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古画奇案系列之临安卷 > 第10章 2.汉宫宴案(2)

古画奇案系列之临安卷 第10章 2.汉宫宴案(2)

作者:顾晚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31 18:01:04 来源:文学城

赵凌霄等人来到宫女死亡的现场,那是一处位于宫廷偏僻角落的宫殿偏殿,平日里本就鲜有人至,此刻更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诡异。殿门半掩着,从外面望去,昏黄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将这一方空间重新拖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众人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进入,一股寒意夹杂着淡淡的血腥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只见几个宫女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死状与《汉宫宴》中的场景极为相似,那画面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她们的服饰被精心整理成画中宫女的模样,衣料的质地、颜色的搭配以及绣纹的样式,都与画中所描绘的分毫不差,仿佛是照着那画原样复刻而来。发髻也梳得一丝不苟,每一缕发丝都规规矩矩地固定着,头上还插着样式古朴却又不失精致的发簪,与画中宫女的发饰如出一辙。她们脸上甚至还带着淡淡的妆容,只是那毫无生机的面容和僵硬的肢体,让这原本该是华美的场景变得格外惊悚,好似一场被诅咒的盛宴戛然而止,徒留下死亡的气息。

周围的环境也被布置得如同画中一般,地上散落着一些仿制的金银餐具,虽说是仿制的,但做工也极为精细,上面的花纹都清晰可见,且摆放的位置、样式都与《汉宫宴》里呈现的毫无二致。桌椅也被挪动到相应的位置,仿佛这里刚刚举办过一场宴会,然而此刻却被死亡的阴霾重重笼罩,原本该有的欢声笑语早已被无尽的死寂所取代。

苏墨言强忍着心中的不适,蹲下身子,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在宫女们的服饰、姿势和周围的环境上一一仔细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他伸出手,轻轻触碰着宫女服饰上的绣纹,感受着那细腻的针法,心中愈发确定这绝非是随意为之,定是有人对《汉宫宴》这幅画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才能将这模仿做到如此精准的程度。再看宫女们的姿势,或侧卧,或半跪,肢体的弯曲角度、摆放位置都和画中人物一模一样,显然是经过刻意摆弄的。就连周围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比如地上餐具旁掉落的一片花瓣,都与画中宴会场景里花瓣飘落的位置对应得上,这一切都表明,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有着明确意图的模仿杀人事件。

“赵兄,你看,这些宫女的死确实是在仿照《汉宫宴》的场景。” 苏墨言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对赵凌霄说道,他的声音在这寂静且透着寒意的殿内显得格外低沉。

赵凌霄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诡异的场景,心中涌起一阵寒意,那寒意顺着脊梁骨往上爬,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他沉声说道:“为什么会有人这样做?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难道是冲着皇宫里的什么人来的,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缘由?这般大费周章地模仿名画场景来行凶,绝不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啊。”

苏墨言微微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这幅画入手,调查它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也许能从中找到线索,毕竟这画现在是整个案件最关键的切入点,只有弄清楚这幅画背后的诸多细节,知晓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及可能牵扯到的人物关系,才能明白为何会被利用到如此地步,进而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众人决定回到大理寺,一起听苏墨言详细讲解《汉宫宴》背后的故事。在大理寺的一间屋子里,众人围坐在一起,屋内的烛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且专注的面容,那忽明忽暗的光影仿佛也在为这即将揭开的故事增添着几分神秘的氛围。

苏墨言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汉宫宴》这幅画相传是一位前朝画家所绘,那位画家据说曾有幸进入汉宫,或许是因自身画技高超,得到了宫廷的赏识,得以参与到宫廷的一些宴会活动之中,从而目睹了一场秋日宴会的盛大场景。那宴会的奢华绚丽程度深深震撼了他,从宫殿的建筑装饰,到宴席上的珍馐美馔,再到参与宴会之人的服饰仪态,每一处细节都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印刻在他的脑海之中。回去之后,他凭借着记忆和自己那出神入化的画技,耗费了数月之久,将那宴会的场景绘于纸上,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幅《汉宫宴》。”

说到这儿,苏墨言停顿了一下,仿佛自己也沉浸到了那幅画所描绘的场景之中,片刻后,他接着说道:“画中描绘的是汉宫中秋日宴会的盛大场景,人物众多,上至妃嫔、皇子公主,下至宫女、太监,足有百人之多。且每个人的服饰都华丽非常,色彩斑斓绚丽,尽显汉宫的富贵与奢华。就拿妃嫔们的服饰来说,那衣料皆是选用最上等的丝绸,上面用金线银线绣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有象征祥瑞的龙凤,有寓意吉祥的花卉,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着宫廷服饰的精致与考究。宫女们的服饰虽相对简约些,但也是色彩搭配巧妙,绣纹细腻,尽显汉宫宫女的温婉与优雅。”

“场面更是壮观无比,宴会设在宫殿的花园之中,周围繁花似锦,花香四溢,与那热闹的宴会氛围相得益彰。花园中还有乐师在一旁奏乐,丝竹之声婉转悠扬,伴随着宫女们轻盈优美的舞姿,真是歌舞升平,仿若人间仙境一般。桌上摆满了各种珍馐佳肴,有烤得金黄酥脆的乳猪,外皮油亮,香气扑鼻;有炖煮得软烂入味的熊掌,那醇厚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还有用各种珍稀食材烹制而成的羹汤,色泽诱人,口感丰富。金银器皿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将整个宴会的奢华程度推向了极致。”

赵凌霄听得入神,仿佛那幅《汉宫宴》就在眼前徐徐展开一般,待苏墨言稍作停顿,他便追问道:“那传说在汉朝时期,与这幅画相关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这故事或许对咱们现在这案子有着至关重要的启示。”

苏墨言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传说在汉朝时期,有一位妃子,她出身名门,自幼便容貌出众,才学过人,刚入宫时深得皇帝宠爱,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宫中陆陆续续又有其他年轻貌美的妃子入宫,皇帝的宠爱便渐渐被分去了一些。这位妃子生性善妒,那嫉妒之心如同毒蛇一般啃噬着她的内心,让她渐渐失去了理智,整日里看着其他妃子得宠,心中的怨恨便日益加深。”

“于是,她便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划着如何陷害那些得宠的妃子。她买通了身边的宫女和太监,让他们帮忙留意那些妃子的一举一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终于,在一次秋宴上,她觉得时机成熟了,便让人仿照这幅《汉宫宴》的场景精心布置了宴会,一切都看似与往常的宴会无异,众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未曾察觉危险的降临。而她则暗中安排了自己的心腹之人,在宴会进行到**之时,偷偷在那些得宠妃子的饮食中下了毒药,那些妃子毫无防备,喝下毒酒、吃下有毒的食物后,很快便毒性发作,倒在了地上,痛苦地挣扎着,原本欢乐的宴会瞬间变成了血腥的修罗场。”

“后来,这件事情终究还是被皇帝发现了,皇帝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宠爱的妃子竟如此心狠手辣,当即下令将那妃子打入冷宫,随后又赐死了她,以泄心头之恨,也为死去的妃子们讨回公道。但这个故事却不知为何流传了下来,或许是为了警醒后人,让后宫之人明白争宠虽可,但切不可用如此残忍的手段,亦或是作为宫廷斗争残酷的一个例证,时刻告诫着人们宫廷之中看似繁华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处处隐藏着危险吧。”

众人听了苏墨言的讲述,都陷入了沉思,屋内一时安静得只能听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每个人都在思索着这古老故事与当下宫女死亡案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张虎挠了挠头,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粗声粗气地说道:“难道这次宫女的死也和妃子争宠有关?会不会是宫里现在也有类似的情况,有哪个妃子为了争宠,使出了这般狠辣的手段啊?毕竟这后宫之中,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为了那皇帝的宠爱,什么事儿干不出来呀。”

苏墨言轻轻摇了摇头,双手抱臂,一脸严肃地说道:“目前还不能确定。虽说这宫廷之中,争宠之事确实屡见不鲜,历史上也不乏因争宠而引发的血案。但仅凭这一点就断定未免太过草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这个推测。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调查的方向,我们可以从宫女的家庭背景入手,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线索,毕竟每个人背后的故事或许都隐藏着与案件相关的关键因素,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为我们解开谜团提供帮助。”

于是,众人开始着手调查宫女们的家庭背景。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查找与询问,他们发现这些宫女大多来自普通家庭,每个人的身世背后都透着生活的无奈与艰辛,仿佛是命运的齿轮将她们卷入了这深不见底的宫廷之中。

其中一个宫女名叫小玉,她本生活在临安城的一个小巷子里,家中以做小买卖为生。她的父亲是一个小商贩,平日里靠着贩卖些针头线脑、日用杂货维持生计,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一家人也算和和美美,生活平淡却也充满了温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进货时,父亲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进了一批质量有问题的货物,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根本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导致欠下了巨额债务。那些债主们天天上门催讨,家里被闹得鸡飞狗跳,往日的宁静不复存在。无奈之下,父亲为了偿还债务,只好狠下心将小玉送进了宫,想着等她在宫里挣了钱,慢慢还清家里的债。小玉进宫时,哭得梨花带雨,心中虽有千万般不舍,但为了家人,也只能咬着牙进了这深宫大院,从此与家人分离,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明月暗自垂泪,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还清债务,与家人团聚。

另一个宫女名叫小莲,她的家境原本还算过得去,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过活,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可她的哥哥生性莽撞,一次与人发生口角,冲动之下竟失手将人打伤,犯了大罪。官府判定哥哥要被流放边疆,那地方偏远荒凉,去了怕是很难再活着回来。小莲心疼哥哥,为了救哥哥,四处打听办法,最后得知进宫为奴,若表现好,或许能求得上头开恩,减免哥哥的刑罚。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自愿入宫为奴,告别了年迈的父母,踏入了这规矩森严、充满未知的宫廷。在宫中,她每日都勤勤恳恳地做事,只盼着能早日攒够功劳,让哥哥免受那流放之苦,可没想到,如今却遭遇了这样的横祸,一切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也不知远在老家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该是怎样的悲痛欲绝啊。

苏墨言看着这些宫女的资料,心中五味杂陈,不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宫女的家庭背景都很普通,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也许在这些看似普通的背景中隐藏着关键的线索,就像那藏在沙堆里的珍珠,只要我们耐心寻找,总能发现它的光芒。有时候,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真相。”

就在这时,柳青儿突然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一般,连忙说道:“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些宫女在入宫之前,都曾经参加过一个庙会。”

赵凌霄听闻,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满是疑惑,问道:“庙会?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这庙会在咱们临安城倒也常见,平日里百姓们都爱去凑个热闹,可这和宫女的死又能有什么关联呢?”

柳青儿一脸认真地说道:“这个庙会是在临安城外的一座寺庙举行的,名叫灵隐寺,那寺庙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慕名而去。庙会一般会在特定的日子举办,为期三天,这期间,寺庙周围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有卖香烛纸钱的,有卖小吃美食的,还有卖些稀奇古怪小玩意儿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上香祈福、游玩购物,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而且,据说在庙会上,时常会有一些神秘的人出现,他们行踪不定,有时候会给一些人带来好运,比如指点迷津让做生意的人发了财,或者告诉求姻缘的人如何找到好归宿;但有时候也会给人带来厄运,可具体是怎么回事,也没人说得清楚,总之就是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苏墨言听了,眼睛也亮了起来,仿佛抓到了一丝破案的希望,他赶忙说道:“难道这些宫女在庙会上遇到了什么人?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说不定就是案件的关键所在啊。”

众人当下决定,即刻前往那个庙会调查一番。他们顶着依旧纷纷扬扬的大雪,快马加鞭地朝着临安城外的灵隐寺赶去。

等他们来到灵隐寺时,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丝毫没有受到城中紧张氛围的影响。寺庙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香烟袅袅,钟声阵阵,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寺庙外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商贩们的叫卖声、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热闹的市井画卷。

赵凌霄等人在庙会上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知晓线索的人,他们逢人便问是否见过那几个死去的宫女,是否记得她们在庙会上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或者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人。然而,大多数人都只是摇摇头,表示没什么印象,毕竟这庙会上人太多了,每天来来往往的,很难去特别留意几个宫女。

但众人并没有气馁,依旧耐心地询问着。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从一个老和尚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那老和尚看上去已有七八十岁的高龄,慈眉善目,眼神中透着一股看透世事的淡然。他正坐在寺庙的一角晒太阳,看到赵凌霄等人前来询问,便缓缓开口说道:

“老衲记得,在庙会的那天晚上,寺庙里举办了一场法事,结束之后,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老衲正准备回禅房休息,就看到几个女子和一个神秘的人在一起。那个神秘的人穿着黑色的长袍,戴着一顶帽子,把面容遮得严严实实的,看不清长相。他们站在寺庙后院的角落里,低声说着什么,老衲当时觉得奇怪,不过也没多想,毕竟这世上奇奇怪怪的事儿多了去了。他们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分开了,那几个宫女女子便匆匆离开了寺庙。从那之后,老衲就没再见过她们了。”

赵凌霄赶忙问道:“那个神秘的人是谁?他们说了什么?您老可还记得些什么别的细节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阿弥陀佛,老衲实在是不知道那个神秘的人是谁,也没听清他们说了什么呀。当时天色已晚,距离又远,只看到他们在交谈,别的就不清楚了。不过,老衲感觉那个神秘的人很不寻常,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让人看了就觉得心里发毛,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似的。”

众人听了老和尚的话,心中更加疑惑,这个神秘的人究竟是谁?他和宫女们的死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何要在庙会上与宫女们私下交谈?这一个个疑问如同乱麻一般缠绕在众人的心头,让他们愈发觉得这案件的复杂与棘手。

此刻,临安城的雪依旧在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众人的肩头、脸颊,仿佛掩盖了一切罪恶和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