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故人江海别 > 第6章 第六章

故人江海别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多多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2 14:31:35 来源:文学城

从隆兴寺回来的路上,顾瑜一直有些恹恹的。小方氏担心她淋了雪病倒,和两个女儿共乘一车,又逼着喝了两碗姜茶才算完。

路上无聊,顾瑜拿出拓片细细赏玩,只和小方氏说是隆兴寺的大和尚所赠。看着顾瑜十分专注,想到平日里女儿无事也爱练字看书,小方氏笑道:“你这孩子,竟喜欢这些,难道咱们家要出个女文曲星?”

又说起小女儿被暴雪所困之事:“送你们回来的那位公子,一看就是出身名门,风姿出众。江宁裴氏,听说是繁盛十代的大族了。”

江立砚为长子所挑的妻族定然不差,江宁裴氏,祖上出过一位尚书,好几位御史。当家人裴寂应该是在工部。过了这么些年,顾瑜也不太确定了。

她心里隐隐觉得,这个少年,并不像裴家人。

嫂嫂裴氏身材娇小,有一双妩媚的桃花眼。裴家叔伯她也见过,并不是高大的身形,这少年却身材修长,眉目沉静。

她心中有个猜测,只是无法验证,只好逼迫自己不要再去想,以免失望。

顾瑜细细叠好拓片,用细棉布包裹好,笑嘻嘻的岔开话题:“隆庆寺的拓片轻易不肯赠送的,这幅字,只怕价值百金呢。咱们可得收收好。”

小方氏咋舌,只连连道她有佛缘。

听着小方氏絮絮叨叨,顾瑜心里倒有一番计较。

顾家长子顾琅已大了,他六岁去县里私塾开蒙念书,十岁上就过了童试,今年春就要参加苏州府的院试,此次隆兴寺之行,小方氏也是拜了又拜,又捐了不少香火钱,祝祷顾琅院试顺利。顾宣霖自己就是勤学苦读,才有了这般生活,因而对长子寄予厚望,每每敦促他认真念书。几个女儿,他不甚在意。女子无才便是德,做好女红才是正紧。小方氏能识得几个字,让她教几个女儿,将来嫁人后能看账簿就行。

因着这样,顾瑜在家中总显得格格不入。她前世并未十分爱念书,但是钟鸣鼎食之家,女孩子自小都是几个女先生教着,读书,练字,绘画,抚琴,连诗作对,还有插花,沏茶,厨艺,样样都得会。加上福宁郡主小时候跟着父亲驻扎在西北卫所,马术也佳,江沅性子又野,被教得弓马娴熟。现在别说骑马射箭的消遣,在家几乎只能做女红,顾瑜只能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每逢顾琅逢五休假,顾瑜便缠着大哥,带她去书铺买些传奇话本。即便如此,在这个家中,她也显得太长于书写了些。

更何况,吴兴这个小县城,消息闭塞,故人也难再见到,实在是大大的不好。

不知是不是隆兴寺太过灵验,很快,家中有了好消息。

顾琅在三月的院试里表现不错,如今已是秀才,可以食廪,每月有一两廪膳费。顾宣霖十分高兴,夸奖了顾琅一番,只是这县里私塾却不够好了,得为顾琅寻个好学堂才是。

这却愁坏了顾宣霖,须知那些有名师的书塾可不好进,门槛甚高,得是有关系门道。且租赁屋子读书,又是一笔花销。

几日后,顾宣霖自苏州府述职回家,一进门,脸上带着三分喜气,对小方氏道:“此行颇顺利,你且准备些酒菜来。”

原来陈知县发了时疾,夜里咳嗽不止,卧床不起了。县里一众事物都交给顾宣霖和李谦,且逢夏赋,只把这两人忙的四脚朝天。苏州府知府大人纪亭对顾宣霖所办的夏赋和重修驿馆之事很满意,述职过后,于私宅与两位县丞吃茶闲聊一番。

顾宣霖随口说最近正为长子念书一事烦忧,纪大人便说,苏州府有一所甚好的书塾万山书院,授课大儒是刘植刘大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郎中,可惜身体孱弱,致仕后回到苏州老家,就在书塾授课。纪大人的长子纪令桥,次子纪令松,都在书塾中。若是顾宣霖觉得合适,纪大人可以与刘大人说一声,收下顾琅。

顾宣霖听后感激万分,作了十个八个揖,如此一来,一块心病便解了。

小方氏一听,也十分开心,这万山书院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顾琅得拜名师,对他的前程自然千好万好。因此就忙着收拾起顾琅的行囊,准备送他去苏州府。

顾琅本没有丫头伺候,只得一个小厮,仍跟着去苏州,另要打点铺盖衣物,这几日小方氏忙的团团转,也不忘吩咐顾琼和顾瑜:“如今琅哥儿要去塾里,你们也该做点东西,表表心意,荷包,手炉套,护膝,不拘什么。”

顾琼应下了,顾瑜只是头疼,她最不擅长做女红,前世她只有给家中祖母过寿时才做上一两件小东西。

只是这辈子,想不做也难,家里没有针线娘子,衣服固然可以请人做,小东西却要自己动手。两姐妹几乎天天做针线到很晚。顾瑜还小,帮顾琼捻针拿线,饶是如此,眼睛也酸胀难忍。

顾瑜知道顾宣霖的这位上司,是万康十年的进士,高中二甲,且长于诗文,尚未中举前就已经名声大噪,写出的诗词颇受追捧。周云旃曾经向江沅不满道,如今省试殿试,文采斐然者更被青睐,但善文者未必善治。

苏州府是大州府,四通八达,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苏州何氏。

顾瑜小声和顾琼咬耳朵:“阿姊,琅哥真好,可以去苏州塾里念书,听说如今大州县里有闺学,你说爹爹会不会让我们去。”

一直困在这小小的吴兴县,不是办法,若能去大州县读闺学,她以后行事能方便许多。

顾琼也小声道:“我可不爱念那些有的没的。” 她性子沉静,平日只恪守本分,帮着小方氏理家。

顾瑜只好接着鼓动她:“阿姊你长得这么好看,以后肯定要嫁到大户人家做媳妇的,那戏文里不都说,大户人家的夫人都是琴棋书画样样通么。 ”父亲一直更重视美貌的阿姊,现下只好从阿姊身上下下功夫了。

顾琼在顾瑜头上戳了下: “你才多大,就想着嫁人的事儿了。”

小方氏听见她两个叽叽咕咕,倒是愣了愣。顾瑜是个爱热闹的,总是缠着顾琅,买来些话本书册解闷,有时候也见她买碑帖棋谱。

这次去隆兴寺,她突然意识到,也许,顾瑜不只是无聊解闷,她常于书画,十分有天赋,这并不是坏事。

更何况,顾琼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

到了晚间,顾宣霖来房里歇息,小方氏提了提此事。

之前小方氏婉拒了陈老太太的媒,顾宣霖是满意的,和陈家做亲家,并不是他最大的期待:“瑜儿虽小,说的也有道理。我此次去苏州府,也见到有女塾。这样吧,此事容我再思量。”

小方氏心下觉得此事能成:“女孩子虽说是女红为重,念念书倒也能明理。陈夫人家的大姐儿,出嫁前家里也是请了女师傅的。”

四月春末,乍暖还寒。吴江县县衙收到传信,过几日纪大人要携家眷回乡祭祖,会路过吴兴县。县衙里开始忙碌,连病了许久的陈知县都强撑着病体爬起来查看仪制。此事上个月,纪大人已提前和顾宣霖说过,因此驿站早已提前准备好,只需增补些用具即可。

即便如此,顾宣霖仍是忙的脚不沾地,好几日都宿在县衙。

到了这天晚上,县衙里开了两桌小宴席。外间是男宾席,上首坐着纪亭纪大人,左侧陪坐陈知县,顾县丞,李县丞,两个主簿。右侧陪坐纪谦的一位师爷和两位幕僚。西次间坐着女宾,用一扇大山水屏隔开。

丫头们流水样的上菜布菜,均是时鲜,清爽鲜嫩。屋外安排了丝竹班子,吹些轻柔的当地小调。

纪夫人黎氏带着女儿坐在上首,陈知县的夫人王氏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小方氏带着顾琼和顾瑜,还有李县丞的夫人陪坐。

小方氏带着姊妹俩一出现,纪夫人就眼前一亮,赶紧拉过顾琼坐到自己身边,顾琼穿着如今春日里时兴的樱子红长裙和月白绣梅花比甲,头发挽了双丫髻,带了几朵杜鹃花。她身材高挑,简简单单的衣裳,更衬得她肤白如雪,眉目如画。

苏州府的夫人小姐,纪夫人不知道见了多少,顾琼这样美的实在稀有。陈夫人坐在一侧,更是连声称赞:“顾县丞甚是会调教女儿的,几个女儿都十分出色。琼姐儿当真是我们吴兴数一数二的美人,性子也极好,温柔有礼。”

顾琼脸庞微微羞红,低下头来。顾瑜陪坐一侧,月白的短衫配着雪青色裙子,清清爽爽,虽无顾琼娇艳,也自有一番清丽。

丫头端上顾瑜手制的椒盐小饼,鹅油松卷,配着红豆沙甜羹。纪夫人甚是喜爱椒盐脆饼,听说这点心是顾家二娘手制,不由得也多看了顾瑜几眼。

夜里,纪夫人和纪亭唠嗑开了:“顾县丞的大女儿当真漂亮,艳而不妖,我看啊,整个苏州府也没有比他更出色的美人了,二女儿也是个清秀的,手也巧,今日席上那几道细点和甜羹,便是顾二姑娘自己做的,很有新意。”

纪大人让小丫头伺候着脱下靴子:“我在前院看见顾县丞的夫人迎客,谈不上多美。”

纪夫人道:“老爷有所不知,这顾大公子和顾大小姐是顾县丞前头的夫人生的,我看这位顾大公子也是一表人材。”

纪大人瞧她这么没口的称赞,便有些疑惑:“夫人莫不是想和顾家结亲?顾宣霖这人倒是颇有才干,我看要是知县致仕,下一任定是他了。可惜顾家门楣实在太低了些。”

纪夫人笑道:“你这就不懂了吧,这男人没有不好色的,若是娶了顾大姑娘这样的美人,必然不会再出去搅浑。夫人要是能管着他好好收心读书,就是大大的功劳。”想了想又道:“咱们找那高门大户人家的姑娘,虽说是有了助力,可终究日子是要自己过的。桥儿懂事倒是无妨,他的媳妇将来也是宗妇,身上担子重,必要是名门闺秀。你看松儿,都十三四了,玩心还那么重,于念书上完全是不上心的。”

纪大人觉得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夫人觉得合适便好。”

纪夫人笑嗔道:“我就提了提,你怎的这生性急?这两日我再看看。媳妇儿岂能如此草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