指指戳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