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 第12章 小人之交甘若醴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第12章 小人之交甘若醴

作者:泽有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30 来源:文学城

唐年并非白银贡地,开采的白银自然也就称不上“贡银”,这样的银矿是无需贡给朝廷的,而是充作州县的发展建设资金,每年只需要向朝廷交纳相应的税费即可,因此你这矿开没开采,采成什么样,最后是换成布帛还是换成粮食,朝廷一点儿都不关心,钱交够了就行。

所以“鄂州刺史秦子敬‘奉朝廷之命’巡视‘贡银’开采”这话就很值得仔细琢磨了。

李知节想,如果县尉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刘升这话倒不像是酒后胡言乱语,而更像是酒后吐真言,话里有话啊。

正当李知节心中琢磨着县尉所说几分真几分假时,他又将一物交由婢女送入内间,要她一观。

——那是一本盖了县令官印的矿地官吏记录手册,上面记录着每月银矿开采的数量,新安五年共采了一万二千两,新安六年也就是前年共开采了一万两,去年单春一季,就足足开采了三千两。

在这个采矿还不算十分发达、尤其是采银并未盛行的时代,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所有银矿贡地每年向朝廷上贡的银矿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余两,而众所周知,贡给朝廷的永远都是最多最大最好的,所以唐年县这个银矿开采量可想而知有多么恐怖。

——唐年县不是白银贡地就说明此地银矿总量其实并不多,但看这个开采的架势,怕不是想三两年就给挖空……

“卑职当时也察觉到有些古怪,于是暗中调查与银矿有关的事宜,最终找出了这个,”他接着问道,“殿下可知,白银是如何收税的?”

李知节想了想说:“什一而税。”

“没错,就拿新安六年唐年的记录来说,采出一万两白银,就要交税一千两,也就是一百万文钱——但实际上,唐年在这一项上交的税,只有十五万钱,”他心知李知节可能不信,于是又补充说,“这个卑职没有必要欺骗殿下,殿下若不信,遣人去户部一问便知。”

“那剩下的钱呢?”武源皱起眉,十分茫然不解,“被唐年县贪掉了?”

“若是被唐年私吞了,刘县令就不会留下这样一本录册,也不会阴阳怪气地说什么‘巡视贡银’之类的话了。”县尉淡淡说。

言外之意,就是被秦子敬私吞了。

“那刘升留下这样一本录册,除了暴露唐年县少交了矿税,还有什么用?”武源仍然愁眉不展的,“这也不能说明秦子敬贪了矿税啊?”

“因为这个税,不是由唐年县来交的,”李知节抱起臂来,解释说,“唐年只有开采权,没有处分的权力,就连每年开采多少都决定不了,所以银矿被开采出来后,要先运到州治,由州刺史决定怎么用,是换成粮食?换成铜钱?还是换成布帛?最终剩下用来交税的部分会和其他种类税并在一起,上交朝廷——所以,这本录册只能说明唐年奉命开采的银矿数量是这么多,至于税有没有少交,银子去了哪里,关唐年什么事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录册上,自去年年初秦使君回京后就再也没有记录的原因,”县尉扬了扬嘴角,暗讽道,“也不知道秦使君升迁后,还能不能遇上这样的便宜事。”

虽然这样来看,秦子敬是被刘升将了一军,但既然秦子敬在任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拆穿,就说明刘升不仅没有检举,而且还说不定时常帮他遮掩一二,所以李知节想,刘升怕是早已与秦子敬勾结在一块了,毕竟抱上秦子敬的大腿,可是能一起钻空子捞肥水的,要是遇上四年轶满又不想离任——让他帮帮忙也不是做不到啊!但若是和秦子敬对着干能得到什么呢?

在李知节看来,这本录册不过是刘升留的后手罢了,毕竟“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谁知道哪天秦子敬用不上他了,会不会转头就把他卖了呢?

因此,刘升背后站的是谁,她的一举一动究竟报给了谁,又是谁一力促成她与裴家联姻,还不清楚吗?

——现兵部尚书秦子敬。

李知节缓缓吐出一口气,脸色阴沉起来,好个兵部尚书,又是杀人又是偷税漏税,而且还敢算计到她头上。

等等……

突然间,李知节灵光一现,一处之前从未被她注意到的细枝末节闪现了出来。

裴钦的父亲,兼任兵部尚书。

她的脑中似有烟花炸开,一切线索都被串了起来,她忽然意识到,这场阴谋,其实再简单不过。

秦子敬虽与裴父同为兵部尚书,但他一没有家族助力,二没有显赫的功绩,因此只是有职无权,但如果她能与裴钦成亲就不同了——因为当今圣上极为忌惮外戚,也许是自武周、韦张二后之后留下的后遗症……所以皇帝不会放任自己的亲家权势滔天、功高盖主,尤其是当李知节还有一个颇为受宠的弟弟——豫王,但凡皇帝动过一丝立豫王为储的心,他都不可能容忍裴家的存在,因而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十年之间,裴家必然式微,而最终受益者,就是以秦子敬为首的新兴士族。

这是一场针对裴家的围剿,而她已在无形之间,沦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少府今日造访,真是帮了我大忙,”李知节叹了口气,缓缓又说,“不过我有些好奇,你怎知我要拿他们开刀呢?”

“殿下知道我的来意,我亦知道殿下的来意。”他这么自信地回答道。

“知道我的来意还敢来,”李知节挑挑眉,“你会得罪很多人。”

“我已经得罪很多人了,”他笑了笑,略带自嘲地说,“这本录册就足够卑职得罪秦尚书,而王赞府也知卑职投了殿下,我已无立锥之地,殿下难道还担心我会背叛吗?”

“这个我并不担心,你暂且还威胁不到我,”李知节略带恶劣地一笑,然后说道,“不可否认,这本录册很重要,可单凭这个和你对秦子敬失手杀了御史中丞子侄的猜想——对不起,太单薄了。”

他骄傲的脸上似乎出现了一道裂痕,不过他还是好脾气地建议说:“殿下不如瞧瞧武典军带回了什么,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有理。”

武源闻言从怀中掏出小包,交由黛云递入内间,呈给李知节,“这里是两张飞钱,还有一份王勋的告身。”

李知节点点头,先翻看起上面的两张飞钱。

飞钱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各地商人来京贩货,因为赚得的大量铜钱不安全也不便带走,所以商人们一般就将铜钱交给某某地驻京的进奏院,由进奏院发放一式两份的赁证,一份在商人自己手中,另一份由进奏院寄回某某地的相应单位,待商人回到该地后,两份凭证对比验证通过,便可取出现钱。

她手中的这两张数目很大,一张面额是两百贯钱,办理日期是新安六年十二月,另一张是两百五十贯钱,办理日期是新安七年十二月,不过这两张飞钱都不是刘升的,而是一位秦氏茶商送给他的,而且很特别的是,两张飞钱上约定了兑取现钱的时间——新安九年,也就是明年。

按理来说,飞钱不会特别设定一个兑款的日期,而这两张却要求明年以后才能兑款,显得赠者不情不愿的,倒像是被勒索了一样。

而当她的目光落在飞钱官印上时,古怪达到了巅峰。

“这两张飞钱……是无效的啊,”李知节将飞钱传给外间二人细看,一边说道,“上面的官印是早已作废的旧印,你们看——这上头印的是‘江南西道驻京留后院’,如今哪还有‘留后院’?早就更名为‘进奏院’了,难怪要特意规定个兑款的日期,如果没有怕是早就露馅了!

“这钱果然是刘升勒索来的,刘升拿对方的把柄作要挟,而对方没有这么多钱或者根本不想给,只能以这种方式先行稳住刘升,然后再寻转机。”

“幸好刘升死的早。”武源摸了摸下巴,这么感叹了一句。

“……”这倒是提醒她了。

如果实在没有转机呢?

她喃喃出声:“杀人灭口……”

另一侧的县尉似乎叹了口气,悠悠说道:“殿下可还记得,卑职前面向您提过,秦尚书族中是做茶叶生意的吗?”

李知节闻言,瞬间明白过来。

和刘升能扯上关系、姓秦、又是茶商……只有秦子敬。

这样想就说得通了,刘升知道太多秦子敬的事,私吞银矿、偷税漏税、杀人、算计李知节……数不胜数,随便挑一件拿来威胁都是秦子敬会给钱的程度,而且如果刘升不仅知情、还手握证据呢?就像那本银矿录册一样,他的存在对秦子敬来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日不除,秦子敬就一日放不下心来。

“所以这两张飞钱是秦子敬使出的缓兵之计,对于刘升的勒索,他压根就没想给钱,拖延时间只不过是因为刘升还有利用价值,而当刘升失去价值后,秦子敬就会立刻,”李知节冷冷吐出后几个字,

“——解决掉他。”

刘升拿什么威胁秦子敬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子敬从新安六年寄出这张无效的飞钱那时,就已经对刘升动了杀心。

“所以,你早就知道刘升被杀是谁的意思。”李知节莫名感觉到有些心力交瘁了,她对县尉陈述道。

“原本只是有些怀疑,”县尉赶紧拱了拱手,谦虚道,“多亏了殿下搜出的飞钱,才让卑职想清楚了这一切。”

“……少府见微知著,”面对这样的马屁,李知节也麻木地做不出什么反应了,她疲惫地捏了捏山根,“还不知少府名讳。”

他恰到好处地微笑起来,既没有过多的欣喜,也没有显得过分冷淡,就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这的确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恭敬又谦逊地站起身,一揖到地,从容答道:

“卑职季氏,名周明,兖州邹县人。”

争取……三章内结束这一段剧情,然后开新地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小人之交甘若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