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 第11章 毛遂自荐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第11章 毛遂自荐

作者:泽有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30 来源:文学城

相较于李知节和裴钦,王勋就没那么好运了,县衙里没有那么多空房间,能腾出两间歇息的空厢房已是极限,所以他只能和其他几个人拼房睡……而且睡的还是白日办公的小屋。

此时他带来的两个仆从正在为他铺床,更准确来说,那不是一张床,而是一张小榻,白天若是在上面小憩个把时辰还好,但若是睡一晚上就有些难受了。

连他的两个仆从都看不过去了,嘴里难免发起牢骚。

“欺人太甚!”一个骂骂咧咧的。

“阿郎还是回府休息一晚吧!”一个提议说。

要知道,他们的待遇可是和主人的待遇成正比的,原本他们在府中睡觉还有榻躺,可现在主人都睡起榻了,那他们还能睡在哪呢?而且主人睡不惯榻,万一腰酸背疼,那他们还得上前整宿仔细伺候着,想想就难熬!

“你们懂什么!”王勋一边憋屈着一边又焦躁着,“两座大佛都在衙中待着呢,本官离开像话吗!”

当然还有那张告身的原因,不把这事处理好他怎么能睡得着!

一想到这事就来气,那灵真公主不好好在道观修行,怎么就跑到他们这来了?这事是有点奇怪的,但他联想到之前刘升所说——裴钦要尚灵真公主,又恍然大悟了,肯定是来偷偷瞧瞧这准驸马的!

天杀的裴钦,真是座瘟神!瞧他引来多少事端!

想到裴钦,他又又有点儿忐忑了,虽说他觉着处理到那张“告身”就够了,但二堂与前堂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他也并不完全清楚。

……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

*

“这么晚了,阁下有什么事?”

刚收拾好残局回来的武源在门口遇上了一位鬼鬼祟祟的不速之客。

他礼貌地端详起这人,五官都在该在的位置上,是很端正的体现,但眼角尖尖,嘴角尖尖,鼻尖也尖尖,一看就很奸猾!

咳……好吧,其实这人长得确实是不错的,但绝对比不上裴御史,身材虽然也不错,但也绝对赶不上裴御史。

所以他是以怎样的心态,在深夜,独自,造访,公主的呢?

……可能是自信吧。

“看来殿下已经得到想要的了。”尽管对方的目光并不十分礼貌,但这位唐年县县尉还是微笑着看向对方,他的确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但这句话似乎引起了一些误会……

因为武源一瞬间黑了脸,脖子都涨红了,青筋直跳、瞪着那双牛眼:“阁下什么意思!”

他一愣,后颈缩了缩,指了指他,又指了指刘大郎厢房的方向,弱弱道:“自然是物证……”

武源的脸色就如同黑咖兑牛奶,好看了些。

“阁下什么意思?”

“烦请典军为某引见。”

……

引见了,但没完全引见。

以一道屏风为界,李知节在里间,那位年轻的县尉在外间。

那的确是一道极好的红木屏风,雕花极为仔细,细腻、圆润、有光泽,中间仔细嵌着细绢,上面分别绘着春夏秋冬四景,当烛光照在那薄如蝉翼的绢上时,就如同四季长在了内室里,同时也映出了外间那位年轻官员的身影。

那道剪影像极了从前的许多人,李知节有些走神地想,于是眼前的画面流动起来,渐渐的,剪影开始扭曲,不断变换着形状,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富或贫,阔绰的携厚礼而来,贫寒的持一卷诗文,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带着那颗或名利、或梦想的心,求一条向上的路。

因此他没什么特别,甚至在初见面的第一次对话时,她就隐隐猜到了这个男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可是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点来呢?

难不成……

他其实是来自荐枕席的?

想到这里,李知节露出一个狐疑的眼神,摸了摸下巴,还是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了:“少府可是有什么要事?”

“卑职想起几桩旧事,因此特来告与殿下。”

疑似要靠肉.体上位的年轻县尉似乎有所察觉,硬着头皮说道。

冤枉,他被带进来的时候也很是想不明白啊!

他本来想的是,今晚先让灵真公主急上一急,然后他再雪中送炭,提醒她三堂才是搜查关键,这样也算是投名状了,到了明日再顺其自然地上门拜谒,循序渐进,拜托她提携一事定然能成。

然而当他在门外遇到从刘大郎厢房方向过来的武源时,他还是想通了一切——千算万算还是算岔了,他万万没料到王勋会这么急着出手,而灵真公主早就识破了一切,已经自力更生拿到了证据,这的确让他有些惊讶,但他还是很快镇定下来,趁机提出要武源为自己引见……

虽说是要武源为他引见,但“引”是一码事,“见”就是另一码事了!他在门口等待的时候,怎么会想得到灵真公主要立即召见他呢?

按正常人的思维,按正常的流程,不应该是先同意见一面,然后再约定一个时间,一个白天的、阳间的、光明正大的时间见面吗!这个时间可以是明天,可以是下个月,甚至可以是明年,但怎么就能是今晚呢?!

难不成……她是要他……

可是他们不是说还在前堂忙碌的那位裴御史是准驸马吗!那他算什么,算被正宫打了还不能还手的小三吗!

他忽然感觉身上在隐隐作痛了。

“有些凉了。”

李知节将手中的茶杯往小几上一搁,青色的瓷杯与木案相撞发出清脆的一声“铛”。

帮王勋传小纸条而被扣在此处的婢女闻言,立刻上前端走了茶杯,乖巧地为她添上一杯热茶。

“唉,”她这么叹了一口气,语气不明地说,“少府待我一片赤心。”

他条件反射般地挺直了身,有些警醒,似乎还有些紧张,于是抬袖擦了擦额角的汗。

“……只是,少府究竟有何事要告知?”

“此事牵扯甚广,不仅涉及刘明府,还有州县其他一干人等,还望殿下……”他环视一圈四周,言尽之意尽在于此。

此话一出,就听内间传来“哐当”一声,似乎是有笨手笨脚的婢女打翻了什么物件。

“殿下,王赞府还要奴去前堂伺候着……”

李知节看向跪倒在一旁、哀求着的少女,眼神中颇有些无奈,她又抬头看向外间,武源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朝她微微点了点头。

“行了,你出去吧,”她宽仁大度地对王勋派来的婢女说,“我也不为难你,若是你家主人问起来,如实说就好,只是,帮我捎句话,就说他的东西现在在我这儿,我知道他宝贵这物,所以请他放心,本宫会替他好好保管的——以及,莫要让他急着来寻我,少府还未和我说完话呢,现在没空见他,有事叫他明日再说。”

“是!奴告退了……”

半晌,婢女退出厢房,屋中只剩李知节、黛云、武源和县尉四人,她清了清嗓子,对另一头缓缓开口说,“少府请讲。”

“……是,”屏风对面的动静他听得一清二楚,于是不禁露出一抹苦笑来,她这是要将他逼入死胡同啊……当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要隐瞒自己真实目的的打算——他就是想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这当然没什么可耻的,不想当大官的官不是好官,因此,就算李知节看穿了他的来意也无所谓,谁让他求得就是这个。

然而,李知节远比他想象的更谨慎,她知道自己会递上一份诚意十足的投名状——这很可能会让他得罪很多人,但即使这般她还是不满意,她要让如今以王勋为首的唐年县衙知道自己已经倒戈反水了,她要断了他的退路,让他只能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筹码都押在她的身上,竭尽全力依附于她,如果他未能用自己的价值打动李知节,那么一旦等她离开,他就会迎来被唐年县衙生吞活剥的结局。

现在的李知节,对他而言已经无异于救命稻草了。但他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讲起了正题:“殿下可知新安六年唐年县有一起胡商杀人案?”

李知节回忆了一番,无果,便道:“未曾耳闻,说说看。”

“这桩案子是卑职初就任时,整理卷宗时发现的,破案速度奇快,从发生到结案还不到一个月,所以殿下不知道也很正常,”他顿了顿,娓娓道来,“案件经过没什么特别,就是冲动杀人,只一点,死的是御史中丞的侄儿,因此不止唐年,鄂州一众长官都十分焦头烂额,但他们还是顶住压力,很快查出了凶手——就是那位胡商,最终在州治江夏城抓捕了他。说来,这位胡商也是个奇人,杀了人之后异常镇定,非但没有躲起来,还先后去了蒲圻、永兴、江夏三地贩货。”

“所以?”

“疑点就在这里——从案发到抓捕不过二十来日,除非那胡商长了翅膀,否则他定然不可能做到辗转三地。”

“……这三地都属鄂州,距离并不远吧?”武源不解地问。

“若论平常,倒是可以做到,”他解释说,“可这件案子发生在六月——正是多雨的时候,而鄂州东南多丘,永兴更是位于山间谷地,山路泥泞难以通行,若是遇上山崩,则更难以到达,赶路的时间怎能与平常相比?而且这三地,一个在鄂州西南,一个在东南,一个在北部,殿下细思,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这还是个地理优等生……

“嗯,然后呢?”

“卑职虽察觉到其中有些古怪,但一则官位低微,二则并无实际证据,因此一时并没有深究,直到一次酒宴,刘明府醉酒说漏了嘴,无意中提到鄂州刺史曾在新安六年的六月,奉朝廷之命巡视唐年贡银开采而来过一趟唐年,其中一些细节竟与那桩‘胡商杀人案’不谋而合。”他语气平淡地陈述。

“所以你怀疑真凶其实是那位刺史?”

“不敢不敢,那位刺史去年就已经回了京中,正是如今的兵部尚书秦子敬,虽然族中是经营茶叶买卖的,但仍深得圣上青睐,卑职贱鄙之身,怎敢恶意揣测呢。”他似乎轻声笑了笑,嘴上虽说着“不敢”,语气里却没有一丝惶恐。

李知节不置可否地挑挑眉,不过,她并没有一直执着于那桩案子的真相,而是注意到了一些别的细枝末节,她有些突兀地说,“……唐年并非银矿贡地。”

“殿下真是才思敏捷。”他叹了口气,没有反驳,声音中的笑意似乎更浓了。

李知节终于明白他想说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