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孤鸾戏 > 第2章 替郎君免顿打

孤鸾戏 第2章 替郎君免顿打

作者:孤鱼易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9:14:25 来源:文学城

樊玉清并非随遇而安之人,她从前规规矩矩,像只温顺的小羔羊,只因那句:“逆来顺受天加福,非来正对了前因。”

如今她知,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曾经对自己那般好的人都虚伪至极,还有什么可信?

闭上眼睛之际,回忆犹如走马灯,不断浮现。

一年前,太常寺开学时,樊玉浅拎着学具前来流裳院百般炫耀,将七宝玲珑的穗子拆下扔给她,得意道:“这几年前兴盛的茜色俗气的很,还给你,还是藕荷色称我,嫡女又何如,还不是连门儿都出不去,不过不打紧,妹妹愿意替姐姐瞧瞧外面的光景…”

僚子也是急性子,以为凤鸢也是疼爱自家姑娘的,见着樊玉浅说话不中听,将此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了凤鸢,那时凤鸢来说:“浅浅被你父亲惯坏了,不懂事,玉清可不要放在心上,多担待些妹妹才是,姨母回头定狠狠地说她一顿。”

十四芳华,该多么不懂事啊。

至于说没说,可想而知。

这夜,越想起从前越是难以入睡,好在僚子这时候还活着,能与她说说话。

这丫头也是嘴碎的主儿,说起话来喋喋不休,上一世,就是这张伶牙俐齿的嘴巴害得自己惨死。

“姑娘可是睡不着?”

“姑娘是不是因为要去太常寺读书了,所以高兴的睡不着?”

樊玉清疑惑,笑问道:“为何能去太常寺读书就要高兴呢?”

僚子道:“因为这是姑娘自打先夫人去后第一次出门啊,当然要高兴喽!”

“出门为何高兴?”

僚子有些生气道:“四姑娘成日打着嫡姑娘的名声在外张扬,明明您才是樊府的嫡姑娘,一个妾室生的孩子竟不知好歹,姑娘您都不生气。”

僚子从前与她说过多次,她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随着凤鸢母女去了。

“你这丫头,戾气如此之重,可是她们惹到你了?”

“姑娘有所不知,您落水时奴婢瞧的真切,凤姨娘笑了,像是姑娘就该落水似的。”

僚子些许愤怒,樊玉清倒是稳如泰山,笑道:“既是知道了,这话可不要出去乱说,小心没了小命。”

僚子挠挠头,错愕地看着樊玉清,好像她说的话,姑娘一早就知道了似的。

樊玉清并没多说什么,而是道:“回去歇息吧,明日祖母送来的小丫鬟,你好生调教着,不妥之处定要禀报。”

——

太常寺开学之日;

樊玉清举起铜镜前,细细打量着镜中的自己,这张花容月貌的脸依旧清丽,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冷冽,这一世她不会任人欺凌了。

“姑娘,该去太常寺了。”僚子轻声提醒道。

樊玉清微微点头,转身朝门外走去,她的步伐坚定,如同要将曾经的屈辱、痛苦踩碎似的。

樊府门外停着那辆挂着七宝玲珑吊坠的马车,原本礼佛的祖母由窦嫲嫲搀着前来送她出行,樊玉清看着祖母望向她的眼神中竟然如此的轻快。

以前祖母总说家中的孩子都去读书,也莫要落下她,她每每拒绝都能瞧见祖宗眼中的失落,现在想想因自己的软弱也是伤了一位老人的心。

樊玉清刚想进马车,便听到窦嫲嫲说父亲下朝回来了。

樊保澜穿着紫色禽鸟图案官袍,头戴进贤冠,腰间佩戴着金色鱼袋,单手持笏板朝着她们走来,朝着祖母微微施礼。

“父亲。”

樊玉清喊了一声,没再抬头,不知何时,父亲变了,从前那位将她视为掌上明珠的父亲她再也记不起来了,独独记得父亲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还未说上几句,只听父亲道:“你是我樊家嫡女,言行举止可莫要丢了为父的颜面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读书本就是不合常理,如今能有如此机会,可要好生珍惜。”

樊保澜看似为了樊家,为了她好,实则是他永远忘不了母亲是因何上吊而亡的,是在警示她不要在外随意勾搭。

祖母不愿父亲这般说她,搭腔道:“清儿向来懂事,二郎说这些作甚!”

为了不让祖母为难,樊玉清只好道:“是,玉清自当珍视。”

话音刚落,凤鸢与樊玉浅以及其他几位孩子来了。

樊玉清,拜别祖母自行往马车那边走去,还未走到,只听到樊玉浅尖锐的声音响起:“这是我的马车!”

“你的?”

樊玉清回头问道:“姨母您说呢?”

凤鸢委屈的看着父亲说道:“自是玉清的。”

樊玉浅怎么会善罢甘休,直呼:“娘,你在说什么,这一直是女儿的啊!”

瞧着宝贝女儿快要哭了,外加祖母还在,樊保澜忍着怒气道:“一辆马车而已,你让她又如何?”

所谓的父女情,好像没什么稀罕的,樊玉清积攒在心中的气焰,欲要爆发出来,说道:“父亲此言差矣,我的东西只有给或是不给,哪有让与不让之说,更何况凤姨娘昨日可是应允了的。”

“你!”樊保澜不曾想到她会这般顶嘴,有些惊愕。

祖母道:“清儿说的在理,嫡姑娘就该用最好的,就该有最好的,窦嫲嫲,昨个儿可是把信儿捎给凤姨娘了?”

窦嫲嫲道:“老太太的话,老奴不敢耽搁,当时二姑娘也在呢。”

祖母见状,面色铁青,眼中异显愤怒,显然觉得自己未得丝毫尊重,威严扫地,心中愤懑难平道:“看来樊家要易主了,二郎将备好的棺材给老娘抬过来吧。”这是老太太惯用的话语。

樊保澜垂首,迅速说道:“母亲这是哪里话,儿子听母亲的就是。”

老太太不依不饶道:“看来在这家中要造反的另有其人啊!”

本来今日樊玉清去读书是件高兴事儿,老太太心情也好,看到凤鸢那上不了台面的样子,老太太气打一处来。

老太太这话一出,谁敢出声,怕要惹火上身了,樊玉清这才解围:“祖母,玉清头一天入学,可不能错过时辰呀。”

“窦嫲嫲,将二姑娘扶上马车,可别错过时辰。”老太太发话道:“日后谁若不分个嫡庶尊卑,便请了家法吧!”

就这样,樊玉清如愿的坐上马车,樊玉浅眼睁睁地看着那辆象征嫡女身份的马车渐渐驶远,独独老太太在这儿,她不敢有怨言,只好与五妹妹樊玉汐同乘。

马车缓缓驶向太常寺,樊玉清坐在车内,闭目养神,想起前世的种种,尤其是樊玉浅那张带着讥讽的脸,不由得攥紧了手。

马车在太常寺门口停下,她缓缓睁开眼睛,掀开车帘吓下了马车,由于这辆马车学子们熟悉的很,便在等着里面的人儿出来,一同进门,可不曾想,出来的竟是一位不曾见过的漂亮女郎君。

樊玉清面容清秀,身量纤细,一袭淡黄偏红的、绣着茉莉花的长褙子,胸前扣了一块葫芦玉佩,后背长发由一根红色绸线绑着,头发梳的利索,仪态端庄大方,温婉柔和,嘴角上扬间,美极了。

学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延尉杜长风的女儿,杜婉儿,瞧着马车下来之人并非是樊玉浅,好奇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乘着浅妹妹的马车?”

樊玉清笑道:“我乃尚书令之女,玉清,先前身子虚弱不曾出门,如今大好,特来求学。”

“你是庶出的女儿? ”

“我乃嫡出。”

杜婉儿惊讶道:“你是樊家嫡女?那…那浅妹妹是?”

樊玉清眉梢微挑道:“瞧,她来了,姑娘还是问她为好。” 她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从容的朝太常寺内走去。

众人皆将目光投入到樊玉浅身上,瞧着这幅场景她下意识的藏躲。

南渊候林戚之嫡女,林姩姩,向来尊崇上下尊卑,家中极宠着的娇女,自然是瞧不上庶子。

樊玉浅向来以嫡女身份行事,现在她只想问清楚,到底谁才是樊家嫡女,切勿让撒诈捣虚之人坏了太常寺学风才对。

她问:“樊玉浅,你到底是不是樊家嫡女?”众人附和。

樊玉浅心虚,下意识的看向身边的大兄樊思慎,三兄樊思远以及樊玉汐,试图让他们开口解围。

谁道,两位兄长并未理会,径直进了太常寺,樊玉汐胆小如鼠,这样的场面早已让她说不出话,大汗淋漓了,更是指望不得。

樊玉浅深知不能得罪林姩姩,硬着头皮道:“当…当然!”

林姩姩以为是樊玉清说了谎,气愤的转头进入太常寺找她问个明白。

花祭酒方才带着樊玉清来到课堂,安排了座位,还不等摆放好学具,便被林姩姩大声的问候,吓了一跳。

“你们到底谁在说谎?”

樊玉清转眸看向樊玉浅,笑问:“她是如何回答的?”

樊玉浅着急道:“樊玉清,我娘让你来读书,你就该老老实实的才对,可不要狐假虎威!”

“哦,狐假虎威?我借的是谁的威?”

“自然是我娘!”

樊玉清嗤笑道:“你娘,确定是你娘吗?各世家大族嫡出儿女皆尊称双亲为父亲母亲,你为何叫娘呢?可是在家叫惯了娘,一时改不了口?”

众人附和,太常寺不少庶出的儿女,自是对这些称呼一清二楚,嫡庶尊卑还是分的清的。

“我…我…”樊玉浅一时慌了神。

林姩姩一巴掌呼上樊玉浅的脸庞,勃然大怒道:“你竟敢骗我,好大的胆子!”

各个儿心里跟明镜似的,樊玉清自然不用多加解释了,自顾自的收拾着学具,彷佛方才发生的一切与她无关似的。

窗外看热闹的二人,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樊家的丫头可不是位善茬,果然好看的女子都是带刺的。

一位是当朝官家的七子,昔王尧光祈,另一位则是郡主与太傅的儿子,世子闻彦之。

闻彦之笑道:“往后,学堂可要热闹喽!”

尧光祈不语,只是一味觉得有意思罢了。

太常寺是官家下设的一等学府,太常博士都是鸿儒硕学,满腹经纶之人,来此求学之人皆是皇家贵胄的子女,各个都是不好惹的,平民更加没有入学的资格。

樊玉清不喜结伴成群,课余之际,更喜欢独自呆着,太常寺不同于其他私人学堂,皇家创设,财力非常,所行之处比比豪丽,惹得她格外的欣赏,看着这些建筑好似有些熟悉的感觉,可在哪儿见过呢?

就在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突然撞上了一个人。

“实在抱歉,郎君可曾有事?”她看着对面的郎君扶着方才被她撞击之处,有些痛意的模样,不好意思的问道。

那是一位年轻的郎君,面容清秀,看向她时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可不一会儿眼神竟变成了躲闪。

“无…无碍。”

“我为郎君寻位大夫瞧瞧吧?”樊玉清瞧得真切,这位郎君分明很疼,虽然她撞得不是很重,可直觉告诉她,他原本就受伤了。

“姑娘不必如此,在下没事。”那人留下这句话便要离开,樊玉清喊住了他。

不知为何,这人看向她的眼神好生熟悉,仿佛在哪见过一般,到底在哪见过,她记不清了。

“郎君有些似曾相识,卿识我不?”

[让我康康]

为什么学堂叫太常寺呢?

隋代的中央官学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后改名为国子监。

那时候的官学都是带有等级性的,所以平民没有入学是资格。

之所以没有用国子监这个学堂名字,是因为太常寺内包含太乐暑,鼓吹署等,《乐》也是蛮重要的,陶冶情操,个人觉得作为官员的子女学的东西肯定要面面俱到,当然也会有不学无术的人。

在这简单提一下,本文架空,不要太过于深究啦。

祭酒:官名,国子监的主管官,这本文中,作为太常寺学堂的主管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