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辛苦跋涉,贺蓁蓁一行人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栖息地,马却死掉一匹。因为山路崎岖,一匹枣红战马不幸摔断了腿。断了腿的马是无法存活的,众人只好宰杀马匹当做食物。
虽然一直没有找到足够安全隐蔽的栖息地,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一个多月前夜不收们带来的米粮加上马肉,众人基本是日日饱腹,大人们精神上看着好了许多,过往满脸菜色的模样逐渐减少。孩子们的变化也很大,像曹大曹二这两个大些的孩子甚至长了一些个头。贺蓁蓁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强壮了一些,脸上都挂了一点肉,或许是两边吃饭的原因。
他们已经向上攀爬了不短的距离,白天行路晚上就找地方歇息,有时运气好能找到山洞,运气不好时就睡树上。找了这么久,大家都有些懈气,贺蓁蓁也倦怠了。但他们必须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夜不收带来的教训实在太惨痛了,他们没办法再承受一次。
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贺蓁蓁就开始做饭,周寡妇则带着贺湘湘帮忙打下手。一盆野菜炖马肉,因为火候不够,肉老得很。毕竟是烧柴,要把马肉炖得软烂需要太多柴火,没人有精力去搜寻那么多柴,也没空闲去等待,只能牺牲口感。最受大家喜欢的是蒸蛋,贺蓁蓁本来打算是等母鸡抱窝,然后子子孙孙发展壮大。可惜,那只斗志昂扬的大公鸡已经被夜不收们吃了,只剩下两只母鸡,虽然照常下蛋,但这些未受精的鸡蛋却无法孵化,只能成为大家的食材。由于山上伙食好,到处都是虫子和野草,对于鸡来说不亚于来到了天堂。食物充足加上心情好,这两只母鸡基本每天都能提供两枚鸡蛋。一路行走不容易,易碎的鸡蛋根本无法保存,所以这半个月里,鸡蛋就没断过。二十多只烤小鸟,这是孩子们的贡献,山林里鸟群众多,这也基本成了餐桌上的固定菜品。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曹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都觉得饿。贺蓁蓁也不吝啬,总是尽量让他吃饱。数量一少,每个个体就显得尤其珍贵。饭菜一上桌,除了贺蓁蓁和贺湘湘之外的七个孩子就围了上去。每人手里端着一个陶瓷碗拿着筷子或勺子,等着周红给他们打饭。这原本是贺七爷的活,但他自从没了一只手后也干不了这事了,便只能含恨把这项权利交给了周红。
今天的餐桌是一个庞大的树墩,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大树老朽折断了,留下一个半人高的树干。郑老头拿着锯子稍微打整了一下就弄出一个适合放饭菜的平面。贺蓁蓁和几个成人围坐着刚刚好,孩子们则完全不介意坐不下的事。站着蹲着或者席地而坐,只要不少他们吃的,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贺湘湘平日也吃得不少,但最近不知道她怎么了,看起来却像胃口不好的样子。
吃了饭,大家稍作休息,曹鳏夫去把临时的灶台毁去,又挖了些泥土和野草稍作掩饰。如果真有除了他们之外的其他人,至少不会顺着他们一路建造的灶台追踪上来。
又经过几天的辛苦寻找,庇护所终于有了眉目。他们发现了一个还算是不错的地方。是贺枫拉屎时无意发现的。那是一个很深的山洞,掩藏在密集的灌木丛中,如果不是贺枫一脚踩空掉了下去,还不会被发现。山洞呈现很曲折的形状,开口在地面,垂直往下大概有近两米的高度,这洞口中也长满了藤蔓,否则贺枫直愣愣的掉下去,运气好是伤筋动骨,运气不好头着地恐怕就得开席了。深入洞底后洞口并没就此打住,而是向右转去形成了一个七八米的通道,这个通道有半人高,斜向上抬,越往前走地势越高,也越来越宽阔,翻越过几个天然形成的缓坡就到了一个约有篮球场大小,近三米高的巨大洞穴。洞穴的地面并不平整,整体呈现一边倒的倾斜,最低处是一条奔涌的地下河,蜿蜒向远处流去。过了这个最大的洞穴,前方又狭窄起来,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最小的孩子弓着腰通过。沿着地下河行走两个小时,河水一下陷入地面,从不知名的泄水口消失了。
这里无疑非常隐蔽,但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旦下暴雨,外面的通道肯定会被淹没,人就没办法出去或进入了。又因为处在山腹中,通风和采光都极麻烦。如果选择住在这里,照明就是个大问题。
但这确实是半个多月以来,他们寻找到的最好最隐蔽的天然居所。他们走不下去了,自七月间被乱兵逼上山来,已经过去两个半月。眼见炎热逐渐散去,眨眼就要到冬季,如果不能尽快安顿下来并且囤积食物和火柴,再过几个月阎王大人就要对他们招手啦。
没人想去阎王殿报道,即使是全家死绝的郑老头和家里死得差不多,自己还断了一只手的贺七爷也顽强的想活下去。
所以即使还有很多问题,贺蓁蓁一行人也决定就在这里停下了。
环境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改变环境。
为了让居住地更舒适,贺蓁蓁在捡来的废纸上写写画画,大概与众人商议出了一些目前最紧要的问题。
要在这里住下,地面倾斜问题急需解决。
经过仔细查探,地下河往上一米的地方还有青苔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痕迹,再往上根据岩石的状态看来,应该多年没有水淹没上去了。加上丰水季已经过去,枯水期即将来临,除非倒霉透顶,他们短时间内应该不至于面临洪涝灾害的威胁。搞清楚了这一点,众人决定在离地下河三米远的地方开始填平地面。
山上到处都是泥巴和石头,但要结实耐用,最好还是砖头和水泥。
贺蓁蓁借了江小歪的手机,详细查明了砖头如何烧制,水泥如何制造。然后把查到的资料详细记录下来,又带回了潜灵山中。
烧制砖头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粘土,这一步倒很轻松就办到了,经过加水揉捏测试,在距离地下河山洞大概两里外的地方找到了合适的粘土,接下来就是起窑。害怕天公变脸下雨,让一切功夫白费,众人合力先在粘土区搭建了一座草棚,还把喷绘搭了上去,就怕漏雨。窑建造得不大,目的是为了先测试和熟悉。先砍下些木材,制作好了木坯模具,再收集了一些粘土,筛除杂质后加水踩踏揉捏。等粘土变得握团不散落地即碎的程度基本就可以了,此时再将其压入木质模具中刮平表面,最后脱模即可。
下一道工序是阴干,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天气来决定,一般情况下需要几周。这期间当然不能闲着,根据资料贺蓁蓁找到了石灰岩,将这些青黑色的石头敲击成石块,放置在窑里烧制后研磨成粉,再加上烧制后的粘土粉和铁粉,最后把所有材料混合再加水就得到了水泥。期间失败了很多次,但经过不断的查找资料和改进,终于还是在砖块阴干好之前成功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不断地砍柴捡柴、锤石头做水泥。第一批阴干的砖块开始烧制,意料之中的失败了,后来增加了自制鼓风机,砖头也成功的制造了出来。熟悉了流程后,众人用小窑烧制的砖头重新建立了一座大窑,砖头开始成批量的产出。
这一切让人很有成就感,但来不及仔细品味,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贺蓁蓁其他人一天基本只睡几个小时,就为了产出更多的砖头和水泥,好尽快修建好他们的庇护所。
期间有两个非常好的消息,第一是他们烧制砖头的附近树林中有一个猴群。这些家伙数量很多,给他们提供了不错的肉类来源。等庇护所修整完成后,贺蓁蓁等人决定大量捕获这些动物,以为冬天的到来储存食物。还有一个好消息也跟食物有关,地下河里有不少的鱼,甚至还有蚌,只需要架一张网在下游,一天至少能收获十多条大鱼。
众人拾柴火焰高,地下河经过简单的改造,已经能让人比较舒适的居住了。因为有了砖和水泥,他们不仅平整了地面,还把山洞分隔成许多房间。贺蓁蓁有了自己单独的住所,周红等女人也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除此之外,还修建了仓库、厨房和工作间。贺七爷和郑老头都懂一些木工活,加上贺蓁蓁从现代带来的教程,一批简单到可以说粗制滥造的家具也逐渐出炉。床、桌子、板凳和大柜。粮食和其他珍贵的物资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日子也终于像样,不再是一群野人在荒野中乱窜了。
地下河的山洞就此成为了贺蓁蓁等人的第一个长久居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寻找新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