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农门长子的升级路(科举)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古代农门长子的升级路(科举)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佰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08 18:55:05 来源:文学城

回到双满村,午饭后稍作休憩,王景禹按时到了老村正家。

今日按照老村正的计划,主课是识字练字,其次是温习《孝经》。

在这个年代,有条件的人家,往往在幼童三到六岁的时候就开蒙了。

李念仁作为双满村唯一开蒙读书的幼童,今年八岁,开蒙一年有余,已经算晚了。童子们发蒙之初,皆是以识字背书为主,写字练字的进度都会稍晚一些。

像王景禹这样已经十岁的孩子,运笔所需要的腕力是足够的,再加上王景禹也并不真的握笔,一直只是拿手指蘸水书写。

因此上,老村正从一开始就直接把他的识字和练字,几乎放在同步来进行。

这王家大郎一直都是蘸水练字,在李长发看来,王家大郎也重在能识能写,写的好坏并不十分打紧,如此便甚好。

只是,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今日大郎竟然带着真正的纸和笔来了!

王景禹照旧来了他们上课的西屋,开始上课前就取出一刀纸一笏墨,又将今日买的《论语集解》《诗经》取出,这两本书是老村正要在今年教授的。

外加两包用油纸包着的腊肉干和果脯,凑够了六样,放在桌面上一同推到老村正面前。

也并未在几人学习的桌案坐下,而是站立一侧,手掌平展,两掌相叠,两臂抱了个半圆,躬身。

竟是郑重的对李长发施了弟子礼!

王景禹道:“村正爷爷,小子既在您这里读书识字,那您就是小子的开蒙先生。这些拜师礼小子今日才补上,还请村正爷爷莫要见怪!”

按习俗,发蒙礼拜师所需的六礼束修,应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腊肉这六礼。但在王景禹看来,对老村正来说,那些东西,反不如纸墨书籍,更实际更有诚意。

李长发扫了一眼桌上的东西,一眼即知这些东西价值几何。

其中两本书《诗经》《论语集解》他一直未舍得买,就连纸墨,李念仁也只被允许日常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每隔三五日才用纸墨考校练习一回。

纸墨在案,线装书籍整齐崭新。

老村正和李念仁俱是震惊无比,李长发问道:“娃儿,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得来的?”

王景禹恭敬答:“小子上午在县城书肆所买。”

“可你哪来的银钱?”

老村正有些着急:“这不是胡闹吗?就是得了银钱,紧着家里过日子才是紧要。还有这肉和果脯,我要这个做什么!我不缺你这点,都给我收起来拿回去!”

但他很快又想到,这些日子来与王家大郎的相处,自问对这娃子的脾性有所了解,不会冒冒失失做没有道理失分寸的事情。

因此,又缓了语气:“娃啊,你们日子还长咧,以后一道一道的关口太多了,是你们现在这个年纪根本想象不到的。可受不住这样大手脚的向外抛洒啊!”

老村正言辞真诚,王景禹怎能不明白他的好意。

他也诚恳的解释:“村正爷爷,小子知道您是一心为小子一家的生活为计。小子家中的确困窘异常,但今日不妨和您说了,现在以及往后,我们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俱是能够吃的上吃得饱的,家母的身体也渐渐在好转。包括今天带来的东西,也都在小子可以负担得起的范围内,是小子的一片心意,您大可放心收下。”

当然,王景禹解释的同时也知道,这件事是否真的在他的负担范围内,应该只能算是会引起旁人疑惑的第二点。

第一点最受关心的,就是老村正的那首一句问话。

眼下他买这些东西的钱是怎么来的?

但这种问题,就像现代人到底挣了多少钱的工资一样,答案是有个人私密性的。说与不说、乃至如何说,情形不同自然也都不同。

王景禹此时倒不是因为个人私密性而斟酌言辞,而是因为这种事涉及他拥有超越千年的知识,与自己此番仅十岁的稚龄,多少是不甚相符的,说多错多,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模糊化甚至让人觉得是涉及私密性不好探听,反而是一种保护措施。

因此,他只诚恳答道:“至于这银钱,小子可以保证,都是正当所得。”

李长发心下仍不十分安定,毕竟这实在出乎了他的意料。

可这些日子的相处,又让他下意识愿意信任王家大郎的话。

更让他有些暗暗期盼的是,大郎做这些事,所代表的涵义。

他沉吟片刻,问道:“既如此,大郎你要正式拜师,可是准备专心读书,参加科考了?”

“正是。”

听了少年人清亮又坚定的回答,李长发一时胸腔鼓荡,心潮起伏。

满腔犹疑终还是被对这娃儿的信任,以及良材可得出头的庆幸所压倒。

他长叹一声,终又喜道:“好!爷爷知你是读书的好料子,一直都为你惋惜!现在,你能真的走这条路,真是再好不过了!是好事、是幸事啊,老汉为你高兴!”

“只是今日大郎你带来的这些礼,我却不能收,你们两个,无论是谁都不必称我为师。六礼束修之类,就更不必再提。老汉我带你们识字背书,只为送你们走出这农家户跨越龙门的第一步。”

“旦有一日,你们能过了县试,成了童生,那就要到县上的私塾又或者官学去,到那时再正正经经的拜师。”

“村正爷爷……”

王景禹话刚开口,又被李长发一抬手打断了。

他把桌上的纸墨及两册书接过,腊肉条和果脯又推回去。

“我收了这纸墨,你就算尽了心意。两册书暂放我这里,待学完了这两本,还由你拿回家去。既下了决心要读书,那么老汉我今后,可要对你与念仁一般,严加要求了。”

老村正的态度坚决,王景禹也不在这一时间多做拉扯,遂道:“好,但请爷爷指点要求。”

“既要正式读书,你牛旦的贱名儿就不要再用了。”

李长发捋了捋胡须沉思道。

关于这点王景禹自然是早就想好了。

“村正爷爷,小子倒是自己想了一个。”

“哦?快说来听听。”

王景禹道:“景禹——景慕之景,大禹之禹。”

李长发有些意外:“景禹?景禹……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窃景禹修,不错,不错!”

其实王景禹这个名字,原本并没有这重含义。

上辈子他们王家到他和他大哥这一代,皆为“景”字辈,而他因天生体弱,父母去为他起名为“禹”,“禹”取得是“愚”字的谐音。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正是取了苏轼当年对幼子的殷殷寄福之意。

李长发点头:“既如此,从今日起,我便唤你景禹了。”

说罢又对李念仁道:“念仁,你和景禹正式开始携手共进科考,你二人俱得了学名,这便互相见了礼吧。”

李念仁在旁看了这半晌,从今往后,他正式多了个一起读书、还要一起参考的小伙伴,自是心中欢喜。

他一蹦跳下书案,王景禹也侧过身,和他相对而立。

两名小小少年,俱是一脸喜意,双双抱手弯腰行礼。

“念仁。”

“景禹。”

两人互相称呼完,李念仁头一个没忍住,咯咯笑了起来。

李长发也受到感染,心情很好。

王景禹读书的事既已定下,他便督促两人不再耽搁,开始今日的功课。

李念仁规矩的坐了回去,王家大郎今日送来的纸墨,自然也都是给他用的。

虽然他家里为他购置了齐备的纸墨笔砚,但他使用的极其珍惜,练字时候也往往是先同大郎一样,蘸水在桌面上记准了字形,然后是握笔蘸水在石板,最后才蘸墨在纸上书写。

今日,第一次有人同他使用一样的纸笔练字,小小少年也起了比拼的心思。

在爷爷教了王景禹握笔方法,让他试着开始书写后,忍不住频频看向王景禹的纸面。

然后,在王景禹写完了一个字后,就再也无法专心写自己的,直勾勾盯着王景禹,只见王景禹目不斜视的对照着字帖,一个一个写了下去。

瞧他握笔的姿势,运腕的力道,再看他落笔后写的几个字。

李念仁感到三观受到了极大震撼,自信受到了极强的冲击。

他可是第一次握笔啊?就可以写的这么好吗??

此时的王景禹,还真不是假认真。

他是有着超越千年的知识和智慧不假,可孤身一人来到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么也必须要熟悉和掌握这个世界的生存之道。

想要走的稳走的远,他就不能做一鸣惊人,孤身犯险的空中楼阁。

况且他上辈子学习什么都又快又好,可书法这门传统文化艺术,是需要持久练习的,他自己并未在这上面认真花费过功夫。

在这个时代,书法并不是一项特长、不是一门艺术,而是读书科考、交流通信的一项必备技能。

而这里的汉字,也与现代简字繁字均略有不同。

因此他一个书法几乎是零基础的门外汉,的确是在认真学习这项基础技能。

只不过他虽然上辈子没写过书法,钢笔、签字笔写字还是不少写的,意念上对于腕力的把控就比李念仁好了太多。

此时他写出的这几个词,其实是完全谈不上任何书法艺术成就的,甚至也谈不上多么工整好看。

只是,对于八岁的李念仁来说,实在是规规矩矩、有模有样的太多。

一页字帖写完,他轻轻放下了笔,活动了握笔的手腕和手指。

只见李长发一脸欣慰,旁边的李念仁两眼都要直了,王景禹略笑了笑。

李念仁回神,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景禹,你可太厉害了!”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摘自唐袁高的《茶山诗》。

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姓名,撒花。

今天是一章学习日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