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小户女 > 第15章 卖食换书钱

古代小户女 第15章 卖食换书钱

作者:竹笋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17 00:36:09 来源:文学城

江南惯来才子多,南水县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也有许多自诩风流的酸儒,三两黄汤下肚便开始在波澜起伏的湖面吹捧不休,一席饭食下来个个便觉自己胸有伟才,若非生不逢时少说也得是个叫力士脱靴的人物。

如此南水县的墨香味儿,便也如女儿脂粉般浓郁,连带着笔墨铺子也占了不知几条街去。

远的能跑去半个城,张大郎自不可能带着女儿越过半个城,便择了近些的天清街。

这还是张知鱼长这么大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去逛街。天不亮便翻身起床,让她娘用红绳扎了两个丫髻,收拾整齐后就径直去了东厢叫梅姐儿两个。

张家男人少,家里的孩子身边没个兄弟跟着,至多也就跑到巷子口透透风,这次难得出门又要卖串,张大郎索性叫上两个妹妹一起,只将最小的水姐儿和夏姐儿留在家里。

水姐儿和夏姐儿昨晚硬是不依这会儿也依了,天色这样早,两个小懒猪仅她开了一条门缝便哼唧起来直把屁股往里拱,哪还记得上街去?

等到天光大亮,昨儿做好的串已经被孙婆子热好用一只大釜装了,外边还裹了一层旧棉被不叫汤凉了去。

张大郎推了自家的板车,将鱼姐儿和釜一齐抱了上去。

张知鱼挂在她爹手上没敢动,就怕挣得他伤上加伤,只指着张大郎胸前的手臂不赞同道:“爹,你手还没好,不能太使劲。”

张大郎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样的爹抱十个也使得。”说完又让两个妹妹往上坐。

月姐儿年纪小些,能坐车她自然不愿走路,一跳便上去坐好,张大郎连个手指头都没动一下。

看着两个小的,梅姐儿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了,她已经出落成大姑娘,很是知羞了,只愿跟在哥哥旁边一齐走。

张大郎如今对这个妹子也很尊重,若无必要决不会落了她的面子,见她不愿便罢了,只放缓了脚步等着她一道。

大周朝经济繁荣,连着外卖行也早早兴起,张家要先去卖了关东煮再去买笔墨,便先去了靠近码头的市集,那儿人流汇聚,最容易卖东西不过。且因如今吃食多了,价格也便宜,县里人家也有不开火的,只日日订了饭食让小二送家来。

现在不过刚到辰时,街道上已经处处行人,大多身上都随身携带着小瓦罐,备着将看上的吃食打包回家。

张知鱼盯上的便是这些小有资粮的外食客。

走了小半个时辰,张家人才走到市集,里边贩了丝布菱米、花生胡桃的小贩早早地就占好了位置,等张大郎勉强找了个空地将车停好后,就见鱼姐儿已经跟个熟手似的吆喝起来了。

只她深谙廉价、美味、健康乃美食最大奥义,且这会儿并无虚假广告一说,一开口便惊得同行哑了声儿。

“全县第一平民小吃,三文钱吃饱,五文钱吃好,十文钱扶墙走嘞~”

“冬日萝卜小人参,进城药铺就关门~”

几句下去,不说张大郎,旁边卖豆腐的大哥都看不下去了,不知怎么也觉得脸烧得慌,忙小声看着鱼姐儿:“这样小的姐儿,怎这样会说话,卖个菜倒跟仙丹似的。”

张阿公一过十月便跟个兔子精似的不停补种,这些年下来张家谁不知道萝卜好?张知鱼就细细跟他说:“萝卜就是好东西啊,我阿公说了,萝卜可以滋阴祛肺热,下气泄气,消化不好的人吃了对身体特别好。”

豆腐郎见她念念有词觉得好玩儿:“你阿公又不是大夫,定是唬你的。”

月姐儿就道:“我爹就是大夫,我家里每年也吃好多萝卜呢,现在不仅我爹是大夫,我侄女儿也要成大夫了。”

豆腐郎见她不似玩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鱼姐儿,这还没他大腿长就做大夫?这怎么可能,谁家会送女孩儿去做大夫,就是药铺子也不收女大夫啊。

张大郎听他如此说就有些不高兴:“她才六岁多就连针都会扎了,看到我胳膊没,就是她治的!药铺以后还能不收她?”竟眨眼间就将自己爹的功劳转给鱼姐儿。

豆腐郎看了看他吊起来的手臂,将信将疑:“这都是萝卜治的?”

“你家骨断了吃萝卜治呐?那不得去看大夫吃药吗?”张知鱼一听就笑,“萝卜还泄气解药呢,吃了药便不能吃它,还不能跟人参一块儿吃,非要吃也得两个时辰以后。”

“谁家有人参还吃萝卜过活儿?”豆腐郎嘀咕。

鱼姐儿就道:“我家也没参呐,阿公就让我们吃萝卜,小孩儿老人容易积食,就是去药铺大夫不也得这么说?喜欢吃就吃味儿,买不起药的穷人家我阿公就让他们回去吃些萝卜。”

鱼姐儿小小一个人说得头头是道,周围听她说得多了,也竖起耳朵听。

有出来卖菜的婆子就问:“那你的萝卜怎么卖?”

梅姐儿一听就呆了,她们昨儿压根儿没商量过!以往这是都是李氏拍板,再不要她们操心。

张知鱼递给梅姐儿一个安抚的眼神,表示自己早就想好啦, “素的两串一文。鱼丸一文一串。”

市集上一个口感粗糙的炊饼都需两文钱,这价格实不能说贵了,但关键是南水县产萝卜,这会儿正便宜,三五文钱能买一整个。

闹清了价格婆子笑脸儿一收,转身就走,周围人也一哄而散,再见不着半个。

张知鱼念了好一会儿都没卖出一串,肚子却咕咕叫起来。因早上起来得早,李氏怕串子卖不掉。便没给做早饭,只让饿了就吃釜里的,省得剩太多。

梅姐儿趁着摊子左右没人,便拿了两串丸子出来给两个小的吃。

张知鱼见她不吃,便喂了一颗到她嘴边,梅姐儿咬了这颗再却不许鱼姐儿给她,“你人小,不吃早饭不行,待会儿若卖不掉我再吃。”

这可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张知鱼心里就没有让家人看着自己吃的事,便又拿了两串萝卜出来,每个都轻轻沾了沾唇,又递给梅姐儿和张大郎。

这下给不了客人,大家就只好吃一齐吃了。

大冷的天,张家四人站在路边上嚼着萝卜鱼丸,那萝卜跟水似的,张大郎一口下去汤汁就往外淌,一抿就化,几人吃得津津有味,釜开了缝儿,香味也渐洒出来,路过的小孩见鱼姐儿吃得嘴角流油,眼睛都直了,拉着娘亲就不肯走。

妇人便问道:“你家这个多少钱一串?”

她舔着嘴就把釜打开露出串:“素的一文钱两串,荤的一文钱一串。”

妇人低头看了眼都是豆腐萝卜和各式鱼丸,便眉头一皱,河上一碟鱼丸也才三个钱,这才三个就得一文!

张知鱼这回机灵了,连忙道:“别的鱼丸也没用肉汤香菇吊味儿呐,我家汤底都是我娘用大骨熬和鱼粉熬的,煮出来的东西格外鲜甜,若你带了瓦罐可给你点汤尝尝味儿。”

妇人见有不花钱儿的汤,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便是不买也没个损失,便取出了瓦罐盖递过去。

梅姐儿心疼菜,只用小木勺子打了将将一口汤。

妇人一口喝了,眼睛一亮道:“给我来两串鱼丸,但可得多给我点汤。”

张知鱼边拿串边问:“你不要萝卜吗。这是我阿公种的药萝卜,很补身子的。”

梅姐儿都想劝她不要那么执着地卖萝卜了。但张家如今最多的便是这东西,要发财当然得降低成本,张知鱼自然不肯放过薅萝卜毛的机会。

妇人虽不想再花那钱,那小孩却听住了,抱着被他娘喝光的盖子不停地舔,巴在在他娘身上只喊着要,眼见着要嚎起来,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就抓着娘亲的手往地上坐,都坨成个球了,妇人哪犟得过,只得又摸了一文钱出来装了二串萝卜。

能来逛街的自不会缺这几文钱,只也不肯随意乱花了去,见有人买便觉着自个儿不算傻,就算傻也因有了头个显得聪明些。

陆续便有了许多人来买,那串子拿在手上又方便,跟糖葫芦似的,周围的小孩儿便个个眼馋,摸了零花来买。

豆腐郎见他们真做成了卖卖,也好奇起来,拿了碗豆腐脑就要跟张家换串。

张知鱼却不肯:“这个我得留了卖,只收铜板。”

豆腐郎一噎,但那香味着实勾人,尤其还有鱼姐儿卖力地表演好吃。便摸了一文钱出来卖了串丸子站在摊子旁吃了,因他有碗,梅姐儿还给盛了碗汤。

豆腐郎一口下去,又嫩又劲道,鱼香混着骨香,又有菌子的鲜美,因孙婆子裹得好,一釜的汤都还滚烫,豆腐郎没忍住烫,伸出舌头跟猫似的喝了,末了还长舒了一口气。

这比什么吆喝都有力,没多会儿,一大釜的关东煮就全卖光了。

手上的六十文。梅姐儿翻来覆去地数了两遍,见再真不过,转眼就就想起家里那堆萝卜,想着明儿还来,把萝卜全卖了。

张知鱼却不想,她买了笔墨就得跟着阿公学习了,哪能天天来,这买卖原就是给她娘准备的,家里其他人要做她自也不会反对,但身为李氏的铁杆食客,鱼姐儿就是认为其他人来卖都不会有她娘亲做得好!

几个女孩正低了头分钱,加上家里的两个小的,一人足可分十二文。

连梅姐儿都忍不住笑开了。

张大郎见了就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百二十文。”

这话张知鱼可不爱听,小脸一板就问他:“你连一文二都没有!”

张大郎这下笑不出来了,因为他还真没有!

李氏虽贤惠却架不住沈老娘精,将女儿样样教得好。只一样,必不给男人身上多留钱,以至于张大郎成婚十年,反比做小子时更穷些。

他爹尚还有几文私房钱,他身上是连根针都找不着。

见爹脸色难看起来,鱼姐儿就高兴地抱着钱跟姊妹们说悄悄话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卖食换书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