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逃荒种田记 > 第2章 茅草根

古代逃荒种田记 第2章 茅草根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36:43 来源:文学城

所有人都祈求老天爷下场雨,可过了五月,一眨眼来到了六月中旬,一场雨也没下。

天热的更厉害了,整日似火烤一般,知了不知倦地叫个不停,直叫的人心里烦躁。

地里面旱的也更厉害了,种下去的玉米长的又矮又小,只能从河里面提水浇,李家人忙不过来,只好继续雇佣短工浇地。

下河镇上的人都愁眉苦脸的,一日往地里跑好几趟,生怕玉米旱死。

连小孩子都感受到了大人的情绪,不敢玩的太欢。

大丫每日日暮西沉后,有意拖延着时间不进屋,只为多吸收一些月华。

“大丫,该上床睡觉了。”

李仲海看大丫坐在石凳上不住的打哈欠,就叫她回屋睡觉。

“唔,爹,我还不困。”

李仲海一把把大丫抱起来,“还说不困,你都快栽地上了。”

大丫趴在李仲海的肩膀上,还没沾床就睡着了。

次日,大丫醒来,太阳已经升起。无奈叹气,计划失败,败给了小孩子的身体。

院子里大公鸡“喔喔”叫趾高气昂追着二牛跑,肯定是二牛又手痒偷拔大公鸡的毛了。

刘氏掐着腰,站在正方门口,大声骂着二牛,“你个遭雷劈的小崽子,非要把家里这几只鸡霍霍了。”

刘氏身体圆润,一生气两道细眉倒竖,颇有气势,一把杀猪刀使得虎虎生威,可以说斗遍下河镇上男女老少,无人是她的对手。

大丫每次看到刘氏生气,都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屠户的女儿,真是颇有乃父风范。

李大成从正房走出来,望了一眼院子里的情况,心里了然。

“二牛,别惹你奶奶生气,那公鸡是用来打鸣的,你这样揪它的毛,公鸡不威风了,就不打鸣了。到时就让你半夜起来替公鸡打鸣。”

虽然这话是开玩笑的,可二牛还是被李大成一贯说到做到的作风吓到了。

“爷爷,我以后再也不拔公鸡的毛了,你别让我半夜打鸣。”

院子里的人都笑了。

李大成虽然早年逃难受了许多苦,可这些年来养尊处优,又有大丫的月光水暗中调养,如今看起来俊秀斯文,一派书生气。

和刘氏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只不过这朵鲜花是个男的,还是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头子。

据说当年刘氏就是看中了李大成这张脸,才死活闹着要嫁给他。不然一个外地逃难的,一无所有,怎么能娶到本地颇有势力的刘屠户的女儿。

李大成的几个儿子都长的像爹,娶的媳妇也不算难看,所以生出来的娃都不丑,在人群中相貌中等偏上。

大丫摸着自己的脸,对此十分满意,在乱世,长的好看就是道催命符,长的丑她又接受不了,这样最好不过了。

据说早逝的大姑姑长的像刘氏,可这个姑姑去世时大丫还没出生,不知是真是假。

而大丫对这个姑姑唯一的印象,是每年的大年初二,刘氏都待在屋子里哭得不见人——因为在下河镇,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今早的饭是炊饼、红薯粥和腌萝卜,刘氏把握着家里的粮食大权,连饭菜都要她亲自分。

大丫分到了一个炊饼和小半碗红薯粥,里面稀稀拉拉几乎都是水。往二牛碗里扫一眼,比自己的稠多了。

二丫和三牛年龄小,分到了半个炊饼和小半碗粥。三牛还有个鸡蛋吃。

二丫比三牛还小一岁,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三牛吃鸡蛋,也不敢哭。

大伯娘王氏低头,一勺一勺把碗里的粥喂给二丫,哄她,“二丫最喜欢喝红薯粥了是不是?红薯粥可甜了。”

吃完饭,李大成去医馆忙活,李仲海和李叔河去看田地。

王氏陈氏还有顾氏则要忙着纺纱、喂鸡、给菜地除草、浣洗衣服等各种杂事,总之,大人们都有事干。

小孩子无所事事,二牛就提议去河边挖茅草根。

茅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野草,根部有茎,洗干净了可以吃,有丝丝甜味,是小孩子很喜爱的一种零嘴。

除此之外,晒干的茅草根还可以入药,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效,可以治疗水肿、热淋和黄疸等,有时医馆缺这味药材了,李大成也让二牛和大丫帮他挖一些回来。

大丫却不想去河边,前些日子李大成好不容易答应教她识字,她刚把《汤头歌》里的《辛温解表剂》学完,背下来啃啃巴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她打算趁这段时间巩固一下。

西厢房墙角有一小堆细土,是大丫自己捣碎的,他们家还没奢侈到小孩子识字用笔墨纸砚。

大丫蹲在角落里,抓一把沙土撒在地上,均匀摊开,用树枝在上面写字。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写完一遍,大丫看着地上不算整齐的字,还算满意,毕竟算起来,她已经有整整五年没写过字了,现在要重新从这个小孩子的身体开始练起,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幸好在这个年代,楷书是主流,对大丫来说学起来不算太难。

大丫识字前生怕爷爷认为自己不开窍,现在又要有意克制住自己学习的进度。

即使如此,也已经让李大成很惊讶了,他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叹气,可惜大丫是个女娃,不然李家又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温习完《汤头歌》,大丫把细土又堆起来,省的下次还要重新捣碎。

“大丫过来。”

大丫刚把沙土放好,就被陈氏拉进了西厢房,还没说话,嘴里就被陈氏塞了一块糖,是麦芽糖。

陈氏笑眯眯看着她,“甜不?这是你爹从外面带回来的,别往外说。”

大丫点头如捣蒜,捂住嘴,“我什么都不往外说。”

“娘,三牛有吗?”

“你爹带回的糖,肯定先给你奶奶尝,你奶奶会给三牛吃的。”

“娘,你吃过了吗?”

“娘已经吃过了,可甜了。”

“你骗人,每次你骗我吃过了其实都没吃过。”大丫依偎在陈氏怀里,“娘,等我长大了,给你买好多糖吃。”

陈氏抚摸着大丫细软的头发,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生下来只有一丁点大,后来还生了一场重病,几乎都以为养不活了,还好,她的大丫挺过来了。

“去河沟子找二牛玩去吧,家里没你要帮忙的事,三牛和二丫也在,看着点他俩。”

河沟子里的水因为干旱已经少了大半,剩下的很浅,所以陈氏并不担心大丫去那里玩。

“嗯,我知道的。”

下河镇四周都是挖的河沟子,这是古代抵御流匪劫寇的一项防御工程,往年河沟子里水很多,今年水少了很多。

大丫听大人们议论,打算召集镇上的青壮,把河沟再挖深点。

大丫找到二牛时,二牛正撅着屁股挖茅草根,三牛和二丫在一旁,一人手里握着几根茅草根吃的正香。

“二哥,你挖多少茅草根了?”

二牛站起来,手上全是泥土,“没挖多少,都被三牛和二丫吃了。这一片的茅草根都被挖的差不多了,我想去对面去挖。”

大丫摇摇头,“不行,你忘了爷爷交代的话了吗?我们不能出镇子。外面有专偷小孩的拐子,万一被偷走了,就见不到爷爷他们了。”

“不能出镇子,可是镇子这边的茅草根都被挖的差不多了,不如我们去挖蚯蚓钓鱼吧,河里水少了,鱼更容易上钩,昨天铁蛋就钓了好几条鱼回去。我回去拿鱼竿,大丫你在这里等我。”说完拍拍身上的土,一溜烟跑了。

大丫望着二牛的背影,手上的土拍到身上只会更脏,二牛回去又要挨骂了。

“二丫,你还想吃茅草根吗?我给你挖。”

二丫点点头,“二丫想吃。”

二丫是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虽然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却总是被人忽视,故而大丫对她总是多几分心软。

有时大丫会对此愤愤不平,可和其他人家比起来,李家人已经做的很好了,至少没有让她和二丫缺衣少食。大丫安慰自己,这样已经很好了。

茅草根和《汤头歌》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茅草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