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孤鸾戏 > 第10章 第 10 章

孤鸾戏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孤鱼易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12:04:42 来源:文学城

樊玉浅的目光落在地上那几滴血迹上,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指着说道:"这是哪里来的血迹?"

她蹲下身,从袖口中抽出用帕子轻轻沾了沾,摊开放置手心,说道:“好像是方才落在地上的呢,二姐姐,这难道不是证据吗?!”

樊玉清微微蹙眉,倒是将这事儿给忘记了,她并没有受伤自然不是她的血迹,该如何解释?

她灵机一动,自小耳濡目染凤鸢如何矫揉造作的哄着父亲的样子,她倒是学了十成十:“你我本是一家人,四妹妹这样说难道不怕有损樊家清誉吗,如若父亲知道定会与四妹妹生气的,况且自母亲去后,我便一直由姨母教导,若是真的做出有损家门的事,旁人定要说是姨母教导无方,说出去都是姨母的错呢。”

凤鸢听她这样说怒气中烧,毕竟守在这么多世家大族贵妇的面前,实在不方便恶语相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尬笑道:“玉清自小听话懂事,确实不会做有辱家门之事,可这血迹你又作何解释呢?”

凤鸢三言两语又将众贵妇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地面的血迹上。

樊玉浅得意地附和道:“二姐姐不会…想不出如何解释,打算搪塞过去吧?夫人们都看着呢,二姐姐还是解释清楚为好,不然,该让各位夫人如何看待二姐姐啊!”

樊玉浅越发的咄咄相逼,樊玉清心中一紧,欲要编造解释之言,这时,一位身着褐色金丝缕线所绣的穿花蛱蝶样式的锦缎褙子、下裙与上衣是同个样式,秀发束成髻戴着红宝石镶嵌的牡丹金饰,两支神似凤凰的金钗步摇垂于两侧,随着步伐摇曳,高贵雅气,体态优美的夫人迎面走来。

樊玉清只见众贵妇施礼问候:“郡主安好。”

原来是郡主驾到。

这位郡主不光是闻太傅的妻子,闻彦之的母亲,还是太后的侄女,身份高贵。

她此生只得了闻彦之这一子,平日里最不喜欢别人轻视于她,向来眼高于顶。

郡主抬眸淡淡地扫了众人一眼,语气平平道:“这是发生何事了?”

旁人家的事,她们自然不管闲事,只是看个热闹罢了,无人开口回答郡主,凤鸢见状快步上前,指着那几滴血迹抢先开口:“回郡主的话,家中的女儿与外男私会留下几滴血迹……是妾身失察管教不严,丑事一桩让郡主见笑了。"

郡主的目光落在那几滴血迹上,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语气带了些怒意:“私会?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竟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儿!”

郡主显然是误会了凤鸢的意思,她向来不喜欢眼里进脏东西,话语严重了些。

樊玉清张了张嘴,欲要说出真相,但她退缩了,害怕将仲良拉下水,他已经那样苦了,便别再让他苦上加苦了。

郡主看向樊玉清,眼神有些冰冷,语气带有几分不屑,说道:“本宫想听听你作何说法?”

樊玉清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解释道:“回郡主,臣女不曾做过伤风败德之事,无话可说。”

她这般生硬的态度,使郡主脸色下沉,越发的难看,凤鸢母女相视一看,眼中尽是得意之色,欲要添把柴将火烧旺,却被鲁氏打断。

鲁氏喜欢樊玉清,自是不相信她能做出这样的事,帮衬道:“郡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别误会了这位好姑娘,况且这事涉及姑娘家的清白,还是不要妄下断言为好。”

“人证物证据在,本宫觉得并未误会什么。”郡主对樊玉清的态度极其严厉,许是方才她说话的语气令郡主厌烦了。

局势愈发的紧张,樊玉清自知如若惹恼郡主回去后定是一顿家法了事,欲要道歉谢罪,这时,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原来母亲在这儿,让儿子好找,早知道方才便不离开了,在此候着母亲罢了。”

这道救命的声音正是郡主的儿子,闻彦之,郡主看到他时,脸上的阴沉渐渐消失,眼神中充满疑惑,语气不再那般附有冷意,细语问道:“彦之这话是何意?”

闻彦之迟疑了一会儿,彷佛即将要说的话是什么难言之隐,稍后说道:“方才儿子巧遇樊家姑娘,想起救灾一事便多说了几句,离开时不小心蹭到了这方假石山,划了道口子,樊家姑娘害怕儿子流血过多这才帮着包扎,儿子知道女子的清白极为重要,包扎后不敢多加停留,没成想还是被有心人看了去,樊家姑娘知其不言应是担心儿子的声誉,此事还请母亲为了儿子与樊家姑娘的名节莫要让人再提起了。”

闻彦之说话间无情地扫了一眼凤鸢母女,眼神中带有一丝怒意。

“你受伤了?!”郡主听到儿子受伤急切地关心道,欲要伸手探去查看伤势,被闻彦之轻松的躲开了。

闻彦之平淡地回答:“一点小伤,儿子没事,母亲莫要担心。”听他这么说,郡主提着的心方才落地。

至于救灾一事,三日前闻彦之受到了官家的褒奖,满朝文武夸赞太傅与郡主有位深明大义,心怀百姓的好儿郎,郡主也因此高兴了好久。

闻彦之将此事的经过说与他们,郡主当时对樊玉清好生夸赞,又加上樊玉清肆言世子抛弃大红簪花一事,更是喜欢她了,好好的男儿戴什么簪花,还是那样艳色的红。

只是郡主不曾见过樊玉清,并不知道方才她为难的女子就是樊玉清,这下脸色露出一丝悔意。

郡主语气软和了下来,惊讶地说道:“原来你就是樊家那位嫡出的姑娘。”

她细细打量着樊玉清,花容月貌,秀外慧中,人又长得十分标致,这次看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喜悦,将方才的事抛于脑后,全然忘记对她说过的凌厉刺骨的话语。

“臣女玉清问郡主安。”闻彦之见她愣神,扯了一下她的衣角,樊玉清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如此回道。

方才她心中在想闻彦之怎么会帮她,为何缠在仲良手上的帕子现在他的手上?

救灾之事?难道闻彦之已经受到官家的褒奖了吗?

闻彦之扯她衣角这下被郡主以及其他贵妇看在眼中,如此亲密的举动,为何这样自然而然的做了出来,任谁都有疑问,现下比凤鸢母女脸色更加不好的,莫过于鲁氏。

刺史余文山的夫人,莫氏,掩嘴轻声笑道:“看来太傅府很快便要有喜事了。”

莫氏这话无疑将鲁氏说恼了,明明是她先看上的儿媳,气冲冲地瞅了一眼她,郡主若是不在这儿,她非得哏她一顿。

闻彦之与樊玉清相视一看,轻叹一口气,这下误会大了。

樊玉清本就对闻彦之无意,自文宴坊那日起或是拿他做幌子起,她心中待他如朋友一般,没有其他非分之想。

倒是闻彦之又扫了一眼她,不知为何,顿时觉得要是与她结亲也不是不可以,还能为自己了去灾祸,之前她那无礼之事自然一笔勾销。

闻彦之的小举动郡主不曾放过,看着两人站在一起如同一对璧人,心中一喜,伸手唤她:“樊家丫头,你陪本宫走走。”

郡主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减,樊玉清抚上郡主伸出来的手,刚走两步,郡主似乎想起什么,说道:“今日一事,本宫误会了樊家丫头,各位应知什么当讲什么不当讲,本宫若是再听到什么闲言碎语,可仔细着脑袋。”

凤鸢与樊玉浅因闻彦之出来搅了场混水,搅乱了她们的好事,心里愤懑不平,怒火中烧。

樊玉浅更是咬牙切齿,眼神中尽是恨意,那人明明不是闻彦之,他为何帮她?救灾一事又是何事?

樊玉清不自觉地攥紧双手捲成拳头,誓要让樊玉清为此付出代价!

郡主与樊玉清坐于席上相谈甚欢,尤其说起救灾一事更是合不拢嘴,夸赞她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南下灾难肆起,因与京华城相隔甚远消息并未传入城内,这件事因为闻彦之救灾为起始,方才传入城内,传入官家的耳中,满朝文武纷纷效仿闻彦之出资运粮,解南下燃眉之困。

官家欣慰,当着众多朝臣的面前宣了圣旨,就近放粮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又因闻彦之是城内救灾第一人,特意赏了他黄金百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赐封号为‘恭’,自大邺建国以来,闻彦之是第一位外姓的世子获得官家钦赐封号之人。

闻彦之因救灾有功,受到皇上褒奖,郡主心中虽喜,却也暗自疑惑,她深知闻彦之平日里并无这般能耐,倒是吃喝玩乐样样通,怎会突然想着去救灾呢?

兴许闻彦之也知道自己作何本事,坦然道出实情,可郡主心中仍有疑虑。

樊玉清作为京华城尚书令的女儿不曾出过城一直在府内休养,如何得知南下的情况?

交谈期间,郡主将心中所困已久的问题问了出来,而樊玉清自是不能说因上一世听到祖母与父亲的谈话才知晓此事的,她轻声解释道:“祖母信佛,玉清时常观礼,许是有了佛缘,幸得佛祖托梦,玉清只是位弱女子本不知晓此事如何道出,如若旁人不信治玉清一个失言之罪,可怎么承受的了,正巧世子说要消灾,玉清思来想去自然要将此事说给睿智率朗的世子才是,世子既能消了灾,南下的百姓也能免了饥饿之苦,岂不是一举两得,如今看来,皆大欢喜。”

樊玉清说话中听,郡主听罢满心欢喜,眼神中尽是欣赏的意味,见她如此温婉谦逊,心中愈发的喜欢她了。

她瞧着郡主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继而又记起闻彦之手上缠绕的帕子,心中实属复杂,也不知道仲良的伤口如何了。

说起来,她与仲良倒是有缘,一个伤着手心,另一个伤着手背,还是同一只手。

元宵节快乐[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