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媾和十五年 > 第16章 论道问心

媾和十五年 第16章 论道问心

作者:叁森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3 19:30:13 来源:文学城

刘老先生捋着髭须,细细品读着竹卷上的文章。扶疏也屏住呼吸,绷紧神色等待着先生发问。

书案一角的沉香燃尽了半截,老先生仍在细览。

候得久了,扶疏目光松懈下来,余光间似乎觉着有个身影在身后亭外,她转头望去,又什么也没看见。

正觉奇怪,扶疏来不及细思,回头坐正,便恰好逢刘老先生也放下竹卷开了口。

“扶疏,这几篇文章固然不错。唯独这一篇,却不像你往日风格。”

扶疏颔首凑近了些,虚心请教道:“先生何以见得?是这篇写得可还入先生眼?”

先前扶疏心中运筹,既然先生主动提起李云柯的文章,她便不用绕一大圈铺垫。不过,扶疏倒也奇怪,明明字迹全然相同,为何刘老先生一眼便觉出了特异之处。

“文章反映一人所思所往,与心志、性格、经历息息相关。”

看出扶疏眼中不解,刘老先生摇了摇头,又仰身畅怀笑起来,指着这篇文章道,“唯独这篇字句间无忧无虑,论起道理来天地间任之驰骋,高谈阔论,活泼而天真——这也恰是你平日所写文章中所缺乏的。”

“早就听闻先生火眼金睛,如今得见,扶疏甚是佩服。”

所言有理,扶疏也随之笑出了声,坦言述来:“这篇文章乃家弟李云柯所书,趁着今日特地带来给先生过眼。”

见老先生了然点头,扶疏摊开书卷,指着书卷上的字句努力推介道:“李云柯年岁尚幼,所书虽尚理想化,但欣欣向荣之愿景,也正是与纪国前路与契合。”

“早闻李府为武将名门,如今看来,府中后生文略亦是夺目啊。”

刘老先生斟酌览过手上的书卷,抬眼带着些许赞赏目光望向扶疏,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刘老先生顿了顿,直言问道:“你是想借此机会引荐你阿弟入国子学?”

“正是。”

“这篇文章确有所思,此事待我与国子学的同僚们商议,可加以考虑。”刘老先生也是直爽之人,很快允诺下来。

“多谢先生……”

没想到此事推进如此顺利,扶疏很是惊喜,立马拱手直身,行礼谢过。未等刘老先生再开口,扶疏举起一旁侧桌上的酒壶,就要为自己斟上一杯米酒酿。

刘老先生却抬手封住酒壶,神色似乎有几分严肃。

“论道未止,无需斟酒。”

老先生将李云柯的文章卷成册暂放一旁,重新将扶疏所书的几卷文章挪回书案正中,温和而智慧的双眼平视向扶疏。

“不过,你为何不问你自己的文章书得如何,是何风格。今日毕竟是你李扶疏与我来论文不是么?”

扶疏意识到自己有些唐突,立即放下手中酒杯,双手放于膝头:“扶疏阅文不多,未曾发觉自己文章有何异同之处,还请先生求教。”

国子学中无人不知李扶疏在偏远的虹城待了十五年,若谈及文化涵养,不及同龄世家子弟也是正常的。扶疏态度不错,刘老先生本就无意说狠话,这下更在斟酌着言语开口。

“放轻松些。”老先生抿了口茶,缓缓道来,“约是因过往经历,你所思之处见微知著,常常忧及黎民大地,就像这篇《虹城书》——文章笔触虽浅显但有着实用深意,在国子学中少见。”

扶疏听见先生这般夸赞,耳根泛红,连声道:“承蒙先生夸奖,扶疏惶恐。”

“你看,你总是过分谦卑,在文字中便显得有些悲观了——光是这一篇你就写了十个“不得解”。不像你阿弟,通篇的善哉善哉。”

老先生举着手指示意,见扶疏似懂非懂的模样,刘老先生深忧远虑地提点道:“若是来日继续授读,得群书阅览,即便你身为女子,来日也可大有所为。扶疏,往后切莫因家中男儿入了国子学便重回闺中啊。”

扶疏听懂了这句话。这其中倒是生了误会,看来老先生是以为李府为了让家中男子多得授读,故让扶疏在今日来替李云柯推介,老先生这是担心,李府来日又找个借口让扶疏离开国子学。

“先生抬爱了,家中并未有此偏颇。”知晓老先生好意,扶疏摆了摆手,连忙解释道,“扶疏也并非因为女子而自卑,而是……”

言至一半,扶疏将话语咽进了肚中——

而是因为,她本是平民。

平民哪会有什么宏愿,又哪来的眼界去指点江山。

扶疏就算是在文章中写出再多有关虹城的亟待治理之处、可行解决之法,待她来日身份乍露,这些不过成了几卷废书,没有人会真正去按着她所书文章去一点一点治理好虹城。

如此思来,笔触间自然尽显悲观。

扶疏轻叹一声,抬眼看向刘老先生。

只此一次,就且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学子,坦然同老师倾诉尽心中所想的道理,论清楚对虹城的忧思愿景吧。

“虹城之关键所在,在于引入。不仅仅在于所拨钱款,而在于善治志士之分配,循序渐进解民生之苦。待来日,无需畏山匪地痞,扫清昌国余孽,纪国大将士们也可驻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虹城如此自然往来流通,定得长久。”

谈及生活了十五年的虹城,扶疏不卑不亢。

这些滔滔不绝的话语并非是在国子学中的突发奇想,而是十五年来每一次亲历后的积淀。她闲时便会爬上山上的破道观,见云翻风起,思考一遍,到底该如何改变虹城这一切。

如今,扶疏在长安见过了一番天地,心中愿景更成理论。

亭外的身影似乎也听见扶疏的话语,愣在树影后,待扶疏论道止住,金色腰带一晃,又消失不见。

“如此看来,与你相比较,对于虹城为师也所知甚少。”

刘老先生颔首肯定扶疏所言,亲自举起酒壶,斟了杯酒道,“有权势者少有兼顾之愿,受难者少有发声之所。恰是你扶疏,或许可解虹城困境。”

扶疏连忙接过酒壶,同样斟满自己面前的酒杯,“今日论道议诗,扶疏心悦诚服,此杯佳酿,学子甘饮之。”

刘老先生笑着抬手:“你这丫头,倒是有些胸怀。那便同饮此杯,以贺今日你我师生之谈。”

清脆碰杯,酒香轻溢。

收起竹卷,扶疏又谢过先生费心李云柯一事,这才缓缓起身离亭。

揉了揉有些坐麻了的双腿,扶疏避开人多之处,往国子学门口走去,想要快些回府。

长廊上,迎面恰好走来一群女娘。扶疏本以为并无交集,领头之人却像是找准了时机,恰在擦肩而过时伸出手拦住她。本就只有几臂宽的空间,瞬间变得有些逼仄。

“这不是……李家嫡女么。”

扶疏抬眼看向对面之人,面前的女娘并不眼熟,既然对方先唤出她的名字,扶疏仍摆出假笑点头。

见扶疏有些急着离开模样,那女娘笑着道:“就这般走了怎么行?文酒宴中还有许多新鲜玩意,何不与我们同去?”

这群女娘实在热情得有些冒进了,从前扶疏未有应付过如此多的女娘,一时也不知该如何相拒。扶疏退开半步,“多谢女娘好意,尚不知女娘名讳……”

“那便是要去了。我们先从赏花品果开始吧!”

领头女娘身后簇拥着一群人,都没有要同扶疏介绍自己的意思,闻言笑着,拉起她就向国子学前殿而去。

国子学中往来众人不少,若是扶疏此刻心虚借口离开反而显得异常,便也随着她们去了。

宴席之处,那名女娘端起一盘果盘,笑盈盈地举到扶疏眼前:“石榴,葡萄,紫柰……不知扶疏姑娘,最喜欢吃何种水果呢?”

未等扶疏思量,她又一惊一乍的扶着脑袋,补充着道,“哦!忘记了,应当这样问——虹城平日里都有哪些水果呢?”

她话语结尾拖得很长,扶疏听着隐隐有些刺耳。这话像是随口一问,应是提及虹城,让自己有些敏感了。

扶疏压抑住心中不快,放下手中果盘,耐着性子回答:“这些水果自然极好。不过我平日里最常吃的,应当是桑葚。”

女娘却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扶着扶疏的肩膀,好声好气道:“桑葚啊……春末夏初,是到吃桑葚的季节了,我带你去吃如何?”

说罢,她便率先向外走去,回头示意扶疏跟上。

不甚清楚女娘的意图,扶疏也懒得去猜,抬步跟上。她倒是要看看,这位女娘唱得是哪出。

转过几道回廊,行至国子学最偏僻的一处院墙,这里许久无人打理,杂草丛生,却生长着一颗枝叶繁茂的桑树,枝桠间结满了桑葚果,看着甚是喜人。

扶疏站定,仰头看着面前这颗无人看管却依旧生机勃勃的桑树,顺着道:“这位女娘,这是何意。”

对面的女娘笑着挑眉,摘下一颗桑葚。她假意做出要递给扶疏的姿势,又在扶疏抬手之时,收手放在自己鼻下闻了闻,颇为嫌弃地扔在地上,用脚碾成了一摊深红色的浆泥。

“桑葚果啊,在长安城皇宫中,当然只有桑树上有咯!这种野果子,难不成还会洗得干净精致,摆放在果盘中端上文酒宴么?”

随行的女伴跟着插嘴讥嘲,临了不忘邀句功,“候娘子,你说是吧!”

候姑娘甚是满意点头,叉着腰,睨眼示意着地上桑葚:“扶疏姑娘,尝尝味?毕竟我们这儿的桑葚只有路旁的树上有,可不要嫌弃啊!”

候姑娘?扶疏暗自思忖,候家的姑娘,定然是与候大公子有所关系了。此女倒不像候大公子那般直愣愣的傻,是个笑面虎。

不过,戏看完了,主角也知晓了,扶疏懒得陪她们演。

“黄口小儿,恕不奉陪。”扶疏冷冷瞪了她们一眼,挺直背脊转身就走。

候娘子没有看到预想中扶疏的吃瘪,瞬间原形毕露,肆无忌惮地嚷道:“乡野呆了十五年的丫头,也敢骂我年幼无知,还不夹紧尾巴做人。”

忽而,一根细竹竿从远处抛向桑树冠,树影霎时间凌乱动静,桑叶、桑果扑梭梭地落下。

仍站在树底下的姑娘们,纷纷惊慌失措地躲开,乱作一团。熟过头的桑葚落下来砸在衣服上,印上黑红的汁液,与地上故意用脚碾碎的果浆如出一辙。

候姑娘胡乱扒拉下落在头发上的桑叶,见几步之外安然无恙的扶疏,气急败坏地跺着脚指着她:“是谁!是谁在使坏!!!”

“我,鸿徽晚。”

鸿徽晚(发狠):我会一直盯着你!(×)

鸿徽晚(目光追随):我会一直了解、保护、关心你!(?)

下章要和好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论道问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