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故人江海别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故人江海别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作者:多多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8 01:56:46 来源:文学城

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几个人正坐在一起商量回程事宜。纪令雯为了顾瑜说暂时不与她们同回苏州而别扭,小小声的嘀咕了几句,就见纪令桥匆匆进来,脸色肃穆,说了这个几乎让人不敢相信的消息。

顾瑜看着纪二郎的嘴在眼前一张一合,几乎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只觉得耳朵里隆隆作响。她摸索着坐了下来,却差点没摸到杌子,还好豆儿扶了她一把。

纪令雯顾不上和顾瑜磨叽了,站起身惊诧道:“莫不是假消息?二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纪令桥焦急道:“怎会,这是多大的事儿,衙门应该已经收到碟报了,很快就要举国丧。咱们最好尽快启程会苏州去,不能耽搁了。”

按照律法,太子是储君,当举国丧,各当地州府衙门都需哀悼。

顾瑜喃喃道:“怎会......怎会......”

因这事情太过突然,其他几个人倒也没有太在意顾瑜的表现。

纪令桥解释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碟报上也没说,但是现在外头流言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顾瑜突然反应过来:“雯姐姐,纪二哥,我跟你们一起回苏州去。”

这次顾琼回来,纪夫人叮嘱过了,担心顾瑜在家养伤养的不够精心,希望她回苏州养病。顾瑜婉拒了,经历了一番生死,她想在家多陪伴父母,教养幼妹。只是现在,出了这样的大事,再待在吴兴显然不行,这波震动,只怕要绵延无数家族,待在苏州,好歹消息更灵通些。

纪令桥令小厮套上几匹脚程快的好马,务必要在天黑前赶回家去。路上官道边的茶棚里,城门口歇脚的亭子里,到处都在议论此事,有说是围场围猎,太子跌下马来,当场就没救了,有说是突发旧疾,呕血而死。一路上所经过的寺庙,钟鸣之声不绝。

如今太子猝然离世,朝中自然暗流涌动。可顾瑜最担忧的是大姐,最最骄傲又要强的大姐,她如今在宫中如何了?

等回到苏州纪府,纪夫人拉着顾瑜自然是好一阵絮叨,又对着几个女孩子道:“如今出了这样的大事,百日之内不准宴饮嫁娶,四十九日内不准屠宰。你们小姑娘家的,最近也要安守本分,闺学宴饮之事暂时都先压后吧,只在家做做针线,你瑜妹妹也要安静将养。”

几个女孩子都乖乖应是,纪令雯小声道:“一路上流言纷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纪夫人忧心道:“听说圣上已经病倒,无法临朝了。太子薨逝,动摇国本,这是国事,你父亲已经好几日宿在衙门了。”

女孩子们都低下头来不说话。这些事情似乎离她们日常的插画品茶,刺绣蹴鞠很遥远。

纪夫人似乎是略有犹疑,叹息一声道:“原本下个月,何家要筹备着给何姑娘办及笄礼。如今这情况,只得压后或者简办。你们几个女孩子,素日里都是要好的,礼送到即可,人就都不要去了,我会帮你们推掉此事。”

纪令雯立刻道:“母亲,难道真的是晟王?何家......”

纪夫人打断了她,淡淡道:“这些政事,本不该叫你们未出阁的姑娘去掺和,只是现下传言甚多,咱们能避嫌最好。古往今来,但凡涉及到最高的那张椅子,哪次不是血流漂杵?”

纪令雯见母亲如此严肃,悄悄跟顾家姊妹使眼色,只是顾瑜心知此事问也问不出什么,顾琼是真对政事毫无兴趣,只得悻悻闭了口。

整个京城,一片缟素。高门大户,均紧闭门户,小心翼翼。

江家前院的书房里,江立砚静静地坐着。

这位江家如今的掌舵人,已经年届六十,头发半白,脸上沟壑纵横,只有一双威严的眼睛,目露精光。

今日在朝堂上,大理寺卿越尧向晟王发难。据大理寺查证,太子坠马的马镫被调换了,导致摔下马时无法及时脱身,被拖行了一段,伤势严重。掌管马镫的侍童出事后,虽即刻自尽,但从他家中搜查出来新铸造的金锭,是晟王封地的金矿所产。大理寺因而持御赐搜捕令,从晟王府中搜出大量诅咒太子的信件,以及绣五爪蛟龙的袍服。

晟王当庭喊冤,痛哭流涕,一头磕在金阶之下,血流满面。

他看着站在眼前的长子江淮,问道:“你今日进宫,见到太子妃了吗?”

江淮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主持太子的丧仪,大约是连续几日都没有睡好,眼下青黑一片。他恭敬道:“见到了,太子妃尚算能够支撑。”他顿了顿,抬起头道:“父亲,太子妃说,她有意去往道观清修。”

这并不是坏事,太子薨逝,没有子嗣,她这个太子妃再留在宫中,也没有任何用处了。

江立砚微微颔首道:“如此,也可暂避开京中的乱象。”

江淮忍了忍,还是道:“此次事情,矛头直指晟王,反而让人觉得有问题。今日下午,陛下已经下令将晟王关进宗正寺。”

江立砚看着眼前的长子,微微叹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他做的,也只能是他做的了。我一直与你母亲说,太子与晟王,最后只怕要两败俱伤,勿要再执迷不悟。唉,你母亲总是不肯听......”

今日所有人都看得明白,越尧是皇后的人,此次豁出命来咬住晟王,要令他再无翻身之机。而太子妃的娘家江氏,除了跪求圣上严查此事,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因为此时此刻,谁杀了太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是下一个太子。

他不欲再多说什么,让江淮退下:“你回去的时候,再去看看你母亲,她总是念叨宁儿。”

江淮领命退出,沿着游廊慢慢走出前院。

太子是嫡长子,占了大义名份,是圣上寄予厚望的儿子,即便无子且愈发性格乖戾,朝中大多也是支持太子,没想到竟然突然身死。现在朝局一片混乱,原先的太子党和晟王党,一时间都有些无措起来。

当今圣上,除去夭折的,有七位皇子。其中长子和五皇子乃是中宫郑皇后所出,二皇子和四皇子是淑妃何氏所出,三皇子的母亲只是个小小的嫔,且早早逝去,向来不引人注目。最小的六皇子七皇子都是刚刚十来岁的少年。

若此次晟王罪名坐实,甚至不坐实,只要有现在这些证据,他只怕与大位无缘了,还会连累一母所出的四皇子。

而五皇子,大约是生他的时候难产,郑皇后向来不钟爱于他,全副的注意力都用在太子身上,五皇子在朝中,几乎没什么势力。郑皇后因着太子离世,已是哭晕过去好几回,现病倒在两仪宫,今日丧仪也未出现。

有些人,已经将目光瞄向了茂嫔的三皇子。三皇子虽出身低微,但聪颖俊秀,颇得圣上欢心,这些年几桩差事也办的甚好。那些原先的晟王党,此刻投诚郑皇后想来也是无用,很有可能会押宝在三皇子身上。

江淮慢慢踱步到母亲居住的长春园内,伺候的侍婢静悄悄的行礼后,引着江淮行直廊下通禀。

屋内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婢女打了帘子请江淮进去。

听完江淮禀告太子妃的近况,福宁县主又咳嗽起来,面色潮红,她这肺疾已是拖了数年,最近一两年,只能卧床休息。即便是如此,县主也衣衫齐整,挽着高高的朝云髻,带着攒丝凤钗。

婢女伺候她喝了一盏药茶,咳嗽才慢慢平息下来。福宁县主咬牙道:“何氏那个贱妇,日日肖想那太后之尊。只要我活着一日,定不会叫她如愿。”她突然悲从中来,哭道:“我可怜的凌儿,苦熬了这么些年,竟是这样的结果。我的凌儿,我的阿沅......”

江淮听她念叨起来两个妹妹,也有些难受,勉强劝慰了几句。他与江凌和江沅,都是一母所生,感情极深。现在,一个生死永诀,一个前程尽毁,由不得母亲不痛心疾首。

福宁县主慢慢止住哭泣,似是想起了什么,又恨恨道:“今日是你父亲叫你来的吧?江立砚那个老匹夫,若是肯出力,早就把何氏所出的两个混蛋打压下去,何必等到今日!”

江淮默然,他安静了一会儿,上前握住母亲的手,轻声道:“父亲也是希望母亲能好好养病,勿要再管这些事情了。此时木已成舟,再插手,更是火上浇油。”

按大理寺查到的东西,晟王已无翻身的可能性,只怕要就此圈禁夺爵。

福宁县主重重的锤了下床:“不插手?不插手别人都要骑到咱们家头上来了,你们打量我不知道?宁儿这次在江南,差点丢了命!小小一个两浙路仓司,能翻出这么大的浪来?”

江寄宁自幼聪颖绝伦,是福宁县主的长孙,看得如同心肝一般,这次受伤养病,福宁县主心痛难忍,上书给圣上,大大的吵闹了一番。

这些年,母亲的性格越发暴躁,江淮实在是不知如何劝慰,只得道:“寄宁已经好了许多,近日已去衙门应卯了,若不是太子之事,这两日他原该来向母亲请安的。”

福宁县主这才不再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