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殿下今天被参了吗 > 第23章 藏金绣

公主殿下今天被参了吗 第23章 藏金绣

作者:刺猬小精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15:32:24 来源:文学城

洪水过境,因为正值丰收季,整个松江府损失严重。

一连多日的暴雨无情砸下,还有最多一月便可成熟的稻米在这场暗无天日的暴雨下逐渐发霉、腐烂。

百姓们冲进暴雨抢收,只抢回一束束不多的干瘪稻穗。洪水过处,最多的人命竟然是因为抢收粮食被冲走的百姓。

整个松江府仿佛一夜之间干瘪了下去。

对于所有人来说,粮食和水优胜于一切物质条件,因为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城里粮价开始疯涨,就连发了霉的陈米,都被人一抢而空。

而平时人们多羡慕和攀比的绫罗绸缎以及物件杂玩,一下成了最不起眼的东西,甚至根本无人问津。

孙家绸缎庄损失了一百六十多亩上好良田。庄子里每天三十七人的口粮成了最大问题。

其实每个人家不管天灾意外,多多少少都会存一些粮食,孙家也不例外。

孙家有存粮,但是并不多。

本来,孙家是够撑过这次大洪水的,可偏偏,朝廷发放的赈灾粮出了问题。

赈灾粮到的时候,正好孙家没了米。

孙家如寻常百姓一般,兴高采烈的来到朝廷发放粮食的地方,却被得知,每个人只能领三斤米。

三斤米也行,他们已经喝了十多天的清水米汤了,伴着城外挖来的野菜,倒也饿不死人。

朝廷总会再发粮的。

可是,他领到的,是三斤陈年霉米。

赈灾粮和赈灾银出事的消息像纸里被点燃的火再也捂不住,吞食了所有人期盼了大半个月的意志。

孙家开始想办法筹粮食。

起初,家里的存银还能每天买个七八斤米,虽然不够三十七人吃,可足够让他们每天不用特别挨饿。

可渐渐的,米价上涨堪比洪水蓄势,一发不可收拾。

孙家的存银迅速见了底。

孙家开始急于出手一批布料,用以换粮。

可是整个南方大水,严重缺粮。而北方,路途遥远不说,出行更为艰难。

好好的绸缎料子压在仓库,在雨水下潮湿发霉,孙家好似一下陷入了绝境。

就在此时,与他们合作长达数年之久的江南韦家找上了门。

暴雨过后,雨水未停。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三十二岁的孙明轩独自坐在廊下,心里愁思满怀。

方秀莲撑着伞走过来,走到廊下时将手中青伞立在了一旁的红漆圆柱下。

雨水顺着青伞形成一股细流,很快汇入院中不见。

“实在不行,咱们将庄子散了吧。”

这是方秀莲思考了许多天后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可这句话,在她说出口的一瞬间,就被孙明轩否决了,不带一丝犹豫。

“庄子是爷爷一辈子的心血,且庄里人,也是一辈一辈传到了现在,不到最后关头,咱们孙家三十七口,我一人都不会放弃。”

方秀莲没再说话,她知道,与其说是孙家养着庄子,不如说,是庄子里的工人,祖祖辈辈的养着孙家。

如今,因为孙家的关系,好歹还有口米汤喝,一旦出了庄子,只怕有的工人只能饿肚子了,甚至流浪街头面临性命之忧。

“罢了,夫君就当刚刚秀莲胡言,此事,秀莲往后绝不再提。只是如今形势严峻,咱们要想个法子,解决这一大家子吃喝才是。”

方秀莲是真心说的,她年少时从北方嫁入南方孙家,远离娘家亲族,十年了,自己夫君,连同婆婆未有一日苛责过她。

庄子里的工人每天见她也都笑眯眯的,会问她一声少奶奶好。

若非如今无粮下锅,她万不会有动庄子的想法。

就在夫妇俩一筹莫展时,江南韦家上门了。

“少爷少爷,韦老爷来了,人已经在前厅。”

看门的小厮着急忙慌前来禀告,起初,孙明轩还未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谁。

“韦老爷,哪个韦老爷?”

小厮说话非常激动。

“就是江南最大绸缎商那个韦家,韦良培老爷亲自带人来了。”

什么?韦老爷子亲自来了?!

孙明轩一骨碌从摇椅上翻起身,和方秀莲二人当即去往前厅。

韦良培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可看起来只有五十岁的样子,许是一直荣养南方的关系,老爷子整个人身体倍棒容光焕发。

一见面就贤侄贤侄的叫。

“记得初次见你时,还是你父亲带你做客,那时你刚满三岁,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孙明轩先是行了一礼,叫了一声韦伯父。

然后才道:“明轩记得,父亲在世时常提起伯父您,伯父快请坐。”

韦良培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方秀莲,面上惊喜掩不住。

“这是?”

方秀莲见状上前行了一礼,声音柔和尔雅,“侄媳妇见过韦伯父。”

孙明轩耳尖红了红,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侄儿之妻秀莲。”

“好好好。”

韦良培一连说了三声好字,在孙明轩的搀扶下落了座。

韦老爷子一生行事爽快,有事也是直说,故而一上来直奔主题。

“如今松江大水,粮食紧缺。我知你们也是紧紧支撑,故而,带了三车粮食来。”

此话一出,孙公子和方秀莲皆是一喜,面上惊喜掩也掩不住。

韦老爷子还有后半句没说,“你们也知,如今运粮不易,是有人出了大价钱,托我定制一批素丝银花锦。”

“我一接单子,便直奔松江,不知如今,这素丝银花锦可还有?”

原来是素丝银花锦,素丝银花锦不好制成,因为其需要大量二次加工。

普通料子纺织出来后,由拥有此项特殊技艺的工人进行二次加工,俗称银丝绣。

且银子比黄金更难制衣,也难做的柔软不伤人。

故而技艺要求更高。

孙家庄子一年也产不出多少。

这些年,几乎所有二次加工成功的素丝银花锦都被韦家定了去。

因此韦良培一说,孙明轩马上应了。

“庄子里倒还有一些,只是不知伯父需要多少?”

“一千匹!”

一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许是看出他们为难,韦老爷子丢出了一个重量级消息。

可以三百两银子一匹出价,如果他们需要,更是可以帮他们全部兑成粮食。而粮价,只按八十文一斤。

这个价格太高了,一匹素丝银花锦用不了二十两银子,孙明轩与韦老爷子当即定了下来。

以一半粮食,一半银两就此成交。

韦老爷子着急赶路,当天便带走了庄子库存的七百匹素丝银花锦,两家商议三个月后交付剩下的三百匹。

韦老爷子走后的第二日,突然又有人上门,此人自称夏杰。

花厅里,孙明轩细细打量着眼前的男子。

来人不高不矮,不胖,甚至说有点过于干瘦。一双小眼明里带笑,内里藏奸,面相一看就不好打交道。

都说面由心生,孙明轩自小跟自家祖父,以及自己父亲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夏杰的面相,是他最不喜欢的一类。

因此心里打一开始,就不愿与其多交谈。

“孙老板似乎不太想做这笔生意。”

夏杰端起茶盏,杯子在他指间悠悠转了一个圈。

孙明轩确实不想做这单生意,而这,并非全部因为他不喜夏杰这个人。

“夏老板严重了,只是您说的藏金绣,在下确实无法满足。”

“孙家庄子里,都是些年老的绣工,技艺并不超前,这等精细的活,绣工们见都未见过。”

孙明轩委婉的拒绝了夏杰的要求。

夏杰冷笑一声,“看来,孙老板是看不上我夏某的这单生意。”

“每年两百件藏金绣,夏某提供所用全部黄金,孙老板只需要保证,每件衣裳成品看起来与普通制衣无异,且每件衣裳夏某另付三百两,作为工费,如此优厚条件,夏某想知道孙老板为何拒在下于门外。”

这个条件,着实太过丰厚了,简直就是在给孙家送钱。

可孙明轩隐隐觉得,此事背后必有隐情,他若碰了,恐搭上全庄性命!

夏杰步步紧逼,孙明轩只得告诉他,孙家无人会这门手艺。

“还望夏老板另寻高明。管家,送客。”

夏杰走了,却明确表示,他还会再来。

此后的三日里,夏杰每日都会到孙家一趟,可无一例外的,全部被孙明轩拒绝。

为此事,方秀莲曾亲口问过自己夫君,“这夏杰到底什么来头,为何一口笃定咱们一定会这藏金绣?”

孙家绸缎庄并非只做卖货的生意。

自孙家祖上传下过一门手艺,名为金丝绣。

顾名思义,以金为绣,此手艺在孙家庄子之下发扬光大,手法娴熟,技艺高超,甚至能做到不辨真假。

所谓不辨真假,乃是指孙家可以用与黄金颜色相近的丝线,加上他们独特的手法,绣出类似真金的效果。

称之为面金绣。

此法大兴之时,许多用不起金线的普通人家,逢年过节会绣一套面金绣的衣裳,以示豪气。

后来,孙家金丝绣技艺再提纯,竟可以绣出看不出金线的藏金绣。

民间称十辆金一两衣。

不是说孙家偷工减料,而是人家技法高超,能把黄金绣到普通人看不出。

如此,更受权贵喜爱。

藏金绣的衣裳款式瞬间大增,几乎和市面齐平。

只不过,仅流传在知道孙家藏金绣的小圈子里,而这里面,一种薄如蝉翼,轻若薄纱的金丝缕衣最难制成,价格也最是昂贵。

自这款缕衣面世第一天,因太过震惊世人,孙明轩爷爷便下令,孙家不可再绣金!

也是自那一日起,无人再知孙家绸缎庄,有人会这门千古绝技藏金绣!

孙明轩清楚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告诉自己妻子。

“这夏杰,怕是有备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