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 第9章 第 9 章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叁一无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11:24:02 来源:文学城

“就你?”

那人满目鄙夷。

“我劝你还是莫耽误我们东家的时间,免得自取难看。”

房锦儿简直奇了怪了,这人与她头一回见面,一无纠葛二无冤仇,为何从一开始就对她恶语相向,非得把她赶走不可?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半新不旧的白裙和布鞋,有些尘土但不脏,加上今早特意梳洗了头发,衣着打扮并无失礼之处。

那便只能是他狗眼看人低。

可城中明明就有货郎那样倒油的小贩从此处进货,难不成他不知道?

“不错,就我。”房锦儿道,“我买不买得成五百斤油不是你说了算。可若是我买成了,我便是你的贵客。”

“趁我好生与你说个请字,你现在引我进去,我便不计较。若是等下让我自个进去买成了,我必会把你如何赶客的事情照实说,到时候你们东家如何处置,我可就管不了了。”

围观的油匠渐多,那人皱眉踌躇片刻,终是不情不愿地去通传了东家。

这北氏桐油的东家是位四十七八岁的女妇,人唤北夫人,生得面目庄重,不苟言笑。

身旁还跟着另一个拿簿子的白衣,一见房锦儿便认出来了:“是你?”

正是前日告知她油价的那个伙计。

北夫人道:“鸿文,你二人认识?”

鸿文道:“这位娘子前日来询过油价,恰是我接待的。”

房锦儿行了礼,说明来意。

“不必多礼,”北夫人将她打量几许,语气倒是比长相温和,“你是替家中主人来买桐油?”

“并非,晚生想做桐油生意,替自己买油。”

“替自己买油……”北夫人有些意外,“可我方才听说,你要买五百斤?”

“是,也不是。”

房锦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若贵庄肯卖散油,那我便只买十斤,若贵庄规矩是五百斤起卖,那我便只好买五百斤了。”

北夫人道:“方才我庄上的伙计应当与你说过,我们北氏桐油从不散卖,五百斤已是最少,你可确定要得完?”

房锦儿踯躅片刻,道:“要得完,但不是一日,而是一月,不知夫人可否通融。”

她接着把要做的生意,以及心中的想法大胆说了一说。

她那日寻青衣书生不见,看货郎卖油,算出他每日背油二十余斤,货到即空,说明市场极大。

只不过以她的气力,二十斤肯定是背不动的,她估摸着十斤已是极限。

故此,她本是想先十斤十斤地买。

可眼下油庄有规矩,散买不行,那一次性定下五百斤油契也不是不可。

只要能允许她按日结算,每日十六七斤油,她眼下买得起,卖出去更不是难事,大不了让进逸也跟着来……

“对不住,我们油庄不做赊账的买卖。”

北夫人打断她。

“五百斤不是小数目,我庄上的桐油大多运往沿海州县,作造船之用,但也有几家油行商号会从我这儿采货,运到别处散卖,你不如去向他们采买。”

北夫人转头:“鸿文,将那几家油行的名号写给这位娘子。”

“夫人且慢。”

这是要赶客了,房锦儿赶忙作揖。

油行她早便问过,价钱比那货郎还要高出十几文,即便多买,顶多也不过与货郎持平。

她要的不是油,她要的是利。

“向油行买油,其间利润已经分摊殆尽。晚生为寻贵庄花费了不少功夫,还请夫人再通融通融,只要夫人允我,我可以保证每月至少采货五百斤。”

北夫人摇头:“你可以保证,我却不能取信,更不能每月赊你五百斤的帐。”

“若夫人愿意,我可以签年契,若采货量不足,夫人届时让我赔钱便是。夫人也可以将赊账视作借贷,我愿按月多付利息。”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你不必再言了。”

北夫人示意鸿文送客,鸿文将写好的一张纸笺递给房锦儿,上头当真写了几家油行的名字。

房锦儿仍不死心。

“可据晚生所知,盛都城中就有卖货的油郎是从贵庄采买,日易油二十斤,每日往返。可否请夫人告知货郎与贵庄签的是哪种契?油价几何?我亦愿按照此方法来。”

哪知北夫人闻言突然大为不悦。

“一派胡言!这是何意?你是怀疑我说一套做一套,故意不卖油与你?”

“晚生不敢,晚生只是想买油,就事论事。”

“那我便告诉你,我北氏桐油从未卖过散油,今日既不卖与你,从前也不卖与其他任何人。我好心将油行的名号写给你,你不领情便罢了,竟还信口雌黄。”

房锦儿虽吃了一惊,却观察北夫人的颜色,见她义正言辞,不像是恼羞成怒,反而像是真被人污蔑。

难道北夫人真不晓得那油郎?

这回轮到房锦儿意外了,莫不是她一开始便猜错了,货郎的油不是出自这里,她是靠着阴差阳错才找到这家桐油庄?

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北夫人拂袖而去,临走前道:“今日之事我不与你计较,你莫要再来了。”

鸿文人倒是不错,悄声过来送房锦儿离庄,道:“你若真想做这生意,莫要放弃,我家东家脾气急,但实际宅心仁厚,或许还有转机。”

房锦儿急忙道:“那你可晓得有个盛都城的货郎日日来庄上买油?”

鸿文摇头:“真没有。你若能说动我家东家,你便是头一个了。”

-

百思不得其解,接下来两日,房锦儿便专门去蹲守那卖货郎,果然被她蹲到。

她跟着那货郎出了金光门,一路上山,走的就是前往北氏桐油的路!

只是走到快到油庄时,那货郎便跟脚底抹了油似地,哧溜一下钻进树丛,房锦儿追上去,人早就不见了踪影,待到再见着,便是已经背着油回来了。

如此两回,房锦儿摸不着他究竟如何进的油庄、如何买到的油。

但至少能猜到一点,货郎的油来路不正,北夫人确实不知。

跟踪货郎不成,房锦儿只好再想办法见北夫人,可庄子没人引,进不去,她便只能在庄外等机会。

一连四五日,鸡鸣就出,天黑才回,见天地守在那北氏桐油庄外。

除了那个势力的白衣和几个喽啰,庄里的油匠和伙计大都跟她混了个眼熟。

房锦儿从不闲着,看人拉车便上去帮一把,看人调度运货忙不过来的,也适时帮几句。

渐渐地,油匠伙计们便也会时不时来与她攀谈,瞧她等得久了,还会送碗水给她喝。

这日,风刮得异常之大。

房锦儿在庄子门前守了半天仍未见到北夫人,便寻了个附近的坡地坐下,一边背对着风啃干粮,一边看油匠们拿布袋封油缸。

春日风大,怕有春汛,春汛之前,更怕的是春雷。

桐油庄子不防别的,防的就是火。

庄上数十个油仓,成千油桶,一个春雷砸下来,只要砸中一桶,大火嗤啦窜起来,完蛋的不仅是无数心血和铜钱,说不定还有油匠伙计的性命。

因此,北氏桐油防范的法子很是完备,封桶封仓皆有熟手操作,不容得外人帮忙。

房锦儿插不上手,只能旁观。

这坡是她这几日选中的宝地,地势高阔,上有绿树遮阴,又能眺望大半座油庄,更妙的是从坡上跑到庄子门前只需一眨眼,丝毫不怕错过北夫人出庄。

房锦儿目光打过一片齐整的仓房,落在最靠外的一间上。

为了防火,仓房之间留有足够距离,唯独最靠外那间,边儿上还挤着盖了间柴房。

一个眼熟的白衣身影在那间仓房门前晃动,与仓里的油匠指手画脚,动作似有些粗暴。

房锦儿心里一声冷哼。

这搅屎棍真是到哪都讨人嫌。

她这几日从油匠们口中得知,此子名叫王饷,是个横行霸道惯了的。

他父亲本是庄上的老油匠,因为几年前死在一场走水的事故当中,北夫人念其不幸,对王饷的行径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王饷却不知收敛,反而愈发胆大。

离得太远听不见声儿,房锦儿看着那油匠指着一口盛满油的缸,好似在对王饷解释些什么。

王饷叉腰摇头,那油匠有些急了,一跺脚,嘴里念叨了几句,转身往旁边的柴房跑去。

房锦儿看他从柴房里取出一盏提灯。

油庄里为了防火,仓房里不摆灯,而其余地方用的都是加了琉璃罩子的避风灯。

那油匠点着灯,盖好罩,便要回仓房里去。哪知他前脚刚出门,一阵大风呼啸而至,几乎将那提灯卷得翻了个个儿。

灯苗照亮脚底,房锦儿感觉那油匠脚下的石板路亮了一晃。

不是寻常的亮,而是路面浸了油,油光反射出的亮。

房锦儿直觉不对。

北氏桐油防火之法森严,路面有油滴落,必须当即清理干净。

无论是她这几日远观,还是那日进庄,北氏桐油的路面上从未有过漏油的痕迹。

她刚站起身,那大风又是一卷,这次直接把那油匠连灯带人拍在了地上!

灯苗着地,“呼哧”一声便蹿起一拃来高的火焰,沿着路面浸了油的地方,笔直往仓房烧了过去。

“走水啦!走水啦!”

房锦儿把剩下的半块干粮团成团往口中一塞,冲着便下了坡。

“救火!快救火!”

那间仓房离庄子大门有段距离,眼下又正是忙的时候,根本无人注意。房锦儿大喊着撞开门吏冲进庄时,众人皆是一愣,随即才犹豫着放下手中的活计,跟在她身后往里跑。

那火势比远观来得凶猛得多。

房锦儿第一个冲进火场,见那提灯的油匠被卷在正中,浑身着火,正捂着一只手痛苦地呻吟。

仓房附近都设有灭火用的沙池。

她迅速把身后的竹背篓一扔,单捡起陶罐,使九牛二虎之力从就近的沙池之中舀起半罐细沙,奋力往那油匠身上一泼。

“打滚!快打滚!”

那油匠似是听见她喊叫,得了生机一般,勉励左右翻滚起来,配合着房锦儿泼去的沙,他身上的火苗渐渐扑灭。

瞧见油匠得了救,房锦儿赶忙又顺着火路,携沙往仓房方向奔。

火果然是顺着地上的油渍而来的,越靠近仓库,烧得越旺。

房锦儿奔至仓门,那火焰已经蹿得一人多高,王饷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傻了,跟个木雕似地站在仓房门前,瞧见房锦儿奔来,第一反应居然是拔腿就跑!

房锦儿一把将他拉住,指着仓房吼道:“你进去把地上的布袋都拾起来!我给你泼细沙!”

封缸的布袋涂了蜡,能防止空气流通,外头再以黄泥密封,便保证封好的桐油长时间不会变质或渗漏。

可若在上泥之前遇到明火,那就是极其易燃之物了,若不趁火烧进仓库之前捡起,恐怕整座仓都要完蛋。

王饷却仿佛听不懂她说话,只一味地摇头挣扎。

真是一坨烂泥。

房锦儿搡开王饷,任他连滚带爬地跑远,她四周烟雾缭绕,听声音,其他赶来的人恐怕还有些距离。

等不得了,她举起手中的陶罐,准备边泼边进。

“我进去!你替我泼沙!”

突然有人拉了她衣袖一把。

房锦儿猛然回头,见是蒙住了口鼻的鸿文。

“好!”

-

“湘娘娘——”

锦云糯叽叽的嗓音从门外传来,薛湘放下绣了一半的彩布,起身去开门。

门只开了一条缝,便透进股诱人的香味,薛湘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将门敞开,果见一碗赤亮的酱蒸肉出现在眼前。

锦云捧着碗冲她噗嗤一笑。

“烫不烫?快进来。”

薛湘连忙帮她把碗端过来,招呼她进门,锦云跨过门槛回身招了招手,薛湘这才看见进逸也跟在后头过来了,手里还端着两碗冒热气儿的米粥。

“哎呀,真是……”

薛湘哭笑不得,只得赶忙去放了那碗酱蒸肉,又过来招呼进逸。

“不是都跟你们阿姐说不必再送了么,怎地又来啦?”

薛湘看着桌上的肉和粥,收罢,昨日送来的炒羊肉还没吃完呢,不收罢,这两小只指定不肯罢休,僵持到房锦儿回来,还是拗不过得收。

“阿姐说这是利息,必须得送。她说现在还没钱报答你和顺子叔,只能买些吃食,等过些时日她赚了钱,还要连本带利地还。”

“可我和你顺子叔都吃胖了,吃不下了。”

薛湘笑着哄她。

“锦云乖,拿回去跟阿姐一齐吃,跟阿姐说湘娘娘知道她的心意了,以后不必再送了,好不好?”

锦云坚定摇头:“阿姐说你说的不算,她说的才算。”

薛湘叹气。

比倔,这房锦儿真是头一名。

命倔,嘿,性子更倔。

那日送了她两包药材,第二日傍晚,便端着一碟肉菜,带着两个小的过来道谢了,说是从那药材里头挑出几钱山参和白术,卖了一贯钱,准备用这笔钱做个卖油的营生。

薛湘和吴顺起先也吃了一惊。

本以为就是两包普普通通的温补药材,竟有山参?还能变卖成钱?

薛湘更讶异的是,山参这般名贵之物,他们寻常百姓大都只是听过名字而已,房锦儿居然能认得出来。

然左右都是送出去了的东西,房锦儿要怎么处置,都由得她。

即便知道了里头有值钱的药材,薛湘两口子也没动过后悔的念头,更不图房锦儿报答。

若这一贯钱真能救姐弟三人于水火,他们夫妻也算是积了德了。

可房锦儿非让两小只每天变着花样地送吃食,不收还不行。

薛湘只得把那碗酱蒸肉收下,又取来两个碗,把两碗米粥分作四碗,一碗留着给吴顺下值回来热了吃,另外三碗和兄妹俩现在用。

已经快到吃暮食的时候,这些天房锦儿不着家,好几回都是薛湘带着两小只一同吃。

“你们阿姐昨日可买到油了?”薛湘问。

锦云抿着嘴摇了摇头。

“人家嫌阿姐要得少,不肯卖。”进逸难得地插了句话。

“那何不去找找别家?”

“阿姐说就这家便宜,利大。”

“那也不能成日地守下去啊。”

“阿姐说,这么好的利,就算守上一整月也值当。”

三人吃着米粥,时不时叨一筷子酱蒸肉,说着话,眼瞧着天色阴了起来,紧接着猝不及防,忽听“轰隆”一声巨响,竟是打春雷了。

薛湘“呀”了一声,直起身子问道:“你们阿姐有伞没有?”

两小只一愣,齐齐摇头,便听见雨“哗啦”地下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