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逃荒种田记 > 第1章 干旱

古代逃荒种田记 第1章 干旱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36:43 来源:文学城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夏季的夜晚天空深蓝,繁星点点,天气有些闷热,李大成摇晃着草扇子坐在院子外面的树底下纳凉,旁边坐着他的二儿子李仲海和三儿子李叔河。

“今天我去田地里走了一趟,麦子都黄的差不多了,已经可以收了,咱家地多,你们大哥捎信说在县里面回不来。”

“往年都是你们几个舅舅表哥来帮忙,但他们刘家今年添丁进口的,又买了几十亩地,我估摸着他们自己家都忙不过来了,我看还是从外边请人比较妥当,仲海,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李仲海点头,“爹,你放心吧,我这些年到处收药材,还是认识一些人的,上河村有一户姓田的人家,兄弟多地少,经常挖药材维持生计,我和他们打过几次交道,人还算老实可靠,要是请人来帮忙,我看他们家就不错。”

李大成摇摇扇子,“你办事我放心。今年井里河里的水都降了不少,自小麦灌浆到现在一滴水都没下,不少地方都干裂了,我怕今年是个旱年,麦子还是尽快收,赶紧把玉米种上,不然到时候浇水都要抢。

“玉米抗旱,长的也快,这些年赋税越来越重,以前各种税加起来顶不过庄户人家一半的收成,这两年一年到头在地里面忙活,收的粮食全交给官府了。这季玉米种上,把粮仓填填,过年才好看啊。”

李仲海道:“是啊,赋税越来越重了,我去收药材,好多人家都为了交税卖了田地。以往种药材的都不种了,都改种粮食了。近的地方收不到货,只能往远处跑,价格还一直往上涨。”

李大成叹气,“日子不好过啊,官府贪污**,皇帝昏庸,就够百姓受得了,要是再逢大旱,这是要逼死人呐。仲海,最近你别往外跑了,咱们家的医馆还够支撑些时候,天下不太平,该避就得避。”

李叔河不好意思地说:“爹,我手艺不精,把脉还是不准,家里的医馆还要劳累你坐馆,地里的事就交给我和二哥,多个人更好办事。”

李大成知道他这个三儿子是什么脾性,用扇子指着李叔河,摇摇头,“算了,我也看明白了,你们三兄弟都不是从医的料,一个个的榆木疙瘩不开窍,能识几个字不被人卖了就够你爹我欣慰了。”

“咱家的医馆,还是要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大牛是个读书的料,让他学医是耽误了他。二牛耐不住性子,也不喜从医。三牛还小,看不出好坏。只有大丫,这孩子耐得住性子还上进,可惜是个女娃。”

李大成站起来背着手慢悠悠地离开,虽然嘴上都是嫌弃话,可他知道,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是有出息的。

大儿子是县里大酒楼的掌柜,每月月钱就有三两银子。

二儿子走南闯北收药材,也挣了不少钱。

三儿子还小,刚娶妻,虽然不如他两个哥哥机灵,可也是个孝顺的。

就连下一辈也都不孬,回想起几十年前,那时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跟着东家多识几个字,多认几种草药,哪能想到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他抬头望了望天,还是赶紧下场雨吧,不下雨,地里旱,又要饿死人了。

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安稳日子,老天爷可消停点吧。

大丫并不知道这番对话,她盘腿坐在院子里,感受到月光渐渐没入她的身体里面,心满意足地松开盘着的腿。

二丫和三牛还小,在厚草席上玩累了已经睡着了。二牛也睡着了,还打着小呼噜。

奶奶带着几个媳妇去织坊弄料子,家里就只剩下几个小孩,大丫这才有时间吸收月光。

大丫这辈子生在了一个大家庭,爷爷李大成是从外地逃难来下河镇的游方郎中,娶了本地刘屠户家的女儿后,生了三子一女。

大女儿难产去世,没留下孩子。

大儿子李伯山,娶妻王氏,目前在县里做酒楼掌柜,生了二子一女,分别是九岁的大牛,七岁的二牛和两岁的二丫。

二儿子李仲海,也就是大丫的爹,娶妻陈氏,生了一子一女,分别是五岁的大丫和三岁的三牛。

三儿子李叔河,娶妻顾氏,还没有孩子。

大丫出生后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吃什么吐什么,饿的奄奄一息,睁着眼睡不着,就看到月光顺着窗户流进来,最后消失在她体内,舒服地仿佛做了个SPA。

大丫十分激动,心想,这莫非就是我的金手指了。

她后来又尝试了很多次,发现身上并没有其他的灵异现象出现。

而月光更像是一种神药,可以使她的身体强健。

如果月光吸收的多了,还可以导出来,如同清水一般无色无味,喝下去也有同样的效果。

大丫十分欣喜,要知道,在古代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突如其来无法治的病吗?很多在现代治起来轻松容易的小病,在古代可是要人命的大病,有这个金手指,至少保证大丫能平平安安长大。

这些年里,大丫暗中把月光水加在饭菜里面,一家人都没怎么生过病。

就连李大成早前逃难落下的病根都好了,走路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大丫躺在草席上,静静吸收着月华,其实用哪个姿势吸收月华都无所谓,只要有月光照在身上就能吸收。

只是大丫受到上辈子电视剧和网络小说的影响,觉得盘腿打坐姿势比较有格调。

渐渐地,小孩子的身体撑不过睡意,大丫昏沉沉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之中被人抱到了屋里。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院子里传来洗漱说话声。

李家的院子有两进,前院和医馆连着,平时用来晾晒草药,储存杂物和做饭。

李叔河和妻子顾氏住在前院。后院有东西各三间厢房以及三间正房。

李大成和刘氏住在正房,李伯山一家住东厢房,李仲海一家则住在西厢房。

东西厢房前面各种有几棵果树,西南角还有一小块菜地种着萝卜豆角番茄等常见的蔬菜。

大丫一开始以为穿越到了历史上的古代,可是后来看到玉米红薯番茄辣椒又觉得不太对,后来听爷爷说,前朝是李氏王朝,国号为“唐”。

唐朝极为繁荣昌盛,有一位王爷喜爱出海,像玉米红薯番茄这些稀奇的新鲜事物都是这个王爷带回来。

而今朝国号为“燕”,是唐朝灭亡后由一个杨姓大将军建立的,立朝已有一百多年。

按照大丫学过的历史,现在本应该是北宋年间,可原本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和宋朝都没有存在过,只有燕朝经过百年风吹雨打,如今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各地流民匪寇四起,依旧存在着。

“大丫,快过来洗脸。”

陈氏看到大丫出来,打来一盆井水,招呼着大丫洗脸。

大丫慢吞吞走到井边,抹了把脸,早上的井水还很冷,大丫打了个激灵,彻底醒了。

“阿娘,井里的水是不是少了?”

陈氏用桃木梳给大丫梳头,随口答道:“是少了,你爷爷说今年可能有大旱。”

听到这句话,大丫心思百转,“娘,大旱我们是不是要逃荒?”

陈氏笑道:“你这小娃想啥呢?这是我们的根,地都在这,逃什么荒?再说了,现在哪地方不乱,往哪逃?乖乖去吃饭,要真逃荒,你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娘,我知道了,你别给我扎这么紧,头皮疼。”

陈氏打了她一下,“一点苦都受不了,你怎么不托生到皇后娘娘肚子里。”

大丫听了陈氏的话,心里面却并没有放下,以前在现代时,经常有网友讨论,如果穿越了要怎么怎么样,如何做出一番大事业。

可是当大丫真正来到了这个年代,才发现现代社会才是真正的天堂,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甚至想过自杀了能不能回到现代。

如不是陈氏抱着她枯熬了几天几夜,哭的眼泪都流干了,大丫可能真的已经自杀了。

李家人对她已经很好了,虽然不算富足,却也不缺吃穿,可即使如此,大丫依旧活的战战兢兢。

她看到邻居那个失去孩子发疯的妇人被灌下一碗土方子熬的药,活生生被治死。

看到官差收赋税时趾高气昂,而爷爷只能低声下气赔笑脸。

在这样的世道活着太艰难了,如果真的遇上饥荒,首先被抛下的一定是老人孩子。

前世大丫的姥姥经历过饥荒,姥姥说,她三岁了还不会走路,腿肿的炸皮,她父亲把她丢在路上,回头看了三次都没人捡。

“我一直哭一直哭,其实哭也没力气了,我爹不忍心,把我又捡回去了。邻居一家都去逃荒了,天没亮就走了,没带他家六七岁的小闺女,那小娃就去捡豆子吃,用个破烂碗拿火燎着烤,哪能顶饱,没几天就饿死了。”

大丫想起姥姥的话,心里打了个寒颤。

即使目前只是有大旱的迹象,饥荒并不存在,可能一切都只是大丫想多了,她也不敢掉以轻心。大丫只能祈求着,赶紧下场雨吧。

忍不住又开文了…

大丫=鱼娘,后面改名

备注: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干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